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余震序列

余震序列

余震序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天文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4838篇;相关期刊35种,包括地震、地震学报、中国地震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等;余震序列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房立华、吴建平、王长在等。

余震序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42%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24838 占比:99.48%

总计:24969篇

余震序列—发文趋势图

余震序列

-研究学者

  • 房立华
  • 吴建平
  • 王长在
  • 雷建设
  • 杨婷
  • 王未来
  • 蒋海昆
  • 刘旭宙
  • 张元生
  • 张广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解孟雨; 孟令媛
    • 摘要: 针对2000—2020年南北地震带21个M_(S)≥6.0地震序列,利用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采用不同的最小完备震级M_(C)和b值计算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估计值,分析了估算效果。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可以给出实际最大余震震级的有效估计值,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估计误差逐步减小、趋于稳定。从计算方法来看,使用GFT和修正MAXC的混合方法计算最小完备震级,并且采用最大似然法计算b值时,推定最大余震震级法的估算误差较小,且估算正确的结果较多。
    • 毕金孟; 蒋长胜; 来贵娟; 宋程
    • 摘要: 为系统地考察中国大陆地区强震之后的早期余震概率预测效能及制约因素,以期开展适合板内地震活跃地区的“可操作”强余震概率预测,服务震后抗震救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本文采用充分利用震后早期小震信息的Omi-R-J模型对中国大陆的86个强震序列进行系统性的预测效能评估.通过连续分段滑动、拟合和余震发生率预测,对地震序列的早期模型参数、余震预测限度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利用N-test检验方法开展了分级分段分档预测结果的效能评估.通过对比1天和30天数据拟合参数的相关性发现,b、k、c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差别较小,而p值的相关性较弱,这或许和p值表示余震活动在长期内的衰减特性有关,Omi-R-J模型可在震后早期记录相对不完整的阶段更早的获得较为稳定的序列参数;利用Omi-R-J模型对中国大陆强震序列的预测结果显示,Omi-R-J模型对中国大陆早期的强余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总的预测有效率为81.16%,平均预测有效率为83.82%,预测过少的比例大于预测过多的比例,早期序列发育较差或监测能力有限的区域,其预测效果受到很大制约;地震序列参数k是影响地震数目的关键因素,而地震序列发育程度可能是影响震后0.05天地震预测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张帆; 籍亚强; 李娟
    • 摘要: 对1975年以来内蒙古地区5级以上震序列资料分析整理,将独立的5级以上地震序划分为孤立型、主震—余震型和多震型,并分析了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余震序列资料,统计了余震序列的几项基本参数,包括最大余震震级、序列持续时间、主震–最大余震时间间隔和余震区半径等,并且拟合了序列参数和震级的线性关系,分析了序列参数的频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震后早期地震形势判定的规则。
    • 薛艳; 解孟雨; 刘杰; 庄建仓
    • 摘要: 前震是短临地震预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中系统研究了1976—2017年全球29次MW≥8.0浅源地震的前震特征,发现:1)共有8次大地震出现前震,占总数的27.6%,且最大前震的震级M>5.0.这8次大地震均为逆冲型,占逆冲型地震总数(23次)的34.8%;2)前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集中,且集中在主震震中周围.最大前震与主震的震中距为10~53km,震级差为1.1~2.8级.87.5%的时间差(最大前震与主震的发生时间差)为2h~15d,仅2006年11月15日千岛群岛8.3级地震前45d发生6.6级最大前震;3)与背景地震活动相比,前震具有高频次活动的特点.