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46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8篇、会议论文364篇、专利文献823536篇;相关期刊66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209种,包括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中药注射剂的相关文献由754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钦民、李钦国、段为钢等。

中药注射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8 占比:0.49%

会议论文>

论文:36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823536 占比:99.47%

总计:827958篇

中药注射剂—发文趋势图

中药注射剂

-研究学者

  • 李钦民
  • 李钦国
  • 段为钢
  • 徐济民
  • 吴嘉瑞
  • 周超凡
  • 柯瑾
  • 殷华
  • 雷招宝
  • 李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靖金鹏; 张玥; 刘效敏; 刘壹
    • 摘要: 目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注射剂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但目前临床应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较多,尚缺乏不同种类注射剂之间的对比研究.文章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活血类中药注射剂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3月所发表的中药注射剂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及改良Jadad评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后,应用RevMan 5.3、Stata 16.0、ADDIS 1.16.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出1685篇文献,最终纳入6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052例患者,涉及11种中药注射液,干预措施包括常规西药治疗、活血类中药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②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改良Jadad评分均≤3分.③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共涉及11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0.440)>联合丹红注射液(0.104)>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103);在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方面,共涉及10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红花注射液(0.354)>联合丹红注射液(0.275)>联合血塞通注射液(0.109);在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方面,共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红花注射液(0.405)>联合苦碟子注射液(0.256)>联合丹红注射液(0.098);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共涉及8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苦碟子注射液(0.248)>联合血塞通注射液(0.231)>联合红花注射液(0.216);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共涉及10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235)>联合疏血通注射液(0.232)>联合苦碟子注射液(0.190);在安全性方面,共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最优的前3位概率排序为:常规西药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0.482)、联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0.169)、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0.140).结论:基于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表明,①在常规西药应用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可有效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②疏血通注射液在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最优,红花注射液在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最优,苦碟子注射液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最优,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最优,银杏达莫注射液在安全性评价方面最优.
    • 易艳; 田婧卓; 李春英; 赵雍; 梁爱华
    • 摘要: 目的为开展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TCMI)上市后非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概述上市后非临床安全性再研究的重要性及TCMI非临床安全性再评价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原因分析,并基于本团队的相关研究,以TCMI最主要的不良反应—类过敏反应为重点,从TCMI产品类过敏检测和风险控制,类过敏反应机制以及类过敏反应防治等方面,系统阐述TCMI上市后非临床安全性再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思路和实践。结果和结论找准各TCMI品种存在的主要关键问题,分析清楚与这些关键问题相关的各层面因素,系统设计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方案,研究思路和方法学的创新在该项研究中尤为重要。
    • 郭嘉荣
    •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参考。方法 对2020年1561份中药注射剂的病历点评结果按照中药注射剂科室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类型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696条中药注射剂医嘱中,合理医嘱1003条,不合理医嘱693条,其中不合理医嘱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5.84%)、用法用量不适宜(88.17%)、联合用药不适宜(5.63%)、存在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0.72%)。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广泛,临床医师应避免超说明书用药,临床药师要协助医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蔡秀娟; 叶铭
    •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我院2015年~2019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198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并对这些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8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中,男性患者90例(占45.45%),女性108例(占54.55%);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3.94%);中药注射剂ADR主要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占58.59%);引发不良反应例次数最多的药品为注射用双黄连(占19.19%);主要累及的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8.21%);因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病例共19例,占所有不良反应的9.60%。结论 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同时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周婷婷; 王培; 张蓓蓓
    •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2017~201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供医院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参考。方法 基于医院HIS系统,统计2017~2019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销售金额、构成比及使用率,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以及排序比(B/A)等指标。结果 2017~2019年本院中药注射剂品种基本维持稳定,用药总金额、使用中药注射剂病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但2019年中药注射剂所占比例、中药注射剂使用率较前则有所下降。2017~2018年本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排序前10位品种变动较少,2019年部分药品用药金额及排序则明显上升。大部分品种排序比在0.5~1.5范围内,显示其同步性较好。部分品种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差,可能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结论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基本稳定,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林云刚; 郑冬梅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行中药注射剂治疗的8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421例患者为对照组(干预前),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421例患者为观察组(干预后)。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师干预,对比两组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不合理用药类型、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辨证使用造成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比较,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3.4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超适应证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疗程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用量不当及配伍禁忌发生率均更低(均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14%)低于对照组(8.31%,P<0.05);观察组干预后不辨证使用造成的不合理用药案例减少58例,占比为13.78%,高于对照组5.26%(P<0.05)。结论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采用中药师干预,可进一步确保药物合理应用,保障用药安全性。
    • 陈雯; 王丽霞; 李连颖; 李杰
    • 摘要: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的产物,众多基础研究结果和临床资料证明,联合中药注射剂进行抗肿瘤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放化疗毒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归纳和总结常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不同品种的临床辨证、应用特点、应用注意要点与差异,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及药学监护方法,以期为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宋海林; 张晓燕; 周柳英; 徐建东
    • 摘要: 目的为老年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至2021年上报的老年(≥60岁)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并依据数据绘制帕累托图,分析发生ADR老年患者的一般情况,老年患者使用后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品种,ADR累及器官/系统,用药后发生ADR时间,临床科室及合并用药情况对ADR发生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34例ADR,其中男50例,女84例;药师上报108例,医师上报24例,护士上报2例。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后发生ADR的主要中药注射剂为舒血宁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未发生严重ADR,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血液及造血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全身性及循环系统为主,ADR多在用药1~7天内发生(70例,52.24%),急诊内科上报的ADR最多(36例,26.87%),多重(>5种)用药的有84例(91.30%)。结论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全面考虑年龄、基础疾病与合并用药,重点关注皮疹、出血、心血管系统症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ADR的发生。
    • 王伟; 张艳梅
    •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开具的4328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为研究对象,依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判定其中254张为不合理用药,175张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分析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临床表现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254张(5.87%)为不合理用药,其中超适应证用药(34.25%)、超剂量/浓度或过快滴注(28.74%)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情况。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及附件(27.43%)、消化系统(15.43%)、肌肉及骨髓系统(13.14%)是不良反应最常累及部位,主要表现为瘙痒、恶心呕吐、肌肉抽搐酸痛等症状。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注射药物<30 min(40.00%)为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时间。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30 min内不良反应出现率较高,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肌肉及骨髓系统等部位,临床中应规范用药,以改善疗效。
    • 王永静; 赵晓娟; 吴瑕; 孙倩; 刘秀菊
    •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以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公开发表的有关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信息、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不同对照药品、不同用药天数、不同年龄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6篇(37项对照研究),总样本量3917例。Meta分析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3.50%)低于对照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1,95%CI为0.24~0.40,Z=9.07,P5 d亚组(P=0.0005)以及儿童亚组(P<0.00001)中,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利巴韦林(P<0.00001)、炎琥宁(P=0.01)、痰热清(P=0.02)、双黄连(P=0.001)、头孢曲松(P=0.01)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好;与炎琥宁、痰热清比较,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安全性方面没有显著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