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艺美术、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5448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美与时代·城市、文艺生活·文海艺苑、设计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年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三届空间设计学术论文及设计作品发表研讨会等;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林选泉、陈宇威、刘月琴等。

公共空间设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5448 占比:99.86%

总计:205744篇

公共空间设计—发文趋势图

公共空间设计

-研究学者

  • 林选泉
  • 陈宇威
  • 刘月琴
  • 史仲维
  • 汪海燕
  • 罗平
  • 余彩霞
  • 冯瑞华
  • 刘科
  • 吴承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楚宜
    • 摘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加速,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使得女性从传统的、相对私人的家庭空间走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和公共空间中,因此迫切需要有针对女性群体的特定空间设计研究。本文将通过对女性的公共空间需求调查和研究,思考当今社会针对特定人群的空间设计应该如何优化设计,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 许雯
    • 摘要: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能够提高学生公共空间设计水平,美化城市环境。基于此,在开展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时,应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结合当代社会需求和设计发展方向,以当下热点“城市人居环境健康宜居性”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针对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提高认知,树立健康城市理念,从自身做起,更好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切实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打造高质量城市人居环境。
    • 李茜; 谢博宇
    • 摘要: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区养老的兴起暂解决了养老资源短缺问题,但只针对单一年龄结构,忽略其他年龄层的需求问题,人们开始探求更加适宜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其中代际共享模式得到认可。“代际共享”是解决老年人孤独问题、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养老模式,本文根据驿站现状及老幼青需求问题,提出适老化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公共空间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为建设“老龄友好型”养老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借鉴。
    • 水慢慢; 徐晶
    • 摘要: 环境认知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然而多数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忽略参观者的心理感受,空间定向与认知地图不明确,没有抓住空间设计要素,室内和室外公共空间衔接不佳,导致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对空间的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将环境认知运用到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中,研究环境认知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空间认知要点及其应用,更深层次研究环境认知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并且得出环境认知在博物馆室内外公共空间中的研究意义。
    • 庄慎; 任皓; 唐煜; 朱捷; Dandan Wang(译)
    • 摘要: 永嘉路位于上海老城核心区,周边分布着众多老住宅区,街道尺度宜人,生活氛围浓郁。309弄口袋公园的基地位于永嘉路中段,借老城区风貌整治的契机,区政府部门决定拆除原用地内存在消防隐患的两排残旧住宅,将其改造为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城市公共空间。拆除老建筑后的用地大致呈长方形,东南西3面均被住宅围合,空间呈口袋状。公共空间设计为由敞廊围合的小广场,抬高地坪增强场所感,与街道之间形成有趣的抬高视线关系。
    • 方伊水
    • 摘要: 高密度的城市发展趋势使得各式各样的公共空间开始出现在高楼之中。在2021年的新伦敦计划书中,这种新式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了伦敦未来发展的新重点。文章以坐落于英国首都伦敦市空中花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分析其空间设计构成与人群活动方式,深度思考现代生活中高层公共空间应具备的空间特质,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建设提供经验与启示。
    • 徐祥伍; 朱超
    • 摘要: 依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专业核心课程《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改革,着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结合《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基于数字媒体的视角完善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公共空间设计案例为依托,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了课程设计相应的具体实施路径。基于数字媒体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完善了《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提供了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 刘嘉欣; 师晟
    • 摘要: 随着设计师在材料方面的探索和针对纤维艺术的“线性”特征对空间进行的改造和重构,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性越来越突出。纤维艺术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该文从分析纤维艺术的特性出发,总结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和现代设计方法,基于相关理论依据,探究将纤维艺术应用于公共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以期为其应用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
    • 周薇
    • 摘要: 中国的吉祥图案通常含有吉祥的意象,用来引喻好运、吉祥。海昏与六朝古墓这两座古墓出土文物的纹样研究分为景观自然、动物、植物、人神吉祥纹样。南昌古墓吉祥纹样,围绕东方视觉文化的呈现、历史发展的视觉演变、风土人情的视觉特征、物以致用的视觉差异等方面进行展开在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并结合现代生活方式与传播媒介进行创新设计在室内空间中应用。深入发掘和解读这些吉祥纹饰,对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张晓磊; 孔明亮; 龚启东
    • 摘要: 设计不当和地形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可能导致城市公园建成后空间活力不足、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公园设计阶段开展科学有效的空间活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代理的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相比于传统空间活力研究方法,具有从个体角度出发,自下而上形成整体人群使用偏好的功能,模拟结果可被用于评价公园空间活力。基于对游客行为规律、选择偏好和空间环境要素的拆解重构,在Unity平台中构建能够模拟并分析公园空间活力的仿真模型(Assigned Environment Agent-Based Model,AEABM)。该模型重点围绕活动强度、活动多样性、活动持续性三个层面的空间活力特征对公园的空间活力进行定量分析。以重庆中央公园为例,将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调研结果进行校核,验证AEABM模拟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AEABM模拟结果与调研数据和初始化参数吻合,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模拟结果也显示重庆市中央公园在空间布局、休憩设施和使用功能设计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公园的空间活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