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
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

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贵州遵义
  • 出版时间: 2013-08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第四次麻醉药理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中间产物,是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枢纽.外源性丙酮酸盐可在无氧和严重缺氧下保护多组织和器官功能,尤其是心肌,内皮和血细胞以及神经/视网膜和肠组织等;这可能和改善糖代谢紊乱,促进细胞能量代谢,抗氧化和硝基化,纠正细胞内酸中毒,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线粒体等多途径修复细胞损伤有关.认为丙酮酸可能在保护缺血缺氧以及创伤和感染等所致组织细胞损伤和重症病例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改良一种心肌整合电极,用于记录全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经绝缘处理的9号注射器针头,与漆包铜芯线彼此间绝缘制作成具有外、中、内电极整合而成的全层心肌整合电极,检测通过后运用于家兔离体心脏的电生理实验研究中,并同步记录三层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图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电极运用于实验中,获得确切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经电极获取的家兔全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波形信号,稳定准确,结果符合实验要求.结论:结果表明改良整合电极可较好的用于动物心脏电生理学实验研究,改良设计可优化截取信号图形,改良细节的制作方法值得推广.
  • 摘要:本文对脑部海马结构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海马结构的分区和特点,重点对Papez环路和三突触环路与记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对1例颅脑损伤患者在全麻下行上下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出现麻醉机报警现象,发现氧气筒为二氧化碳气筒,提示严重呼吸性酸中毒,更换麻醉机后,调整呼吸参数,生命体征平稳.对二氧化碳毒性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临床工作中提高警惕,重视气源管理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对1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逐步减低流量停机,出现房颤心律、室速、室上速,遂行冠脉搭桥手术,心律正常后,逐渐减低流量停机,1月后复查,恢复情况良好.
  • 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维库溴铵在青年和中年女性患者全麻中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按美国麻醉协会(ASA)标准定为Ⅰ-Ⅱ级的乳腺包块手术女性患者分为青年组(18-44岁)和中年组(45-59岁),每组20例.麻醉诱导期间给予2ED95(0.1mg/kg)维修溴铵,用TOF-Watch加速度仪进行肌肉松弛监测,观察起效时间、时效、体内作用时间、恢复指数、TOF比率恢复到25%的时间.结果:青年组肌松起效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及TOF恢复到25%均明显短于中年组(156±33、186±44 s;66.6±29.3、76.9±19.6min;47.5±13.6、60.5±1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效、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患者对维库溴铵较敏感,起效快,体内作用时间短,但对肌松恢复过程无影响.
  • 摘要:目的:观察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1年认知功能和血清Aβ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60~75岁,分为两组,每组100例,Ⅰ组(异氟醚组);Ⅱ组(七氟醚组);同期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C组),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于术前1天、术后3天和术后12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减退又在各组内分为认知功能减退组(POCD组)和非认知功能减退组(NPOCD组).同时留取各组患者血清测定Aβ40和Aβ42.结果:术后3天和术后12个月Ⅰ组和Ⅱ组患者POCD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但Ⅱ组患者术后3天发病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12个月Ⅰ组和Ⅱ组患者POCD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观察对象不同时点血清Aβ42和Aβ40蛋白浓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各组POCD和NPOCD患者血清Aβ42和Aβ40蛋白浓度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对近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异氟醚,但长期的影响可能是一致的;两者对患者术后一年的血清Aβ40和Aβ42蛋白水平无影响.
  • 摘要:目的:回顾性调查骨科围术期输血患者,分析用血状况与转归情况.方法:电脑随机抽查1000例遵义医学院2006~2009年围术期输血的患者,从中筛选出围术期所有骨科输血患者222例,分析骨科患者的用血状况与转归情况.结果:2006~2009年红细胞输注率占72.41%,血浆输注率占23.87%,自体血回输输注率占41.89%,全血输注率占7.21%,未发现血浆与红细胞搭配输血情况;围术期成分血和自体血使用量比例逐年逐渐升高,从94.5%升至99.7%;全血用量逐渐降低,从5.53%降至0.35%.患者转归:除2006年1例死亡外(占4.76%),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围术期骨科患者成分输血与自体血回输比例增加,不影响患者治愈率,也不增加患者死亡率.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臭氧的理化性质,重点讨论了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其使用浓度和具体操作技术,并指出了臭氧治疗存在的不足.
  •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麻醉唤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20例,采用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结果: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唤醒前、后MAP和HR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唤醒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唤醒时间可控,且质量较高,唤醒时无躁动和呛咳等不良反应.
