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26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43647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腹部外科、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201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年会等;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相关文献由86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心足、张军、王军等。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3647 占比:99.82%

总计:143907篇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文趋势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研究学者

  • 陈心足
  • 张军
  • 王军
  • 胡建昆
  • 董剑宏
  • 郑智
  • 季加孚
  • 徐阿曼
  • 曹晖
  • 李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晓阳; 赵灿; 徐晗; 刘畅; 高春宇; 高雷; 代广权
    • 摘要: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及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机体功能、社会角色、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交能力评分分别为(89.21±3.41)、(91.14±1.87)、(95.63±3.33)、(96.22±2.21)、(95.44±1.8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2±2.14)、(82.51±2.15)、(90.14±1.57)、(92.33±1.41)、(88.63±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尽管1年生存率未增加,但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李武; 洪帅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全胃D_(2)根治性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FJI)与Roux-en-Y代胃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09—2020-09于永城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全胃D_(2)根治性切除术的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代胃重建方法分为FJI组和Roux-en-Y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代胃重建时间)、术后胃肠功能(代胃肠管内钡剂停留时间及肠管最大径值)、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胆囊排空率、胆囊容积、胆囊收缩素(CCK)等胆囊收缩功能指标和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预后营养指数(PIN)等营养代谢水平指标。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Roux-en-Y组40例,FJI组3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代胃重建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JI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oux-en-Y组,代胃肠管内钡剂停留时间长于Roux-en-Y组,代胃肠管最大径值大于Roux-en-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FJI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营养代谢水平均优于Roux-en-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全胃D_(2)根治性切除FJI术,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而且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仍需更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予论证。
    • 李欢; 梅新宇
    • 摘要: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放Sweet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37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Sweet食管切除术(MISE)组38例,开放Sweet食管切除术(OSE)组99例。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及术后疗效情况。结果与OSE组相比,MISE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更长,淋巴结清扫总数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N_(0)期为参考,N_(3)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不良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OSE术式,MISE术式未能改善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生存预后,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吕雪; 李雪薇; 杨婷; 郑锦秀; 祝子鹤; 杨涛; 徐钧
    • 摘要: 目的检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内披蛋白(IVL)突变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例山西地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IVL的突变情况并筛选IVL突变位点;整理汇总TCGA数据库中食管癌IVL的突变情况,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IVL过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测定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体外合成不同突变位点的IVL寡肽,通过体外活性测试分析寡肽与转谷氨酰胺酶1(TGase1)的结合能力。结果测序结果发现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IVL有5处突变;GO分析显示IVL突变与上皮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调控的活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IVL突变与cAMP信号通路等途径有关。过表达IVL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突变型IVL寡肽与TGase1的结合能力弱于野生型寡肽(P<0.05)。结论IVL重复基序第7位氨基酸的突变减弱IVL与TGase1的结合,影响多种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
    • 赵永亮; 林夏
    • 摘要: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通常指的是接触或跨越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的腺癌。过去30年,AEG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引起了包括腹部外科、胸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数据表明,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AEG占胃腺癌的比例由2.3%升至10.3%[1]。
    • 赵少昆; 郜永顺; 孙建刚; 曹伟; 易玲; 郭攀
