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型气

油型气

油型气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83804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地球化学、石油天然气学报、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油型气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剑、陈冬冬、崔会英等。

油型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83804 占比:99.99%

总计:1283889篇

油型气—发文趋势图

油型气

-研究学者

  • 李剑
  • 陈冬冬
  • 崔会英
  • 戴金星
  • 李川
  • 李志生
  • 王东良
  • 王义凤
  • 王晓波
  • 郑凯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二庭; 靳军; 王剑; 马万云; 陈世加; 刘翠敏; 王海静
    • 摘要: 沙湾凹陷周缘天然气混源现象普遍,前期缺少对地区的整体研究,制约了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研究。为此,系统开展了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烃源岩热模拟技术,明确研究区中、浅层天然气的成因。研究显示,沙湾凹陷周缘中、浅层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分布在0.73~1.00,δ^(13)C_(1)值分布在-56.0‰~-31.5‰,反映研究区成熟与高-过成熟天然气共存;δ^(13)C_(2)值分布在-30.4‰~-22.8‰,反映研究区煤型气、油型气和混合型气均有分布。结合烃源岩热解气碳同位素特征,认为研究区天然气具有4种成因类型:Ⅰ类天然气来源于佳木河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红车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具有极重的δ^(13)C_(2)值,大于-25.5‰,C_(7)轻烃中甲基环己烷含量大于50%;Ⅱ类天然气分布少,主要为原油降解次生生物气,具有异常偏负δ^(13)C_(1)值和极高的干燥系数;Ⅲ类天然气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小拐地区及红车断裂带南段侏罗系,δ^(13)C_(2)值分布在-27.9‰~-26.4‰,具有混合型烃源岩特征;Ⅳ类天然气为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与风城组烃源岩混源,主要分布在红车断裂带南段、北段及金龙地区,以下乌尔禾组来源为主的天然气δ^(13)C_(2)值大于-29‰,以风城组来源为主的天然气δ^(13)C_(2)值小于-29‰。
    • 白雨; 汪飞; 牛志杰; 金开来; 李沛毅; 许多年; 陈刚强
    • 摘要: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及其周缘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30×10;t,油源主要来自凹陷内的二叠系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通过黄金管热模拟试验,并采用Kinetic软件进行计算,获得了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各类烃产率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生烃模式,进而对该套烃源岩的生烃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总烃产率高达412.24 mg/(g·TOC),其中液态烃类产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加而后降低,高峰温度为420~460°C,气态烃产率持续增加,总产油率高于产气率,气态烃碳同位素具油型气特征。(2)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C_(1),C_(2)—C_(5),C_(6)—C_(14),C_(14+)的生成活化能主峰值分别为268 k J/mol,255 k J/mol,251 k J/mol,247 k J/mol。(3)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的生烃模式与国内外14个不同盆地具有相似性,均为早期出现生油高峰、晚期持续生气的特征,且单位TOC的生烃能力中等偏上。
    • 李宝军; 刘玺
    • 摘要: 钻孔抽采技术可有效治理瓦斯与油型气灾害,而抽采钻孔的成孔率直接影响瓦斯抽采效果。为提高底板瓦斯(油型气)抽采钻孔成孔率及抽采效率,针对黄陵二号煤矿209工作面底板瓦斯(油型气)赋存特征,从钻杆选型、孔内排渣、孔外除尘以及护孔技术4个角度对传统下行穿层抽采钻孔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钻孔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形成复杂岩层条件下下行穿层钻孔成套施工工艺。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下行穿层钻孔施工工艺,钻孔成孔率较传统钻孔施工工艺大幅提高,钻孔成孔率达到96%,钻孔抽采流量提高了43%以上,现场抽采效果良好,杜绝了底板瓦斯(油型气)大量溢出的现象,保证了209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 雷贵生
    • 摘要: 以“新理念”指引“高标准”,以“智能化”升级“硬装备”,以“强管理”提升“软实力”,建成独具特色的安全智能风险管控体系黄陵矿区属黄陇侏罗纪煤田,受鄂尔多斯盆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多种矿产资源共生、伴生地质条件影响,地质条件复杂,煤、油、气共存,煤层赋存有薄、中、厚煤层,其中1.8米以下的占32%,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以及油型气、油气井“七害”俱全,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 王海真; 倪帮梁; 孙宽
