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选择素

选择素

选择素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65980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发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中国西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云南省第九届四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三次耳鼻咽喉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等;选择素的相关文献由573位作者贡献,包括约翰·L·麦格纳尼、倪俊、周同等。

选择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5980 占比:99.88%

总计:166180篇

选择素—发文趋势图

选择素

-研究学者

  • 约翰·L·麦格纳尼
  • 倪俊
  • 周同
  • 林美明
  • 林荣华
  • 林闽溪
  • 沈庆乐
  • 张存琪
  • 李培英
  • 郁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兆丽; 杨思宇; 吴艳梅; 宋晓晓; 穆祥; 张涛
    • 摘要: 【目的】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和联合脂多糖(LPS)刺激对肺脏募集中性粒细胞(Neu)的影响,以及猪肺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约10日龄仔猪的肺脏组织,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MVECs,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Neu;以PRRSV HN株或PRRSV-LPS刺激Neu和MVECs后,将Neu加入培养MVECs的培养板,孵育1 h,4%多聚甲醛固定,瑞氏染色,观察并计数分析各组黏附的Neu数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VECs对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采用虎红溶液染色法测定分析P-选择素和E-选择素抗体封闭MVECs时,PRRSV HN株或PRRSV-LPS刺激对Neu黏附于MVECs数量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MVECs呈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阳性率约为92%;PRRSV HN株刺激18 h,黏附于MVECs的Neu数量显著增加(P<0.05);PRRSV-LPS联合刺激时,黏附的Neu数量显著多于LPS单独刺激(P<0.05);PRRSV或PRRSV-LPS刺激Neu和MVECs二者时,黏附Neu数量的增加比单独刺激MVECs或Neu更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MVECs强阳性表达P-选择素和E-选择素;用P-选择素和E-选择素抗体封闭MVECs时,PRRSV或PRRSV-LPS刺激诱导的Neu黏附增加呈不同程度下降,E-选择素封闭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RSV感染能促进Neu与MVECs黏附,亦能增加后继LPS刺激时黏附的Neu数量,MVECs表达的E-选择素是介导PRRSV致Neu黏附增加的重要分子之一。
    • 廖爱萍; 赖远禄
    • 摘要: 目的:探究及分析双黄连颗粒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α球蛋白、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原体肺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血清α球蛋白(α抗胰蛋白酶、α微球蛋白及结合珠蛋白)及选择素(sE-选择素及sP-选择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颗粒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α球蛋白及选择素表达状态,因此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李林达; 丁奇寒; 陈深宝; 吕守芹; 龙勉; 郭兴明
    • 摘要: 作为一种广谱表达的细胞粘附分子,I型跨膜糖蛋白CD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对于介导细胞信号转导,调节组织稳态等功能具有关键作用.特别地,CD44?选择素、CD44?透明质酸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动力学在经典炎症反应、肿瘤转移或组织特异的肝脏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综述分别从细胞层次粘附动力学、二维与三维条件下的分子层次反应动力学、原子层次微观结构以及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综述了CD44?选择素、CD44?透明质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尚待回答的生物力学问题.力学、物理因素对生命活动的不可或缺性逐渐被研究者们接受,力学医学、力学免疫学、力学组学等新概念相继提出.生理、病理条件下,CD44?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必将受到血流剪切、基底硬度等力学、物理微环境的调控,但是其调控机制还远不清楚.基于此,本文就CD44?配体相互作用相关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主要包括:力学、物理因素如何调控CD44?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胞粘附动力学及其内在机制;CD44?配体相互作用反应动力学的力学调控规律及结构基础是什么;以及力学作用下CD44?配体相互作用原子层次的微观结构如何发生动态演化.本文可为深入理解CD44?配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结构功能关系提供线索.
    • 朱秣含
    • 摘要: 目的:观察与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采取开胸手术)和B组(采取胸腔镜手术),每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的血清炎症介质、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水平.结果:术后6、12、24、72 h,B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B组的血清炎症介质、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程度较轻,炎性因子、血清趋化因子及选择素控制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余小琴; 杨雪妮; 杨春森; 周素伊; 朱奕颖; 杨俊宝
    • 摘要: 钙黏蛋白中的多个成员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其中上皮钙黏素通过Wnt/β联蛋白等通路影响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转移有显著影响,可作为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整合素家族的α5、α6、α7、α11、β1等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可作为侵袭指标;选择素主要参与食管鳞癌细胞的血行转移;其他细胞黏附分子,如CD44、闭合蛋白、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也可影响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深入研究黏附分子与食管鳞癌的关系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靶点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 刘明敏; 郑亚茹; 何玉凤; 索峰; 缑灵山; 李桂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0例(病灶内膜组),另选择因宫颈癌前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相应组织病灶标本.比较病灶内膜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中钙黏附蛋白、选择素及其他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中钙黏附蛋白N(N-cadherin)、血管内皮钙黏附蛋白(VE-cadherin)、选择素L(L-selectin)、血管细胞黏附因1(VCAM-1)、Ⅰ型跨膜糖蛋白(CD22)和神经生长调节蛋白1(NEGR1)mR-N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另外病灶内膜中TNF-α和NF-κB P65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不同细胞黏附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中的表达改变及变化程度存在差异,TNF-α/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与内膜细胞中细胞黏附因子异常表达有关.
    • 刘明敏; 郑亚茹; 何玉凤; 索峰; 缑灵山; 李桂林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0例(病灶内膜组),另选择因宫颈癌前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相应组织病灶标本。比较病灶内膜与对照组子宫内膜中钙黏附蛋白、选择素及其他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中钙黏附蛋白N(N-cadherin)、血管内皮钙黏附蛋白(VE-cadherin)、选择素L(L-selectin)、血管细胞黏附因1(VCAM-1)、Ⅰ型跨膜糖蛋白(CD22)和神经生长调节蛋白1(NEGR1)mRN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另外病灶内膜中TNF-α和NF-κB P65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不同细胞黏附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病灶内膜中的表达改变及变化程度存在差异,TNF-α/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与内膜细胞中细胞黏附因子异常表达有关。
    • 罗伟1; 李翔翮1; 杨先腾2; 李森磊2; 张进2; 田晓滨2; 孙立2
    • 摘要: 背景:E、P选择素是重要的黏附分子,参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对早期骨折的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的:探究小鼠骨折周围组织内E、P选择素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取BALB/c小鼠36只,制作小鼠稳定胫骨骨折模型,建模后随机将小鼠分为1h、6h、12h、24h、48h及3d组,分别在对应时间点取骨折周围血肿肌肉组织,健侧同部位胫骨周围肌肉组织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取组织标本进行E、P选择素含量检测。结果与结论:①骨折周围组织的E、P选择素含量均较健侧胫骨周围肌肉组织明显升高(P<0.01),其中E选择素含量在6h左右达到高峰,P选择素含量在24h左右达到峰值;②小鼠胫骨骨折后,骨折周围组织内E、P选择素含量明显上调,提示两者在小鼠骨折早期内可能介导了炎症细胞迁移、黏附,并参与了骨折后机体修复的病理过程。
    • 徐树东; 贺江波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确诊的CHD患者173例作为CH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AASI 、IMT 、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并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CHD组患者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患者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IMT 、Crouse积分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及AMI组患者AASI 、血清选择素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D 患者 AASI 、IMT 、Crouse积分、血清选择素与 Gensini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ASI 、IMT 、Crouse积分及血清选择素水平变化能够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 连立凯
    •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一种育龄妇女常发病,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细胞粘附分子有重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