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髓组织

牙髓组织

牙髓组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4484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5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江苏省第九次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等;牙髓组织的相关文献由368位作者贡献,包括石四箴、刘洪臣、季娟娟等。

牙髓组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4484 占比:99.63%

总计:44648篇

牙髓组织—发文趋势图

牙髓组织

-研究学者

  • 石四箴
  • 刘洪臣
  • 季娟娟
  • 张晓渝
  • 彭蓓
  • 文玲英
  • 朱美玲
  • 杨杨
  • 王祥云
  • 范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世宾
    • 摘要: 临床诊断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有的人不到30岁就拥有一口“短牙”,像五六十岁人的牙齿状况。原有的牙尖基本被磨平了,牙齿表面的硬组织所剩不多,位于牙齿内部富含神经的牙髓组织与外界各种刺激近在咫尺,所以牙齿特别脆弱、敏感。原来,他们大多都有夜磨牙的习惯。
    • 陈梦晓; 陈建治
    • 摘要: 活髓切断术是切除冠部病变的牙髓,保留剩余健康牙髓活力,使牙齿仍有生命力的一种保髓治疗方法.成年人牙髓组织无良好的侧支循环,而乳牙和年轻恒牙较大的根尖孔有良好的血运,组织愈合能力强于根尖孔已闭合的成年恒牙,因此,活髓切断术常应用于乳牙或年轻恒牙.但这一论断尚缺乏循证医学支持,不少学者用临床治疗结果证明成年恒牙的牙髓组织也有良好的自愈能力[1].目前,国内报道关于根尖孔已发育完全的成年恒牙的活髓治疗较少[1-2].临床上对于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首选根管治疗(RCT).对于局部牙髓组织病变的患牙,RCT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但违背了牙髓治疗过程中优先保存活髓的治疗理念.有学者提出牙髓炎的临床治疗应以预后为基础,如牙髓发生可逆炎症,则应尽力保存完整牙髓;如发生不可逆炎症,为改善治疗效果,选择部分或全部活髓切断术,如感染以及根髓,最后选择牙髓摘除术如RCT.活髓切断术治疗牙髓组织局部病变的牙髓炎更加符合生物学治疗观点[3].以往认为牙髓易受损伤,髓腔低顺应性,感染后内部压力增加导致牙髓组织受损;缺乏侧支循环,难以有效运走先天和适应性免疫防御机制中的体液和细胞成分,这些物质的逗留将损伤牙髓组织[4].在临床病例和组织学研究中已经证实牙髓组织有足够强大的免疫防御机制[5-6],以及丰富的血管神经组织.牙髓中神经组织不仅传导疼痛信号,还参与炎症反应中的免疫调节和修复再生[7].牙髓内的干细胞可分化成成牙本质样细胞,产生修复性牙本质,保护牙髓免受进一步损伤.如牙髓组织完全移除,牙髓修复的潜力就会降低[8],牙髓免疫防御机制就会丧失.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去神经的牙齿在1周后硬度降低,呈白垩状,萌出速度减慢[9].因此,牙髓的保留对于牙齿抗炎以及组织再生具有重大意义.
    • 朱彩萍; 黄翔; 郑燕丹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不可逆性牙髓炎患者牙髓组织和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方法:选择56例急性不可逆性牙髓炎患者为观察组,50例行正畸牙拔除的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检测牙髓组织和龈沟液中NKA、SP、IL-8、MMP-8、TIMP-1水平.评估疼痛评分(VAS)、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牙髓组织和龈沟液中NKA、SP、IL-8、MMP-8、TIMP-1水平及VAS、GI、SBI和P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龈沟液中NKA、SP、IL-8、MMP-8、TIMP-1水平及VAS、GI、SBI和PD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治疗前对照组.龈沟液和牙髓组织NKA、SP、IL-8、MMP-8、TIMP-1水平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5,P0.5,P<0.001).结论:NKA、SP、IL-8、MMP-8、TIMP-1水平与牙髓炎疼痛程度和临床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龈沟液中NKA、SP、IL-8、MMP-8、TIMP-1能反映牙髓组织状态,可能是牙髓组织病理状况的分子标记物.
    • 李坤
    •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8例)与对照组(54例).实验组采用牙周联合牙髓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牙周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齿松动度(TM)、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CAL),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SBI、TM、PD、PLI均低于治疗前,CAL高于治疗前,实验组SBI、TM、PD、C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较传统方法临床疗效更佳,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牙髓情况并且提升预后效果,尽早进行牙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 王晓敏; 余小琴; 刘飞