  • 摘要:本文在对人体睡眠促进系统和觉醒调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生理性睡眠调节机制出发,探索能模拟人失眠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失眠动物模型,并用于镇静催眠药临床药效评价中,为镇静催眠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观察丙酮酸钠林格氏液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刚性指数(ERI)和变形指数(EDI)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CPB下行单瓣膜置换的患者10例(n=10),分别在CPB转机前(T1)、转机10min(T2)、转机60min(T3)、停机60min(T4)采桡动脉血,T1时点采血3ml测基础值,T2、T3、T4时点各采血21ml,平均分成7份(每份3ml),一份用于孵化前测ERI、EDI,余6份分为对(C组),丙酮酸组(P组),乳酸组(R组)三组,每组两份,C组两份均加入生理盐水1ml在370C下分别孵化30min、60min后测ERI和EDI,P加入丙酮酸钠林格氏液1ml;R组加入乳酸钠林格氏液1ml;其余处理同C组.结果:CPB后,患者ERI、EDI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与T1时点比较,T2时点ERI明显升高(P<0.05);T2、T3、T4时点EDI均明显升高(P<0.05);T2时点,P组孵化30min后,ERI明显降低(P<0.05);C组、R组孵化30min、60min后ERI均无明显变化,但同时点组间比较,P组孵化30min后,ERI明显低于C组和R组(P<0.05);T3、T4时点各组孵化前后ERI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2时点,P组孵化30min后,EDI明显降低(P<0.05);C组、R组孵化30min、60min后EDI均无明显变化,但同时点组间比较,P组孵化30min后,EDI明显低于C组和R组(P<0.05).T3时点,P组孵化30min后,EDI明显降低(P<0.05),C组、R组孵化30min、60min后EDI均无明显变化,但同时点组间比较,P组孵化30min后,EDI明显低于C组和R组(P<0.05).T4时点各组孵化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丙酮酸钠林格氏液孵化对CPB后患者ERI、EDI值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 摘要:目的:评价经外周静脉预先注射布托啡诺或者喷他佐辛预防舒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ASA为Ⅰ或Ⅱ级,年龄在18-60岁之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布托啡诺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Ⅱ组:喷他佐辛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mg/kg);Ⅲ组: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观察经外周静脉预先注射干扰药物后1min,快速注射0.3ug/kg舒芬太尼(3s内注射完毕)所诱发咳嗽的发生情况以及实验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MBP和HR的变化,并评估各组患者的体动反应的情况.结果:Ⅰ、Ⅱ、Ⅲ组咳嗽的发生率分别为2.5%,7.5%,45%.Ⅰ组、Ⅱ组的发生率低于Ⅲ组(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应用布拖啡诺和喷他佐辛均可以明显降低罗库溴胺注射痛引起的体动反应的发生率(P<0.05),但是布托啡诺更具优势(P<0.05).结论:经静脉预注布托菲诺或者喷他佐辛均能有效预防舒芬太尼的咳嗽反应,且使气管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由于静脉预注布托啡诺可以更好地降低体动反应的优点,更值得推荐.
  • 摘要:氯胺酮(Ketamine,Ket)为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本文简要介绍了氯胺酮的药理学特点,重点讨论了氯胺酮的抗炎作用,认为氯胺酮通过对细胞内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最终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摘要:本文重点从GABA受体和NMND受体两方面,研究了全身麻醉药和挥发性麻醉药对为成熟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机制,为开发防止人类长期神经行为异常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 摘要:异氟烷为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的吸入麻醉药,研究发现:异氟烷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靶点广泛分布于脊髓、脑干、间脑和皮层,使用异氟烷预处理对中枢神经产生保护作用.通过对异氟烷的药理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和异氟烷预处理对大脑及脊髓产生保护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对异氟烷产生保护作用所伴随的副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趋向从近期研究发现,预处理已经不断应用于临床,因此全面了解异氟烷预处理的作用,对于脑保护及脊髓保护产生重要作用.
  • 摘要:研究表明,在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心力衰竭、老年、心肌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状态下,麻醉药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与正常状态下存在一定差异.为此进一步加强在病理状态下麻醉药物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特别是阐明麻醉药物心肌保护作用的有效性、适应证、合理选择麻醉方法等问题,对完善病理状态下麻醉药物的心肌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结合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重点讨论了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肺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七氟醚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Ca2+超载、中性粒细胞聚集,触发内源性分子机制及内源性活性物质,最终开放KATP通道、抑制mPTP,进而保护再灌注器官.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体内丙泊酚药物浓度的LC-MS/MS分析方法,对晚孕期(孕20天)大鼠及宫内胎鼠丙泊酚暴露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以探索母鼠和胎鼠的药物代谢规律和特点,为丙泊酚在临床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150mm*2.1mm),麝香草酚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0.1%氨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1.采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样品采用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进样.晚孕大鼠以10mg· kg-1丙泊酚经尾静脉注射,采集给药后150min内母鼠与胎鼠全血样品(血量100μL)以及胎盘和胎脑样品(100mg),测定血浆、胎盘和胎脑丙泊酚药物浓度.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0-500ng·mL-1,最低定量下线为20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8.45和7.92,准确度(%REC)在90.53和100.55范围内,其余方法学考核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药物代谢动力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母鼠与胎鼠血浆丙泊酚药物浓度Cmax分别为5.072±1.791和1.405±0.298 mg·L-1;AUC(0-t)分别为106.613444.533和89.132±20.943mg·L-1· min-1;T1/2分别为51.766±10.730和62.793±31.382 min.