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象征交换

象征交换

象征交换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1年内共计61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哲学理论、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190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现代哲学、党政干部学刊、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象征交换的相关文献由65位作者贡献,包括孔明安、刘同舫、叶启政等。

象征交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901 占比:99.92%

总计:71962篇

象征交换—发文趋势图

象征交换

-研究学者

  • 孔明安
  • 刘同舫
  • 叶启政
  • 代良倩
  • 仰海峰
  • 何建津
  • 余乃忠
  • 刘临达
  • 刘大为
  • 刘玲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晓滢; 罗俊敏
    • 摘要: 《耶稣撒冷》是莫桑比克双料桂冠作家米亚·科托入围2015年布克文学奖的敲门砖。小说聚焦生死秩序的跨越和生死命运的跨越,呈现其象征交换特征。在这个过程中,科托不仅揭露了生死异化背后的权力运作本质,更是凭借书写生死命运,挖掘人物的身份认同焦虑,启发对现代文化流动身份的深远沉思。
    • 周玥
    • 摘要: 象征交换是鲍德里亚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之后,在拟真的理论框架内展开资本主义批判的逻辑基点.在拟真批判中,鲍德里亚以象征交换的本真内涵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中的社会历史维度,以符号代码的超真实建构来否定价值的理性言说,进而对现代性批判的话语体系进行了彻底颠覆.鲍德里亚在象征交换本真规定与后工业社会的拟真形态之间重新建构了资本批判的逻辑张力,他以抽象的方式阐述拟真社会中的资本再生产过程,批判超真实社会场景中象征暴力的意识形态统治.鲍德里亚的拟真批判理论中带有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
    • 刘大为; 郭瑞
    • 摘要: 大学生恋爱问题近来引起热议,关注点主要聚焦在所衍生的负面结果,对于过程少有涉及.作为主观意义的客观化呈现,礼物是研究情感性议题的媒介,是社会科学分析人际关系互动过程的经典路径.对大学生情侣礼物交换实践进行追踪调查,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方式进行资料分析,梳理出大学生恋爱不同阶段礼物交换方式中的策略性考量和象征意义建构,超越工具与价值的二元框架,将主观象征意义和客观交换功能的差距进行机制分析,过程化呈现恋爱关系的生产与维系,试图揭示消费主义社会中亲密关系构成的现实境况.
    • 鲁杰
    • 摘要: 象征交换是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这本著作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他用以批判后现代社会资本把控状况的理论工具.一方面,他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仍遵循理性的逻辑,从而异化为资本的帮凶,抽象于原始社会的象征交换则是他用来突破理性桎梏,走向全新的拟真环境中人的解放的基点.另一方面,他发现后现代社会资本的秘密是控制死亡,通过阻断生与死之间的关系,以及驱逐死亡来达到对人的生的控制,从而把控现代社会.他同样用象征交换来解决资本对死亡的控制,用死亡来挑战后现代社会秩序,从而真正获得人的自由.但是,象征交换的理论抽象使他沉沦于虚无主义.
    • 定光莉
    • 摘要: 在同一性哲学中,个性与普遍性达成一致,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的人的“特殊性”被取消.这种思维方式和相应的社会体制表现在各个领域之中:生产和消费领域,生产和消费双重过剩,象征交换使人只获得消费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知识体系领域,分类科学割裂联系,孤立研究对象,拒绝对事实的意义作出判定;文化领域,高层文化没落,大众文化盛行,文化与现实同一;政治领域,劳动者一方面缺乏表达“私人意识”的机会,一方面不断地被统治阶级的“公共意识”说服;生活领域,个体与“类生活”同一,语言丧失了个性;社会领域,抽象体系导致人情感冷漠,丧失了亲密关系.在同一性哲学在后现代社会延续的情况下,人始终生活在“总体性”之中,无法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没有获得解放.
    • 代良倩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后"后现代社会"取代了现代社会,人类进入到了真正的消费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相互结合,社会进入了产品多样化,生产机械化的状况.当社会物质丰盈的时候,消费就被独立的分离出来,形成了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就当时的社会现状并在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上发表了他关于"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本文旨在通过简单分析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思想,并通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来批判他对马克思的误解.指出他思想的不足之处.
    • 刘临达
    • 摘要: 象征交换理论是鲍德里亚符号学的重要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阐释权力的著名政治哲学维度.但是象征交换理论对权力发生学的两个关键问题缺乏解释:参与者为什么会加入带有生死冒险的符号游戏;为什么共同体生成符号会发生转变.由于存在权力发生学意义上的这种解释缺位,象征交换思维只能被当作某种天然思维.考察其理论来源发现,莫斯在描述"礼物机制"时,曾对生死冒险和共同体生成符号演变原因有解释.莫斯的描述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论有很大契合性.因此,重新比对莫斯和鲍德里亚关于权力的理解差异,是重构该理论、增强该向度的解释力的重要环节.
    • 韩淑梅; 刘同舫
    • 摘要: 与马尔库塞和阿格尔等人分别基于人道视角、生态视角批判自由消费的异化本质不同,鲍德里亚以物(商品)的功能的零度化为理论切入口,通过对消费内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符号拜物教的理论指认,提出必须引入符号学才能彻底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本质及其统治策略的隐蔽机制,由此建构了基于符号视角的独特批判向度.但鲍德里亚将其理论语境和关注视野仅仅锁定在符号消费和文化意识层面,过度夸大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深层作用以及符号逻辑批判的积极效应,遮蔽了资本这一现代性问题域的轴心地位和根本意义,从而导致其批判理论只是停留在分析异化现实的直接性和表象性层面上,阻断了深入社会现实本质的可能,并最终陷入符号决定论的虚无主义理论局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