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乳糜泻

乳糜泻

乳糜泻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26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52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2009年度检验医学学术年会等;乳糜泻的相关文献由67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红兵、袁娟丽、高金燕等。

乳糜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20.7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852 占比:79.18%

总计:1076篇

乳糜泻—发文趋势图

乳糜泻

-研究学者

  • 陈红兵
  • 袁娟丽
  • 高金燕
  • 吴静
  • 王歆琼
  • 程欣
  • 许春娣
  • A.
  • A. Gasbarrini
  • A·沃佳达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曼曼; 彭世宇; 朱学娥; 马美玲; 孙兴兴; 康晓静; 丁媛
    • 摘要: 乳糜泻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发生于遗传易感个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遗传、免疫、环境因素均参与了乳糜泻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乳糜泻与疱疹样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斑秃等皮肤病关系密切,故本文旨在总结与乳糜泻相关的皮肤表现。
    • 刘可心; 吴星星; 王卯; 陈雪莲; 吴琪; 吴静
    • 摘要: 乳糜泻(CD)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环境因素触发遗传易感个体肠道内的炎症反应所致。近年研究表明,CD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及肠道微生物改变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可导致肠道内环境稳态失衡,进而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去麦胶饮食配合益生菌等药物的治疗,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有利于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修复,可有效缓解CD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是否为CD诱因的证据尚待进一步考量。深入探究CD的病理机制,针对病理因素进行靶向治疗,是预防及精准诊疗CD的新方向。本文从遗传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着手,对CD的病理机制进行综述。
    • 董晓倩; 许洪伟
    • 摘要: 乳糜泻是一种对麸质不耐受引起小肠黏膜病变为特征的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其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贫血、骨质疏松等。严格的终身无麸质饮食(GFD)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GFD在日常生活中很难避免,即使能够保证GFD,也有约60%乳糜泻患者小肠黏膜病理改善并不明显,肠道微生态无法完全恢复,肠道症状易持续存在。因此,探索GFD的辅助或替代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对乳糜泻研究的不断深入,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已被发掘和探索。目前,国际上广泛研究的乳糜泻新型疗法主要包括以补充肽酶、增强肠道屏障和隔离麸质蛋白为主的定量疗法和以诱导麸质蛋白耐受为主的定性疗法,其他新型疗法如微生物疗法也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但这些新型疗法尚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 史甜; 冯燕; 胡佳丽; 王志远; 高峰
    • 摘要: 目的探讨乳糜泻(CD)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常用血液指标水平的变化,以及其对C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53例CD患者设为CD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SII及常用血液指标[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计算BMI、SII和上述血液指标的最佳截断值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各项指标单项或两两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CD组的SII、WBC、PLT、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BMI、Hb和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虽然这些指标诊断CD的AUC均较大、特异度均较高,但敏感度均较低。进一步对其中AUC较大的指标(Hb、ALB、PLT、SII、ESR、BMI及WBC)进行两两联合诊断CD的效能分析,结果显示ALB联合PLT诊断的AUC最大(0.875),敏感度为75.47%,特异度为93.40%;其次为SII联合ALB诊断的AUC(0.860),敏感度为73.58%,特异度为85.53%;Hb联合PLT诊断的AUC为0.838,敏感度为67.92%,特异度为90.57%;WBC联合ALB诊断的AUC为0.837,敏感度为79.25%,特异度为78.62%。上述各项指标两两联合诊断CD的效能均优于单项诊断。结论ALB与PLT、SII与ALB、Hb与PLT、WBC与ALB联合检测均具有较高的CD诊断价值。
    • 韩小江; 彭世宇; 史甜; 王曼; 惠文佳; 高峰
    • 摘要: 乳糜泻(CD)是由遗传易感人群中麸质蛋白的暴露而触发的慢性小肠疾病,由于其病程迁延、病情反复难愈,往往会对患者的营养状况造成严重影响。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除调节钙磷代谢外,还与许多免疫性疾病相关,包括CD,溃疡性结肠炎,1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多项研究表明,CD中常有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与摄入过少、肠道吸收障碍有关。也有观点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能为CD的致病因素之一,其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调节、肠黏膜屏障、肠道微生物群有关。因此,本文从CD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血清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CD发生机制的关系。
