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部位

肿瘤部位

肿瘤部位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9074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祝您健康、浙江临床医学、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第三届胃肠肿瘤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第二届学术会议等;肿瘤部位的相关文献由451位作者贡献,包括原田义规、高松哲郎、加藤祥行等。

肿瘤部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074 占比:99.66%

总计:49241篇

肿瘤部位—发文趋势图

肿瘤部位

-研究学者

  • 原田义规
  • 高松哲郎
  • 加藤祥行
  • 南川丈夫
  • 张玉勤
  • C.
  • M.
  • 丁娜
  • 于继刚
  • 任淑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盼盼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肿瘤不同发生部位食管癌(EC)患者同步放化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4例颈胸上段EC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组,另将同期收治的颈胸中下段EC患者42例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肿瘤标志物[血清癌坯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癌细胞抗原(SCCA)]水平、随访1年后两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及SCC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均得到有效随访,A组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对肿瘤不同发生部位的EC患者均有较佳疗效,但颈胸上段EC短期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高于中下段EC患者。
    • 谢玲; 邹秋玉; 李文娟; 周芬; 刘彬
    • 摘要: 目的探讨Ⅱ类切口头颈癌患者术后头颈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耳鼻喉头颈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头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子,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危险因素的权重进行排序。结果共有432例头颈癌手术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术后有73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约为15.77%。糖尿病、原发肿瘤部位(口底)、皮瓣失败、术前放疗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是头颈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子。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后发现:糖尿病、原发肿瘤部位(口底)、皮瓣失败是排名前三的可能造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子。此外,手术部位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日及皮瓣失败的风险。结论糖尿病、肿瘤部位(口底)、皮瓣失败、术前放疗以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头颈癌术后感染的危险因子。
    • 孙双丹; 李文侠
    •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柘城中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40例结直肠癌患者,以腹腔镜术后30 d动力性肠梗阻发生情况进行分组。由研究人员设计患者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结果340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45例,发生率为13.24%;发生组患者肿瘤部位、肿瘤病理分期、术前低蛋白血症占比及手术时间与未发生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结肠肿瘤、肿瘤病理分期Ⅲ~Ⅳ期、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是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发生动力性肠梗阻与结肠肿瘤、肿瘤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 吕焱
    •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TCs检出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3月1日—2019年6月30日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6例良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采用FISH法检测CTCs,比较两组患者的CTCs检出水平、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TNM分期(T是原发灶,N是淋巴结,M是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结直肠癌组中CTCs阳性率为62.5%,良性肿瘤对照组中阳性率为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癌患者组术前CTCs阳性率高于CEA(P<0.05).(3)CTCs术前阴性组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低于CTCs阳性组(P<0.05).(4)术前CTCs阳性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 中,脉管癌栓阳性率高于CTCs阴性组(P<0.05).结论 CTCs在恶性肿瘤中表达比良性肿瘤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指导意义.CTCs敏感性高于CEA,两者结合可提高结直肠癌的检出率.CTCs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脉管癌栓率较高,复发危险度较高,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 杨鹏; 庞芳宁; 白槟; 赵青川; 蒋金泉
    •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数≥15枚的患者1443例,分为15~20枚、21~25枚、26~30枚、大于30枚四组.按照不同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分期、TNM分期,分别探讨淋巴结清扫数与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肿瘤≤5 cm并清扫26~30枚淋巴结组,胃体部肿瘤清扫21~25枚淋巴结组患者生存期均优于其余淋巴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5 cm清扫26~30枚淋巴结,胃体部肿瘤清扫21~25枚淋巴结组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清扫超过30枚淋巴结时,未见患者生存期明显增加.
    • 庞芳宁; 胥龙龙; 吴新安; 孙建兵; 惠晓辉; 白槟; 杨鹏; 赵青川; 蒋金泉; 李国才; 苑海明; 武珍珍; 张凯
    •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肿瘤部位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共2141例.按照肿瘤发生部位将胃癌分为胃底贲门、胃体、胃窦幽门三组,其中肿瘤位于胃底贲门为A组,位于胃体为B组,位于胃窦幽门为C组.观察每组中患者人数、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术后出现转移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141例患者中,男1642例,女499例.年龄方面比较:A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0.59±9.28)岁,B组平均年龄为(55.88±11.34)岁,C组平均年龄为(55.37±11.75)岁.肿瘤大小比较:A组患者中肿瘤直径平均为(5.11±2.17)cm,B组中肿瘤直径平均为(6.13±2.99)cm,C组中肿瘤直径平均为(4.37±2.31cm).肿瘤病理则以腺癌及多种病理类型混合的肿瘤居多.术后出现转移方面:A组中术后出现转移的共有170例,无转移359例,B组中出现转移的246例,无转移491例,C组中出现转移的240例,无转移635例.患者5年存活方面,A组中共存活261例(49.34%),死亡268例(50.66%),B组中共存活323例(43.83%),死亡414例(56.17%),C组中存活496例(56.69%),死亡379例(43.31%).总生存期方面:A组患者为(40.78±22.05)月,B组为(36.44±23.63)月,C组为(42.69±22.16)月.结论: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后出现转移及预后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三组间在病理类型上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胃癌发生的部位不同其预后亦不同.胃窦幽门癌患者预后最好,胃底贲门部胃癌预后次之,胃体部癌肿预后最差.
    • 郭翌
    • 摘要: 目的:探究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不同的食管癌肿瘤部位对肺剂量体积参数的影响.方法:基于102例食管癌IMRT治疗病例,将食管癌肿瘤分为中上段,中下段与中段.计算不同组别全肺V5、V10、V20和V30,使用ANOVA检验和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全肺V5,中上段肿瘤均值(51.67)显著区别于中下段(59.93)与中段(58.03)肿瘤.对于全肺V10、V20和V30,三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196,0.311,0.202).结论:中下段和中段肿瘤的肺剂量体积V5更高,在IMRT计划设计时需要更多关注肺V5的剂量体积限制,以期减少放射性肺炎等肺部损伤的发生.
    • 摘要: 2020年3月12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刊发了一项关于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科学家,通过训练人工智能,可以从血液中鉴定来自微生物的线索,这样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还能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做出区分。对此,有研究机构评价称,这项新的诊断工具,"可能会改变人们观察和诊断癌症的方式"。以往筛查癌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术活检,从可疑的肿瘤部位取出样本,然后由富有经验的专家寻找某些与癌症相关的分子标记物。
    • 吴俊; 王潞; 李俊
    • 摘要: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采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7年10月,于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选取160例,将肿瘤部位作为依据,合理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其随访1年,对手术前后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年肿瘤压迫症状、视乳头水肿、恶心呕吐、头部不适发生率分别为0、0、1.25%、1.25%,均低于术前的96.25%、97.50%、97.50%、9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术后1年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身体功能、情感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术后1年随访,只有4例患者有感染现象出现,且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后完全治愈,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将肿瘤部位作为依据,合理选择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各种临床疗效,将不良反应减少,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广泛推广于临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