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2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6347篇;相关期刊196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中华皮肤科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苏皖新生儿医学学术会议、2006全国骨科药物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全国肾小球疾病学术会议等;倍他米松的相关文献由121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喜荣、周秋火、徐飞等。

倍他米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6 占比:0.8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347 占比:99.18%

总计:36647篇

倍他米松—发文趋势图

倍他米松

-研究学者

  • 刘喜荣
  • 周秋火
  • 徐飞
  • 曹春宇
  • 李合兴
  • 申玉良
  • 舒志坚
  • 郑良彬
  • 史慎德
  • 吴庆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慧; 王琳; 万慧伟; 周雯雯; 李铁山
    • 摘要: 目的 比较关节腔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oNT/A)和倍他米松对单碘乙酸钠(MIA)诱导的大鼠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方法 向大鼠踝关节腔内注射MIA诱导骨关节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倍他米松组、BoNT/A组,每组15只,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入生理盐水25μL、复方倍他米松25μL、BoNT/A 25μL(5 U),并于给药后0、1、3、7、14、21 d评估大鼠患肢机械性刺激撤足阈值(PWT)及负重情况;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给药7、14、21 d后大鼠脊髓背角内P2X4R的表达情况。结果 倍他米松组大鼠给药后3、7 d的PWT值较生理盐水组改善明显(F=2.74、3.14,P0.05);BoNT/A组大鼠给药后14、21 d的PWT值较生理盐水组改善明显(F=11.90、13.25,P<0.01),后肢支撑力百分比在给药7、14、21 d改善明显(F=2.80~127.02,P<0.05)。BoNT/A能抑制脊髓背角内P2X4R的表达(F=43.04~150.36,P<0.05),而倍他米松对其无影响。结论 与倍他米松相比,BoNT/A治疗骨关节炎疼痛起效时间慢,但其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更长,镇痛效果更明显。
    • 张浩; 陈启旺; 李跃红; 彭联明; 曹寅
    • 摘要: 目的评价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倍他米松治疗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宁波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6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34)采用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倍他米松局部浸润,对照组(n=34)采用单纯的正中神经松解术。分别在入院时(T_(1))、术后第1天(T_(2))、术后1周(T_(3))、术后2周(T_(4))、术后6个月(T_(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记录患者疼痛程度;采用Kelly评定法以麻木症状缓解程度来评价疗效;监测术前1 h血糖及术后24 h血糖,分别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 h、12 h、18 h、24 h血糖。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5)时点,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点,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Kelly分级优良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结论正中神经松解术联合正中神经外膜下注射倍他米松,可以迅速且显著地减轻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刺痛症状,改善远期神经功能康复。
    • 智丽慧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筛查奶粉中倍他米松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牛奶和奶粉中地塞米松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2978—2008)的前处理步骤,样品使用乙腈为溶剂减压浓缩提取,C;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气浓缩,使用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选择4组阴性基质样品,分别以乙腈和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提取试样中倍他米松,使用乙腈为提取剂时,倍他米松的回收率结果符合要求;倍他米松在0.2~10.0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65.0%~86.0%,相对标准偏差在3.29%~13.76%,应用该方法检测20批奶粉样品均未检出倍他米松。结论:本文提供了一种奶粉中倍他米松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奶粉中倍他米松的快速筛查。
    • 吴昱; 黄丽华; 程建征; 汤龙信; 孙亚楠; 王金保
    • 摘要: 目的探讨倍他米松预先给药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先给药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80例。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B组给予托烷司琼联合倍他米松,余麻醉诱导方法、药物及其他干预措施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12、24、48 h,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6 h和24~48 h,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h,A组恶心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术后12~24 h,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先给予倍他米松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郝彬; 李薇
    • 摘要: 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化妆品中糖皮质激素时,发现了一种新的非法添加到化妆品中的疑似糖皮质激素。该激素具有倍他米松类糖皮质激素结构,但不在法规的检测范围内。在无标准品的情况下,通过QTOF二级质谱的碎片解析并结合碱水解实验,对该疑似糖皮质激素进行了定性研究,确证了该疑似物为倍他米松丁酸丙酸酯;并应用三重四极杆质谱对水解反应产物倍他米松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待测样品中丁丙倍他米松的含量为310 ng/mL。本研究为化妆品中非法添加法规外糖皮质激素成分的高通量筛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是对现有的化妆品中激素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 罗雅幸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倍他米松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工人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药物组(倍他米松肩关节腔注射治疗,60例),将2019年6月至12月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联合组(倍他米松肩关节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6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及血清PGE_(2)、SP、5-HT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1周至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两组患者疼痛、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总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药物组;两组患者血清PGE_(2)、SP、5-HT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倍他米松可提高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疗效,减少疼痛因子的释放,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其肩关节功能。