胎盘丙泊酚药物浓度Cmax为436.50±37.44 ng·g-1,胎脑丙泊酚药物浓度Cmax为228.67±71.63 ng·g-1.结论:丙泊酚能够快速经大鼠胎盘转运,在首个采样时间点(3min)即可测得胎鼠血浆药物浓度为1.405+0.298μg·mL-1.比较母胎血浆药物浓度变化曲线,显示母鼠呈现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而胎鼠呈现明显的吸收相和消除相,而且母鼠丙泊酚血浆药物浓度在给药后30min内均高于胎鼠.由于胎鼠血浆药物浓度下降缓慢,提示胎鼠对丙泊酚的代谢和清除能力差,即小剂量的丙泊酚可以在胎鼠体内维持较长的时间.在相同采样时间点,胎脑丙泊酚药物浓度始终低于胎盘药物浓度,提示胎鼠对丙泊酚有持续代谢能力.实验建立了体内丙泊酚药物浓度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在大鼠中首次实现了丙泊酚的母胎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为进一步指导丙泊酚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频段功率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清醒兔俯卧位固定在兔台上,在兔头的左、右额、颞、顶、枕部位放置自制钩形电极,左、右耳部放置无关电极,前额放置参考电极.描记清醒状态脑电图3~5 min后,耳缘静脉给药:NS组iv生理盐水;NA组iv 200 μg·kg-1纳洛酮;LD、MD、HD组分别iv芬太尼10、20、40 μg·kg-1;NAF组iv 200μg·kg-1纳洛酮5min后iv芬太尼40μg·kg-1.静注药物均为1 ml·kg-1,均在30s内注完.各组采集给药前30 s及给药后30 s、1、2、3、5min时的脑电信号,每次采样5s.采用功率谱分析法,观察兔给药前后β2频段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NS组、LD组和NA组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 0.05);MD组和HD组中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大部分脑区增加(P<0.05,P<0.01),此改变与芬太尼剂量呈正相关.除少数时点、个别脑区外,NAF组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均与给药前相似(P>0.05).结论: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此作用,表明阿片受体介导了这一过程,提示β2功率百分比可能作为反映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 摘要:目的:研究局麻药布比卡因对大鼠离体血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经皮下麻醉后放血处死,迅速分离胸主动脉,剥离血管周围结缔组织.截取4mm宽的血管环,将标本至于含有10mL改良K-H营养液的浴槽中.观察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以及Sigma盐酸布比卡因诱导的血管环收缩反应.结果: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连续累积给药(90~962 μmol/L)时,当布比卡因浓度为612μmol/L时,血管收缩反应达峰值(0.54±0.30 g,n=4);以60 mmol/L KCL收缩反应标化布比卡因诱导的收缩反应时,布比卡因诱发的收缩反应为26.05±11.46%.随着布比卡因浓度进一步升高,血管出现舒张反应.此外,累积给予Sigma盐酸布比卡因时,布比卡因在10~300 μmol/L浓度范围内未诱发收缩反应(n=8).当采用单浓度给予Sigma盐酸布比卡因(一个血管标本一个药物浓度的给药方式)时,100、200、300、400和500 μmol/L浓度的布比卡因所产生的收缩反应依次为:0.14±0.03 g、0.49±0.16g、0.69±0.14g、0.48±0.22 g和0.46±0.10 g(n=6),以KCL标化后的收缩反应分别为:7.96±3.73%、21.55±5.32%、29.66±4.00%、22.95±6.88%和16.74±3.27%.Sigma盐酸布比卡因浓度为300 μmol/L时,其诱导的收缩反应显著强于100、200、500 μmol/L所诱导的收缩反应(P<0.05).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同一标本反复3次给予布比卡因300μmol/L时,各自的最大收缩反应依次为0.78g、0.52 g和0.3g.结论:研究发现,尽管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累积给药时的最大收缩反应(26.05±11.46%)与Sigma盐酸布比卡因单次给药时所诱发的最大收缩反应(29.66+4.00%)无显著差异;但是,二者诱发最大收缩反应的浓度分别为612 μmol/L和300 μmol/L.此外,同一标本采用相同浓度反复给药时,盐酸布比卡因所产生的收缩反应随给药次数增多而显著降低.研究结果提示,布比卡因可使大鼠离体主动脉产生收缩反应,该收缩反应具有脱敏的特征.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依托咪酯对皮层S1区和丘脑VPM核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与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影响中枢整合躯体感觉信息的具体方式,进一步推测依托咪酯引起意识消失的相关机制.方法:使用11-19天的SD大鼠、采用脑片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在-67mV钳制电压下,分别记录脑片S1区(n=6)或VPM核(n=6)的单个神经元在灌注3、6、12μmol/L(μM)依托咪酯前后5min内sEPSC和mEPSC电流的变化.在记录过程中,持续灌流含有GABA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的人工脑脊液,以消除依托咪酯对GABAA受体的直接激动作用而间接影响兴奋性突触传递.记录sEPSC时不加入河豚毒素(TTX),记录mEPSC时在人工脑脊液中加入TTX阻断快钠通道以阻断动作电位.结果:①依托咪酯(3μM)对S1区sEPSC的频率、振幅、Decay time没有影响(P>0.05);而依托咪酯(6μM、12μM)对S1区sEPSC的频率有影响,且抑制率分别为37%±=13%和40%±11%(P<0.01),但对振幅、Decay time没有影响(P>0.05);提示依托咪酯对脑片皮层神经元的自发兴奋性突触传递没有影响,6μM和12μM则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动作电位参与的突触前膜谷氨酸递质的释放;②依托咪酯(12μM)能抑制S1区mEPSC的频率、振幅,抑制率分别为37%±13%、10%±5%(P<0.01),但对mEPSC的Decay time没有作用(P>0.05);依托咪酯(3μM、6μM)对mEPSC的频率、振幅、Decay time没有影响(P>0.05).提示实验设置浓度的依托咪酯不影响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的敏感性,12μM依托咪酯能抑制突触前膜终端自发的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并抑制其引起的突触后效应,3μM和6μM对其没有影响;③3μM、6μM和12μM依托咪酯对VPM核sEPSC和mEPSC的频率、振幅、Decay time没有影响(P>0.05).提示实验设置浓度的依托咪酯不影响VPM核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结论:①依托咪酯可通过突触前调节机制影响S1区神经元的兴奋性传导;②依托咪酯对感觉传导通路的影响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皮层S1区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而不通过影响丘脑VPM核的兴奋性突触传递;③在没有外来刺激的生理情况下,通过直接抑制S1区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传递进而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这也许是临床上使用依托咪酯引起意识消失的中枢敏感机制之一;④依托咪酯对S1区和VPM核神经元突触后膜谷氨酸受体没有明显作用.
