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组化法

免疫组化法

免疫组化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1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1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803561篇;相关期刊293种,包括中华消化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等;免疫组化法的相关文献由218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张艳、刘畅等。

免疫组化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1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03561 占比:99.92%

总计:804177篇

免疫组化法—发文趋势图

免疫组化法

-研究学者

  • 张艳
  • 刘畅
  • 南清振
  • 朱明军
  • 王振涛
  • 白岚
  • 钟殿胜
  • 韩丽华
  • 高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亚; 张娅娟
    • 摘要: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法(IHC)、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IHC和FISH进行HER2表达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0例患者中,IHC检测HER2表达的阳性率为60.91 %,FISH为57.27 %;IHC与FISH检测HER2表达共有12例不一致,经Kappa分析,κ=0.775,一致性较高;不一致的12例病例中,经再次检测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抗体浓度过高或过低、IHC结果判读差错。结论:IHC与FISH在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的检测中,FISH的稳定性更高,而IHC易受主观性、技术性等因素的干扰,但两者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必要时需结合两种方法检测。
    • 梁源; 刘钧
    • 摘要: 目的:探讨Sestrin1、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经病理科确诊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101例,同时收集增殖期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40例以及子宫内膜增生伴非典型性40例的石蜡蜡块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子宫内膜组织中Sestrin1、2的表达情况,分析Sestrin1、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Sestrin1、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明显低于增殖期子宫内膜(P0.05),Sestrin2还与浸润深度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estrin1的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Sestrin2的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15.132,P=0.000)。结论:Sestrin1、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可能发挥了抑癌基因的作用,它们的低表达共同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进展,检测Sestrin1、2的表达对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预后以及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熊云刚; 赵露; 姜森
    • 摘要: 目的探索免疫组化法评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Survivin和mmp-9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的49例CIN患者(对照组)、31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均在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集,均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mmp-9、Survivin阳性率和染色积分,比较各组mmp-9、Survivin阳性率及染色积分,经相关性分析不同病变类型与Survivin、mmp-9染色积分相关性以及两项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urvivin阳性率64.52%、mmp-9阳性率77.42%、mmp-9染色积分(5.62±0.37)、Survivin染色积分(4.57±0.42)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CIN分级中,CINⅢ级mmp-9阳性率55.56%、Survivin阳性率44.44%、mmp-9染色积分(3.31±0.18)、Survivin染色积分(3.28±0.33)高于CINⅠ级(P<0.05)。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癌患者比较,Survivin、mmp-9阳性率存在差异性(P<0.05)。同时经Pearson法分析,Survivin染色积分与mmp-9染色积分呈正相关性,经Spearman法分析,不同病变类型与Survivin、mmp-9染色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均存在Survivin、mmp-9蛋白表达升高,宫颈癌蛋白表达情况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 王以欣; 姜晓霞; 孙晓波; 韩美婧; 张晓梅; 乔薪瑗; 贾烁; 徐义刚
    • 摘要: 为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应用于BVDV检测中,本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BVDV ZD-2018株,以纯化的该BVDV全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有限稀释法进行5次克隆纯化,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BVDV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D2F2、4H6A6、1D8C7、1G8D8、1C7E7和3A8E1,其中6D2F2、1G8D8、1C7E7和3A8E1属于IgG2α亚类,4H6A6属于IgG1亚类,1D8C7属于IgG2b亚类。采用间接ELISA方法评价了6株MAb的特异性,结果显示,6株MAb与猪瘟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细小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6株MAb均能够与BVDV反应;利用原核表达的BVDV结构蛋白C、E0、E1和E2对获得的MAb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MAb 6D2F2、4H6A6、1D8C7和1G8D8均能够特异性识别BVDV E2蛋白,MAb 1C7E7和3A8E1均能够特异性识别BVDV E0蛋白。进一步基于MAb 4H6A6制备了小鼠腹水(效价为1:10^(6)),经抗体纯化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后建立免疫组化方法,用于检测人工感染BVDV的犊牛肠道组织中的病毒,结果显示,利用本实验制备的MAb初步建立的免疫组化方法可定性检测组织中的BVDV。本研究制备的BVDV MAb为BVDV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病原学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 张旖晴; 魏玮; 程遥; 苏晓兰; 王晨; 刘涛; 许爱丽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芩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及相关癌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中使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大,18~22 g)。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设定温度20~25°C,将动物饲养在12 h明暗循环的笼子中,小鼠可自由获取标准食物和水。根据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诱导组、黄芩汤组、肿瘤诱导组、黄芩汤+肿瘤组,第11天处死小鼠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个数和肿瘤大小。本研究采用右旋糖酐硫酸钠对小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诱导;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结肠组织学进行分析;通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炎症反应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对白细胞进行计数分析;同时每天监测和记录实验小鼠体质量。结果:诱导组较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降低(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中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升高(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白细胞含量、脾脏指数升高(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白细胞含量、脾脏指数降低(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结肠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升高(均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肠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降低(均P<0.05)。诱导组较对照组MPO活性升高(P<0.05),黄芩汤组较诱导组MPO活性降低(P<0.05)。黄芩汤+肿瘤组较肿瘤诱导组肿瘤负荷、肿瘤大小都减小(均P<0.05)。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芩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其炎症及肿瘤的发展。
    • 李文生; 解燕川; 孙君军; 刘伟峰; 宋俊鑫; 郑幼伟
    • 摘要: 目的 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阐明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集17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谷氨酰胺合成酶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422,P<0.01).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低表达与患者的5年生存期、分化类型、年龄、远处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型别、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低表达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 陈云; 王金山; 王云飞; 张大鹏
    • 摘要: 目的 研究黏蛋白5B(MUC5B)、黏蛋白6(MUC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经手术切除的骨肉瘤标本67例,取骨纤维异常增殖73例和正常骨组织标本8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受试者骨肉瘤组织中MUC5B和MUC6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探究二者表达水平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MUC5B和MUC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10%(53/67)和71.46%(48/67),与对照组比较,MUC5B和MUC6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肺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B高表达、MUC6高表达骨肉瘤患者术后生存率均显著低于MUC5B低表达、MUC6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有肺转移、MUC5B高表达、MUC6高表达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5B和MUC6在骨肉瘤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骨肉瘤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肺转移及生存情况有关,可能作为评定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 韦小芳; 欧传话; 李绍龙; 毛小玲
    •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Twist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细胞癌手术切除临床标本136例,其中配对癌旁肝组织(距癌组织边缘0.05).Twist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7.8% 和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st过度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一个靶基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 钟美; 饶家秋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组化法用于肿瘤患者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患者体验度。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10 月就诊患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穿刺组和免疫组,临床检测分别采用活检穿刺和免疫组化方式, 对比组间疾病检出率及患者疼痛感受。结果:免疫组患者疾病检出率高于穿刺组,疼痛评估得分以免疫组较低(P <0.05)。结论:免疫组化法能够对肿瘤疾病做出有效检测,且检测过程中患者耐受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陈晓丽
    • 摘要: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法测定P53、nm23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结肠癌患者80例,均有完整的病理学组织切片及癌旁组织切片保存.分析免疫组化法测定P53、nm23对结肠癌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检验各指标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组织样本经免疫组化测定P53、nm23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测定P53、nm23诊断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925,诊断效能均较理想.结论:免疫组化法测定P53、nm23对结肠癌诊断确切,有利于阐释结肠癌的发生及发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评估结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