    • 摘要: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早期阶段,研究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非常重要,可以为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和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欧加登盆地勘探程度低,迄今发现了3个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来源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和认识,为此对欧加登盆地气田的天然气组分、同位素特征、轻烃组分及烃源岩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欧加登盆地天然气组分含量以甲烷为主,主要为湿气;②天然气δ13C1、δ13C2和δ13C3值分别介于-41.9‰~-36.9‰、-34.1‰~-29.4‰和-31.6‰~-26‰之间,符合δ13C1<δ13C2<δ13C3的正碳序列;③轻烃组成相似,轻烃参数(K1)值基本一致,C7系列表现出支链异构体优势;④天然气成因类型图版判识为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油型气,有机质的热演化阶段从成熟阶段到过成熟阶段,对应的成熟度(Ro)范围在0.8%~1.5%之间,天然气来自湖相沉积,与下三叠统Bokh组湖相沉积的烃源岩成熟度相匹配.因此,认为天然气的气源为下三叠统Bokh组烃源岩.
    • 张国强; 欧光习; 陈践发; 徐田武; 吴迪; 马剑; 张磊
    • 摘要: 通过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特征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来源.研究区天然气中主要以甲烷为主,重烃气含量较高,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大部分小于0.95,为典型的湿气.天然气δ13C1集中分布在-41.9‰~-28.4‰,δ13C2集中分布在-29.3‰~-23.1‰,δ13C3集中分布在-28.3‰~-21.3‰,δ13C4集中分布在-27.6‰~-23.4‰.表明研究区天然气主要为有机成因的煤型气,含少部分油型气及混合气.气源对比研究表明,卫城气田天然气为典型的混合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沙四段湖相烃源岩,混有部分深部石炭-二叠系的高熟阶段的煤型气.户部寨气田天然气为典型的煤型气,来源于深部石炭-二叠系的高熟阶段煤型气.濮城气田天然气类型较多,油型气来源于沙三、沙四段湖相烃源岩,煤型气来源于深部石炭-二叠系的高熟阶段煤型气,混合气则为以上两处烃源岩混合来源.
    • 孙四清; 陈冬冬; 龙威成; 赵继展; 张俭; 郑凯歌; 贾秉义; 张静非
    • 摘要: 油型气是煤油气共存矿井新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煤田地质勘探阶段对含煤地层中油型气很少关注,矿井生产中又面临着油型气涌出的实际威胁,油型气已是煤油气共存矿井安全高效开采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油型气储集层赋存、油型气涌出规律和油型气抽采治理等关键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测试化验、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等手段在典型煤油气共存矿区开展了油型气精准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号煤层顶底板50 m回采扰动范围内发育有4个连续稳定分布的油型气储集层(直罗组一段砂岩、延二段七里镇砂岩、富县组下部砂岩和瓦窑堡组顶部砂岩);在距2号煤层底板垂深22.24~33.26 m(平均25.77 m)、相对回采工作面-0.23~-65.14 m段底板钻孔能够有效抽采到卸压油型气.建立了基于定向长钻孔的采前预抽、采中卸压抽和采后采空区抽的油型气精准立体综合抽采模式,工程应用实践显示抽采后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平均CH4体积分数由0.81%下降到0.48%,且回采期间工作面未发生油型气异常涌出和CH4浓度超限现象.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于煤油气共存矿井集油型气赋存、涌出和抽采于一体的精准治理技术体系,为煤油气共存矿井油型气灾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 常哲; 李赵岩; 王海峰
    • 摘要: 以二号煤矿四盘区多次发生过油型气涌出事故为背景,以采空区自然发火在线监测为目标,通过对矿井地质调查、生产设计及传统监测存在缺陷的分析,设计出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四大系统组成,可以实现监测的动态化、实时化和精准化.通过现场使用发现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特点,实现了对采空区内部煤炭自然发火指标CH4、O2、CO、CO2、C2 H4等气体浓度的快速分析.较传统色谱分析效率提升8~10倍,对各段的温度实现在线监测,满足生产需求,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 郑凯歌; 孙四清; 赵继展; 陈冬冬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黄陵矿区黄陵二号等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出现井下围岩大量油气异常喷涌现象,导致矿井停采停掘,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揭示黄陵矿区煤层围岩气体来源、运移途径,探讨采掘扰动下灾害发生机理.通过围岩气样地球化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采用烃源岩对比、油型气类型鉴定、数值模拟等方法,结合研究区构造、沉积特征分析,综合采掘扰动效应围岩气灾害诱导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气δ13 C2含量平均低于2.88%,结合Schoell关系鉴别图版判识,该围岩气为典型的原油伴生热解类油型气,顶板气中夹有少量煤成气与油型气混合气;其为产于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通过基底构造形成的裂隙通道首次运移至底板围岩,在砂体运移通道及后生裂隙作用下,运移至煤层及顶板围岩的成因机制.采掘扰动效应下,打破原始应力平衡,地应力、构造应力耦合作用下,围岩发生变形和破坏,形成围岩气运移通道,在瓦斯压力催化作用下,加速围岩气异常涌出,导致灾害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