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5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942349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临床肺科杂志、实用癌症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等;中央型肺癌的相关文献由1254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志刚、罗维贵、马大庆等。

中央型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42349 占比:99.95%

总计:942865篇

中央型肺癌—发文趋势图

中央型肺癌

-研究学者

  • 彭志刚
  • 罗维贵
  • 马大庆
  • 吴为民
  • 李文强
  • 李清锋
  • 李石玲
  • 杜传国
  • 马德智
  • 黄德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章辉; 金伟中; 王利民; 王娇莉
    • 摘要: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TBCB)对弥漫性肺疾病(DLD)与中央型肺癌诊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分别因胸部CT提示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及肺门占位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TBCB的患者共33例,其中弥漫性间质性改变归为DLD组18例,肺门占位归为中央型肺癌组15例;回顾性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TBCB等临床数据。结果DLD组共获得TBCB组织标本63个,平均直径(3.9±0.5)mm;中央型肺癌组共获得TBCB组织标本49个,平均直径(5.1±1.2)mm;两组患者标本的平均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D组有11例(61.1%)获得明确病理形态学诊断,中央型肺癌组有14例(93.3%)获得明确病理形态学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并发症的分级,将两组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CB对于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LD患者,前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同样高于后者。
    • 崔逐云; 卫佳佳; 田艳; 刘学
    • 摘要: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学特征及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tokeratin fragment 21-1,CYFRA21-1)、糖链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CA242)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32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及CT特征;比较良恶性疾病与不同类别肺癌血清CEA、CYFRA21-1及CA242水平。并分析MSCT联合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CA242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价值。结果①经病理诊断,132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确诊为恶性69例,其中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与鳞癌)44例。良性病变63例。②中央型肺癌影像学特征:CT扫描可见不规则或类圆形肺门区肿块;肿块呈分叶征,边缘脐凹样改变肺门影增大、增浓;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支气管截断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多不均匀。③良性病变血清CEA、CYFRA21-1及CA242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恶性病变(P<0.05);小细胞肺癌者CYFRA21-1及CA242水平显著低于非小细胞肺癌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MSCT、CEA、CYFRA21-1及CA242单项及联合检测中,以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更大。结论中央型肺癌患者CEA、CYFRA21-1及CA242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上述因子联合MSCT检查可有效提供中央型肺癌诊断准确率。
    • 褚叶; 梁小红; 沈王丰; 严正平
    • 摘要: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联合冷冻及氩离子凝固术(三联疗法)治疗中央型肺癌致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家港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中央型肺癌致气道狭窄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三联疗法,对照组行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冷冻。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气道狭窄再通效果,术后1个月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气促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气管狭窄再通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结论:三联疗法能有效治疗中央型肺癌致气管狭窄,改善肺功能,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梁远仲; 王雯; 张秀媛
    • 摘要: 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应用于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2月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和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学诊断显示为阳性患者62例,阴性患者8例,患者均接受X线胸片以及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正确率、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以及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为81.43%,显著高于X线胸片诊断的57.14%(P<0.05)。行X线胸片诊断后显示,阳性患者40例,阴性患者30例;行CT诊断后显示,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13例。X线胸片诊断的准确性57.14%、特异度37.50%、灵敏度59.68%均显著低于CT诊断的81.43%、87.50%、80.65%(P<0.05)。CT诊断支气管腔内肿块、下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分别为95.16%、83.87%、74.19%,均显著高于X线胸片检查的75.81%、66.13%、50.00%(P<0.05)。结论:CT应用于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相较于X线胸片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也为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
    • 刘欣龙; 孙滕; 洪涛; 袁延亮; 张昊
