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5篇,主要集中在宗教、风俗习惯、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7篇;相关期刊548种,包括思想战线、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等;祖先崇拜的相关文献由99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雄君、叶远飘、毛佑全等。

祖先崇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6 占比:95.5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86%

专利文献>

论文:37 占比:3.55%

总计:1042篇

祖先崇拜—发文趋势图

祖先崇拜

-研究学者

  • 朱雄君
  • 叶远飘
  • 毛佑全
  • 严奇岩
  • 刘莘
  • 姜永兴
  • 张坦
  • 张学祥
  • 张安礼
  • 曹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保存
    • 摘要: 据考,在氏族社会,氏族成员就能够追述自己的世系,逐渐产生了祖先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氏族成员的观念,形成了各种崇拜仪式.祖先崇拜观念形成以后,几千年来,慎终怀远,缅怀先祖,绵绵不绝.正是有了血缘、家族、宗族观念,继而上升到"德""孝""忠""仁"伦理思想,并不断拓展其道德范畴,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 程万里
    • 摘要: 先民将与自我环境、空间发生视觉联系的物体作为制像的素材纳入祭祀图像形态建构中,但在考虑自身生存与延续的基础上思索自身的起源问题的时候,逐步将祖先形象从动植物朝着人格化祖神的方向转变,与思想信仰的变化相对应,图像形态也从表现神灵的动物转为关注人类自身,成为一种可视的、永久的图像表征。实际上,任何时代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加以传承、发展和延续,即使原型的身份已经变得模糊和陌生,或者在历史中的长河中久不在“场”,但是出于共同的主题,祭祀图像仍旧会在一个有序的信仰体系下继续发生、繁衍,从而形成一个功能的“时间链”以及形式的“变体链”,最后呈现为某种“类型化”的、符合特定时代语境的“视像结构”。
    • 姜聪聪
    • 摘要: 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是洪洞地区传承了几千年之久的民俗文化,对当地民众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对娥皇、女英的祖先崇拜和由地缘关系转化的超血缘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的体现。在当前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挖掘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意义重大。
    • 李爽霞; 陈梦琳
    • 摘要: 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汉民族有着根基性情感联系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瑶族人民创造了流传广泛、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歌谣。这些歌谣内容包罗万象,从人类起源、瑶族历史、祖先崇拜,到人物风俗、山川地理、生产生活、男女爱情等都是歌唱的对象。在对南岭地区瑶族歌谣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对以《盘王大歌》为代表的瑶族歌谣和民族礼仪进行分析发现,瑶族音乐传承了我国古代歌诗乐“风雅颂”的古老传统,不但反映了瑶族人民的时空意识、民俗礼仪和图腾崇拜等或显或隐的民族精神密码,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
    • 叶远飘
    • 摘要: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粤西南以及青海河湟地区所谓“珠玑巷后裔”的族谱、神话、仪式和语言进行比较研究,认为“祖先来自珠玑巷”的说法源于古越人关于“祖先来自竹子”的神话传说。众多民间族谱记载的“珠玑巷”不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它只是越人的竹崇拜与汉人的宗族观念交融以后创造出的精神空间,而广东南雄因地处汉越交界区则成为这个精神空间在现实世界的投射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珠玑巷”,可透视汉越人民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智慧。
    • 汪冰倩
    • 摘要: 从古至今,“犬”无数次地出现在人们笔下,成为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最生动的一环。民间传说中也有很多与犬相关的故事。古时,犬被人们视为吉兽,与抵御凶害以及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在博物馆,犬的身影也从未在历代文物中缺失过。走进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犬有关的文物。那些烧制于汉代画像砖上、针针丝线交织于蜀绣之中,或者独立成型的陶犬,生动地再现了数千年来,犬是如何陪伴在人类左右的景象。
    • 霍明宇
    • 摘要: 齐鲁大地以礼仪著称,对孝道文化尤为崇尚。从近万年前东夷人的祖先崇拜,到春秋时期儒家“孝德”思想的提出,再到始自两汉而延续至今的祭孔大典,以及民间孝子故事的刻石流传,其中对先祖父辈的追养继孝,强调族群内部同根共祖的宗族文化的认同,可谓是一脉相承。儒家“仁孝”思想因应古代社会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提出一系列维护社会秩序的伦常纲纪、礼乐制度,从家族之内推衍到乡党国家,形成公侯黎庶普遍认同的孝道文化。如果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创始自黄河上游的秦国,那么以“仁孝”为核心的统一的思想体系则发源于黄河下游的鲁国。一为政统,一为道统,其中隐含着黄河流域多元文化共同体一贯趋向的整合与统一。
    • 叶慧琳; 邢加满; 袁海仪
    • 摘要: 以景宁畲族仪式文化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了解少数民族仪式的由来、流程、装备所需以及寓意,探究这一民族仪式文化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核。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畲族民族仪式面临内容丢失、娱乐化、转型障碍、人才资金匮乏等问题,致使畲族民族文化发展缓慢,难以与时代融合。经过剖析具体问题,提出了撰写仪式流程、收集建设性意见、打破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限制、举办文化普及知识讲座、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等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畲族文化产业与现代化进程的相互融合,促进畲族特色民族仪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王天鹏
    • 摘要: 人类学的孝道研究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多地是从主位立场出发,不仅关注制度层面的孝道,更多地关注孝道鲜活的生活。当前人类学孝道研究已经成为人类学界以中国本土概念挑战西方主流话语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代际交换、祖先崇拜和生育观念等领域,论文总结了前人孝道研究的局限并提出今后人类学孝道研究方向应该是关注走向整体实践的孝道。
    • 杨志敏
    • 摘要: 杂技和戏曲作为我国民族艺术之林的两朵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两者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及表演范式,但同时又有着紧密而频繁的多维互动,共同构筑了百花齐放的中华民族艺术体系。追本溯源同源异流杂技和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一系列的信仰和祭祀行为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