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伤害

伤害

伤害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8726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7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431篇;相关期刊2445种,包括疾病监测、中国初级卫生保健、中国健康教育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宁波市第五届学术大会等;伤害的相关文献由11870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段蕾蕾、李丽萍等。

伤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70 占比:83.31%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1431 占比:16.40%

总计:8726篇

伤害—发文趋势图

伤害

-研究学者

  • 佚名
  • 段蕾蕾
  • 李丽萍
  • 王声湧
  • 邓晓
  • 刘筱娴
  • 汪媛
  • 不公告发明人
  • 杨婕
  • 叶鹏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德坤; 赵小兰; 卢海燕; 周永; 朱欣欣
    • 摘要: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伤害的认知以及态度,为今后开展儿童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泰州市高新区9所幼儿园以及0-2岁散居儿童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泰州市高新区家长对儿童预防伤害的态度以及相关知识认知的合格率(>60%)分别为95.64%、87.76%,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对相对专业的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大以及未入幼儿园、本地户籍、作为主要照料者、文化程度高、与儿童交流时间长的家长其预防儿童伤害知识知的晓率较高;家长对待伤害的态度正确率与是否有入有园儿童、是否作为照料者、文化程度,以及与儿童交流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有必要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专项教育活动,以提高监护人相关专业知识水平;针对低文化程度家长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另外,儿童入园后,家长对儿童伤害安全态度得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仍需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的干预,端正看护态度。
    • 孙云川
    • 摘要: 跌倒对老年人来说,可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伤害,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发跌倒的重要因素,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跌倒风险增加,而通过药物重整可以有效减少这种风险。
    • 刘冬梅; 陈晓云; 李宁
    • 摘要: 目的:分析2021年潍坊市居民伤害发生和死亡特点,为制定伤害预防和干预政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伤害住院监测信息系统、死因监测系统收集的2021年潍坊市伤害病例信息,对伤害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21年潍坊市因伤害住院20 819例、死亡3 507例,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1.77∶1和1.06∶1。伤害机制排前3位分别为钝器伤、刺伤/扎伤和暴露于化学制品或其他物质。伤害死亡排前3位分别为交通事故、自杀和中毒。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面部、下肢和上肢。伤害地点主要发生在交通场所、住宅、工业或建筑场所。结论:依据伤害类型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伤害相关行为发生。
    • 刘云飞; 党佳佳; 钟盼亮; 马宁; 师嫡; 宋逸
    • 摘要: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情况,为预防伤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提供的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数据,描述伤害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的变化情况,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道路交通伤害、溺水、自伤等原因导致死亡率变化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总体伤害死亡率从46.22[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40.88~52.12]/10万下降至20.36(95%UI:17.58~23.38)/10万,各亚组变化趋势与总体基本一致。溺水由该人群首位伤害死因下降为第二位,道路交通伤害则成为首位伤害死因,自伤处于伤害死因第三位。各亚组前三位死因与总体基本一致,但排序有所不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和自伤的死亡率均随着时期的推移和队列年份的增加而下降,其中道路交通伤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溺水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自伤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情况在过去30年中整体得到改善,但具体原因导致的伤害死亡在不同亚组中表现有所差异。未来应针对不同亚组伤害的死亡特点,提出针对性政策和干预手段,减少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
    • 殷音
    • 摘要: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宝贝、全家的焦点,同时也被寄予厚望。但我们常常难以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反而容易被他们的言行伤害,这让我们不禁开始怀疑,他们真的爱我们吗?总是遇上倒霉事?"低自尊"或是源头小萌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我们身边也会有一类人总是身处是非之中,他们疲于应付各类人际关系,却不被身边人珍视爱护,但他们似乎又并不想从中脱身,反而一次次原谅那些伤害过他们的人。这看似难以理解,其实可能是"低自尊"的表现。
    • 唐娴; 杨永芳; 余秋丽; 石青萍
