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687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6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554篇;相关期刊1331种,包括东方艺术、书画世界、中国书法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2北京文化论坛、第三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第三次大会、第六届智能CAD与数字娱乐学术会议等;中国书法的相关文献由314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岳川、刘正成、本刊记者等。

中国书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66 占比:50.5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4554 占比:49.34%

总计:9230篇

中国书法—发文趋势图

中国书法

-研究学者

  • 王岳川
  • 刘正成
  • 本刊记者
  • 毛万宝
  • 刘长春
  • 叶鹏飞
  • 李廷华
  • 邱振中
  • 兰浩
  • 周俊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梦怡
    • 摘要: 一、案例背景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留有大量的古代碑刻。金陵碑刻已经成为南京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传拓作为我国传统技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很多碑文能够保存至今,都得力于这门还原历史的技艺。本文通过传拓技艺教学,带领学生学习传拓,同时也通过这门技艺再现金陵碑刻的历史,让学生触摸文化、感受金陵,赏金陵之美,品传拓之趣,悟文化之魅。
    • 王平军
    • 摘要: 楔形文字是古巴比伦(苏美尔文明)的古老文字形态,虽然它的书写规范比较简单和原始,但形态上却不失简洁朴素之美;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现已有成熟的书写规范和体系,将楔形文字“嫁接”运用到中国书法(楷书)创作之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传达形式和视觉效果。
    • 姚小飞
    • 摘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由于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在众多的文化类别中书法可谓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书法中不但有高超的技术,还有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中国书法包含许多书写方式,但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形示意”,并且在书法字形发展以及书写形式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主要针对书法中“形”与“势”的产生进行简单论述,重点分析笔法生成和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
    • 于晗; 周晶晶
    • 摘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全球化的环境当中,中国的武术、戏曲、绘画、书法、诗歌等文化符号在海外不断掀起热潮。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它具备中国其他艺术没有或较少涉及的诸多特点。当前,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还面临不少困难与障碍,主要表现为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输入的逆向困难、中外文化传播的分渠而流、“汉字文化圈”外受众的信息盲视等。要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创新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路径、策略,推动中国书法获得更好的接受与推广。
    • 李俊杰
    • 摘要: 以中国书法对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实践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传统书法与现代书法的运用,并阐述了中国书法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的途径,以挖掘中国书法元素市场潜力。
    • 周韶华; 王颖超
    • 摘要: 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具有连续线性发展的特点,但由于媒材更迭,导致书法的概念与创作遇到了局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结合当下这一问题,追溯书法发展源头,用“横向移植”和“隔代遗传”的理论梳理出书法艺术当中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两条相互缠绕的发展脉络,并根据这种脉络,提出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未来书法艺术可能存在的审美形态。
    • 谭琼琳
    • 摘要: 中国书法是一门使用毛笔书写汉字且兼具绘画性、动势感、形构美的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秉承"物象为本"的原初观念,对汉字进行艺术想象和加工,力图在字的笔画、结构和章法上再造汉字的形象化意境。这种看似高深且令人费解的东方抽象艺术激发了一些美国诗人的浓厚兴趣,并在其诗作中得以直观呈现或创新改写。本文以迪克·阿伦、霍华德·奈莫洛夫、加里·斯奈德等诗人的诗作和诗性书法观为例,探讨中国书法在美国现当代诗中的接受与改写审美研究。这种诗歌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文学与艺术、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互鉴交流提供了东学西渐的经典案例。
    • 杨锁强
    • 摘要: 模仿与意化是人类感悟自然与借鉴自然的两种方式。在中国艺术哲学中,中国书法对自然的意象最为元初、丰富与深刻,其涵盖了自然的全息意象,从而使得中国书法的自然意象在中国艺术哲学中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对中国书法自然意象的内涵与维度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书法艺术哲学中自然意象的法门与理论基础,总结了中国书法的自然意象规律。
    • 韩玉虎
    • 摘要: 形式研究不只在书法领域,在美学界、文学界等相关领域也有发生。这些领域的书法形式研究与书法学者的书法本体研究之间进行了有效对话,书法学科的发展与建构从美学、文学等其他学科吸收了大量理论方法和学术思想。基于此,本文将对学界学者们在1979—1999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述评,以探讨21世纪中国书法形式研究的理论定位与理论建构的可能性。
    • 李文艳; 毛红
    • 摘要: 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技术不断变革,信息传播一直呈加速状态,并进入了一个综合互动、媒介无处不在的新媒体传播时代。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下迎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梳理了近年来中国书法跨文化传播的情况,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信息传播形式,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