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4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2篇、会议论文113篇、专利文献203894篇;相关期刊797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广西医学等; 相关会议10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年福建省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第十一届北京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新思想 新观点 新方法”论坛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相关文献由6077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刘楠、李坤等。

酶联免疫吸附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2 占比:0.93%

会议论文>

论文:11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03894 占比:99.02%

总计:205919篇

酶联免疫吸附法—发文趋势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研究学者

  • 刘楠
  • 李坤
  • 刘勇
  • 王振海
  • 王晶
  • 王静
  • 韩素桂
  • 万宇平
  • 刘运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硕石; 钟梅; 廖义鸿
    • 摘要: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子痫前期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MPE)组2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SPE)组25例,选取同期产检的孕妇25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三组AOPP及MPO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SPE组AOPP和MPO的表达显著高于MPE组(P<0.05),SPE组和MPE组AOPP和MPO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AOPP及MPO用于诊断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及0.823,截断值为52.35μmol/L,40.45μg/L时,敏感度为74.00%,72.00%,特异度为96.00%,84.00%;两者联合时AUC为0.950,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96.00%。结论:AOPP及MPO在子痫前期孕妇中均呈高表达,而且两因子联合应用的价值明显高于单独应用。
    • 朱晓晨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选过程中,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阴性标本再实施核酸检测(NAT)的安全性。方法选取37997例无偿献血者,对其血液样本实施ELISA检查,并针对ELISA呈阴性样本再行NAT,统计分析两次检测结果。结果 3799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实施ELISA检测后显示有465份阳性样本,其阳性检出率为1.22%;对37532份血清ELISA检测呈阴性的标本再NAT后,其检测结果显示存在39份阳性标本,阳性检出率为0.10%。结论目前对献血者血液实施血清学ELISA检测后,即便是合格血液仍存在一定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输血传染疾病主要是以HBV为主,在对献血者血液进行再NAT可以有效提升血液筛查质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发生,进一步提升输血安全性。
    • 穆荣
    • 摘要: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结果和价值。方法接受艾滋病体检者的5000份标本,均通过ELISA法筛查HIV抗体,将实验室确证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ELISA法筛查HIV抗体的结果及价值。结果5000份标本经过ELISA法筛查HIV抗体阳性率为0.94%(47/5000),实验室确证试验HIV抗体阳性率为0.86%(43/5000),ELISA法的HIV抗体阳性率与实验室确证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筛查HIV抗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1.49%、100.00%、100.00%、99.92%、99.92%、0.08%、0。结论ELISA法筛查HIV可以为艾滋病的筛查工作提供可靠的辅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需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以便进一步提升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 帅文苑; 何庆华; 钟引凤; 黄云祥; 张航; 刘传勇; 张乐平; 涂追
    • 摘要: 纳米抗体来源于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可变区,是已知最小抗原结合单元。该研究构建了抗黄曲霉毒素B_(1)(AFB_(1))纳米抗体的单价及多价串联体,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编码片段融合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以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表达宿主,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亲和层析技术分别纯化单、双及三价抗AFB_(1)纳米抗体与GFP的融合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融合蛋白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分别为6.0、7.5、4.0 mg/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扫描法对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识别活性及荧光特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未融合蛋白、单价及双价串联重组蛋白的半抑制浓度(IC;)分别为12.10、14.10、2.19 ng/m L,表明单价重组蛋白的IC;值与未融合蛋白相似,而双价重组蛋白的IC;值与之相比提高了5.5倍。当浓度为0.7 mg/m L时,两种重组蛋白的荧光强度均可达3000以上,荧光强度与GFP相当,且二价重组蛋白表现出更高的荧光强度;三价串联重组蛋白表现出与抗原的结合活性,但AFB_(1)的阻断活性较差,且荧光强度仅为1700左右。该研究为后续建立基于荧光信号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优化免疫学检测中纳米抗体亲和活性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 周明; 王静; 秦柯君; 李冰
