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2172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山地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首届两岸三地大熊猫保护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三届首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论坛等;自然植被的相关文献由515位作者贡献,包括温仲明、任海、刘锦红等。

自然植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2172 占比:98.92%

总计:22414篇

自然植被—发文趋势图

自然植被

-研究学者

  • 温仲明
  • 任海
  • 刘锦红
  • 唐军务
  • 张倩媚
  • 张山清
  • 晓轩
  • 普宗朝
  • 曹建华
  • 杨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称称
    • 摘要: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地处闽北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分布面积广,河谷繁多,形成纵横交错、高差悬殊的山地地理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平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交通道路不断拓展,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挖掘整改,形成了很多人工边坡。由于人为破坏,边坡土壤环境及自然植被都受到影响,形成了裸露地貌,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美观,也容易造成滑坡及泥石流。边坡绿化能在绿化美化城市的同时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滑坡及泥石流,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乔雪婷; 张娟娟; 李文斌; 佟森; 李步杭; 杨琼; 徐华林; 陈婷; 余世孝
    • 摘要: 内伶仃岛植被,由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而得以迅速恢复。对其植被现状进行类型划分并绘制高精度植被图,对于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无人机技术所获取的全岛遥感影像,结合1个15 hm2大样地和113个100 m^(2)样地以及全岛踏查的317个样点的实地调查,对内伶仃岛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划分,并绘制数字植被图,主要结果如下:(1)内伶仃岛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包括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南亚热带常绿灌丛、南亚热带竹林,并伴有滨海砂生灌草丛、红树林分布;(2)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该区域的气候顶极群落类型,占全岛植被分布面积的46.97%,居绝对优势地位,群落中优势物种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和血桐Macaranga tanarius等均为内伶仃岛重点保护对象猕猴Macaca mulatta的主要食源植物;红树林退化明显,仅在东湾咀东侧和黑沙湾东侧海岸边有小面积分布,主要树种为蜡烛果Aegiceras corniculatum;(3)人工植被类型主要有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血桐、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椰子Cocos nucifera和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以及荔枝Litchi chinensis和龙眼Dimocarpus longan等经济果林类型分布,其中台湾相思林为最主要人工植被,植被分布面积达29.80%,也是猕猴的最主要食源植物之一;(4)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刺果藤Byttneria grandifolia分别为该岛屿最主要的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地有害植物,是除猕猴以外,影响岛内植被变化的重要胁迫因子,虽长期进行人工及化学防除,仍蔓延严重。通过无人机遥感影像技术和地面调查手段对内伶仃岛全岛植被进行精准复核,二者相互补充,为岛屿植被调查与植被制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的数字化植被图,将为保护区提出合理、科学的植被保护策略和进行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维持内伶仃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 邓文丽
    • 摘要: 土地生态修复对于有效保障国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阶段,随着我国新型区域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城市区域人口资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越来越多的土地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功能。同时,由于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我国土地的过度开发,种种破坏情形往往会直接造成我国环境的污染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查阅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作者学术文献的方法,集百家之所长,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理论与实施方法研究进行简要的分析归纳,并尽可能多地做出分析总结,以期及时提出国内、国外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合理制定国内土地生态环境修复的基本技术实施方法,尽可能为今后我国开展土地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技术参考。
    • 高越; 罗莉; 李洪远
    • 摘要: [目的]探究天津市填海造陆区自然演替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填海造陆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津市不同时期填海造陆区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测定与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A)、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等分析方法,分析天津市填海造陆区植物群落类型、演替模式和影响因素。[结果](1)天津市填海造陆区自然植被演替序列为: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盐地碱蓬群落→獐毛群落→芦苇群落→柽柳—鹅绒藤群落。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含盐量逐渐降低,植物种类逐渐增加。(2)土壤全盐含量、离市区二级道路的距离和离15 m等深线的距离在不同演替阶段间存在显著差异,是天津市填海造陆区自然植被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天津市填海造陆区的植被演替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共同作用,科学调控环境因子(如土壤全盐含量)可为填海造区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环境条件。