  • 摘要:目的:选择丘脑VPM-桶状皮层环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作用下两个脑区神经元膜上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及动作电位的功能变化,分析氯胺酮影响丘脑-皮层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制备SD大鼠脑片,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氯胺酮作用下丘脑VPM和桶状皮层神经元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和动作电位数据.分析电压门控钠通道电流-电压曲线、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去失活曲线,单个动作电位的幅度、90%复极化动作电位时程(APD90)及动作电位连续性发放频率等.结果:1.氯胺酮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电压门控钠通道.氯胺酮对大鼠桶状皮层和VPM神经元INa的IC50分别为(686.72±39.92)μM and (842.65±87.28)μM,并且加快钠通道的失活过程,使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延缓钠通道失活后的恢复,但并不影响钠通道的激活过程.2.VPM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激活阈值比桶状皮层神经元低,电流密度更大,能更早达到峰电流相位.3.氯胺酮抑制大鼠大脑桶状皮层和VPM神经元动作电位幅度,延长其APD90,使其激活阈电位和超极化后电位最低值升高.低剂量氯胺酮能使大鼠大脑桶状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连续性发放频率轻度增加,但不影响VPM神经元.高浓度氯胺酮作用下两脑区神经元不能引出动作电位连续发放.结论:1.临床浓度氯胺酮不能显著抑制大鼠桶状皮层和VPM神经元钠电流,说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不是氯胺酮产生全麻效应的主要作用位点;2.VPM神经元兴奋性高于桶状皮层神经元;3.低剂量氯胺酮可能轻度增加桶状皮层神经元兴奋性,而不影响或轻度降低VPM神经元兴奋性;高剂量氯胺酮显著抑制两脑区神经元兴奋性.
  • 摘要: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mulsified isoflurane,EI)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血浆皮质酮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完全空白组(Ⅰ):不做任何处理;阳性对照(NS组,Ⅱ):尾静脉注射NS0.1ml/100g;乳化异氟醚组(EI组,Ⅲ):尾静脉注射8%EI 0.1 ml/100g.所有大鼠先行Morris水迷宫训练5天建立学习记忆模型,再按分组测试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皮质酮含量.结果:与训练1天比较,训练5天后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静脉麻醉苏醒后6h,大鼠逃避潜伏期及2min内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及2min内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皮质酮含量:Ⅰ、Ⅱ、Ⅲ组皮质酮含量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静脉注射麻醉剂量的EI,对大鼠麻醉苏醒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浆皮质酮水平无明显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期重复吸入七氟烷对大鼠幼年期、成年期的行为学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n=24),随机分为3组,2.6%七氟烷组(n=8,sev2.6组)、1.5%七氟烷组(n=8,sev1.5组)、对照组(n=8,con组).各组分别于出生7、14、21d(P7,P14,P21)吸入2.6%、1.5%七氟烷及运载气体1h,于出生P28、P29行可视平台实验,幼年期(P32~P36)及成年期(P91~P95)行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结果:(1)可视平台实验,与P28相比,各组大鼠总路程P29显著增大(P<0.01);游泳速度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2)定位航行实验随着实验天数增加,搜索策略逐渐由边缘式、随机式变为趋向式、直线式.(3)幼年期逃避潜伏期(s)sev2.6组分别为40.10±3.63、48.62±3.33、31.59±4.73、33.54±4.19、31.23±4.14;sev1.5组分别为44.45±2.90、35.37±3.75、28.90±4.08、29.41±3.97、25.07±3.34;con组分别为29.36±3.92、36.63±4.34、30.26±4.37、16.17±1.89、13.00±2.83.与con组相比,sev2.6组和sev1.5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其中sev1.5组于P32、P36显著延长(P<0.01);与sev1.5组相比,sev2.6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4)成年期逃避潜伏期(s)sev2.6组分别为18.27±3.93、18.82±3.26、15.53±2.68、12.46±3.29、9.10±2.30;sev1.5组分别为16.45±2.65、18.07±4.07、11.67±1.78、13.39±3.71、10.45±2.89;con组分别为13.50±3.63、17.19±3.85、14.86±2.68、9.52±2.63、8.19±2.12.与con组相比,sev1.5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5)空间探索实验幼年期平台区域滞留时间、运动距离及进入次数3项指标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年期进入平台区的次数sev1.5组(1.86±0.90)较con组(3.63±1.69)少(P<0.05).结论:新生期重复吸入七氟烷损害幼年大鼠的陈述性记忆功能,且有浓度依赖性.1.5%七氟烷陈述性记忆的损害有两个峰值,可延长至成年,并损害成年期空间联想和回忆探究能力.
