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托伐普坦

托伐普坦

托伐普坦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3年内共计64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4276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中国处方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等;托伐普坦的相关文献由152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华、胡国宜、胡锦平等。

托伐普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5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4276 占比:98.76%

总计:44834篇

托伐普坦—发文趋势图

托伐普坦

-研究学者

  • 陈华
  • 胡国宜
  • 胡锦平
  • 彭俊清
  • 韩建萍
  • 张伟
  • 陈滔
  • 黄健
  • 刘东霞
  • 孙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燕; 梁堃; 栾明亚; 张舰心; 徐宁; 刘娜娜; 张晓苹; 尚葛础; 刘科卫
    • 摘要: 背景托伐普坦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广泛,但不同剂量的托伐普坦对老年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7.5 mg/d和15.0 mg/d两种常用剂量的托伐普坦对高龄老年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保健病房采用托伐普坦药物治疗CHF的高龄(年龄≥80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托伐普坦应用剂量分为7.5 mg/d组和15.0 mg/d组。以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出现或至随访结束为随访终点。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全因死亡与心血管死亡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两种剂量托伐普坦对老年CHF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影响。结果共纳入高龄老年CHF患者212例,随访374.5(155.5,940.5)d,随访期间共124例(58.5%)患者发生全因死亡,54例(25.5%)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显示,托伐普坦15.0 mg/d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高于托伐普坦7.5 mg/d组(P=0.0043,P=0.001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肾脏病(CKD)、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利尿剂、白蛋白(ALB)、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后,与7.5 mg/d组相比,15.0 mg/d组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03倍〔HR=2.03,95%CI(1.34,2.99)〕和1.51倍〔HR=2.51,95%CI(1.40,4.50)〕。对eGFR、年龄、ALB、NT-proBNP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托伐普坦15.0 mg/d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仍增加。结论在高龄(年龄≥80岁)老年CHF患者中,托伐普坦15.0 mg/d组比托伐普坦7.5 mg/d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推荐使用7.5 mg/d托伐普坦
    • 赵亚会; 翟丽萍; 高乃坤; 武建慧; 刘锦绣
    • 摘要: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急性心力衰竭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托伐普坦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肌酐(SCr)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vs.77.55%,χ^(2)/P=5.333/0.021);治疗后2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LVEF水平均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无心血管死亡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8%vs.72.34,χ^(2)=4.597,P=0.032)。结论托伐普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能够改善心功能和肾功能,疗效确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无心血管死亡生存率。
    • 方呤啸; 邓洁; 苏慧鹏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促20年,再发5 d”于2021年5月28日收入院。患者20年前因反复气促伴双下肢浮肿于我院门诊诊断为“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具体不详)”,近年来反复在我科住院,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规律服用“螺内酯20 mg qd、培哚普利2 mg 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 qd、利伐沙班10 mg qd、多索茶碱0.2 g bid”,1年前加用托伐普坦7.5 mg qd。5 d前受凉后心悸、气促再发,伴咳嗽、咳痰,痰为黄白色泡沫痰,小便量少。
    • 郗瑞席; 张子浩; 刘启予; 徐浩; 蒋跃绒; 李立志
    • 摘要: 1病历资料患者陈某,女,80岁,主因“间断胸闷喘憋10年,加重3 d”入院。既往史:2018年8月因面瘫就诊时发现低钠低氯血症(血钠110 mmol/L)转至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1个月复查电解质正常。入院查体,T:36.4°C,P:64次/min,R:17次/min,BP:20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体型中等,营养一般,查体合作,面色晄白,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略粗,可闻及明显哮鸣音,未闻及明显湿罗音。
    • 刘董; 原铭旋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来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划分入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研究组患者予以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联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予以托伐普坦单独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51.38±3.1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显著促进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疗效果的提升,其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更加适合推广普及使用。
    • 张桂彦; 赵永宏; 孙晓燕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托伐普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单一托伐普坦治疗)和研究组(行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负面情绪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SD)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均低于参照组,精神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托伐普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躯体功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推广价值。
    • 王镝藩; 陈玥; 刘磊; 周涛; 黄珂
    • 摘要: 目的:评估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短时应用低剂量托伐普坦进行血钠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进行经鼻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切除术的垂体腺瘤患者信息,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标准治疗组和托伐普坦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血钠变化情况、药品不良反应、住院时长和日均药费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47例,标准治疗组23例,托伐普坦组24例。两组除血钠变化外实验室检查无差异,托伐普坦组血钠升高与标准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且血钠升高的人数更多(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血钠升高与托伐普坦治疗相关(OR:120.9,95%CI:2.73~5350.34,P=0.013)。两组患者的其余治疗、不良反应、住院时长和日均药费均无差异。结论:利用短时、低剂量托伐普坦进行垂体腺瘤围术期血钠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血钠水平,安全性良好,且不会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日均药费。
    • 祝传宾; 李国英; 赵利娟
    • 摘要: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与补肾清利活血汤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的临床防治应用效果,同时分析对患者尿量、血钾、血钠的影响。方法:于某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治疗的CRF患者中遴选与本研究要求相符的102例为主体实施分析,保证全部患者诊疗资料完整且应用数字双盲法分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参照组采取托伐普坦治疗,实验组采取托伐普坦+补肾清利活血汤治疗,评价两组疗效、肾功能及尿量、电解质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组间电解质指标、肾功能与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实验组血钾、血钠、血钙水平均显著较参照组高,BUN、Scr水平均明显较参照组低,24h尿量显著大于参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相比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CRF患者的治疗中,托伐普坦+补肾清利活血汤治疗具有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电解质水平与24h尿量,促进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同时还可促进肾功能提高,对减轻疾病损害,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 王旭辉; 周兴其
    • 摘要: 目的研究托伐普坦辅助应用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合并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利尿效果及电解质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治疗的ADHF伴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70例,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利尿效果、心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钾、血钠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尿量和体质量下降高于对照组,体质量达稳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钾水平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血钠和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伐普坦可以明显改善ADHF合并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减轻液体负荷,利尿效果明显,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金志文; 万小强; 郑风慧; 陈丽萍
    •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托伐普坦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托伐普坦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评估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并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托伐普坦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合并高血压、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心功能分级、合并糖尿病、血肌酐、血钠、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高心功能分级、血肌酐、IL-6、BNP、NTproBNP均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托伐普坦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血纳水平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托伐普坦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心功能分级、血肌酐、IL-6、BNP、NT-proBNP均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托伐普坦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钠水平为保护性因素,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应根据相应情况做出对应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