    • 摘要: 目的 分析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龋齿模型防龋效果及牙髓组织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接种变异链球菌和喂以致龋饲料建立大鼠龋齿模型.将建模成功的4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只.0.9%氯化钠溶液组(A组)用浸有0.9%氯化钠溶液的小棉球反复涂搽大鼠磨牙各面5 min;氟化钠组(B组)用浸有2 g/L氟化钠溶液的小棉球反复涂搽大鼠磨牙各面5 min;单纯光敏剂组(C组)用浸有40 mg/L HMME的小棉球放于磨牙各面上,避光孵育5 min,不进行激光照射;单纯激光组(D组)用532 nm半导体激光垂直照射磨牙牙齿各面90 s,功率密度为140 Wm/cm2,能量密度为12.6 J/cm2;血卟啉单甲醚-PDT(HMME-PDT)组(E组)用浸有40 mg/L HMME的小棉球放于磨牙各面上,避光孵育5 min,然后用532 nm半导体激光垂直照射磨牙牙齿各面90 s,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同D组.5组大鼠每周处理1次,连续处理4周.实验过程中对大鼠的饮食、饮水情况、黏膜溃疡、糜烂,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等进行观察.每次处理后及时收集大鼠口腔变异链球菌进行培养,记录细菌抑制情况.连续处理4周后处死大鼠,记录大鼠磨牙平滑面及窝沟Keyes计分,观察牙齿表面形态及牙髓组织变化.结果 5组大鼠的饮食、饮水、活动方式、口腔黏膜、牙龈均良好,无明显差异.处理4周后,与A组相比,B组和E组大鼠口腔中变异链球菌菌落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和D组相比,E组大鼠口腔中变异链球菌菌落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E组大鼠磨牙平滑面及窝沟E级、Ds级龋损明显低于A组、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组Keyes计分最低.扫描电镜显示,5组大鼠磨牙表面龋损区均呈现出不同的脱矿现象,其中A组、C组和D组脱矿较为严重,大鼠牙釉质表面粗糙,明显凹凸不平.B组和E组大鼠磨牙牙釉质表面相对光滑,脱矿区较少.A组、B组和C组大鼠牙髓组织无毛细血管扩张、炎症或出血情况.D组和E组大鼠经激光照射后,牙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与A组相比,D组和E组牙髓组织计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E组大鼠牙髓组织计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可通过抑制变异链球菌的增殖,改善牙齿表面结构等达到防龋效果,但其方法 易引起大鼠牙髓组织损伤,故需控制光功率和时长.
    • 曾宁碧; 熊宇; 赵希; 曾旖; 黄文静; 叶艳艳
    • 摘要: 目的 探讨过表达Pannexin 3对急性牙髓炎模型大鼠牙髓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30只建立急性牙髓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组、过表达组,每组10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蛋白激酶(p38MAPK)、Pannexin 3、Som、Shh、Ptc、Glil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趋化因子(CX3CL1)、血红素加氧酶-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过表达组Pannexin 3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抑制组,低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大鼠NF-κB、ERK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和抑制组,高于对照组;p38MAPK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抑制组,低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大鼠CX3CL1、HO-1、VEGF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抑制组,高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大鼠IL-8、IL-6、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抑制组,高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组大鼠Som、Shh、Ptc、Glil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和抑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表达Pannexin 3能够减少急性牙髓炎模型大鼠牙髓组织炎症因子,有效抑制大鼠牙髓组织炎症反应,促进大鼠牙髓的损伤修复.
    • 霍冬梅; 徐燕; 胡韶光; 汪芹芹; 王荣海;
    • 摘要: 目的:研究人血小板裂解液(HPL)对人牙髓间充质细胞(hDPSCs)体外及体内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5%HPL和10%胎牛血清(FBS)对牙髓组织进行培养;茜素红及ALP染色检测细胞体外成骨能力;在1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颅骨上造4个8 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分为四组:A组10%FBS的DPSC接种于明胶海绵(GS)组,B组5%HPL的DPSCs接种于GS组,C组GS组,D组空白组。术后4、8周取标本行Micro-CT三维重建及HE染色观察成骨效果。结果:茜素红和ALP染色结果显示含5%HPL培养液显著促进hPDSCs成骨分化中的钙结节的形成和ALP的表达(P<0.0001);Micro-CT显示在4、8周B组新骨形成较A组多,C、D均成骨效果不明显;组织学观察发现在4、8周A、B组均有新骨形成,C、D组新骨区域不明显。结论:5%HPL可以代替10%FBS进行体外培养hDPSCs,并且可以提高hDPSCs的体外及体内成骨能力。
    • 摘要: 2019年1月12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在杭州揭晓了2018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我校口腔医院金岩教授领衔的“干细胞技术实现全牙髓功能性再生”入选2018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新闻。金岩教授团队结合20多年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通过模拟牙发育原理建立基于干细胞自组装的细胞聚合体技术,利用脱落乳牙干细胞成功实现了全牙髓组织的功能性再生,开展国际首个全长牙髓再生的临床研究并获得成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