  • 摘要:目的:观察成年大鼠吸入异氟醚2h后对大鼠海马区和皮层区NMDAR1受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N=6×6组),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n=6)、O组(氧气组,n=6)、实验组根据异氟醚麻醉2h后苏醒时间点的不同分为四个亚实验组:T1组、T2组、T3组和T4组(2%异氟醚组,n=6),所有大鼠麻醉前先连续5d行Morrs水迷宫实验训练,模型建立后,A组在空气环境中休息2h,O组吸入纯氧2h,实验组T1组吸入2%ISO2h,待完全苏醒后2h行水迷宫检测行为学,注射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4%多聚甲醛(PH7.2~7.4)灌注,取出脑组织固定24h,T2组、T3组、T4组,分别于完全恢复后24h、7d、14d各时间点行水迷宫检测后,分别注射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取脑组织固定,然后将石蜡包埋切片用SABC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海马区和皮层区NMDAR1受体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结果:1、海马区NMDAR1受体显示:与A、O、T3、T4组比较,T1、T2组CA1区、CA3区NMDAR1受体平均光密度明显下降,P<0.05;与A、O组比较,T3组CA1区NMDAR1受体平均光密度下降,P<0.05;与T1、T2组比较,T3组CA1区平均光密度升高,P<0.05;2、与A组比较,其余各组皮层区NMDAR1受体平均光密度均升高,P<0.05;3、细胞凋亡:与与A组比较,海马、皮层区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入2%异氟醚2h对成年雄性大鼠海马区NMDAR1受体在短时间内是抑制作用,而对皮层区的NMDAR1受体是兴奋作用;吸入2%异氟醚2h不会对成年大鼠海马及皮层区的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 摘要:在研究右美托咪定药理作用和相关受体,以及内源性睡眠通路生理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右美托咪定与内源性睡眠通路之间的关系,认为右美托咪定通过LC而影响内源性睡眠通路,最终产生镇静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连续12周灌胃给予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和消旋多沙唑嗪(8 mg/kg)后,清醒大鼠动脉血压的变化.方法:采用CODA无创血压测量系统读取末次给药前0时、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溶媒对照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于给溶媒后2、4、8、12小时无显著性改变(P>0.05).消旋多沙唑嗪组大鼠的收缩压在给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以及12小时均显著低于药前值(P<0.01).长期给予消旋多沙唑嗪降低未禁食清醒大鼠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的作用与其降低收缩压的作用相似.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消旋多沙唑嗪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P<0.01).与消旋多沙唑嗪相似,右旋多沙唑嗪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在末次给药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均显著低于药前值(P<0.05或P<0.01).但是,右旋多沙唑嗪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最大降幅(药后8小时)显著小于消旋多沙唑嗪(P<0.05).末次给药后8小时,左旋多沙唑嗪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与药前值相比,轻微但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但是,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左旋多沙唑嗪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最大降幅(8小时)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清醒大鼠连续12周灌胃给予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和消旋多沙唑嗪8 mg/kg条件下,与溶媒对照组的大鼠血压值相比,消旋多沙唑嗪和右旋多沙唑嗪显著降低大鼠血压;但是,消旋多沙唑嗪的降压作用显著强于右旋多沙唑嗪.与溶媒对照组大鼠血压值相比,左旋多沙唑嗪连续12周灌胃给药,对清醒大鼠血压无显著影响.
  • 摘要:本文分析了DAAO(D-型氨基酸氧化酶)的生物学作用,并探讨了脊髓DAAO基因和过氧化氢阻断吗啡镇痛的耐受性,为治疗慢性疼痛和吗啡镇痛耐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号通路.
  • 摘要:目的:探讨张口受限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fibreoptic bronchoscope,FOB)健忘镇痛慢诱导插管的处理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段实施局部麻醉:鼻腔以1%丁卡因加3%麻黄碱行鼻腔表面麻醉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喉-声门上区以2%利多卡因2ml表面喷雾麻醉;喉-声门下区以2%利多卡因2ml/次经环甲膜穿刺行喉及气管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完善后,氟哌利多1~2mg、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2ug/kg、丙泊酚1mg/kg依次静脉推注.可视下将套有钢丝气管导管的纤支镜经鼻腔置入,出后鼻孔后即可见会厌,缓慢推进纤支镜并调整角度完全暴露声门,将纤支镜头端进入声门下气管内3~5cm,见气管隆突后即顺势插入气管导管.结果:125例中113例一次插管成功,12例经变换头部体位和旋转导管方向2~3次后插入成功,有效率100%.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下纤支镜鼻插管适用于中、重度张口受限患者,插管时间缩短,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保证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损伤小,并发症相对少,术后基本无不良记忆,病人感觉较为舒适,减低了手术风险.
  •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7例ASA Ⅰ~Ⅱ级住院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A组)和剖宫产组(B组).两组产前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评定精神和睡眠状况,记录有无妊娠期合并症.A组为自然分娩,B组椎管内麻醉后行剖宫产术,并术后均予舒芬太尼统一配方静脉镇痛,两组于产后1d、3d行认知状况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ic scale,VAS)调查,比较两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①两组产后1d均有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B组发生率高于A组(B组20%;A组9.4%);B组产后3d有1例(2.2%)发生认知功能障碍,A组无(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孕妇产前大部分存在精神紧张(A组59.38%;B组55.56%),睡眠欠佳(A组75%;B组62.22%),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比较意义;③两组年龄、孕产次、民族、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等一般情况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产前、产后1d、3d的MMSE评分及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产时观察指标的比较:B组出血量明显大于A组(A组273.59±86.55ml、B组371.11±173.69ml);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B组明显大于A组,B组12例(26.67%),A组0例(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妇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无关,可能与孕妇精神和妊娠后期睡眠状况、妊娠合并症、麻醉、手术、术中出血量增加和低血压、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
  • 摘要:肌松药是临床麻醉的重要辅助用药,但麻醉后残余肌松阻滞作用(RNMB)可导致肌肉收缩无力、血氧饱和度下降、急性呼吸衰竭、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本文对以下几种新型肌松拮抗剂的应用及特点做一综述:盐酸戊乙奎醚、Sugammadex、Aom0498-1和Aom0498-3、Org25969,旨在减少麻醉中出现的肌松残余.