    • 摘要: 背景与目的免疫新辅助为局部晚期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本研究探讨局部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在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后机器人辅助支气管袖状切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2月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后支气管袖状切除的13例局部晚期中央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胸手术(thoracotomy bronchial sleeve resection, TBSR)组和机器人辅助手术(robot-assisted bronchial sleeve resection,BSR)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学特征、术中和术后的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证实均实现肿瘤R0切除,BSR组患者无中转开胸。TBSR组中患者影像学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率为71.43%,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missions, MPR)率为42.86%,完全病理缓解(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 p CR)率为28.57%,BSR组分别为66.67%、50.00%和33.33%。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是BSR组支气管吻合时间相对较短。两组患者均预后良好,顺利出院,术后90 d死亡率为0。结论局部晚期中央型NSCLC患者经过化疗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后可实现缩瘤降期、增加R0切除率,支气管袖状切除安全可行。在遵循手术安全性和实现肿瘤R0切除两个原则的前提下可优先选择机器人行袖状切除。
    • 帖琳; 朱小军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放射诊断方法对肺部不同部位恶性肿瘤检出率。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进行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75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及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观察X线和CT检查诊断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检出率以及肺癌生长的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学分类的检出率。结果:对75例患者进行肺部扫描后,CT检查出的存在毛刺或锯齿状、周围型孤立性结节状病灶、分叶征或边缘不规则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P0.05);在不同部位中,CT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为90.48%,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61.90%(P0.05);两种诊断方式检查不同组织病理学分类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放射诊断方法对不同肺叶的肺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X线对肺部不同部位恶性肿瘤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但是CT对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更高,恶性肿瘤的影像学征象CT的检出率也更高。
    • 李贺
    • 摘要: 目的:深入研究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中采用多层螺旋 CT 多平面重建(MPR)的具体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段为 2016 年 9 月~2021 年 9 月期间,随机择取 100 例肺癌患者参与研究,统计手术病理结果发现,属于中央型肺癌的患者共 50 例、周围型肺癌患者 50 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薄层 CT 扫描和MPR 重建,统计这种诊断方法在两组不同类型肺癌中实际效能、对病变部位征象的检出率以及影像特征。 结果:经检验,得出以下结果:(1)横断面薄层 CT 扫描和 MPR 重建技术在中央型、周围型不同肺癌中的诊断准确率数值是 98% 、96% ,其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比较低,其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横断面 CT 扫描和 MPR 图像重建均可有效测量中央型肺癌患者的病变肺叶厚度、段支支气管管壁厚度、增平均长度以及 T /L 比值,但 MPR 的诊断效果更佳,横断面 CT 扫描与 MPR 重建图像测量数值均有较大差异(P<0.05);(3)从周围型肺癌图像结果上看,MPR 重建图像,其中包括气管征象、血管征象、回声征象等病变征象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横断面,组间资料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肺癌类型诊断过程中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CPR)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多层螺旋 CT 的诊断准确率,确保病变部位清晰呈现,提高周围型或中央型肺癌鉴别准确率,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判断,便于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章友太
    • 摘要: 目的研究双排螺旋CT在鉴别中央型肺癌与炎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2019年7月-2021年9月肺部肿块患者62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患者33例设为恶性组,将确诊为炎性肿块患者29例设为良性组,对两组均行双排螺旋CT,比较两组CT征象分布、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观察双排螺旋CT鉴别诊断中央型肺癌与炎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结果CT图像显示,炎性肿块呈现延迟强化表现,而中央型肺癌呈现快进快出表现;两组刀切征、分叶征及毛刺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BF、BV、PS值均小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螺旋CT鉴别诊断中央型肺癌与炎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度为89.66%,准确度为88.71%,阳性预测值为90.63%,阴性预测值为86.67%,Kappa值为0.774。结论双排螺旋CT有助于鉴别诊断中央型肺癌与炎性肿块,值得临床应用。
    • 黄月初; 何文; 李娜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的再造对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患者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在呼吸科介入治疗的中央型肺癌患者50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实验组30例应用再造后的优化护理流程护理,对照组20例用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造后优化护理流程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符传刚; 黄世豪; 陈垂文; 黄良盛
    • 摘要: 目的 观察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技术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中央型或隔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予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并以支气管动脉DSA检查作为对照.比较CTA及DSA对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及不同管径支气管动脉的检出情况.结果 60例患者中CTA检出共46例患者为单支支气管动脉,14例患者为2支支气管动脉,共检出支气管动脉74支;DSA检出39例患者为单支支气管动脉,21例患者为2支支气管动脉,共检出支气管动脉81支.CTA对支气管动脉支数的检出率为91.36%(74/81),与DSA诊断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的74支支气管动脉管径在0.92~7.94mm,平均管径(2.34±0.84)mm;DSA检出的支气管动脉管径在0.61~7.85mm,平均(2.26±0.6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4,P=0.501).在管径分布方面,CTA对1mm以上的BA管径分布情况与DSA完全相符,仅对≤1mm的支气管动脉漏诊7支,管径分布的诊断符合率为91.36%(74/81).结论 中央型肺癌存在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的可能,与DSA相比,CTA对中央型肺癌的BA同样有良好显示,且可同时显示是否存在肺动脉供血,可更全面地观察肿瘤供血情况,且无创、扫描快速、操作简单,更易被患者接受,可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