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共性

公共性

公共性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95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17243篇;相关期刊1668种,包括法制与社会、行政与法、行政论坛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5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公共性的相关文献由382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东杰、张雅勤、王维国等。

公共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95 占比:18.00%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17243 占比:81.80%

总计:21079篇

公共性—发文趋势图

公共性

-研究学者

  • 刘东杰
  • 张雅勤
  • 王维国
  • 袁祖社
  • 莫春菊
  • 倪代川
  • 余雅风
  • 张康之
  • 贾英健
  • 唐文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健
    • 摘要: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主体协同是在共同体框架内进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公共性。结构-文化-行动者的三维分析框架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逻辑提供了解释。基于湖南湘西J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案例研究发现,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引导、规范纠偏与压制,科层体系下的权力控制以及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的道德结构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生产的压力来源;农村熟人社会对人情关系、公共空间对话和乡村精英的培育为该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提供了弹性空间;而个体行动者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利益选择、参与型的意义建构和服务型的价值认同则促使其自主生产公共性
    • 刘莹
    • 摘要: 在音乐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网红歌曲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类别成了音乐传播中文化表达的一种传播载体。自带流量的特性使网红歌曲成为主流媒体寓教于乐的新形式。《你的答案》《少年》《错位时空》等网红歌曲经过《人民日报》的改编,不仅发挥了其首次传播时的引领性作用,而且在二次传播时产生了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引领社会风气的效果。在公共传播的背景下,音乐人只有更加重视公共利益,才能创作出具有公共性价值的经久不衰的音乐作品。
    • 张明阳
    • 摘要: 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将乘客纳入一个移动的封闭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可供陌生人交往互动的公共平台,但列车机械运动的物理刺激、现代人内心距离的疏远等因素,导致车厢内“共处而不交流”的情境成为常态。然而,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催生了如地铁打卡、“地铁捞人”等新型社交方式,乘客的媒介实践促成了地铁虚拟空间的产生,引发了更多沟通和互动。地铁实体空间还是一个承载城市文化、寄托情感记忆的媒介,个体对城市的认知与想象在一次次的搭乘体验和人与空间的互动中被构建起来。传播是互动的展开和意义的生成,地铁的日常交往、互动有利于提升城市空间的公共性
    • 陈建新
    •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管理,这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性与社会性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缺一不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 王琪
    • 摘要: 社会信仰是特定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信仰,具有公共性。在公共性视域下,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众社会信仰模式,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在集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矛盾中,公众社会信仰也呈现出了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样态。为此,在个体与集体有机统一的集体本位基础上,为处于“原子化”状态的个体构建以公共性为深层根基的个人信仰模式,需要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培养基于社会和谐秩序的公共精神、提升基于人与社会依存关系的社会责任意识、重构基于集体本位的价值秩序、养成基于道德文化传承的个体德性和重视网络社会资本的培育,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公共性得以觉醒和凝聚。
    • 石磊
    • 摘要: 网络综艺节目作为重要的网络节目形态,因资本控制网综话语、作为消费者的粉丝非理性参与、节目类型结构失衡、公共利益内容缺失等原因,在建构公共性时面临诸多困境。文章提出了网络综艺节目公共性建构的实现路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综艺节目的监管、平台应当摆脱唯资本和流量的逻辑,设置公共议题;新型主流媒体正向引领;用户群体理性交流;积极用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公共性赋能。
    • 吴昊; 张颖
    • 摘要: 有关“朗诵诗”概念合法性的讨论,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诗朗诵理论的焦点之一。针对此问题,“纯诗”论者与“大众化”论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大众是否能够接受诗歌朗诵”这一问题上,两者观点也不一致。但在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下,许多曾经的“纯诗”论者,如朱自清、李广田等,逐渐意识到诗歌朗诵在“传播—接受”方面的功用,并认为诗歌朗诵是将“个体世界”与“公众世界”结合在一起的重要途径。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诗歌理论家看来,诗歌朗诵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与“听”,暗含着一种声音的“政治”,指向现代诗的公共性。同时,诗歌朗诵也是现代诗自我更新的一种方式。
    • 郑斯文; 佟元琪
    • 摘要: 2020年1月,COVID-19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爆发。为应对疫情导致的次生经济负面影响,本文从“公共性”视角出发,使用定性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深入探讨金融体系的公共金融职能。基于复合型公共金融理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保弱势”促宏观经济稳定为宗旨,深入分析现阶段三类金融主体应对疫情的实践举措,提出完善公共金融体系的建议。
    • 戴茂堂; 葛梦喆
    • 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不仅表现在他根据灵魂中“自身是理性的”和“自身是非理性的但能够接受理性指导”的差异将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且表现在他根据实践与生活的不同将德性区分为个人性的和公共性的。前一种区分实际上是在知识形态层面讨论什么是德性以及德性的类目,后一种区分已不再是知识上的德性分类,而是直接强化了德性的实践与行动的含义。从伦理学本来就是实践哲学的意义上说,后一种区分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的进路来说更根本、更关键。从“什么是德性”推进到“如何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进而过上好生活,这是一种从理论向实践的深入与深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的生活实践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公共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一方面用于描述个人生活的特征,这是道德哲学所要考察的;另一方面用于描述政治生活的特征,这是政治哲学所要考察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既是作为“为己之学”的道德哲学,又是作为“待人之学”的政治哲学。而“为己待人”两个维面上的卓越就是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凸显出来的张力。
    • 王志勇; 朱宁波; 李圣锋
    • 摘要: 作为乡村中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兼具双重本质属性:专业性和公共性。然而,在社会变迁中,乡村教师渐渐丧失了其公共性的身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塑乡村教师的公共性身份对乡村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教师以“新乡贤”的身份重返公共生活,应兼顾历史维度和现实向度,才能全面明晰公共性身份衰落的根源和现实困境。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消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关涉国家制度改革、城镇化的形成、教师专业化体制的加强以及教师文化权威的降低。未来乡村教师公共性身份的复归与塑造需要培育乡村教师的内在贤能,守护乡村教育的公共性,构建乡村教师“为农”的激励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