    • 聂艳; 何新莹; 谭盈; 蒋军新; 刘新华
    • 摘要: 为掌握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植被的变化趋势及对生态输水过程的响应过程,结合新疆阿克苏河流域高分影像和生态输水监测数据,对流域自然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生态输水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0年流域内自然植被逐步增加,胡杨林和灌木的面积分别增加237.65 km^(2)和784.36 km^(2),逐年转移矩阵结果显示稳定胡杨林和灌木面积也逐步增加,自然植被生态系统存在稳定态势;2015—2020年4个自然植被重点区域的年植被指数增长明显,尤其是艾希曼湖区和第一师边缘区,增加0.12~0.15左右,生态输水效果初步显现。自然植被面积和植被指数的季节变化显示自然植被对生态输水响应的滞后时间为1个月左右,不同的自然植被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存在年际、季节以及空间的差异,胡杨林对生态输水的响应明显,响应滞后时间也最短。研究结果对阿克苏河流域天然植被恢复、区域水资源调配、生态需水调度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摘要: 茂密的山地森林环境,是野生动物栖息的最佳场所。已知白马雪山保护区内有晡乳类动物98种,鸟类动物237种。白马雪山保护区内峰谷相对高差一般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形成了明显的自然植被的景观垂直带,随之野生动物因生境的变化,也形成了明显的垂直分布。
    • 许芳荣
    • 摘要: 在石羊河流域生长的自然植被,其生长状况会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分析植被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明确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同时,呈现出自然植被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用.可采用约束线法,科学分析植被对产水量、土壤保持及固碳3个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用,了解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具体情况,认识到自然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 潘换换; 刘雪佳; 杜自强; 武志涛; 张红
    • 摘要: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recipitation utilization efficiency,PUE)是指植物利用水分将其他营养物质转化为有利于自身生长发育的物质的能力,是衡量生态退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利用新一代长时序GIMMS NDVI3g遥感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基于光能利用效率的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 (CASA)模型研究中国干旱区不同类型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植被生态系统的PUE.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模拟了1982-2014年中国干旱区自然植被PUE的时空格局以及不同自然植被类型PUE的差异及其动态.结果 表明,(1)1982-2014年中国干旱区自然植被PUE的年平均值为0.47g·C·m-2·mm-1.从空间分布来看,甘肃祁连山脉中东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西段及帕米尔高原地区为PUE高值区,平均PUE大于2.0g·C·m-2·mm-1;中值区集中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包头,甘肃兰州、平凉,宁夏银川、固原,新疆阿勒泰、塔城,西藏噶尔北部和青海乌兰等地,平均PUE为0.5~2.0g·C·m-2·mm-1;低值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胜,新疆哈密、库尔勒大部,宁夏吴忠等,西藏噶尔大部,青海乌兰局部等地,平均PUE<0.5 g·C·m-2·mm-1;(2)中国干旱区PUE总体上呈现微弱降低的趋势,PUE变化率从东到西逐渐递减,其中内蒙古中部、河西走廊东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新疆西北部地区PUE呈现递增趋势,变化率为0~0.075,内蒙古西部、河西走廊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大部、新疆大部分地区呈现递减趋势,变化率为-0.075~ 0;(3)不同自然植被类型相互间PUE差异显著(P<0.05),草原PUE为0.58g·C·m-2·mm-1,荒漠植被的PUE为0.39g·C·m-2·mm-1,草原显著高于荒漠;从不同类型自然植被的PUE变幅来看,荒漠植被PUE呈减少趋势,草原PUE轻微增加.(4)中国干旱区植被PUE与年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P>0.05).干旱区自然植被PUE主要与区域气候变化、土壤条件、植被群落、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
    • 田富蓉; 郝耕
    • 摘要: 白银市白银区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四季分明,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曾是"风吹石头跑、遍地野狼嗥"的不毛之地。境内地表多为黄土覆盖,孔隙大,自然植被稀少,沙尘天气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对白银区城郊周边荒山进行绿化建设,是利用荒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而由于先天自然条件和城郊环境比较恶劣,在城郊进行荒山造林绿化难度较大。利用荒山造林绿化,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 薛文静; 姚海英
    • 摘要: 小五台柴胡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部的重点野生植物,是小五台山特有品种,它的生长地小五台山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和涿鹿境内,是华北保存自然植被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小五台柴胡药用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极高。但因近几年大规模采挖对小五台柴胡生态群落的破坏,当地野生小五台柴胡产量逐年向低水平发展,人工栽培成为小五台柴胡发展的主要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