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颅底肿瘤

颅底肿瘤

颅底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6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0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89830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2012年全国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暨鼻肿瘤专题学术会议、第十二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等;颅底肿瘤的相关文献由15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俊廷、甄泽年、袁友文等。

颅底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0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89830 占比:99.39%

总计:90382篇

颅底肿瘤—发文趋势图

颅底肿瘤

-研究学者

  • 张俊廷
  • 甄泽年
  • 袁友文
  • 赵敏
  • 万经海
  • 张秋航
  • 吴震
  • 潘亚文
  • 鲍圣德
  • 张力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林锦超; 郁毅刚; 罗火桔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对侧上颌间隙(CTM)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岩尖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经CTM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5例颅底岩尖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软骨肉瘤12例,脊索瘤11例,脑膜瘤6例,神经鞘瘤4例,蛛网膜囊肿2例。12例软骨肉瘤和11例脊索瘤中,术后24 h内CT+术后1周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7例(73.91%),大部分切除6例;4例神经鞘瘤和2例蛛网膜囊肿均全切除;6例脑膜瘤中,5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未见颈内动脉损伤。25例术中观察到脑脊液漏;5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因鼓膜穿刺管出现脑脊液耳漏。5例术后出现新发神经缺陷或原有缺陷加重,6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上颌神经感觉迟钝或神经痛,1例发生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结论 CTM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岩尖肿瘤,增加了手术的自由度和可视性,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降低了颈内动脉损伤的风险。
    • 于龙刚; 王琳; 姜彦; 颜旭东; 姜立伟; 张增潇; 郑春歌; 徐冰清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椎前进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7例行该术式的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内镜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疼痛反应轻,疼痛评分2~6分,平均3.5分,术后住院天数3~10 d,平均6.6 d。术后1例(2.7%)患者出现迷走神经损伤,其余患者未出现术腔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 内镜经口椎前进路咽旁间隙良性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和美观的手术方式。
    • 齐草源; 鲜军舫
    • 摘要: 目的 分析鼻颅底恶性肿瘤MRI特征及颅底改变特点,为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2例鼻颅底恶性肿瘤的MRI资料,其中横纹肌肉瘤17例、鳞状细胞癌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比较分析4种肿瘤的侧别、T1WI信号、T2WI信号、囊变坏死、DWI信号、强化方式、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眼眶受累情况、颅底受累部位、程度及颅内肿块形态特点有无差异。结果 肿瘤的T2WI信号(P=0.001)、DWI信号(P<0.001)、TIC类型(P=0.005)、颅底受累部位(P=0.012)及颅内肿块形态特点(P<0.001)在鼻颅底4种恶性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鼻颅底恶性肿瘤MRI表现和颅底改变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特征,可有助于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 钟华; 黎燕; 曹宸; 文卫平; 陈合新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全身骨痛半年余"于2020-03-05收入我科,既往有肋骨骨折和骶尾骨骨折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骨痛,以双侧肋部、腰骶部、双侧膝部疼痛感为主,行走时尤甚。就诊外院行骨密度检查示全身骨密度降低,双侧肋骨骨折,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为进一步诊治,患者遂就诊我院,于核医学门诊查生化示血磷0.7 mmol/L(正常参考范围为0.97~1.62 mmol/L,下同),骨碱性磷酸酶(BALP)30.29μg/L(正常参考范围为3.87~20.73μg/L,下同)。
    • 魏懿; 叶旺; 刘宇; 欧陶; 钟诚; 石景柱
    • 摘要: 1病例资料53岁女性,因发作性四肢抽搐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术前头颈部CTA示右侧颞叶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VR像示肿块内侧血管影,为引流静脉或供血动脉,血管根部为右侧大脑中动脉M1区域。头颅增强MRI示右侧颞叶两个结节影,均匀强化伴周围脑水肿明显。择期行右侧硬膜下经颞叶入路手术切除颅中窝底肿瘤。右侧额颞部作“马蹄形”切口,显微镜下经硬膜下颞下回前、中部造瘘约2.0 cm以显露肿瘤,见肿瘤大体呈分叶状.
    • 冯苗; 张文令; 王雷; 李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颧骨-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累及颅中窝的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1月经颧骨-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的16例累及颅中窝的颅底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病理示脑膜瘤7例,软骨肉瘤4例,骨肉瘤、浆细胞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鞘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各1例。术后平均随访(36.3±26.9)个月;MRI复查未出现残留肿瘤再生长或复发;术后6个月KPS评分(75.5±12.4)分,mRS评分0~2分16例;末次随访,15例面神经功能为House-Brackmann分级1级,2级1例。结论 对于累及颅中窝的颅底肿瘤,经颧骨-颅中窝入路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甘露; 甘本辉
    • 摘要: Claude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科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病变而导致的眼部神经受损,包括动眼神经鞘瘤、莱姆病、非特异性动眼神经炎、颅底肿瘤、颅内动脉瘤、创伤等,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斜视、复式及瞳孔散大、上脸下垂、眼球转动受限等。最早于1912年法国神经病学家Claude提出,患者眼动受限,瞳孔散大,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为特殊中脑部位梗死,容易延误治疗。
    • 王军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疾病而导致的颅底肿瘤疾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进一步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自身典型性病变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清除对于非典型性病变对应的诊治途径,从而实现增加对颅底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松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7月所治疗的1例由颅底沟通性脑膜瘤而引发的颅底肿瘤疾病患者,通过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解颅底肿瘤疾病在CT与MRI此两种影像与临床的诊断表现。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CT与MRI检查方式可知,患者颅底肿瘤组织形态比较复杂,且对附近的组织结构造成的硬性也具有多样性。虽然检查影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对于垂体大腺瘤以及脑膜瘤等少数的肿瘤疾病存在显著的特征性影像情况。且患者疾病术后病理被进一步诊断为脑膜瘤WHOⅡ级。结论 由于颅底肿瘤疾病其病变形态组织较为复杂多样,且对附近组织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多样性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附近组织结构与肿瘤本身成长特点两者共同的影响。除此之外,综合性影像学检查方式还可以为临床诊断颅底肿瘤疾病给予正确合理的影像诊断思路方向,有利于临床诊治以及预后评价,值得临床推荐实施。
    • 孙家蓉; 刘啟; 饶一琴; 邱芳
    •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循证理念的鼻腔冲洗护理方案对颅底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颅底肿瘤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基于循证理念的鼻腔冲洗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鼻腔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鼻腔生活质量调查问卷-12(ASK-1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鼻腔冲洗护理方案对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的鼻腔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刘琳
    • 摘要: 目的:观察时间护理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底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功能指标[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负性情绪[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和睡眠质量[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质量量表(RCSQ)]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抑郁等HA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睡眠深度、入睡时间、醒来次数、醒来后入睡情况、睡眠总体状态等RCS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时间护理可降低颅底肿瘤术后患者NIHSS评分、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和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睡眠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