    • 王楚莹; 姜炅; 王进海; 伍洁; 蔡尚轩; 史海涛
    • 摘要: 患者,女性,25岁,因“间断腹泻伴双下肢、颜面部水肿4个月”于2021年11月2日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伴颜面及双下肢重度水肿。腹泻4~5次/日,黄色水样便,无脓血,偶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外院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粪培养、肿瘤指标、甲状腺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肝功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9 U/L,天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346 U/L,白蛋白15.8 g/L,上腹部B超示脂肪肝,肠镜无明显异常,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给予输注白蛋白、保肝、止泻、调节肠道菌群、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为行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6个月前剖宫产术产下一低体质量男婴,孕期无上述症状,余无特殊。家族无相关疾病史。
    • 黄璐; 李彩云(综述); 赵岩(审校)
    • 摘要: 近年来许多研究倾向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不仅会伴发其他特应性疾病,还与很多非特应性疾病相关。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发现部分AD患者常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且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加重AD患者疾病负担,研究两者相关性及其机制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两者关系密切且机制复杂,AD会增加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患AD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累及皮肤及肠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A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及风湿性自身免疫病的相关性存在矛盾观点。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可能机制有助于提高对AD共病的认识,筛选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危AD亚型并进行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生活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罗江钊; 朱运恒
    • 摘要: 小肠微生物组:乳糜泻中一个研究不足的生态系统相关数据显示,超过1%的人群携带有食用麸质后发生过敏的遗传基因,其中大约有1%的人口受到乳糜泻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正成为解释为什么一些遗传易感人群会患上乳糜泻的因素。目前,避免摄入含有麸质的食物是治疗乳糜泻的唯一有效途径,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乳糜泻的症状和炎症。为此,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乳糜泻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或治疗相关疾病。
    • 宋东筱; 任正楠; 潘礼龙; 孙嘉
    • 摘要: 目的:利用麸质诱导建立小鼠乳糜泻(celiac disease,CeD)模型,通过检测乳糜泻相关指标来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连续食用无麸质饲料3代以上的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组)和模型组(CeD组)),CeD组于实验开始的第1天将饲料换为麸质含量2.5 g/kg的含麸质饲料,Control组则继续饲喂无麸质饲料。实验前3周,分别给予CeD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含150μg麦醇溶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溶液(0.2 mL 0.01 mol/L),每周两次。在实验的第4周,给予CeD组每只小鼠后脚掌注射乳化有50μg麦醇溶蛋白的弗氏完全佐剂50μL两次(第1天和第4天各注射一次)。利用血清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质量浓度表征小鼠的肠道通透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ZO-2、Claudin-1等)、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5、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IL-4等)和相关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基因(CD4、CD19、CD138等)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十二指肠中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和连接蛋白水平。结果:相比Control组,CeD组小鼠十二指肠肠道屏障被明显破坏,小肠绒毛长度明显缩短,TGM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乳糜泻相关的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的标志物基因相对表达量都显著升高。结论:该造模方法在肠道病理情况、肠道屏障以及免疫方面均能很好地模拟临床上乳糜泻的病理学特征,可用于未来乳糜泻新的潜在治疗措施研究中。
    • 穆燕菊; 吴静
    •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为多因素、多阶段、连续动态的病理过程,其病因尚不明确,遗传畸变和免疫异常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约15%~25%的MDS与炎症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其中以白塞病、炎症性肠病(IBD)和乳糜泻较为多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发病机制关联.MDS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疗效欠佳,致残和致死率高、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等特点,给临床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就MDS合并白塞病、IBD及乳糜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