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

生死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临床医学、一般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912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中国德育、中国电力教育、教育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2007年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等;生死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4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云岭、李亚、曹永福等。

生死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912 占比:99.46%

总计:19015篇

生死教育—发文趋势图

生死教育

-研究学者

  • 王云岭
  • 李亚
  • 曹永福
  • 杨同卫
  • 陈佩云
  • 高钰琳
  • 傅义强
  • 兰霞萍
  • 刁国平
  • 刘向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死教育(死亡教育),把与生死教育相关的生死学课程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已是国外成熟医学教育的常规做法。与国外医学院校生死教育相关课程的发展及其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相比较,当前中国医学院校的生死教育明显滞后。穿行于生死之间、见证无数生死问题的医生,应当对生死问题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调适能力、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 尹嫒妮; 邱芳; 张婷婷; 梅旭; 刘梦婕
    • 摘要: 目的设计基于生命意义感的高职护生生死教育课程并探讨实施效果。方法将2019级2个班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4)。试验组接受为期16周、32学时的生死教育课程(选修课),对照组不接受生死教育课程。入组前及课程结束后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结果教学后,试验组生命意义感总分、生命目的和求意义的意志2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100%试验组学生对生死教育课程满意,98.2%学生对授课方式满意,96.4%学生愿意再次参加生死教育课程。结论生死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水平的正向改变,学生对课程接受度高。
    • 王云岭; 苏建
    • 摘要: 尝试在生死教育课程中开展了参观殡仪馆活动,理由有二,一是受到具身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两个教学理论的支持;二是生死教育课程本身的要求,即借鉴国外死亡教育的经验、落实“以死观生”的生死教育理念和帮助学生死亡脱敏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把参观活动分为一般沉浸活动和深度沉浸活动两种,学生参观后的自愿报告显示教学效果良好。参观殡仪馆活动可以在其他高校有条件地推广,但必须遵循两个重要原则,即心理建设原则和完全自愿原则。
    • 摘要: 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死教育(死亡教育),把与生死教育相关的生死学课程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已是国外成熟医学教育的常规做法。与国外医学院校生死教育相关课程的发展及其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相比较,当前中国医学院校的生死教育明显滞后。穿行于生死之间、见证无数生死问题的医生,应当对生死问题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调适能力、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 袁华君; 段功香; 何枚美; 王慧清; 陈国栋
    • 摘要: 目的:探讨癌症终末期病人的救护体验、应对方式和救护意愿等,为制定个体化的救护措施、提高家庭应对能力、改善癌症终末期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3名就诊于上海市某肿瘤专科医院的癌症终末期病人依据半结构访谈提纲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癌症终末期病人救护意愿的4个主题:癌症终末期病人对于躯体不适症状管理的障碍、期望得到社会的爱与支持、期望和医护人员及家人共同参与对生命末期救护意愿的决策、对个体化善终的渴望和灵性关怀的需求。结论:癌症终末期病人因人生阶段的特殊性,面临着来自疾病、家庭、生活、死亡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要重视癌症终末期病人的个体化的救护意愿,合理给予情感支持,同时需加强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政策支持,提升医护人员对生死教育的认知和技能,进一步深化人文关怀。
    • 何姝霖; 张春阳; 张晨瑶
    • 摘要: 我国现在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常态化的阶段,以此为背景,通过思政课这一载体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手段,有力引导和积极重塑高校学生生死价值观,对于个体在青年的重要时期确立尊重自然规律、正确看待死亡的科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而推动大学生生死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丰富高校思政课内涵,明确将生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意义。本文提出以课程设计、教师队伍以及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探究二者有机融合的方式,以思政教育为突破口探求改善大学生生死观的有效措施与进步意义。
    • 舒婉; 朱春莹; 缪群芳; 李静依; 仇凌晶
    •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的认知,为开展针对性生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20例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即对死亡的看法(愿意思考死亡话题、期待探讨死亡话题、谈论死亡话题过度冷静、存在认知偏差),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来源于爱与被爱、对意义感有困惑、生命是无意义的)。结论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建立正确生死观。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青少年开展生死教育,帮助其寻找和构建生命意义,形成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
    • 朱珊珊
    • 摘要: 生死教育是思政教育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轻视和蔑视生命的现象反映了生死教育的缺失。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借鉴晋朝道教学者葛洪的生命易逝、死生有律;惜生畏死、重生贵生;我命由我、主观能动的生死观,培养学生的信仰与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重生贵生的生命态度和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 胡宜安
    • 摘要: 将死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吁求由来已久。那么,生死教育意义何在?现状又究竟如何?我们有必要予以关注。所谓死亡教育,简言之即教会人们如何认识、对待生死的教育,以一种对死亡、对生命的反思,指引迷惘中的人们思考“何以生、以何生”的问题。在我国,受到传统文化中“讳言生死”的影响,人们也倾向于将死亡教育称作生死教育
    • 刘慧
    • 摘要: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儿童轻生事件、伤害事件引发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主导,学科知识传递“独霸”学校教育主场,儿童的生死教育处于“缺席”状态;教师缺乏生命教育意识,还没有意识到童年期的生死观形成对人一生的影响,或忽视,或回避,或无法应对。面对现实问题,作为每日与儿童打交道的教师,需要明晰以下两个问题,以增进为儿童的生命健康成长尽心尽责的意识与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