  • 摘要:目的:观察地西泮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8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其与苯二氮(艹卓)受体的关系.方法:36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6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kg-1)、LD、MD、HD组(地西泮0.125、0.25、0.5 mg·kg-1)、F组(氟马西尼0.1 mg·kg-1)和FAD组(氟马西尼0.1 mg·kg-1+地西泮0.5 m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计算给药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F组和LD组中δ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MD组和HD组中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30s~30min内增加(P<0.05,P<0.01),且与地西泮剂量呈正相关(r=0.564~0.943,P<0.01);FAD组中给地西泮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且低于HD组(P<0.05).结论:地西泮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氟马西尼可逆转这一现象,表明地西泮对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由苯二氮(艹卓)受体介导,提示δ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静催眠程度的指标.
  • 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对利多卡因(lidocaine)及士的宁(strychnine)致惊厥作用及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1.右美托咪啶对利多卡因及士的宁致惊厥作用的影响.根据引起小鼠惊厥的模型不同,将实验分成2部分.每一部分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n=8):生理盐水组(NS1组)和右美托咪啶各剂量(7.5μg/kg、15μg/kg、30μg/kg)组(DA1、DA2、DA3组),各组小鼠先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啶,5min后再分别腹腔注射致惊厥剂量的利多卡因100 mg/kg或士的宁1.5 mg/kg.给药容积均为10 ml/kg.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时间、未惊厥数和死亡数.2.序贯法计算右美托咪啶对利多卡因及士的宁致惊厥ED50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S2组)和右美托咪啶各剂量组(DB1、DB2组,右美托咪啶分别为7.5μg/kg、15μg/kg).实验时各组小鼠先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剂量的右美托咪啶,5 min后再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或士的宁.相邻利多卡因或士的宁剂量之比为0.8.按序贯法测定各组ED50.结果:1.右美托咪啶对利多卡因及士的宁致惊厥作用的影响与NS2组比较,右美15μg/kg、30μg/kg组小鼠惊厥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随着右美剂量增大,小鼠惊厥的持续时间越来越短,且有剂量依赖性(r=-0.87,P<0.01),小鼠惊厥类型由强直型逐渐转变为阵挛型;而各组小鼠惊厥潜伏期、发生率、死亡率均无差异(P>0.05).与NS1组比较,右美托咪啶中高剂量组使士的宁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但DA1组差异无显著性;DA2组小鼠的惊厥潜伏期延长(P<0.01),未惊厥小鼠数增加(P<0.05);各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2.右美托咪啶对利多卡因及士的宁致惊厥ED50的影响NS2组利多卡因的致惊厥ED50为43.9mg/kg,与其相比,DB1组、DB2组(P<0.05)ED50增加.表明右美托咪啶可以拮抗利多卡因的致惊厥作用.NS2组士的宁的致惊厥ED50为0.55mg/kg,与其相比,DB1组、DB2组(P<0.01)ED50显著增加.表明右美托咪啶可以拮抗士的宁的致惊厥作用.结论: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右美托咪啶15 ug/kg和30 ug/kg有抗药物性惊厥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谷氨酸或增强甘氨酸作用有关.
  • 摘要:在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BIS在给类病人麻醉监测中的临床应用,对提高麻醉的质量、正确预测麻醉效果和指导麻醉药的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
  • 摘要: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在监测麻醉深度、探索全麻原理这两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回顾了QPEEG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发展过程,分析了脑电双频谱指数的优点与不足,重点讨论了QPEEG在全麻深度监测和全麻原理研究中的作用,以及麻醉药物对QPEEG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以319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一般护理、体温、呼吸道、循环系统、意外损伤、疼痛以及复苏等方面,对其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为麻醉后顺利清醒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中超滤对瓣膜置换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需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无超滤组(W组,n=20)及超滤组(UF组n=20).两组病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开胸后建立CPB.W组:CPB中不进行超滤;UF组:CPB复温至32℃时开始超滤,直至停机.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T0)、升主动脉阻断后10min(T1)、UF组在超滤时/W组在复温至32℃时(T2)、停机时(T3、术后24h(T4)和术后36h(T5)采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CPB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超滤液量;术后随访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ICU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输血量、引流量和尿量的情况.结果:1.血液流变学指标:CPB后两组各时间点与T0比较,红细胞刚性指数(IR)、变形指数(TK)、聚集指数(Agrbc)明显降低(P<0.05);UF组T3、T4、T5时间点IR、TK、Agrbc较T2明显升高(P<0.05).组间效应比较:超滤对红细胞IR、TK、Agrbc无明显影响.2.氧合指数、呼吸指数: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间点OI明显增大,T4、T5时间点则减少;而RI则相反(P<0.05).与T3比较:T4、T5时间点OI减小,RI则增大(P<0.05).组间效应比较:超滤组T5时间点氧合指数大于无超滤组,而呼吸指数小于无超滤组.3.术后随访:与W组相比,UF组患者ICU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超滤可改善CPB后的肺功能,有利于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恢复;而对红细胞的流变学无明显影响.
  • 摘要:本文分析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相关的炎症因素,并讨论了麻醉剂对POCD发病的影响,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摘要: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中枢胆碱能系统、突触可塑性及相关蛋白等方面,探讨了吸入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了麻醉药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机制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POCD的发生与麻醉药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对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影响,对脑内相关物质的影响,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及由一些炎症介质,易感基因和蛋白质变化参与完成的.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学习记忆和记忆障碍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全身麻醉药物对学习记忆影响的分子机制,认为吸入性麻醉药对多个分子包括AMPA受体、红藻氨酸受体等在内的靶点产生神经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记忆障碍.