    • 摘要: 目的分析2017年云南省居民伤害死亡的水平和分布特点,为制定云南省伤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云南省死因监测数据,计算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过早死亡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等指标,描述云南省伤害死亡在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特点。结果2017年云南省估计伤害死亡数为3536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0.52%,是云南省居民第五位死亡原因;估计云南省伤害YLL为145万人年,占全死因YLL的17.48%;云南省伤害死亡率为74.12/10万,标化死亡率为77.71/10万。男性(101.96/10万)高于女性(44.77/10万),农村(82.83/10万)高于城市(62.16/10万),伤害死亡率最高的县区(怒江州兰坪县176.96/10万)是死亡率最低县区(昆明市五华区18.42/10万)的9.6倍。随年龄增长伤害死亡率升高,而伤害死亡占全死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倒U型分布,5~29岁年龄组伤害死亡占比最高,超过50%。全省前五位伤害死亡原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27.91%)、意外跌落(25.85%)、自杀(14.71%)、意外中毒(11.62%)和溺水(6.32%)。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谱不同,0-14岁第一位伤害死亡原因是溺水;15-64岁第一位伤害死亡原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65岁及以上第一位伤害死亡原因是意外跌落。结论云南省伤害死亡疾病负担较重,性别、年龄、地区差异明显,云南省伤害防控应重点关注伤害高发地区(地形以高山、峡谷、山地为主的地区)和高发人群(男性、老年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主要伤害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 唐泽霞
    • 摘要: “我怎么去那儿呢?”多萝西问。“你必须走着去,要走很远很远,穿过一片有时令人愉快、有时黑暗恐怖的国度。不过,我会用我知道的所有魔法使你免受伤害的。”“你不陪我去吗?”小女孩恳求道。她已经把这位小个子女人看成自己唯一的朋友了。“不行,我不能去,”她回答,“但我会把我的吻送给你,谁也不敢伤害一个被北方女巫吻过的人。”
    • 王奕霏; 王煊智
    • 摘要: 目的量测大型医院公共场所地面的滑溜程度,评估医院公共场所行走人员滑倒风险,提出医院公共场所地面防滑改善建议。方法以北京某大型公立医院为代表,对医院大厅和病房两个核心区域地面滑溜程度进行测量,选取17名被试参加3种地板类型×2个照明水平×2种地面干湿状况共10个场景进行实验研究。每个实验场景中,被试在行走前和行走后对地面滑溜程度进行主观判断、行走后进行自觉滑动感打分,并与实地测量的摩擦系数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大型医院地面摩擦系数总体上0.5。被试在行走前和行走后的主观抗滑性感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29,P0.05)。结论总体上医院大厅和病房地面的摩擦系数尚未完全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存在潜在的行人滑倒风险,医院地面滑溜程度的主观估计与客观摩擦系数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地板颜色会影响行人对地板滑溜程度的主观判断,人们倾向于认为深色地板更不易打滑。
    • 陈勇辉; 王云辉; 张端平
    •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社区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20年1-12月到社区监测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定的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登记。结果:2020年共报告病例2065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平均年龄(42.87±18.29)岁,以45~64岁年龄组组居多(34.0%)。伤害发生时间以6月最高,占比11.76%,2月伤害报告例数最少,占比2.05%。伤害病例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最多(35.9%),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最少(2.8%)。伤害病例职业分类前三位的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相关人员、离退休人员、办事及相关人员,占比分别为32.1%、21.8%、17.5%。伤害发生地点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业和建筑场所、家中、公路街道,分别占比为41.3%、34.9%、11.2%;伤害发生原因的前三位的分别是钝器伤、刀/锐器伤、跌倒/坠落,分别占比为36.6%、28.8%、24.0%。伤害发生活动前三位分别是工作、家务、休闲活动,占比49.9%、22.3%、10.4%。结论:老年人和劳动力人口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应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 何建章; 程玉兰; 刘语方; 杜维婧
    •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脱贫地区农村初一年级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2017年,采用配额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中、西部6个省6个县脱贫地区农村初一年级留守儿童,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调查。结果 共调查初一年级留守儿童1014人,伤害发生率为15.6%。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伤害类型以跌伤、锐器伤、交通事故为主,伤害发生地点以学校、家中和公路街道为主,玩耍娱乐时发生伤害的比例为44.3%,伤害处理方式常见为门急诊就诊和自行处理,81.0%的儿童伤害结果为痊愈。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家中没有洗衣机的儿童相比,家中有洗衣机的儿童更不易发生伤害(OR=0.540,95%CI:0.347~0.841);与学校不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儿童相比,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儿童更不易发生伤害(OR=0.638,95%CI:0.412~0.990)。与不喝酒的儿童相比,喝酒的留守儿童更易发生伤害(OR=2.027,95%CI:1.374~2.990);与没被威胁恐吓的儿童相比,被威胁恐吓者的更易发生伤害(OR=2.021,95%Cl:1.291~3.164);在是否因身体缺陷被取笑方面,与没有被取笑的儿童相比,被取笑者更易受到伤害(OR=1.824,95%CI:1.195~2.786)。结论 应将饮酒、被威胁、因身体缺陷被取笑的留守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将跌伤、锐器伤、交通事故作为优先领域,将学校、家中和公路街道列为主要场所,普及现场自救及青春期知识并干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