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入湖河流

入湖河流

入湖河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1168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湖泊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二届江苏水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入湖河流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庞燕、胡小贞、孙卫红等。

入湖河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1168 占比:99.64%

总计:31282篇

入湖河流—发文趋势图

入湖河流

-研究学者

  • 庞燕
  • 胡小贞
  • 孙卫红
  • 武周虎
  • 程炜
  • 逄勇
  • 丁彦蕊
  • 代丹
  • 任杰
  • 卢少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晓燕; 朱元荣; 孙福红; 陶艳茹; 高可伟; 马蕙蕙; 蒋娟; 邴小杰
    • 摘要: 针对河湖氮磷控制标准不衔接问题,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例,基于2013—2018年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和湖体总氮浓度〔ρ(TN)〕、总磷浓度〔ρ(TP)〕、叶绿素a浓度〔ρ(Chla)〕、水量等监测数据资料,采用湖盆模型(Bathtub模型),构建太湖主要入湖河流与湖体ρ(TN)、ρ(TP)和ρ(Chla)的响应关系,分析了主要入湖河流ρ(TN)、ρ(TP)和水量对湖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探讨了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水量及其与湖体氮磷协同控制限值.结果表明:①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氮磷的输入仍显著影响湖体ρ(TN)、ρ(TP),尤其是对西北部湖区的富营养化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②在入湖水量方面,湖西区入湖水量增加可导致太湖富营养化程度增加,而“引江济太”水量输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太湖水质.建议分区域控制直接入湖河流水量,其中,湖西区直接入湖水量控制在60×10^(8)~70×10^(8) m^(3)之间,望虞河“引江济太”水量控制在15×10^(8)~20×10^(8) m^(3)之间;③针对太湖流域而言,现行《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在协同控制河、湖氮磷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仅通过控制入湖河流ρ(TN)、ρ(TP),太湖ρ(TN)、ρ(TP)难以达到Ⅲ类水质标准;④与全湖平均值相比,湖西区要达到同一标准限值,入湖河流协同控制限值要更为严格.在河湖氮磷衔接目标制定上,建议湖西区单独设定协同控制目标浓度值.另外,建议结合《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开展太湖流域水质、水量协同控制,有效约束入湖通量,达到河湖氮磷协同控制目的.
    • 黄明雨
    • 摘要: 为了揭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_(cr))为污染物指标,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水质、水量监测以及沿程追踪调查。同时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特征,估算了入湖污染负荷,并评估了入湖污染负荷对湖区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14~2016年27条主要河流入湖总水量在2.87亿~4.74亿m^(3),汛期入湖水量分别占全年入湖水量的79.17%,74.90%和61.96%,入湖水量与流域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②在时间尺度上,污染物浓度年内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雨季水质总体较好,污染物浓度空间上的差异不如时间尺度上的明显,污染物浓度与流域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③洱海入湖污染负荷年内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入湖负荷主要受水量控制,污染负荷贡献率顺序为北岸>西岸>东-南岸,入湖河流总氮输入量与湖区总氮浓度、总磷输入量与湖区总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是洱海氮磷的重要来源。
    • 徐臻
    • 摘要: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抚仙湖9条入湖河流断面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水质综合类别,为入湖河流水污染治理的方向、力度提供科学依据。
    • 张锐; 谢海涛; 段学新; 张妍
    • 摘要: 介绍了异龙湖基本情况,对异龙湖主要入湖河流(含湿地)进行现状监测,结果显示,按照Ⅲ类水质标准评价,大水河入湖口、城河入湖口水质均不达标。若按《异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Ⅴ类水质目标评价,大水河入湖口水质达标,城河入湖口水质不达标。提出了对策建议。
    • 嵇晓燕; 王姗姗; 杨凯; 任蓓
    • 摘要: 地表水中总氮是影响水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总氮浓度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等现象,危害水生生物甚至人体健康。为分析近年来全国地表水中总氮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为水污染防治中总氮污染治理的决策和部署提供依据和支撑,基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总氮监测结果,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为评价依据,结合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系统分析了中国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地表水中总氮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2016—2020年,全国地表水、河流与湖库总氮质量浓度范围分别在2.54—3.00、2.72—3.23和1.19—1.31 mg·L^(−1),河流总氮浓度远高于湖库。