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社

南社

南社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1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南社的相关文献由444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建陵、张末梅、张春田等。

南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1 占比:100.00%

总计:561篇

南社—发文趋势图

南社

-研究学者

  • 金建陵
  • 张末梅
  • 张春田
  • 汪梦川
  • 郭长海
  • 孙之梅
  • 李海珉
  • 郭建鹏
  • 陈东林
  • 孙立新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王佩智
    • 摘要: 因为西泠印社地处孤山一隅,清静疏朗,加之有诗、书、画、印四绝之誉的首任社长吴昌硕为西泠印社题写了大量的楹联诗赋,使这方土地更加诗情浓郁,许多名流贤达、文人雅士慕名而来。那些曾经过往交游于西泠印社的人和事,如山崖边的朵朵野菊花,清纯美丽;又如孤山台阶上的屐痕,斑斑可数。南社西泠留诗篇1915年夏天,著名诗人、南社领袖柳亚子等南社社友30余人来杭州,与在杭的南社社友丁白丁、丁不识、丁展庵兄弟,陈虑尊、陈越流等兄弟,以及丁和甫、楼辛壶、李叔同、王漱岩、程光甫、林之夏、费龙丁等小聚,一时胜友如云。
    • 郭建鹏
    • 摘要: 1917年在文学场域中发生了新旧文学之间的论争,参与者有胡适代表的新文学派、柳亚子代表的南社群体,同时还有陈衍为代表的宋诗派卷入其中。一场因文学见解不同而引发的论争,导致南社群体的内讧与裂变。究其原因,根在南社缺乏对20世纪初期文学场域革新意识的了解,以对立与批判的方式来处理内部文学分歧,矛盾只能激化,意气用事与结党营私之气,更将分歧导入绝境。
    • 罗紫鹏
    • 摘要: 《黑海迴澜》是《宁波小说七日报》上连载的一篇醒世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梦境讨论晚清时期中国现状及社会改良等问题。由于小说主人公以作者自身为原型,而且作者与《宁波小说七日报》的主编倪轶池交好,以此推知小说作者“十里花中小隐主”是镇海刘筠。作为近代宁波籍革新派人士,刘筠不仅加入中华同盟会,还是南社、翼社等社团成员,他的文学创作及与文坛同仁的往来,既反映出其改造国家的抱负,同时也呈现出近代宁波志士利用报刊及文学为裨补时弊所做出的努力。
    • 付洁
    • 摘要: 在上个世纪初南社内部的唐宋诗之争中,姚鹓雏明确反对以宗唐宗宋区分诗之高下,提出“分唐界宋,固为无当”,认为诗家应兼容并蓄,转益多师,诗学观念十分通达。在其《止观室诗话》《赭玉尺楼诗话》《生春水簃诗话》等诗话中,姚鹓雏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诗歌创作的基本法则,强调有为而作的创作理念,并将“化境”“韵味”“新意”等综合作为诗歌品评的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诗歌评论体系。同时,姚鹓雏还在诗话中摘录了一些当时尚未刊于世的作品,具有较为珍贵的文献价值。
    • 刘墨
    • 摘要: 本文以南社初期创建人物陈去病、柳亚子、黄宾虹的书法为例,分析了晚清民国时期诗社人物在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本文还从南社分社的角度,简要介绍了乐石印社的状况.
    • 邱睿
    • 摘要: 南社研究的推进,需要新的视角和材料,书法恰可作为视角之一,进入另一个南社研究的叙述逻辑.相对于过去重视《南社丛刻》之类的文本研究, 『书法 』研究可以还原南社社团活动『现场 』,弥补相关细节缺失问题,从书法的角度也可以探知社员交往的丰富内容.
    • 李阳洪; 张梦渝
    • 摘要: 二十世纪初各类社团纷纭,成为新文化运动前锋.南社是近现代非常重要的文化社团,是具有现代科层制的组织机构,社员多是诗书画兼备的文化精英,有着广泛的书法相关活动.以南社社员为代表的文人书法,在个人面貌、整体风格的多样性上得到扩张.借助汉字简化运动对文字与书法发展的现代反思,章草书简化方案、标准草书方案等促进了草书在现代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发展.
    • 汪梦川
    • 摘要: 署名"曼昭"的《南社诗话》,不但在民国时期颇有影响,时至今日仍然聚讼纷纭。最近由于台湾时报文化将其更名为《汪精卫南社诗话》出版,遂又引起热议。笔者从事南社研究有年,也曾撰文参加讨论。关于曼昭《南社诗话》的基本观点是:(1)曼昭非汪精卫;(2)《南社诗话》非一人独著。迄今为止,虽然不断有新材料出现,但是笔者仍然坚持这一看法,并曾写过《曼昭"手稿"献疑》及《"曼昭即汪精卫"说再考》两文,不过尚未公开发表。
    • 黄凰
    • 摘要: 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于第42期拍品展览中展出了著名文献学、校勘学家陈乃乾留存的与当时多位友人的书札。在这批存礼中,有多位南社友人的书信,而姚光即是南社友人中存札最多的一位。此次整理的姚光致陈乃乾札,据考证时间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信札内含丰富,涉及《观堂遗墨》《测海楼旧本书目》《松江府属旧志两种》等数部重要书籍的形成与流传信息,以及“中国学会”的酝酿及诞生,《国学》月刊的创刊与发展,家庭与社会之迁变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孙之梅; 李香月
    • 摘要: 民国初建,湖湘士民遭遇了新制度的镇压与军阀混战的摧残,《红薇感旧记题咏集》与"醴陵兵燹题征"就是1913年和1918年两次大动荡的诗歌书写.这两次诗歌创作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数是南社成员,主持者是南社湘籍社员傅熊湘.前者表现袁世凯窃取总统大权后对辛亥革命志士的镇压;后者表现护法战争中南北军阀混战,轮番屠戮湖南民众的恶行以及张敬尧主政湖南实行的暴政.诗人们在《题咏集》中尚且能逞才斗艺,展现自己的名士风流与龚诗风调,"题征"则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控制诗歌体式,有效地发挥诗歌的叙事功能.这两次诗歌活动是民国后南社应和时代风云最有效的创作,凝聚了南社湘籍社员,刺激了濒临解体的南社社团的活力."题征"发生于新文化运动前夕,延续着"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诗歌传统,肩负起以诗纪史、补史的使命,相较于此后中国社会乱象丛生中新诗缺乏有力反映的现象,用自己的创作实绩说明古典诗歌并非"死文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