  • 摘要: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5脂氧合酶(5-LOX)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39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3):假手术组(S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I组).采用线栓法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组吸入2%异氟醚2h,24h后制备模型.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随后处死,取脑组织测量脑梗死体积,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5-LOX、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NF-κB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I/R组5-LOX、MyD88和NF-κB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I组5-LOX mRNA、MyD88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I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5-LOX、MyD88和NF-κB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后可能通过下调5-LOX表达,抑制MyD88/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七氟醚预处理对全脑缺血是否具有长时程保护作用及其对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组(CI)、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sham)和七氟醚预处理+缺血组(Sevo+CI).CI和Sevo+CI组给予20min双侧颈总动脉结扎,Sham和Sevo+sham组暴露切口,不予动脉结扎.缺血14d时进行BrdU,Ki67和DCX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缺血4w进行Morris水迷宫和矿场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和自主活动,行为学测试后取材行BrdU/NeuN双标染色,观察新生神经元数目和比例.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CI组的逃避潜伏期在第2、3、4d长于Sham组(P<0.01),在第2、3d长于Sevo+CI组;空间探索实验中,CI组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短于其余3组.旷场实验中的活动路程和中心区活动次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缺血后14d,CI组小鼠的BrdU,Ki67和DCX阳性细胞数多于Sham和Sevo+sham组(P<0.05),Sevo+CI组多于CI组(P<0.05).缺血4w后Sevo+CI组SGZ的BrdU/NeuN阳性细胞数多于CI组(P<0.05),但Sevo+CI组BrdU/NeuN阳性细胞所占BrdU阳性细胞数比例没有增加.
  • 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肪乳组(F组)、6 mg·kg-1·h-1丙泊酚组(P1组)、12 mg·kg-1·h-1丙泊酚组(P2组)和24 mg·kg-1·h-1丙泊酚组(P3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am组穿线后稳定20 min,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余各组稳定20 min后均进行30min缺血和120 min再灌注.缺血前10 min,F组经股静脉输入脂肪乳2.4 ml·kg-1·h-1,P1、P2、P3组分别经股静脉输入丙泊酚6、12、24 mg·kg-1·h-1;记录平衡末、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时各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计算相应的心率-血压乘积(RPP);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测定自噬相关蛋白LC3、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的表达.结果:平衡末各组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120 min时,与Sham组相比,I/R组HR、MAP、RPP明显降低,心功能减弱,心肌梗死面积增大,血浆LDH活性升高(P<0.05);与I/R组相比,P1、P2、P3三组的心功能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血浆LDH活性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减低,p-Akt表达增加(P<0.05);I/R组和F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1组相比,P2组心功能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血浆LDH活性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减低,p-Akt表达增加(P<0.05),而P3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通过减少LC3的表达抑制自噬的发生,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探讨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在Delta阿片受体激动剂BW373U86后处理对心肺复苏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肺复苏脑损伤模型,自主循环恢复后(ROSC)30min静脉给予DOR激动剂BW373U86,观察大鼠复苏成功率并对存活大鼠进行神经系统评分,观察复苏后大鼠CRE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在mRNA水平的变化,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情况,进一步观察该作用被DOR拮抗剂Naltrindole抑制的效果.结果:DOR激动剂可上调CREB磷酸化水平,改善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量,而DOR拮抗剂Naltrindole可明显抑制DOR激动剂BW373U86的保护作用.结论:CREB的磷酸化可能参与了DOR激动剂BW373U86后处理对心肺复苏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于吗啡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相关炎症的作用及对吗啡耐受的影响.方法:利用热板法、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和RT-PCR法检测白藜芦醇对于吗啡急性耐受和慢性耐受行为学,脊髓NR2B和ERK、p38、JNK磷酸化水平,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 mRNA水平的影响;同时考察白藜芦醇对于吗啡诱导培养BV-2细胞p38磷酸化、NF-κB核转位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检测白藜芦醇对于AMPK的作用以及AMPK激活剂AICAR对于吗啡诱导p38磷酸化、NF-κB核转位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可以显著抑制吗啡急性耐受和慢性耐受模型吗啡镇痛效能;并能抑制吗啡慢性耐受模型中NR2B和ERK、p38、JNK磷酸化水平上调和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 mRNA水平的升高.在细胞水平,白藜芦醇可直接激活AMPK,抑制吗啡诱导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RNA水平升高、p38磷酸化水平升高和NF-κB核转位.同时白藜芦醇对吗啡导致的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可以被AMPK的抑制剂Compound C取消.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AMPK进而抑制p38-NF-κB级联通路,通过减轻神经炎症而改善吗啡耐受.
  • 摘要:简要概述了表观遗传学、受组蛋白乙酞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的含义和特征,在研究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分类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HDACI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通过干预组蛋白乙酰化调节而逆转心脏肥大,改善心室重塑,发挥心血管保护效应.
  •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调节心肌保护信号通路节点,或许可以成为药物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的靶点.
