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56929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生活与健康、祝您健康、江苏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2011年多种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诊治若干常见疾病异同性比较专题研讨会等;儿童性早熟的相关文献由353位作者贡献,包括俞建、叶满红、周斌等。

儿童性早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6929 占比:99.59%

总计:57164篇

儿童性早熟—发文趋势图

儿童性早熟

-研究学者

  • 俞建
  • 叶满红
  • 周斌
  • 时毓民
  • 李嫔
  • 蔡德培
  • 乔强
  • 于建伟
  • 刘兆康
  • 刘志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蓓蕾
    • 摘要: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为儿童性早熟的常见类型,约占92%,多见于女童,男女比例约为1∶4,其病因不明,少部分患儿有性早熟家族遗传倾向[1]。该病主要表现为性器官提早发育,身体直线生长加速,以及骨龄超前等,同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性激素各项指标比同龄儿童增高,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基础水平普遍增高。针对ICPP的治疗,西医多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比如亮丙瑞林、曲普瑞林,此类药物需要精细化、个体化治疗,对于大多数患儿安全有效,但少部分患者疗效不甚理想。中医药在治疗ICPP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效良好[2-3]。笔者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采用自拟滋阴降火凉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ICPP女童43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 余清华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儿童性早熟(PP)的影响。方法将68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纳为K组和E组各34例,K组给予儿童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E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知识干预,对比2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后,K组健康生活方式、性早熟知识评分明显高于E组(P<0.05);心理评分明显低于E组(P<0.05);躯体功能评分、社会能力评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E组(P<0.05)。结论儿童PP实施儿童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获得显著价值,能有效提高PP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理情绪。
    • 王菊霞; 邱彩霞
    • 摘要: 阐述儿童性早熟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从“虚、火、痰、瘀”4个方面辨证论治儿童性早熟,临床治疗以滋阴降火、疏肝泻火、健脾化痰、活血散结为主要方法。
    • 查天悦
    • 摘要: 我国最新诊疗指南规定,性早熟是指男孩在9岁之前、女孩在8岁之前呈现第二性征发育,包括女孩乳房发育、月经初潮提前、男孩睾丸和阴茎的发育、骨骼提前闭合等。肥胖儿童的性早熟发病率高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的性早熟发病率比同阶段同龄正常体重儿童的发病率要高很多。尤其是腹型肥胖能更显著地增加儿童性早熟的风险。男孩和女孩的腰围与身高比分别大于0.48或0.46时即被认定为腹型肥胖。
    • 蒋颖; 顾威
    • 摘要: 目的 观察性早熟(CPP)患儿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2例CPP患儿,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根据治疗用药将患儿分为曲普瑞林(TR)组19例和亮丙瑞林(LA)组13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针、治疗第10~12针注射后1 h采集静脉血,测定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计算FT3/FT4,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CPP患儿治疗第4针后FT3、TSH、FT3/FT4均较治疗前降低,FT4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LA组中,治疗第4针后FT4较治疗前升高,TSH、FT3/FT4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TR组中,治疗第4针后FT3、TSH、FT3/FT4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而TSH仍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CPP患儿在GnRHa治疗第4针时甲状腺功能可发生一过性改变,但第10针时甲状腺功能即有所改善,故无需在GnRHa治疗过程中频繁检测甲状腺功能.
    • 李晓娟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性早熟日常膳食习惯及干预情况.方法 筛选出本院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已确诊为性早熟的50例儿童,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同时又筛选出同时期接收身体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通过调查2组的日常膳食习惯,并对其实施一系列干预与指导,然后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膳食结构、乳腺表面积、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和性激素等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日常饮食多见于肉食类、酸奶类、饮料类,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平时膳食结构失衡或不健康则会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问题,对其实施膳食认知干预有利于调整不良膳食习惯,对减轻性早熟等发挥积极作用.
    • 温国辉
    • 摘要: 目的: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引致儿童性早熟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性早熟儿童,患儿例数总计50例,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结果予以分析和讨论.结果:对50例患儿予以骨龄检查,存在42例患儿BA值超出生理年龄;假性、真性、部分性早熟分别为3例、34例、13例,且多数发生性早熟的原因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关系.结论:导致儿童发生性早熟的原因多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关,了解发病原因,并予以相关的预防措施,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对于预防儿童性早熟具有积极价值.
    • 杨宝珍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抑那通治疗儿童性早熟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性早熟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并用艾氏儿童行为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艾氏儿童行为评估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治疗儿童性早熟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多动、攻击行为,提高社交能力,应被广泛推广.
    • 黎克飞
    • 摘要: 性早熟是一种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很多家长缺乏对性早熟的关注,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性早熟若不能及时发现,其造成的危害可能会伴随孩子终身。因此,家长应警惕儿童性早熟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 刘洋
    • 摘要: 目的:讨论预防儿童性早熟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儿童保健中心健康儿童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结果:两组儿童教育前健康生活方式及家长性早熟知识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及家长性早熟知识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总满意度(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3.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有效的相关知识宣传及健康生活指导,可提高家长对性早熟知识的认识,起到预防、干预的效果,为儿童性早熟提供良好的预防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