    • 摘要: 目的: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PG)人工三角瓣成形后残胃食糜进行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并计算不同性质胃内食糜的流动特征。方法:构建常规PG和人工三角瓣成形术术后胃仿真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粘度胃内食糜反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站立位姿态时,相对常规PG方案,人工三角瓣成形手术方案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作用;卧位姿态时,当胃内食糜粘度大于0.1452 Pa·s,且胃内食糜不超过人工三角瓣情况下,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手术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效果;人工三角瓣抗反流成形手术方案数值模拟结果与临床上患者表现一致。结论:本研究仿真分析为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手术方案的有效性机理分析、临床患者术后饮食及手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及数值依据。
    • 王鹏帅; 唐进亮; 张爱国; 孟丽英; 范学科
    • 摘要: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因AEG的发生部位和生物学行为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其术式、手术路径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均尚未达成共识。AEG的病因尚不明确,胃食管反流、肥胖、幽门螺杆菌(Hp)感染、Barrett食管、肠上皮化生、食管裂孔疝、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被认为是重要的危险因素[1]。有研究表明,早期近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个人肿瘤病史、高体质指数(>24 kg/m2)及环境毒物接触史[2]。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是癌前病变,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HGIN于4~48个月发展为胃癌的比例为60%~85%,与LGIN比较,进展风险显著增加[3]。HGIN和早期胃癌均是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手术适应证。近年来,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SD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HGIN及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ESD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狭窄、穿孔、胃腔血肿等。目前专门针对早期食管胃结合部癌的ESD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较少。另外,早期食管胃结合部癌和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此类患者接受ESD治疗后发生并发症、残留或局部复发的因素有哪些也尚不明确,本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 滕志鹏; 王绪宁; 韩雅琳; 徐茂林; 柯木; 徐红丽; 宁伯彬; 孟庆禹; 黄埔; 邝衍绅; 李森; 王文琛; 李鹏; 刘洪一; 贾宝庆
    • 摘要: 背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 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位置特殊,生物学行为不稳定,患者预后较差。脉管癌栓是影响AEG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了解AEG脉管癌栓情况,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预测AEG脉管癌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外二科诊断明确并接受手术治疗的79例AEG患者的CT影像图像,应用3D Slicer软件在静脉期CT影像最大病灶层面的图像上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通过Lasso回归降维筛选出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计算患者的影像组学评分,将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指标作为参数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术前预测AEG脉管癌栓效能。结果79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11例,年龄30~80(63.8±9.5)岁。无脉管癌栓54例,有脉管癌栓25例,脉管癌栓的发生率为31.6%。在每例患者的增强CT图像中均提取873个特征,通过Lasso回归分析并10折交差验证最终确定2D平面最大直径等7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了影像组学模型,最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0.852,敏感度为0.880,特异性为0.849。列线图的AUC为0.885,敏感度为0.880,特异性为0.892。随机抽样2/3样本行ROC分析,结果与所建模型非常接近。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指标的列线图对AEG脉管癌栓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较准确的诊断和决策支持。
    • 戚斌; 裴彦江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间置空肠吻合术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近端胃切除术(PG)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硬币投掷法将83例AEG患者分为单通道吻合术(STR)组和双通道吻合术(DTR)组。患者均接受PG治疗,STR组术后选择STR进行消化道重建,DTR组则给予DTR技术。对比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营养状态、术后7 d氧化炎症反应状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分析反流性食管炎发生与术后7 d氧化炎症反应状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进食、住院时间及术后7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TR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STR组,但维生素B水平高于STR组(均P0.05),但与无反流性食管炎者相比,并发反流性食管炎者术后7 d时血清IL-6、TNF-α和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两种间质空肠吻合术均可在AEG患者对机体氧化炎症反应影响作用和反流性食管炎预防作用相当,但STR组更有助于术后蛋白类营养物质积累,DTR有助于维生素吸收。术后早期氧化炎症反应水平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 谢长乐; 黄旭纯; 黄彬亮; 柳灿烔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免疫相关指标IgA、补体C4和白细胞参数模型预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EJA)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44例EJ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时间将其分为训练组(361例)和验证组(183例)。分析术前免疫相关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并构建相关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进行内部检验,利用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4岁、高水平IgA、高水平补体C4、高水平中性粒细胞和低水平淋巴细胞均与EJA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gA、补体C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可作为EJA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联合这5项指标和T分期、N分期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中,其预测预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720(0.682~0.757),在验证组中,其一致性指数为0.700(0.643~0.757)。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预后的能力均与两组患者预后相符。结论基于IgA、C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绝对值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EJA患者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