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髓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60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06135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北京口腔医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口腔生物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等;牙髓干细胞的相关文献由1482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岩、吴补领、李军等。

牙髓干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1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6135 占比:99.58%

总计:106581篇

牙髓干细胞—发文趋势图

牙髓干细胞

-研究学者

  • 金岩
  • 吴补领
  • 李军
  • 史俊南
  • 胡伟平
  • 木合塔尔·霍加
  • 潘爽
  • 叶青松
  • 牛玉梅
  • 王亦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席花蕾; 薛冰; 徐婉秋; 许晓航; 姚丽红; 王秀梅
    • 摘要: 背景:牙髓干细胞由于其来源广泛、免疫原性低并具有优秀的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能力,因此对神经系统疾病有潜在的治疗价值。目的:总结牙髓干细胞神经源性标记物的表达特点,回顾以往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为其应用于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应用计算机以“牙髓干细胞、神经分化、神经细胞标记物、神经”为中文检索词,以“dental pulp stem cells,neurodifferentiation,nerve biomarker,nerv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并筛选,最终选择8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表达的几种常用的神经标记物主要包括:巢蛋白、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βⅢ微管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S100钙结合蛋白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文章总结归纳了上述标记物的特点、表达的时期以及在牙髓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②目前研究表明,判断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是否成功,需要结合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使用单一标记物很难专门识别单个细胞谱系,因此,未来有必要将多个标记物应用于一种细胞类型进行分析。③文章还从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及生物支架等方面介绍了牙髓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方法,以期为诱导牙髓干细胞神经向分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张楚晗; 张东敏; 徐稳安
    • 摘要: 背景:常规根管治疗去除所有牙髓组织会导致牙的生理功能和组织再生能力丧失,体外培养牙髓干细胞并使之形成牙髓样组织,再移植入髓腔内成为了理想的牙髓再生治疗方法。目的:汇总阐述通过共培养体系诱导牙髓干细胞形成牙髓样组织的研究进展,为牙髓组织再生的干细胞治疗方法提供思路。方法:第一作者于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22年5月以前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pulp regeneration,dental pulp stem cell,co-culture,tissue engineering,signaling pathway”,中文检索词为“牙髓再生、牙髓干细胞、共培养、组织工程、支架、信号通路”,纳入6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总结阐述。结果与结论:①共培养体系由细胞主体和组合细胞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②现阶段共培养体系组合方式可分为直接共培养与间接共培养2种,生物支架材料的介入、培养条件的改变等作用又可将共培养结局分为二维和三维再生组织。③直接共培养通过细胞间接触构建生理性的细胞外基质以及利于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微环境。④间接共培养解决了组合细胞来源不足、不同个体间免疫排异反应等问题,组合细胞产生的生物因子更易制成临床使用的药物和生物支架材料。⑤目前共培养体系在成血管有优越表现,但其他结构相关报道较少,且共培养结局形成的再生组织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由于牙体解剖结构、排异反应等限制因素,将共培养体系生成的再生组织运用于临床仍然困难。
    • 岳海云; 孙银雪; 毕迎春
    • 摘要: 背景: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但其是否能调节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尚不清楚。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乳牙牙髓干细胞,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成骨诱导的人乳牙牙髓干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数量,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结果显示,处理第3天时,较高浓度(20,40,80,100μmol/L)白藜芦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因此,后续实验中选用1,5,1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乳牙牙髓干细胞,检测其对成骨分化的作用;②与成骨诱导对照组相比,10μmol/L白藜芦醇组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矿化结节数量显著增多;③与成骨诱导对照组相比,10μmol/L白藜芦醇组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钙素的mRNA表达量升高;④与成骨诱导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乳牙牙髓干细胞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2蛋白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增加;⑤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提高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
    • 汪畅; 孙帅; 陈晓涛; 张晓莉
