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余英时

余英时

余英时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5212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书屋、南风窗、郭沫若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宁波市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等;余英时的相关文献由25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良发、孙勇才、李宗陶等。

余英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 占比:0.5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212 占比:99.46%

总计:55512篇

余英时—发文趋势图

余英时

-研究学者

  • 周良发
  • 孙勇才
  • 李宗陶
  • 余英时
  • 王振红
  • 翟清福
  • 路则权
  • 路新生
  • 侯宏堂
  • 葛兆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小章
    • 摘要: 揭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起源和追索现代理性资本主义所承载的伦理精神,乃韦伯论题的一体两面,而重塑现代资本主义的伦理精神则是潜藏在韦伯竭力避免“价值判断和信仰判断”的科学话语之下的一个意图。余英时对“韦伯论题”的承接,一方面纠正了韦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于近世儒家工作伦理的误读;另一方面他试图得出“恰好与韦伯相反”的结论,即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能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精神的基础”的努力,则并不完全成功。而余英时对“韦伯论题”论述方向的转换,则通过对明清儒学、儒士之“转向”的考察分析,表达了一个与韦伯不一样的关怀,那就是,在新的政治社会生态下,何处是儒学、儒士,特别是作为儒士后代传人的现代知识人新的出路、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 金春峰
    • 摘要: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古语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特别是道义朋友,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鲁迅说:“平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瞿秋白是鲁迅的知己,知己可遇而不可求。我的一生转折不少,遇到过诽谤、中伤,更多的是幸运,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就遇到了知己--忠诚相助的朋友,这不断改写了我的历史。这中间有好多的朋友,杜维明、陈俊民、余英时等,而林毓生先生很关键。
    • 叶汉伦; 黄文斌
    • 摘要: 钱穆与余英时师弟子二人在中国史研究中前后辉映,其间的治学渊源脉络清晰。余英时师从钱穆的经过,与其学术传承的关键处,正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个案。"守先待后",既是中国学术传统,也是治学要领。余英时出于偶然的机遇得以师从钱穆,继承与发扬"守先待后"这一学术传统在钱、余两代学术传承中具有重大意义,可视为钱余师弟子之间的关键纽带。余英时坚持钱穆所叮咛的"守先待后"的传统治学之方,以一生扎实的研究成果来验证并发扬这种"守先待后"的治学传统。余英时的学术坚守,不仅是告慰乃师在天之灵,更可以视为余英时作为钱穆学术精神的继承者,而毕生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精神凭据。
    • 叶汉伦; 黄文斌
    • 摘要: 钱穆与余英时师弟子二人在中国史研究中前后辉映,其间的治学渊源脉络清晰.余英时师从钱穆的经过,与其学术传承的关键处,正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个案."守先待后",既是中国学术传统,也是治学要领.余英时出于偶然的机遇得以师从钱穆,继承与发扬"守先待后"这一学术传统在钱、余两代学术传承中具有重大意义,可视为钱余师弟子之间的关键纽带.余英时坚持钱穆所叮咛的"守先待后"的传统治学之方,以一生扎实的研究成果来验证并发扬这种"守先待后"的治学传统.余英时的学术坚守,不仅是告慰乃师在天之灵,更可以视为余英时作为钱穆学术精神的继承者,而毕生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精神凭据.
    • 孟尧; 杨念群
    • 摘要: "治道关系"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钱穆视道统为独立 自由学术之根基,强调士人参与、批判、指导现实政治;余英时将道统看做"内向超越"的理想精神,将凭借"超世间"的"道"抗衡和批判"人世间"的"治"当做士阶层的"天职";张灏则通过区分超越的"心灵秩序"和现实的"宇宙王制",预设道统/士人与治统/皇权的对立关系.这三位学者的观点代表了治道关系研究的基本范式,即将思想与现实对立区隔,寻求超越性士人道统,并在压制与抵抗的双向关系中理解治道关系.清代所产生的新型"治道合一"体系对以上范式提出了挑战,促使学者反思传统治道关系研究取向的合理性,转而将"治道合一"看做道统内部的产物,但似乎并未真正突破"超世间"与"人世间"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以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理解治道关系,乃源于研究者区分思想与现实的现代眼光.要真正理解"治道关系"的复杂内涵,则必须打破预设的二元界限,探索将"治"与"道"、思想与现实纳入整体政治文化场域的可能性,进而对治道关系的基本研究范式提出挑战.
    • 赵嘉霖
    •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超越(transcendence)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哲学中,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中也存在着对该问题深深的关切。牟宗三、余英时等思想家将之概括为"内在超越(immanent transcendence)"并在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却有失准确。诚然,自先秦"轴心突破"以降的古典儒家哲学史就是一部"内在超越"的人本主义(humanism)发展史.
    • 蒋曼
    • 摘要: 作家张大春写作《见字如来》的初衷,是突然发现,当一代人说起一代人自己熟悉的语言,上一代人的寂寥和蒙昧便真是个滋味,也不是个滋味。余英时坦然地问宾馆服务员:“茅房在哪里?”服务员面面相觑。在这里,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熟悉的语言空间。
    • 陈锋
    • 摘要: “史无定法”作为史学研究方法论的高度概括,影响巨大。学界一般认为,“史无定法”是吴承明先生的观点,事实上在其他学者笔下,或许已多有提及,如余英时在1991年写就的《怎样读中国书》中就曾经说“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14页。所以吴承明在集中论述“史无定法”的重要文章《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缕述了这一观点的发轫:“1984年,我在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中国经济史国际讨论会上说:就方法论而言,有新老、学派之分,但很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别。新方法有新的功能,以至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但就历史研究来说,我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太老了,必须放弃。我以为,在方法论上不应抱有倾向性,而是根据所论问题的需要,和资料等条件的可能,作出选择,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论证者,不妨并用,若结论相同,益增信心,若不同,可存疑”。这是吴先生提出“史无定法”的源头。在他1992年正式提出“史无定法”时,也曾经表明:“我国早有‘史无定法’之说。我赞成此说”,吴承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并没有把这一提法归在自己名下。在缕述学术史时,这是需要首先明了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