在8次大地震中,5次在主震前15d内加速活动;3次加速活动的开始时间超过1个月(35~45d),但在主震前1 d和6d又再次出现前震频次显著增多的现象;4)前震的震源机制解与主震一致,而余震的震源机制解比较复杂;5)使用ETAS模型计算前震和余震序列的参数 α、p和b值.为了确保参数计算的可靠性,文中约定当前震序列满足计算样本量N≥30且最低计算震级Mj≥Mc(Mc为最小完备震级)时,才同时计算前震和余震序列参数.此外,文中约定余震序列的持续时间为主震后1个月.在8次大地震中,有4个可以进行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对于反映激发次级余震能力的 α值和序列衰减快慢的p值,前震和余震没有规律性差异;而反映应力水平的b值则共性特征明显,前震b值明显低于余震;与区域背景b值相比,前震b值低于区域背景b值的10%~24%.前震b值与区域背景b值之差是区域背景b值标准差的2.2~7.1倍,具有显著性.而余震b值高于区域背景b值或与其相当.为了讨论前震b值的稳定性,计算了2个资料丰富的前震序列的b值随样本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前震序列的开始阶段b值较低,之后逐渐增大,当计算样本量N≥70后,b值基本稳定.
    • 李铂; 张正帅; 崔鑫; 刘承雨; 于澄
    • 摘要: 利用山东乳山流动观测台网资料,采用双差精定位方法重新确定2014-05以来山东乳山M3.2地震余震序列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该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结果 显示,乳山地区的余震序列整体呈现出圆形聚集特征,优势分布主要集中在3~8 km深度,乳山震群集中区的余震活动主要发生在破裂集中的区域,在5 km深度最为集中,说明乳山震群主要发生的区域为上地壳;研究区不同深度的P波速度变化明显.由于离已知的主断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可以判断余震分布集中区可能是乳山断裂的分支或者是一条新的隐伏断裂.
    • 周少辉; 蒋海昆; 曲均浩; 郑旭; 郭宗斌; 李亚军; 张志慧
    • 摘要: 利用290个ML≥2.5的景谷6.6级地震序列事件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地震矩M0数值范围为1012~1016 N·m;拐角频率fc为3~16 Hz;视应力数值范围为0~15 MPa,平均值是2.14 MPa,中位数为1.39 MPa.同时,各个震源参数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景谷地震序列余震空间分布可分为北段、中段与南段,其视应力高低分布依次为:南段>中段>北段;表明主震发生后,震源区南段区域的应力水平最高,这可能是后续5.8级、5.9级强余震均发生在南段的根本原因.在视应力时间变化特征方面,5.8级、5.9级强余震的发生前,震中所在的南段视应力数值存在"逐渐变大-维持稳定"的特点.而后续未发生强余震的北段和中段,其视应力时间变化为早期快速调整,后续逐渐变化到各自区域的视应力均值水平;这类变化表明对于震源区南段,在强余震发生前的短时间内,南段区域首先出现局部应力不断挤压增强,并随后维持相对高值应力水平的"闭锁"状态,直到强余震的发生.因而,震后震源区余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对强余震可能产生地点判定有指示作用,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地震序列中较强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余震视应力的时空变化对序列后续地震活动的判定有重要指示作用,可为强余震的时空判定提供相应参考.
    • 周少辉; 蒋海昆; 曲均浩; 郑旭; 郭宗斌; 李亚军; 张志慧
    • 摘要: 利用290个ML≥2.5的景谷6.6级地震序列事件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震源参数。结果显示,地震矩M0数值范围为1012~1016 N·m;拐角频率fc为3~16 Hz;视应力数值范围为0~15 MPa,平均值是2.14 MPa,中位数为1.39 MPa。同时,各个震源参数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景谷地震序列余震空间分布可分为北段、中段与南段,其视应力高低分布依次为:南段>中段>北段;表明主震发生后,震源区南段区域的应力水平最高,这可能是后续5.8级,5.9级强余震均发生在南段的根本原因。在视应力时间变化特征方面,5.8级、5.9级强余震的发生前,震中所在的南段视应力数值存在“逐渐变大-维持稳定”的特点。而后续未发生强余震的北段和中段,其视应力时间变化为早期快速调整,后续逐渐变化到各自区域的视应力均值水平;这类变化表明对于震源区南段,在强余震发生前的短时间内,南段区域首先出现局部应力不断挤压增强,并随后维持相对高值应力水平的“闭锁”状态,直到强余震的发生。因而,震后震源区余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对强余震可能产生地点判定有指示作用,其时间变化特征与地震序列中较强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余震视应力的时空变化对序列后续地震活动的判定有重要指示作用,可为强余震的时空判定提供相应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