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难治性腹水

难治性腹水

难治性腹水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36633篇;相关期刊17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长江三角洲中医肝病协作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等;难治性腹水的相关文献由64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静、肖春玲、胡振斌等。

难治性腹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6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6633 占比:99.94%

总计:436915篇

难治性腹水—发文趋势图

难治性腹水

-研究学者

  • 周静
  • 肖春玲
  • 胡振斌
  • 邹映珍
  • 王建华
  • 罗小华
  • 蔡敏
  • 顾宏图
  • 侯青顺
  • 倪晓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清峰; 高云飞
    • 摘要: 目的探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前列地尔运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难治性腹水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难治性腹水的患者7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予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前列地尔,对照组予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研究组AST、ALT、TBIL、Cr、BUN、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ALB、肾血流量、肾动脉内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前列地尔的疗效更显著,可改善肝功能,促进肾脏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病情,值得推广。
    • 王晓梅; 班志芬; 李波
    • 摘要: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病毒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0.5 mg,Q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Qd)治疗,治疗30 d后对比两组患者腹水消退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的转阴率等病毒学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CIV)、Ⅲ型前胶原(Type ⅢProcollage,PC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等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腹围、体重及腹水深度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可有效降低肝细胞纤维化程度,加强肝细胞抗病毒能力,促进腹水消退。
    • 陈熙
    • 摘要: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在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8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常规组44例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联合组45例给予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腹水消退效果,肾脏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低于常规组;24 h尿量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可调节肾脏血流动力学水平,促进腹水消退,调节肝纤维化水平,有较高安全性,提高临床疗效。
    • 刘兰宏; 李同玉; 周双芹
    • 摘要: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难治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红素、血肌酐、尿氮素及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血肌酐及尿氮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清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总胆红素、血肌酐及尿氮素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清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难治性腹水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肝肾功能的恢复,可调节腹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渠文静; 郭晓林
    • 摘要: 腹水是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明确标志。虽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用于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腹水,但没有证据表明降低门静脉肝压力梯度(PPG)的具体目标。在该回顾性研究中,调查了截至2015年341例接受TIPS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腹水患者的PPG降低情况。根据预先设定的NEPTUN协议(NCT03628807),在每次手术中,有创地测量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压力,并将其与患者的预后和腹水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关联。
    • 王帅
    • 摘要: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对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集的116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腹水的手段,比如利尿、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补充血浆和蛋白等一般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法.分别记录患者整个治疗期间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情况,包括腹围、体重、腹水消退时间、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89.66%,高于对照组的67.24%(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围及体重低于对照组,腹水消退时间短(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同时降低消化道出血及体内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率.
    • 王帅
    • 摘要: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及对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集的116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腹水的手段,比如利尿、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补充血浆和蛋白等一般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法.分别记录患者整个治疗期间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情况,包括腹围、体重、腹水消退时间、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89.66%,高于对照组的67.24%(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围及体重低于对照组,腹水消退时间短(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同时降低消化道出血及体内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率.
    • 崔宁宁
    •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132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氮素(BUN)]水平,体征改善情况以及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ALB高于对照组,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Scr、BUN水平分别为(139.7±30.2)μmol/L、(12.1±3.7)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57.2±30.5)μmol/L、(14.9±4.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体重、腹围分别为(60.0±7.1)kg、(87.9±4.3)cm,均低于对照组的(67.3±8.1)kg、(95.3±5.1)cm,24 h尿量(1151.4±16.8)ml高于对照组的(1011.5±1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患者施以前列地尔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肝肾功能水平,使腹水情况得以有效改善.
    • 杨浦娟; 饶春燕; 黄祎; 刘华宝; 汤成
    • 摘要: 目的:观察猪芩甘遂白芥子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支持疗法,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实验组予以猪苓甘遂白芥子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试验结束时,两组肝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24 h尿量、腹水分级、腹围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苓甘遂白芥子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硬化难活性腹水有明显的疗效,与单独西医疗法相比,能更好地促进腹水消退.
    • 丰鹏丽; 张琳
    • 摘要: cqvip:1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腹部膨隆3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3年4月3日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腹胀,确诊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腹水,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予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腹水消退,腹胀减轻。近1年腹胀严重导致行动困难。1年前和3个月前分别住院予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腹胀改善不明显,平素口服螺内酯、呋塞米各40 mg bi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