从时间变化来看,全国地表水总氮浓度年际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总氮浓度月际变化具有季节性特征,春季与冬季较高,夏季与秋季相对较低。从流域分布来看,各流域总氮浓度由高到低为海河>黄河>辽河>淮河>珠江>浙闽片>长江>松花江>西北>西南;湖区总氮浓度由高到低为云贵>东部平原>蒙新>东北>青藏高原;海河、辽河、黄河和淮河流域总氮质量浓度较高,均在3.00 mg·L^(−1)以上;珠江、浙闽片、长江和松花江流域总氮年均值在2.00 mg·L^(−1)附近波动;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总氮质量浓度较低,分别为1.39 mg·L^(−1)和1.23 mg·L^(−1)。此外,入湖河流与对应湖库总氮浓度相关性较强;入湖河流与入海河流总氮年均值分别达到或超过4.00 mg·L^(−1)与2.00 mg·L^(−1),均远高于汇入的湖体与海区,对湖体和海区的水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入湖河流和入海河流的控氮措施对于防控或缓解湖体和海区的氮素负荷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 姜勇
    • 摘要: 为识别鄱阳湖水系河流来水磷元素的污染特征,于2017年1—12月在鄱阳湖的主要入湖河流赣江主支、抚河东支、信江西支开展了水文水质同步调查,研究了入湖河流中磷浓度和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剖析了水文因素对磷污染特征的影响,探究了磷的来源结构。结果表明,赣江的年均入湖磷通量对鄱阳湖磷污染起主导作用;3条河流的磷的形态以DTP(溶解型磷)为主,磷污染状况受水文因素影响显著,研究显示,3条河流磷浓度和形态均具有时空差异性,并且年内变化规律差异较大。
    • 杨广利; 陈玉柱; 马洪石
    • 摘要: 为评价2020年度洪泽湖淮安片区入湖河流水质状况,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8个入湖河流中,3个断面水质状况达到优良,5个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入维桥河口最高,洪山头最低,聚类分析表明入维桥河口处等5个断面污染较重,龙飞桥等3个断面污染程度较轻,结果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相吻合;污染分担率COD_(Mn)、COD_(Cr)、BOD_(5)等3个指标较高,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吻合;相关性分析显示洪泽湖淮安片区水质状况受淮河影响较大,高涧镇还受到北侧入湖河流影响。提出加强涉水企业污染治理、推进入湖河流污染防治、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
    • 李丛杨; 史宸菲; 方家琪; 张世伟; 汪旋; 辛悦; 刘华基; 刘金娥; 王国祥
    • 摘要: 为探究典型入湖河流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太湖入湖河流梁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定期取样监测,开展水体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梁溪河支流的污染状况比干流严重,大多支流为劣Ⅴ类水.其中,干流总氮(TN)、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总磷(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2.86、0.10~0.75、0.02~0.53和0.05~0.39 mg·L-1,支流TN、NH4+-N、NO3--N、TP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42~5.63、1.12~3.35、0.32~2.33和0.07~0.52 mg·L-1.对其氮磷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氮磷的输入形式和途径上一致.时间分布上,TN浓度在春季和夏季出现峰值,TP浓度则表现出冬季低、夏季高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夏季氮磷浓度沿干流流向呈上升趋势,支流氮磷污染严重,并对干流产生影响.在今后的河流修复与整治中,应遵循对干流和支流共同调控的综合修复策略.
    • 盛文涛; 欧阳小军
    • 摘要: 为研究鄱阳湖入湖河流水质对鄱阳湖富营养化的影响,选取赣江、饶河、信江、修水、抚河五条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12月对其入湖河流水质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定期取样测试入湖河流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磷的质量浓度,以实测数据为参考对入湖河流氮磷质量浓度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为鄱阳湖的富营养化防治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饶河TP浓度(变化范围为0.03~0.88mg/L,平均值0.31mg/L)高于其它河流主要是由于没有水库对于磷素的滞留作用;赣江的NO_(3)^(-)-N浓度(变化范围为0.70~2.43mg/L,平均值1.31mg/L)高于其它河流原因是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染的共同作用。根据TN/TP比值,判定赣江(TN/TP比值为26.2)水体属于磷限制性状态,其它水体均属于正常状态。
    • 盛文涛; 欧阳小军
    • 摘要: 为研究鄱阳湖入湖河流水质对鄱阳湖富营养化的影响,选取赣江、饶河、信江、修水、抚河五条主要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12月对其入湖河流水质进行了细化研究,通过定期取样测试入湖河流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磷的质量浓度,以实测数据为参考对入湖河流氮磷质量浓度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为鄱阳湖的富营养化防治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饶河TP浓度(变化范围为0.03~0.88mg/L,平均值0.31mg/L)高于其它河流主要是由于没有水库对于磷素的滞留作用;赣江的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0.70~2.43mg/L,平均值1.31mg/L)高于其它河流原因是农业污染和城市污染的共同作用.根据TN/TP比值,判定赣江(TN/TP比值为26.2)水体属于磷限制性状态,其它水体均属于正常状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