    • 摘要: 目的探究电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接诊的7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2种检测方法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检测敏感度为95%(54/56),特异度为93%(13/14);ELISA检测敏感度为89%(50/56),特异度为86%;2种检测方法在敏感度及特异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LIA与ELISA用于HBV检测在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2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检测项目选择合适方法。
    • 邓春平; 陈航; 谢建华; 刘翠华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TRF)技术的分析方法,用于快速、简便、稳定地检测阿达木单抗与TNF-α抗原的结合活性。方法将检测试剂、梯度稀释的标准品及待测样品加入96孔板,孵育后在酶标仪上读取荧光信号值,用软件对信号值和抗体浓度进行四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标准品及待测样品的EC_(50)值计算样品的相对结合活性;同时对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与范围及稳定性指示能力进行验证;此外对该方法与常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建立的HTRF检测法呈典型的“S”型剂量-效应曲线;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本法专属性强,相对结合活性的检测范围为50%~150%,在此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斜率接近1.0;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2.5%~104.8%;重复性及不同人员之间精密度的CV均不超过15%;本法可反映加热破坏的单抗样品的结合活性变化趋势;对比研究显示,HTRF法与ELISA法测得的结果等效。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阿达木单抗与TNF-α结合活性的测定方法,该法经验证符合要求,可代替ELISA法用于该类单抗药物结合活性的测定,适用于细胞克隆筛选、原液或成品质量放行检测及稳定性研究等。
    • 李瑾瑾; 王晓艳
    • 摘要: 目的:探讨HIV检测中ELISA与GICA初筛结果与WB确证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评价不同初筛方法与确证结果。方法:分析我中心2018年5月—2020年5月780例HIV感染者样本。采用ELISA及GICA法分别对样品进行初筛,采用WB对样本进行确证。结果:780例血液样本ELISA与GICA初筛双阴性40例,双阳性690例,ELISA阴性/GICA阳性21例,ELISA阳性/GICA阴性29例,ELISA与GICA结果配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40例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经WB确证,HIV-1抗体阳性681例(确证阳性率98.70%),HIV-1抗体阴性45例,抗体不确定14例。681例确证阳性样本均是HIV-1抗体阳性,WB检测样本带型分布出现率由高到低排列前两位为gp160、p24,gp160出现率99.56%,p24出现率为98.97%,出现率最低的为P55,为55.36%。780例初筛样本中,以WB确证结果为检验金标准,GICA的敏感性为94.71%、特异度为75.86%,与ELISA的95.78%、10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的ELISA与GICA初筛结果基本一致,两者诊断效能相差不大,而初筛样本ELISA、GICA检测均为阳性者WB结果确证阳性率最高,联合诊断更有利于提高HIV阳性检出率。
    • 张婷婷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标本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IV抗体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自我院体检中心2020年1-12月间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出100名志愿者,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将标本分成4份,1份为正常合格标本(未溶血组),将血液标本人工溶血成游离血红蛋白110 mmol/L(重度溶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四组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吸光度A值和化学发光值(RLU)。结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血液标本,随着溶血程度的提高,吸光度A值也明显提高(P0.05),且轻度溶血组和中度溶血组均无假阳性,仅重度溶血组有1例假阳性。结论在HIV抗体检测中:溶血标本对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结果影响较大,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的结果影响较小,但是随着溶血程度的加重,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因此需加强检验前质量控制,保证标本的合格。
    • 姚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采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干预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体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电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感染诊断准确率为98.00%,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82.00%;电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00%、38.00%、40.00%,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64.00%、2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8、3.934、4.762,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推广。
    • 高瑞; 刘雪娇; 杨齐
    •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检测的90例HCV抗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ELISA)和观察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各45例。比较两组的丙型肝炎检出率、检测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丙型肝炎检出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的丙型肝炎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均可用于检测HCV抗体,但与ELISA相比,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灵敏度较高,且检测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