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物处方

药物处方

药物处方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73995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医院管理论坛、现代医药卫生、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一届青年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论坛、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2015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等;药物处方的相关文献由41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民富、韩世范、孔玉侠等。

药物处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3995 占比:99.91%

总计:174158篇

药物处方—发文趋势图

药物处方

-研究学者

  • 孙民富
  • 韩世范
  • 孔玉侠
  • 宋菊霜
  • 张建祺
  • 张继春
  • 徐玉珍
  • 曾明华
  • 本刊编辑部
  • 李枝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思进
    • 摘要: 护士处方权是使公众及时获得高质量卫生保健服务的公认解决方案,是缓解医疗资源不足、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的有效措施。2001年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就指出,护士拥有处方权将是未来医疗临床工作的发展趋势。
    • 来丽霞; 白彦萍; 杨皓瑜; 陈柏林; 罗莎; 孙玉洁; 柳赛赛
    • 摘要: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归纳分析白彦萍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并由白彦萍教授治疗的湿疹患者的处方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总结用药特点。结果纳入研究的处方1276张,涉及患者558例。通过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物30味,以清热除湿、活血凉血、祛风润燥为主,核心药物的使用符合湿疹致病特点。聚类分析得到七类药物,聚类新处方体现了分期辨证论治的思想。结论白彦萍教授立足湿疹“风湿热瘀”的病机特点,以清热、祛湿、止痒、活血为基本法则,强调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分期而治的同时注重以消为贵、寒热并用、标本结合,充分运用辨证论治调节患者脏腑功能、促进皮损的修复。
    • 梁文权
    • 摘要: 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均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而临床药物处方的开具者是医生,那么,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的医生会在什么情况下给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呢?应如何看待这种用药行为?身处复杂多变的临床实践中,医生能否选择超说明书用药?
    • 耿佳音; 黄亚芳; 刘艳丽
    • 摘要: 背景社区门诊老年患者常罹患多种慢性病,易被开具潜在不适当处方(PIP)。目的分析社区门诊老年患者处方成为PIP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019-01-01至2019-12-31至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的药物处方,由2名具有中级职称的药剂师分别依据美国老年医学会2019版Beers标准(简称Beers标准)及《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版)》(简称中国标准)对处方进行评价,同时由研究者采集处方者、处方对象和处方内容相关资料,比较不同评价结果处方在处方者、处方对象特征及处方内容上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IP开具的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仅选取≥65岁患者的处方)。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PIP中不适当用药的药品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815张老年患者门诊处方,在Beers标准、中国标准下,分别有266张(32.6%)、182张(22.3%)处方为PIP。在Beers标准下:PIP与非PIP的处方者年龄,处方对象年龄,疾病诊断为高血压、失眠者占比,药物品种数,药物类别为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血栓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和胃肠道系统用药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国标准下:PIP与非PIP的处方者年龄、职称分布,疾病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失眠和骨关节炎者占比,药物类别为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血栓用药、非胰岛素类降糖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无论在Beers标准还是在中国标准下:老年患者冠心病、失眠患病情况对PIP的开具有影响,处方中包含抗血栓用药是处方成为PIP的影响因素(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失眠患病情况对PIP的开具有影响,处方中包含抗血栓用药是其成为PIP的影响因素(P<0.05)。在Beers标准下,266张PIP涉及不适当用药共302例次,其中抗血栓药物占46.4%(140/30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占16.2%(49/302),内分泌系统糖尿病(非胰岛素)药物占13.9%(42/302);在中国标准下,182张PIP涉及不适当用药共205例次,其中抗血栓药物占44.9%(92/20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占25.9%(53/205),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占14.1%(29/205)。结论老年患者社区门诊处方中,PIP占比较高,今后应重视社区医生对安全、合理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规范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加强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失眠患者药物处方的审查。
    • 摘要: 绩效“国考”指标有调整为进一步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5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据了解,内容修订上,从几个方面作了调整。比如,在指标7原有内容之上,增设对于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占比、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的考核内容.
    • 孙占东; 刘嘉; 曾庆琪
    •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药成方制剂》中记录的不孕症治疗方剂,数据收集截点为2019年5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方剂的组方用药特点.结果 纳入方剂296首,包含中药347味.性味以温性为主(超50%);五味以甘、辛、苦居多;主要归肝、脾、肾等经;其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药物频数较高,常用药对为"川芎-当归""当归-白芍""熟地黄-当归"等;提取新处方核心药物组合16个,衍生新处方8个.结论 经数据挖掘,较为清晰的阐明了治疗不孕症的组方规律,即以补血、补气、活血药为主,常以滋补肝肾、养血补血、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活血通经为法.
    • 金钊; 陈虎
    • 摘要: 目的 依托药事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心,调查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规范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从宜春市40家基层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2019年门诊处方,每家医疗机构抽取100张,剔除中药饮片处方,共收集有效处方3353张,其中涉及抗菌药物的处方1639张.对处方进行审核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整体偏高,使用率为(48.0±11.4)%,最高使用率达到68.6%,最低为32.7%;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较低,为(38.4±5.3)%,其中适应证不适宜及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分别占不合理处方数的51.5%和33.7%.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许多不足,技能培训和处方管理的同质化是处方质量控制的关键.
    • 彭静; 曹小娥; 武春雨; 赵琳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以及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此次研究,抽取我院之中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处方200张进行研究,其中2019年1月至6月未采取临床干预纳为对照组,而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受临床干预则纳为研究组,对两组最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临床干预措施,保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减少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
    • 张金桂; 何梦文; 王超
    • 摘要: 目的 从药物转运体的角度分析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合并其他用药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7-12月门诊所有含二甲双胍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Drugbank、Pubmed等数据库分析处方中合并用药与二甲双胍的潜在相互作用.结果 共收集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15568张,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处方分别为9146、6422张.联合用药处方14902张,联合用药种类主要包括其他降糖药、抗血小板药、降压药、降脂药、神经保护药.药物转运体层面与二甲双胍联用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包括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瑞格列奈、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氯吡格雷,共11614次.其中通过抑制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 (OCT1)共5938次;通过抑制OCT2共5676次.结论 该院含二甲双胍门诊处方与其常联用的慢性病治疗药不存在配伍禁忌,但门诊医生对潜在相互作用导致的剂量调整认识度不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