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痨

肺痨

肺痨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5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健康生活、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中国社区医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009年全国耐药结核病学术大会等;肺痨的相关文献由366位作者贡献,包括臧海阳、赖保山、刘志梅等。

肺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79.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5.00%

专利文献>

论文:35 占比:15.91%

总计:220篇

肺痨—发文趋势图

肺痨

-研究学者

  • 臧海阳
  • 赖保山
  • 刘志梅
  • 李志明
  • 肖长国
  • 臧兰恕
  • 邱立新
  • 闫嘉亮
  • 魏蕴卿
  • 刘元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相丽玲; 王凰
    • 摘要: 目的:探寻中医肺结核方剂的核心药组,寻找其整体用药特点及规律,对全面理解肺结核治疗方法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方法:从中医配方书籍中筛选出治疗肺结核的方剂作为数据来源,运用频次分析、频繁项集、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高频药对、药组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总共收集治疗肺结核的方剂96首,在这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位中药分别是百部、白及、黄芪;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组药对分别为白及、百部,炙甘草、人参以及炙甘草、黄芪。结论:基于关联规则对治疗肺结核方剂的分析方法,可以成为中医治疗肺结核时的用药及其配伍、阐述并解释其机制的重要理论依据。
    • 张天星
    • 摘要: 清代正统观念一般把涉及情爱描写的小说视作淫书,阅读淫书患痨是有清一代十分流行的观点和舆论。古代中医认为身体虚损是患痨的根本原因,色欲过度和情志失调极易导致身体虚损,二者被认为是致痨的常见病因。阅读淫书能诱发色欲或情志失调,淫书遂被当作肺痨之诱因。青少年多是小说爱好者,青少年患痨比例和死亡率较高强化了人们对小说是青少年患痨祸根的认识;清代劝善运动兴盛、果报信仰流行,肺痨还被作为果报,用来警醒人们禁撰、禁藏、禁阅淫书或禁观、禁点演淫戏。防痨成为禁止淫书之目的,反过来,肺痨又成为警醒人们禁撰、禁看淫书之手段。
    • 李微微; 陈磊通
    • 摘要: 目的探究肺纤维化患者应用抗纤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接收肺纤维化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抽号方法分组,可分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纤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水平、核因子(NF)-κβ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NF-κβ水平均有所降低,肺功能指标水平提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NF-κβ水平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纤维化患者应用抗纤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NF-κβ水平,提高肺部功能,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郑正伟; 李权; 刘忠达; 刘笑静; 郭净
    •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探讨古代治疗肺痨骨蒸劳热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主题词,检索古代医籍中治疗肺痨骨蒸劳热证的处方,采用Excel软件创立肺痨骨蒸劳热证处方数据表,借助TCMICS V3.0挖掘用药规律。结果:151首治疗肺痨骨蒸劳热证的处方中,中药合计233味,使用频数最高的为甘草,其次为柴胡、生姜、麦冬、鳖甲、地骨皮、茯苓等。以补虚类药为主,清热类药、解表类药及利水渗湿类药次之。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居多;归经多属肺、脾、心三脏。结论:古代治疗肺痨骨蒸劳热证重视“肺喜阴恶燥,主治节”的生理特点及脾胃与肺的母子关系,虽补-清-泻并用,但以补虚药为主,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泻实,同时注重辨治兼证而配合清热、解表、利水渗湿药物使用。
    • 郭洁
    • 摘要: 小王影视剧看得多了,感觉只要咳嗽咯血就是肺痨,病情就十分严重。当他最近晨起咳嗽,发现痰中有血丝时,十分慌张,认为自己得了重病。
    • 盛祎; 宓伟毅
    • 摘要: [目的]学习张锡纯治肺的方法和理念,为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肺痈、肺痨、喘证等章节及医案进行研读分析,归纳总结张氏治疗肺系疾病的基本治法和方药,分析张氏治病的基本理念及其对后世的指导意义.[结果]张氏认为肺痈、肺痨同有肺体损伤、血败肉腐之病机,疾病初期善用生石膏、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期善用生山药、白术等培土生金,后期善用熟地黄、麦冬等滋阴润肺,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常用资生汤、参麦汤、清金解毒汤等方,并主张用徐服法缓解生石膏寒凉之性引起的副作用.喘证病因在于外邪侵袭、痰湿内生、大气下陷、肾不纳气、元气欲脱,张氏以宣肺利水法、理气化痰法、益气升提法、补肾纳气法、敛气固脱法治疗喘证,善用赭石、半夏、陈皮降胃气,芡实敛肾气,龙骨、牡蛎、山萸肉敛元气,生黄芪、升麻、柴胡升提大气,常用薯蓣纳气汤、参赭镇气汤、理痰汤、升陷汤等方.张氏主张整体观念和异病同治的辨证思维,在肺系危重症的治疗上颇有建树,提出了"兼以解毒"的瘟疫治疗理念,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经验借鉴.[结论]张氏重视肺痨、肺痈、喘证的病机演变过程,运用脏腑五行生克、气机升降理论立法用药,注重异病同治,擅长运用清热解毒法、敛气固脱法等治疗肺系危重症,这些方法在当今肺系相关疾病治疗中仍有指导意义.
    • 吴海良; 迟晶宇
    •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证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的差异,为临床调整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中医证候分为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伤、阴阳两虚四型.各型患者分别服用抗结核药,用药7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者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血药浓度,不同证型间进行对比.结果 异烟肼血药浓度在不同证型中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阴耗伤证患者的异烟肼血药浓度低于其他3型(P<0.05);在4证型中利福平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证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异烟肼血药浓度存在差异,需要根据病情和中医证型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进而调整剂量.
    • 刘巧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94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化的抗结核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组采取中西医结合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治疗疗效、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物质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升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付子珊; 杨宇峰; 石岩
    • 摘要: 肺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中医学自古就对肺痨有着详细的研究和文献记载,我们通过研究梳理古籍文献中对肺痨病因病机的记载,整理形成条理清晰、逻辑合理、有据可查的知识理论框架,其中肺痨病因不外乎外因、内因、其他3个方面,病机则为阴阳失调、寒热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失调4个方面,以期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痨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作用.
    • 王蔚然
    • 摘要: 中医内科学中的肺痨相当于肺结核,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结合目前肺结核治疗的现状,引导学生讨论中医治疗肺痨的方法,古今诊断治疗的差别等,并通过搜集古今疗效显著的方剂及病例扩展思路.本文通过肺痨课堂教学的探索,以期推广到其它常见疾病的教学,达到提高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