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70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2637篇;相关期刊311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全国血栓/止血与微循环学术会议、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相关文献由17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莲、王金行、张丽霞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3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2637 占比:99.61%

总计:173313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文趋势图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研究学者

  • 张金莲
  • 王金行
  • 张丽霞
  • 李云
  • 范连凯
  • 丁翠君
  • 刘畅
  • 吴卫
  • 姚圣连
  • 寿玮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秋红; 李思雪
    •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未合并微血管病变,观察组合并微血管病变,全部患者均接受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l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 观察组Glu与HbA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小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凝血四项检测,可使患者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得到有效诊断.
    • 邢蒙; 王小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水平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甲亢组),另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体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组).采用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Fbg)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Fbg、aPTT和D-D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浆Fbg、aPTT和D-D对甲亢患者诊断价值.结果 甲亢组Fbg和D-D高于正常组,aPTT低于正常组(P<0.05);血浆Fbg、aPTT和D-D预测甲亢的诊断价值分别为0.698、0.771和0.757(P<0.05),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847,95%CI为0.787~0.907,P<0.05).结论 甲亢患者Fbg和D-D水平较高,aPTT水平较低,临床医师可通过联合检测以上指标提高甲亢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 闫巷巷
    •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AP患者,其中60例轻症AP (MAP),46例中重症AP (MSAP),26例重症AP (SAP)。记录患者RDW、APTT、D-dimer、APACHEⅡ评分、性别、年龄及住院时间等基础资料。比较不同病情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及RDW、APTT、Ddimer、APACHEⅡ评分,并分析RDW、APTT、D-dimer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AP、MSAP、SAP患者住院时间及APTT依次延长,D-dimer、RDW及APACHEⅡ评分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701、26.418、184.695、85.799,83.215,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P患者RDW、D-dimer、APT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4、0.728、0.696,P<0.05)。结论:RDW、D-dimer、APTT与AP患者APACHEⅡ评分有正相关关系,通过测定其水平变化可反映AP病情程度及预后,便于临床进行针对性防治。
    • 梁欣华; 朱志辉; 林美; 吴仲笑
    • 摘要: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对产妇盆底肌力恢复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96例产妇的一般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46例,采用常规自然分娩)和无痛分娩组(50例,采用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两组产妇产后均定期随访8周。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相关指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及不同时间点(镇痛即刻、宫口全开、胎儿娩出)的疼痛情况],分娩前与分娩24 h后产妇凝血功能指标,产后8周盆底肌力与尿失禁发生情况,以及分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痛分娩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自然分娩组(均P0.05);与镇痛即刻比,两组产妇宫口全开、胎儿娩出时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无痛分娩组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与分娩前相比,分娩24 h后两组产妇PT、APTT水平均显著缩短,无痛分娩组显著短于自然分娩组,血浆D-D、FIB水平均显著降低,无痛分娩组显著低于自然分娩组;产后8周无痛分娩组中盆底肌力>3级产妇占比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均P0.05)。结论自控无痛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分娩时间,同时改善产妇凝血功能,预防产后出血,且对盆底肌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良好。
    • 黄凯歌; 许勤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胡蜂蛰伤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胡蜂蜇伤的患者资料设为观察组,并筛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功能水平。根据累及脏器情况评估观察组患者病情严重情况,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凝血功能水平,并分析相关指标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20例;轻度组PT、APTT及TT均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患者APTT低于重度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APTT及TT水平与胡蜂蜇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胡蜂蜇伤患者APTT水平显著提升,且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其与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陈丽芬; 何少娟; 吴志锋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PIH)患者D-二聚体(D-D)及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PIH患者为PIH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0例作为正常妊娠组,非妊娠健康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L,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3组D-D、FIB、PT、APTT及TT水平。结果PIH组D-D水平>正常妊娠组>对照组,PIH组FIB水平>正常妊娠组>对照组,PIH组PT、APTT、TT短于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正常妊娠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H患者机体血液呈高凝状态,通过检测D-D及FIB、PT、APTT、TT能够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重视孕妇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的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PIH并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
    • 罗金花; 贺慈
    •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肝素治疗对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6例,基于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采用大剂量肝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获取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加有效共22例,对照组显效加有效共17例,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65%大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肝素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凝血功能明显改善,其中大剂量用药效果更佳。
    • 祝贺
    • 摘要: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指导临床输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完成血制品成分输注的6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指导输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4项检查指导输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G检测指导输血。比较两组血制品输注量、凝血状态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再出血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血浆、血小板输注量均少于对照组,冷沉淀输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检测指导临床输血可减少血制品输注量,以及降低术后再出血率,优于常规凝血4项检测指导输血效果。
    • 秦玉璇; 云凤; 司军莉; 许莉; 边文会; 高晓静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益母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母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流产情况、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流产前,2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A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D-D、IN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益母胶囊可明显改善药物流产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效提高流产的成功率,可在临床广泛使用。但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数据存在一定不足。
    • 侯丹凤; 张家红; 宋鉴清
    • 摘要: 目的 建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试验常用结果判定方法临界值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APTT不明原因延长且于我院行纠正试验的病例116例,其中,抑制物阳性71例,因子缺乏45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罗斯纳指数(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对结果判断的诊断效能,通过散点图分析标本在不同结果判定方法中的具体分布情况,并对单因子缺乏标本的因子浓度水平和不同判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 (95%CI:0.953~0.997,P <0.01)、0.935 (95%CI:0.893~0.976,P <0.01)、0.959 (95%CI:0.927~0.990,P <0.01)、0.960 (95%CI:0.929~0.991,P <0.01);RI法、百分比纠正法、差值法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62%、7.4 s。因子缺乏程度和RI结果呈中等正相关(r=0.536,P <0.01),和百分比纠正结果呈显著负相关(r=-0.710,P <0.01)。结论 RI法、百分比纠正法和差值法新建立的临界值可更好地识别因子缺乏和抑制物阳性的标本,且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RI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本实验室APTT纠正试验结果首要常规判定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