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

厄他培南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244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实用药物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等;厄他培南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单晓燕、时惠麟、陆洋等。

厄他培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8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244 占比:99.09%

总计:9329篇

厄他培南—发文趋势图

厄他培南

-研究学者

  • 单晓燕
  • 时惠麟
  • 陆洋
  • 史颖
  • 谢赞
  • 刘军
  • 安晓霞
  • 张怀宝
  • 方健
  • 毕光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伟
    • 摘要: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临床应用三种常见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厄他培南)合理性。方法调取某三甲医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247例出院病历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包括给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病原学检查及会诊等指标。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2版)》、《桑德福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48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及药品说明书制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分析评估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结果厄他培南DDDs、DUI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美罗培南组DDDs、DUI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97.17%,阳性检出率86.25%,依据药敏结果用药率81.78%,其中病原菌分布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40.58%)、铜绿假单胞菌(28.02%)、大肠埃希菌(20.29%)。临床不合理用药因素主要以品种选择、给药方案、病原学及疗效评估、会诊权限为主,其中具体原因及占比主要为感染部位品种选择错误(0.81%)、特定细菌品种选择错误(0.81%)、特殊人群品种选择错误(0.4%)、用法错误(2.43%)、配伍用药错误(0.81%)、用量错误(2.83%)、用药前病原学未送检(2.83%)、使用特殊抗菌药物会诊记录及病程记录缺失(2.43%)。综合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厄他培南临床应用不合理情况较为显著。结论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因素,主要表现为用法错误、用量错误、用药前病原学标本未送检以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记录及病程记录缺失。临床医生倾向选择美罗培南作为治疗药物,且给药剂量偏大;较少选择厄他培南进行治疗,且给药剂量不足。用药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检出阳性率、依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率均达到相关标准。厄他培南临床应用不合理用药情况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须重点关注该药临床合理应用。
    • 王伟; 郑永卫; 赵晨光; 王建成; 刘笑成; 刘剑霜; 李振兴; 张华春
    • 摘要: 目的:分析厄他培南在老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样本区间:2019年1月-2020年5月,研究主体:66例老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病例样本,以奇偶数字法对纳入样本分组,33例记作对比组给予常规抗炎治疗,33例记作研究组采用厄他培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研究组综合有效率81.82%(27/33)高于对比组57.58%(19/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在非手术治疗中应用厄他培南,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实际情况,如果48小时内无好转迹象,应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 董劼; 刘秀菊; 李菲菲; 李浩然; 张志清
    • 摘要: 目的:考察厄他培南对米卡芬净在大鼠体内游离浓度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单独给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米卡芬净15 mg·kg-1,合并给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厄他培南100 mg·kg-1和米卡芬净15 mg·kg-1.采用离心超滤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米卡芬净单独给药组与米卡芬净和厄他培南合并给药组大鼠血浆中游离米卡芬净的质量浓度,比较2组的药动学参数.结果:米卡芬净在20~ 640 μg·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米卡芬净绝对回收率为(90.61±3.29)%~ (96.83±1.59)%(n=5),相对回收率为(94.05±4.12)%~ (99.52±2.10)%(n=5).厄他培南可使米卡芬净的Cmax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余参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大鼠体内米卡芬净游离浓度.厄他培南对米卡芬净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 尚晨; 帅瑗; 应颖秋; 杨丽; 赵荣生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厄他培南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并分析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分层随机抽样法,获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使用厄他培南的住院患者病历300份,基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患者使用厄他培南的适应证、微生物送检情况、用法与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使用厄他培南的300例住院患者中,围手术期预防用药42例(占14.00%);治疗用药258例(占86.00%),其中208例接受了微生物检查,治疗用药前微生物送检111例(占微生物送检总病例数的53.37%).合理用药238例,用药合理率为79.3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用药起点过高、用药疗程过长以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影响厄他培南用药合理性的因素包括是否有临床药师干预(P<0.05)和科室类别(P<0.001).结论:我院厄他培南的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干预管理,促进厄他培南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 武明芬; 赵志刚
    • 摘要: 目的: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分级管理提供建议,促进青霉烯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对已经上市的青霉烯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结构、药理学和药动学特性、抗菌谱及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分析和比较不同品种的特点,提出分级管理建议。结果和结论:厄他培南具有半衰期长、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杀菌作用强且不过度覆盖非发酵菌、不易产生耐药性、日均费用低等优点,正确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院内细菌耐药发展,有效改善医院耐药环境。法罗培南具有口服吸收好、无肾毒性、对静止期细菌有杀灭作用、抗菌谱更广、对G+菌作用强、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日均费用低等优势,适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感染。建议根据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和抗菌谱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将厄他培南、法罗培南作为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以提高这两种药物临床应用的可及性,减少其他碳青霉烯类品种的使用,并降低碳青霉烯类耐药菌的产生。
    • 董劼; 刘秀菊; 李菲菲; 李浩然; 张志清
    • 摘要: 目的 研究厄他培南对米卡芬净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完善两药合用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米卡芬净15 mg/kg,试验组大鼠尾静脉依次注射给予厄他培南100 mg/kg和米卡芬净15 mg/kg,分别于给药后2、10、20、30 min和1、2、3、4、6、12、24 h于眼内眦取血0.5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米卡芬净的质量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用DAS 2.1.1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试验组的AUC0~24 h、AUC0-∞、t1/2、CL和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C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他培南对米卡芬净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影响很小.
    • 王晓燕; 秦亚玲; 韩群; 辜锡恩; 晏紫; 付奎; 李德峰; 邓锴
    • 摘要: 具有多重耐药性和广泛耐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抗结核药物.结核分枝杆菌的L,D-转肽酶LdtMt2直接参与肽聚糖的形成、细菌毒性和β-内酰胺抗性.该酶是潜在的抗结核靶标,可以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抑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肺结核的药物.据报道,LdtMt2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相互作用时,存在两种不同的中间状态,即状态Ⅰ和Ⅱ.状态Ⅰ被认为是初始加合物形成状态,而状态Ⅱ被认为是稳定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状态,并伴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蛋白质的局部构象排列.本文报告了一个LdMt2-ertapenem新中间状态Ⅰ-plus,具有与状态Ⅱ相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构象和与状态Ⅰ相似的局部蛋白质构象.该新状态是从状态Ⅰ转变为状态Ⅱ的中间状态,构象变化发生在厄他培南分子而不是蛋白质,我们的工作有助于阐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LdtMt2作用后发生的变化,并与其他报道的中间状态一起揭示L,D-转肽酶如何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互作用.
    • 王昭文; 翟康; 张磊; 万克柔; 李岳锋
    • 摘要: 以乙醇改性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10%Pd/C催化剂,考察不同还原剂对厄他培南收率及废Pd/C催化剂Pd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硼氢化钠和水合肼还原催化剂,废Pd/C催化剂的Pd回收率大于90%,明显高于甲酸和甲醛还原的催化剂,但水合肼还原催化剂的厄他培南收率较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