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391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57篇、会议论文260篇、专利文献18945篇;相关期刊1394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75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21届学术年会、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研讨会等;公民教育的相关文献由3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建军、叶飞、高峰等。

公民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57 占比:16.00%

会议论文>

论文:260 占比:1.14%

专利文献>

论文:18945 占比:82.87%

总计:22862篇

公民教育—发文趋势图

公民教育

-研究学者

  • 冯建军
  • 叶飞
  • 高峰
  • 檀传宝
  • 唐克军
  • 任勇
  • 于玲玲
  • 朱凌云
  • 赵亚夫
  • 张鸿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晓红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给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德法”课承担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功能,它将是民法典教育在高校实施的不二选择。
    • 张栗
    • 摘要: 挪威和卢旺达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等方面截然不同,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挪威和卢旺达分别列为全球性别平等指数第2和第6名。两个差别很大的国家在处理和解决其教育系统中的两性不平等问题上,解决方式也不一样。挪威采取的是平等主义的大众教育,对教育采取整体办法,并确保教育领域中的两性不平等问题是可以公开讨论和处理;卢旺达推行的是"公民教育",虽然有助于提高女性的入学率,但在教育系统中缺乏对性别不平等的公开讨论。两个国家对教育领域中两性不平等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两种解决办法的对比,有利于我们认识教育领域内两性不平等问题的复杂性,为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借鉴。
    • 黄少成; 彭涛
    • 摘要: 美国学校历史科教育对学生历史认知的构建,始终与公民教育的目的一致,即致力于提升公民能力,培养符合美国宪政民主原则的合格公民。作为社会科体系的核心课程,美国学校历史科教育主要服务于公民政府政治、公民技能发展、公民知识习得、自然人到合格公民转换等核心议题,以建构学生历史科学习的认知主题、认知内容、认知技能、认知逻辑。它既是历史知识习得、历史技能训练和思维逻辑建构的过程,更是一次系统的、持续的、不断深入的历史实践体验和现实公民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强化并不断提升公民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文化和价值的认同。
    • 厍文妍
    •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兰州暴发以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获取各类疫情资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然而,在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媒介化社会中,人类对媒介技术的掌握未必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相匹配,与德尔塔变异毒株伴随而来的“信息疫情”同样使人惶恐。如何让公民提高辨识能力,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不会被轻易“带节奏”,杜绝信谣、传谣,就必须重视并加快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通过政府、媒体、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合力,帮助公民在信息的接收端构筑起防火墙,减少“信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 孙刚成; 许航
    • 摘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1月4日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提高全球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度的要求。在此思想引领下,依据中国公民教育的实际状况,可以更好地明确中国公民教育的实践化与现代化发展方向,并厘清中国公民教育的改进路径,即:在广泛合作中形成多元互动的公民培养模式,在强化综合性公民教育课程中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在明确教师公民教育角色的前提下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并基于本土传统教育优势谋求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从而让中国公民教育走向世界前列,让中国公民具有更强大的人类担当和世界担当。
    • 林倩翼
    • 摘要: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企图从整个城邦出发去探讨人的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城邦与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类似,如果人是小写的正义,那映射到城邦就是大写的正义。他希望通过分工确保大写的正义,通过系列公民教育来确保小写的正义,培养正义的公民是构建正义的城邦的必经之路。在对公民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诗与哲学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理想国》一开始以讨论正义开篇,最后以诗与哲学的争论结束,苏格拉底指责诗歌教育所带来的危害,拒绝摹仿艺术进入理想城邦,通过探讨苏格拉底如何建立正义的城邦,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态度,以及应该如何对公民进行审美教育。
    • 刘智标
    • 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珠三角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港澳地区高校的公民教育表现出极强的中西方文化整合性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公民教育主要差异是港澳地区国家认同教育的缺失,成因是国家认知度、公民教育关注维度和城市文化价值链理念不同。强化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公民教育,要坚持国家认同,消除隔阂,引导年轻一代形成正确的公民价值观。
    • 王娇
    • 摘要: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抓手是家国情怀,核心依托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充分利用,突出教材前后逻辑,进行跨学科教学尝试。还要利用广佛丰富的历史文化乡土资源,进行课堂内外实践;兼顾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
    • 汤锋娟
    • 摘要: 小学生是振兴民族的传承者,是加速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后备力量。所以,小学生需要提前适应公民素质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可知,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公民教育资源,教师需要充分结合这些教育资源展开教学,为学生实施正确的公民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的重要性,保障学生的未来发展。本文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分析探索公民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促进现代化社会的构建。
    • 钱广
    • 摘要: 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高素质合格公民。提出通过建立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构建公民意识教育内容体系以及创建公民意识教育良好育人环境,形成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