    • 卢会秀; 曹海育; 李建英; 孙静; 梁云川
    • 摘要: 目的 观察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偌他米松、5-氟尿嘧啶(5-Fu)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20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宇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40例.对照组A采用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B采用偌他米松、5-Fu局部封闭治疗;试验组采用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联合偌他米松、5-Fu局部封闭治疗.三组均每4周治疗1次,共4次.比较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和瘢痕面积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三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A、B,治疗后三组瘢痕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ynergy脉冲染料激光与偌他米松、5-Fu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均可减轻症状,缩小瘢痕面积,且二者联合作用更佳,效果更理想,安全可靠,还可降低复发率.
    • 盛世争; 方圆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0例、联合给药组50例,常规组给予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联合给药组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1,P<0.01).联合给药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受影响关节总数、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别为(0.80±0.06)个、(1.00±0.12)个、(1.36±0.21)个、(1.25±0.25)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的(1.60±0.21)个、(1.60±0.35)个、(2.29±0.54)个、(3.02±0.58)分(t=26.549、12.231、11.350、19.817,均P<0.01).联合给药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分别为(7.51±1.03)xl09/L、(39.14±5.17)mm/h、(12.03±2.64)mg/L,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8.63±1.54)×109/L、(59.63±7.98)mm/h、(30.59±4.85)mg/L(t=4.275、15.238、23.767,均P<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5/50),低于常规组的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2,P<0.01).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效果优于大剂量秋水仙碱,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其各项检查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程传喜; 刘怡菲; 舒爱华; 周密; 陈小波
    • 摘要: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单独或复合倍他米松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对腰椎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后正中入路腰椎手术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45~65岁,BMI 18~25 kg/m2,ASAⅠ—Ⅲ 级.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阻滞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倍他米松阻滞组(RB组),每组30例.C组全身麻醉诱导后在L3平面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0 ml.R组全身麻醉诱导后在L3平面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RB组全身麻醉诱导后在L3平面超声引导下双侧胸腰筋膜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复合倍他米松5 mg的混合液20 ml,三组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术后2、6、12、24、36、48 h静息和翻身时VAS疼痛评分,术后0~24、24~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剂量,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颜面部水肿、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R组和RB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6、12 h静息时VAS疼痛评分和术后2、6、12、24 h翻身时VAS疼痛评分明显减少(P<0.05),术后0~24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量明显减少(P<0.05);RB组术后24~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量明显减少(P<0.05);R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与R组比较,RB组术后36、48 h翻身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氟比洛芬酯追加量明显减少(P<0.05).三组术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术后颜面部水肿、寒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倍他米松TLIP阻滞有效缓解了腰椎手术术后疼痛,延长了单药TLIP阻滞术后镇痛作用时间,减少了术后相关不良反应.
    • 李明超; 王盛强; 洪海文; 王勋; 戴城梁; 蒋涛; 刘伟忠; 吴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短期小剂量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有6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诊断为肩峰下疼痛综合征,随机分为注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注射组予以小剂量倍他米松(3.5 mg)肩峰下间隙注射治疗.注射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3~73岁,平均(56.0±6.9)岁.对照组30例,男6例,女24例;年龄40~73岁,平均(51.00±8.15)岁.记录基线期及治疗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中国肩袖患者生活质量评分(Chinese rotator cuff quanlity of life,C-RA-QOL)等.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期疼痛时间、年龄、性别、优势肩、VAS评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组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1.37±1.43)分,低于对照组(2.47±2.18)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55.47±14.04)分,高于对照组(43.77±1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治疗后6个月的C-RC-QOL评分(2 603.7±468.2)分,高于对照组(2 399.0±607.5)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结论 肩峰下疼痛综合征通过MRI及查体可评估疼痛来源,短期小剂量激素注射疗法安全性好,可获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