    • 摘要: 背景: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其具体机制对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究慢病毒介导沉默Smad2基因对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第3代人牙髓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mad2-shRNA组和Smad2-shRNA+转化生长因子β3组。利用qRT-PCR技术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骨钙素、Smad2、Smad3及Smad4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UNX2、骨钙素、Smad2/Smad3、p-Smad2/Smad3及Smad4的蛋白表达,各组细胞培养第7,14天进行茜素红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Smad2-shRNA组RUNX2、骨钙素、Smad2、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Smad2-shRNA组比较,Smad2-shRNA+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的骨钙素、Smad2、Smad3及Smad4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Smad2-shRNA组RUNX2、骨钙素和Smad2/Smad3的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Smad2-shRNA组比较,Smad2-shRNA+转化生长因子β3组的RUNX2、骨钙素、Smad2/Smad3和Smad4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以及使用慢病毒载体转染不能诱导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而转化生长因子β3能够正向调控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向分化;④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Smad2信号转导途径在人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魏珊; 李勤; 苏怡
    • 摘要: 背景:人体乳牙牙髓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潜能,且脱落的乳牙牙髓来源广泛,因而渐渐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综述乳牙牙髓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方法:选择万方、CNKI、维普、Medline、PubMed数据库,主题词搜索“人乳牙髓干细胞,微环境,基因治疗”“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dental pulp,stem cell,gene therapy”。初检获得文献239篇,选择近5年内的最新研究文献,以及近10年内影响因子超过5分的相关文献,由全体作者共同对检索文献进行评估,排除重复内容以及内容陈旧相关性差的文献196篇,最终纳入4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率高,可向多种组织分化,且其易获得、无伦理争议及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随着越来越多的乳牙干细胞库的出现,乳牙牙髓干细胞将为组织工程和医学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宫晟凯; 杨晓姗; 窦庚; 李子涵; 刘思颖; 王玮; 刘世宇
    • 摘要: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stemcells,DPSCs)释放的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ABs)对巨噬细胞极化及体内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鉴定人来源DPSCs并利用星孢菌素诱导其凋亡,对ABs进行表征鉴定。将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以及LPS+ABs组,分别施加溶剂对照处理、LPS处理、LPS和ABs共处理,观察巨噬细胞对ABs的吞噬情况以及各组M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的差异。构建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及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模型,分为PBS组、DPSCs组及ABs组,分别注射PBS对照、DPSCs及DPSCs来源的ABs,观察各组小鼠体重、损伤局部组织形态、CD206表达、组织再生及细胞因子表达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分离培养的DPSCs表面标志物及分化潜能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DPSCs在凋亡过程中释放的ABs符合典型凋亡小体特征。ABs可被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并提高LPS处理组巨噬细胞CD206表达、降低其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同时增加炎症调节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的释放(P<0.01)。在皮肤创伤模型中,尾静脉注射ABs显著提高皮肤缺损愈合速度(P<0.05),降低创伤局部炎性因子表达(P<0.01),并提高CD206阳性细胞数量(P<0.01);在结肠炎模型中,ABs有效维持小鼠体重(P<0.05)和结肠长度(P<0.01),并显著增加局部CD206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DPSCs释放的ABs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调节炎性反应,有望替代活细胞移植应用于炎症调节及组织再生。
    • 徐万田; 董文睿; 朱文胤
    • 摘要: 目的探讨CCDC134(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34)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分化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从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hDPSCs,并分别以NC⁃CCDC134、shCCDC134、CCDC134慢病毒转染hDPSCs,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CCDC134下调组(shCCDC134)、CCDC134过表达组(CCDC134)。流式细胞术检测hDPSCs表面标志物Stro⁃1、CD105、CD34、CD45;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克隆形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ALP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油红染色检测成脂能力;qPCR检测CCDC134、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家族成员1(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1,SMAD1)的mRNA水平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CCDC134、RUNX2、OCN、BMP⁃2、SMAD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以BMP⁃2信号激活剂(BMP⁃2)和抑制剂(Dorsomorphin)分别干预CCDC134下调及上调的hDPSCs(分组为:shCCDC134、shCCDC134+BMP⁃2、CCDC134、CCDC134+Dorsomorphin),细胞聚合体移植于裸鼠皮下2个月,HE染色法检测新骨形成。结果hDPSCs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低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成骨诱导的hDPSCs中CCDC134的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CCDC134组CCDC134的表达降低,CCDC134组的表达升高(P<0.05);shCCDC134组的矿化结节减少、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CCDC134组的指标升高(P<0.05);shCCDC134组的BMP⁃2/SMAD1信号通路的相关表达降低,CCDC134组表达升高(P<0.05)。与shCCDC134组相比,shCCDC134+BMP⁃2组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裸鼠皮下新骨形成增加(P<0.05),与CCDC134组相比,CCDC134+Dorsomorphin组以上指标降低(P<0.05)。结论CCDC134通过调控BMP⁃2/SMAD1信号通路促进hDPSCs成骨分化。
    • 徐万田; 董文睿; 朱文胤
