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肝五项指标

乙肝五项指标

乙肝五项指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专利文献76566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肝博士等; 乙肝五项指标的相关文献由161位作者贡献,包括关军伟、赵连文、韩小龙等。

乙肝五项指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76566 占比:99.89%

总计:76650篇

乙肝五项指标—发文趋势图

乙肝五项指标

-研究学者

  • 关军伟
  • 赵连文
  • 韩小龙
  • 郭宝芳
  • 任兰石
  • 倪进发
  • 刘慧
  • 刘茂才
  • 包广杰
  • 孙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意钗; 罗胜强; 岑美婷
    • 摘要: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3(IL-3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联合乙肝五项指标诊断慢性HBV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接受诊断的慢性HBV肝纤维化患者116例纳入研究组,肝纤维化分期:S1期16例,S2期39例,S3期47例,S4期14例。另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116名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组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分析研究组乙肝五项患者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分布。分析乙肝五项、IL-33、TIMP-1、MMP-2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为(562.86±59.30)pg/mL、(185.16±21.03)μg/L、(443.87±47.06)μg/L,均分别高于对照组[(142.96±17.35)pg/mL、(127.53±14.86)μg/L、(249.86±27.7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肝纤维化患者大三阳、小三阳及IL-33、TIMP-1、MMP-2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IL-33、TIMP-1、MMP-2联合乙肝五项指标对慢性HBV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任淑增; 任淑桃; 牟彪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对乙型肝炎进行诊断时,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与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检测乙肝病毒基因(HBV-DN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送检的乙型肝炎患者标本70例。全部患者分别采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采用FQ-PCR检测HBVDNA,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BV-DNA检测结果发现,全部70例患者标本中,23例患者标本为HBVDNA阴性,47例为HBV-DNA阳性。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全部7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3例患者为HBeAb、HBeAg、HBsAb、HBsAg阴性,2例患者为HBeAb、HBsAg阳性,3例患者为HBeAg、HBsAg阳性,3例患者为HBcAb、HBeAb、HBsAb阳性,23例患者为HBcAb、HBeAb、HBsAg阳性,36例患者为HBcAb、HBeAg、HBsAg阳性。结论:在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应用FQ-PCR检测HBV-DNA均具有自身的特点。前者能对患者有无乙肝病毒感染进行准确判断,后者则能对病毒复制和病毒感染进行准确判断,从而来对病情进行确定。
    • 王红灵; 孙翠峰
    • 摘要: 目的 检测教职工乙肝五项指标,观察了解乙肝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血,用血清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结果 HBsAg阳性率为2.60%,HBsAb阳性率为30.43%,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7.93%,女性阳性率为34.16%.结论 我校教职工HBsAg阳性率较低;20~23岁年龄组HBsAb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加强宣传教育,免疫接种和复种,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抵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龚元庆
    • 摘要: 目的分析0~24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0~24月龄婴幼儿533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接种乙肝疫苗,测定其乙肝5项指标[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统计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乙肝5项指标检测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0~1个月、2~6个月、7~12个月、13~24个月)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不同性别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结果 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中,单纯HBSAb呈阳性323名,阳性率为60.60%;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加强对乙肝5项指标的检测,了解HBSAb情况,便于后期复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 张利娟1
    • 摘要: 目的:对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测和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五项指标定性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进行分析,探究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两种检测方法中一共出现了14例检测结果不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7%、91.2%、98.2%、96.3%、96.1%。结论:通过分析乙肝五项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的差异,发现定性检测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结果。而定量检测不容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有着更强的稳定性与灵敏度,推荐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冉景锐1
    • 摘要: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的临床意义。结果定量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135例,HBsAb40例,HBeAg51例,HBeAb53例,HBcAb140例;定性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131例,HBsAb38例,HBeAg50例,HBeAb59例,HBcAb144例;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中共有12例检测结果不同,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结果对比,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6.8%、91.3%、100%、96.2%、95.8%。结论在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上,定性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定量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少,灵敏度与稳定性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粟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验的乙肝患者3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对乙肝五项指标进行检验,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e抗体(HBeAb)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观察五项指标检验结果的特点.结果:检测结果显示,HBSAg)和抗-HBc阳性率最高;感染模式中阳性;HBSAg、HBeAg、抗-HBc、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率最高.结论:乙肝五项指标可以作为乙肝检测的重要标志,对早期检测和诊断乙肝具有重要意义.
    • 冉景锐
    • 摘要: 目的 分析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的临床意义.结果 定量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 135例,HBsAb 40例,HBeAg 51例,HBeAb 53例,HBcAb 140例;定性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 131例,HBsAb 38例,HBeAg 50例,HBeAb 59例,HBcAb 144例;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中共有12例检测结果不同,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结果对比,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6.8%、91.3%、100%、96.2%、95.8%.结论 在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上,定性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定量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少,灵敏度与稳定性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盘建国
    •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200份血标本乙肝五项指标[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定量检测、定性检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00份血标本乙肝五项指标一致率、检测模式.结果:(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抗-HBc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方法(P<0.05),(2)ELISA方法检测出7种模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出13种模式.结论: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方法检测血标本乙肝五项指标准确性显著高于常规定性检测方法.
    • 赵辉
    • 摘要: 分析探讨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以及利用ELISA方法测定乙肝五项指标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ELISA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共300例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免疫学指标以及HBV-DNA定量检测,并且将两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呈大三阳组患者的HBV-DNA阳性率用以及病毒的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小三阳组;而且HBeAb (+)组患者所具有的病毒平均拷贝数以及 HBV-DNA 阳性率均比较低。结论:临床上乙肝免疫学检测结果与 HBV-DNA 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注意两者的结合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