    •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CCDC134(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34)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成骨分化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从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hDPSCs,并分别以NC⁃CCDC134、shCCDC134、CCDC134慢病毒转染hDPSCs,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CCDC134下调组(shCCDC134)、CCDC134过表达组(CCDC134)。流式细胞术检测hDPSCs表面标志物Stro⁃1、CD105、CD34、CD45;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克隆形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ALP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油红染色检测成脂能力;qPCR检测CCDC134、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家族成员1(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1,SMAD1)的mRNA水平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CCDC134、RUNX2、OCN、BMP⁃2、SMAD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以BMP⁃2信号激活剂(BMP⁃2)和抑制剂(Dorsomorphin)分别干预CCDC134下调及上调的hDPSCs(分组为:shCCDC134、shCCDC134+BMP⁃2、CCDC134、CCDC134+Dorsomorphin),细胞聚合体移植于裸鼠皮下2个月,HE染色法检测新骨形成。结果hDPSCs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低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成骨诱导的hDPSCs中CCDC134的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hCCDC134组CCDC134的表达降低,CCDC134组的表达升高(P<0.05);shCCDC134组的矿化结节减少、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CCDC134组的指标升高(P<0.05);shCCDC134组的BMP⁃2/SMAD1信号通路的相关表达降低,CCDC134组表达升高(P<0.05)。与shCCDC134组相比,shCCDC134+BMP⁃2组成骨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裸鼠皮下新骨形成增加(P<0.05),与CCDC134组相比,CCDC134+Dorsomorphin组以上指标降低(P<0.05)。结论CCDC134通过调控BMP⁃2/SMAD1信号通路促进hDPSCs成骨分化。
    • 宫晟凯; 杨晓姗; 窦庚; 李子涵; 刘思颖; 王玮; 刘世宇
    • 摘要: 目的探讨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stemcells,DPSCs)释放的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ABs)对巨噬细胞极化及体内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鉴定人来源DPSCs并利用星孢菌素诱导其凋亡,对ABs进行表征鉴定。将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以及LPS+ABs组,分别施加溶剂对照处理、LPS处理、LPS和ABs共处理,观察巨噬细胞对ABs的吞噬情况以及各组M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的差异。构建小鼠皮肤创伤模型及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模型,分为PBS组、DPSCs组及ABs组,分别注射PBS对照、DPSCs及DPSCs来源的ABs,观察各组小鼠体重、损伤局部组织形态、CD206表达、组织再生及细胞因子表达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分离培养的DPSCs表面标志物及分化潜能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征。DPSCs在凋亡过程中释放的ABs符合典型凋亡小体特征。ABs可被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并提高LPS处理组巨噬细胞CD206表达、降低其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同时增加炎症调节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的释放(P<0.01)。在皮肤创伤模型中,尾静脉注射ABs显著提高皮肤缺损愈合速度(P<0.05),降低创伤局部炎性因子表达(P<0.01),并提高CD206阳性细胞数量(P<0.01);在结肠炎模型中,ABs有效维持小鼠体重(P<0.05)和结肠长度(P<0.01),并显著增加局部CD206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DPSCs释放的ABs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调节炎性反应,有望替代活细胞移植应用于炎症调节及组织再生。
    • 黄兰; 王琴; 葛颂
    • 摘要: 背景:随着自组装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因其无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材料,为将来口腔医学的治疗提供应用前景.目的:综述自组装肽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走向.方法:以"self-assembling peptides,periodontal disease,dental pulp stem cells,Regenerative Medicine,tissue engineering,Dental Pulp-cytology"为英文检索词,以"自组装肽、牙周病、牙髓干细胞、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牙髓细胞学"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有关于自组装肽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2021年,应用摘要检索进行检索.最终选用参考文献共63篇,并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对自组装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新进展及挑战进行全面阐述.结果 与结论:①自组装肽是由氨基酸分子通过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构发生自发和可逆地组装过程的一种生物纳米材料.②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自组装肽作为一种支架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还可诱导血管形成,从而被广泛应用牙体牙髓及牙周组织再生.③然而目前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状态下稳定性的可变性,机械性能欠缺及不确定的免疫原性等,这提示未来研究中应将重点更侧重于如何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机械强度及设计出更加功能化的自组装肽支架.④现阶段大量基础研究都趋向性地表现出自组装肽与牙髓干细胞联用较牙髓干细胞单独使用有更多组织再生和成骨的能力.⑤由于自组装肽具有自身稳定性方面的劣势,当其应用到临床上时展现的长期疗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但这不阻碍其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从而为牙体牙髓牙周病学领域领域的治疗策略开辟新道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