  • 摘要:目的: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5-羟葵酸阻断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为寻找药物后处理的作用靶点,为潜在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二氮嗪后处理组(DZ)、5-羟葵酸阻断二氮嗪后处理组(5-HD+DZ),每组6只.灌注方案:Nor组:持续灌注Kerbs-Henseleit缓冲液(K-H液)120 min,不作停跳缺血处理.I/R组、DZ组、5-HD+DZ组,在灌注K-H液平衡20 min后,灌注4℃ST.Thomas停跳液,使全心停跳缺血40 min,分别按以下方案行再灌注:I/R组:灌注K-H液60 min;DZ组:灌注KH液前给予50 μmol/L二氮嗪2min,继之K-H液58 min;5-HD+DZ组:灌注100 μmol/L5-羟葵酸3min后,接着灌注50 μmol/L二氮嗪2min,然后灌注K-H液55 min.记录各组平衡末和续灌末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DEP)、以及最大dp/dt等心脏功能的变化,并收集心室组织用于供线粒体蛋白质的提取;2.差速离心及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大鼠心肌线粒体,并利用透射电镜验证线粒体纯度;3.提取心肌线粒体蛋白质,行双向凝胶电泳(2-DE)、染色、凝胶扫描后获取2-DE图像,用PD-Quest8.0软件分析5-HD+DZ组相对DZ组蛋白点丰度变化,选取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将其挖取、酶解、质谱分析后获得相关差异蛋白质的谱图;采用MALDI-TOF-MS鉴定;4.利用western blot回复验证关键差异蛋白的表达趋势,以判断2-DE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得到富集度较高的线粒体;2.平衡末各组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灌注末Nor组及DZ组的心功能优于I/R组和5-HD+DZ组(P<0.05).5-HD+DZ组与I/R组间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将5-HD+DZ组和DZ组线粒体蛋白行2-DE,凝胶图像经PD-Quest软件分析后,得到的图像聚焦良好、重复性高,两组胶平均检测出650±22个蛋白斑点;质谱分析鉴定出符合要求(线粒体蛋白、Mascot score>60)的蛋白质5个;4.与DZ组比较,5-HD+DZ组表达下调的蛋白点分别为:Spot 2504(琥珀酸脱氢酶黄素蛋白亚基,SDHA)、5806(2-酮戊二酸脱氢酶,OGDH)、7204(丙酮酸脱氢酶E1组件β亚基,PDHE1β)、7604(线粒体内膜蛋白,IMMT);表达上调的蛋白为:Spot9101(NADH黄素蛋白亚基2,NDUFV2);5.Western blot回复验证,差异蛋白SDHA及OGDH在5-HD+DZ组中的表达较DZ组低,与2DE结果相吻合.结论:1.二氮嗪后处理能够激活mitoKATP通道产生心肌保护作用,此效应能被5-HD阻断;2.5-HD阻断mitoKATP通道后会造成心功能受损,使与维系线粒体能量代谢和呼吸链稳定有关的四个蛋白(SDHA、OGDH、PDHE1β、NDUFV2)的表达发生变化,这些蛋白可能与mitoKATP通道存在一定的联系.
  • 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TLR4、NF-κB和相关促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观察其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Sham组):左前降支只穿线;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左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缺血前15min按照5ml/kg/h开始持续输注生理盐水直到手术结束;右美托咪定小剂量组(DEXS组)、中剂量组(DEXM组)和大剂量组(DEXL组):左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缺血前15min按照5ml/kg/h速度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用生理盐水将三组的右美托咪定分别稀释为0.5μg/ml、1μg/ml和2μg/ml)直到手术结束.每组随机抽取5只SD大鼠,于再灌注120min末,采用伊文斯兰-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剩余10只,于腹主动脉取血和心肌组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大鼠心肌组织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cTnT、IL-1β和TNF-α的浓度;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NFλβ蛋白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CR, 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DEXS组、DEXM组和DEXL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程度,血清中cTnT的含量,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和TLR4mRN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DEXS组、DEXM组和DEXL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程度,血清中cTnT的含量,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和TLR4mRN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其中DEXM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程度、血清中cTnT的含量、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心肌组织中NF-λB蛋白表达和TLR4mRNA的含量下降的最明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炎症反应对其起到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中剂量组的保护作用优于小剂量组,但是随着剂量进一步增大,其保护作用并没有随之增大,即中剂量组对缺血再灌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是抑制TLR4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降低NF-κB释放,进而减少血清中相关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浓度.
  • 摘要:蛋白质组学是从细胞蛋白质水平,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的总和进行比较研究.缺血后处理心肌线粒体比较蛋白组学研究,可从亚细胞水平揭示缺血后处理条件下心肌线粒体蛋白表达的变化,为临床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将培养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1)正常对照(Con)组;(2)缺氧/复氧(H/R)组;(3)S1P低浓度(L)组;(4)S1P中浓度(M)组;(5)S1P高浓度(H)组.正常对照组用DMEM低糖培养基常规培养;H瓜组加入预先经95% N2+5% CO2的混合气饱和的缺氧液,然后放入通有95% N2+5% CO2的37℃培养箱缺氧培养16h,16h后换用预先用95%空气+5% CO2饱和的含药DMEM低糖培养基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培养4 h;其余各组则在复氧前加入相应浓度的S1P复氧4h,终浓度分别为2μmol·L-1,4μmol·L-1,6μmol·L-1.用MTT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用Fura2-AM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强度以反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保护性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1)心肌细胞经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加入不同浓度S1P干预后,存活率有明显升高,凋亡率有所下降ζ损伤明显减轻,其中S1P M组及H组与H/R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心肌细胞经缺氧复氧损伤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与H/R组相比,S1P各个浓度组可降低MDA含量,并升高SOD活性升高,且L组与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组与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组有一定量的HSP70蛋白表达,缺氧复氧损伤使HSP70蛋白表达有所升高;加入不同浓度S1P干预后,HSP70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4)正常组的细胞荧光强度维持在62.04+1.61水平;当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增高.加入S1P干预后,不同药物浓度组的细胞荧光强度均有所降低,且S1PH组与H/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1P可以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肌细胞活力并减少凋亡.S1P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Ca2+超负荷,增加抗凋亡蛋白HSP70表达来实现的.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功能的影响.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观察缺血后处理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寻找缺血后处理的作用靶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18只健康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缺血后处理组(PO),每组6只;各组具体灌注方案:Nor组:持续灌注Kerbs-Henseleit缓冲液(K-H液)120 min,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IPO组,缺血前灌注K-H液平衡20 min后,灌注4℃ST.Thomas停跳液,使全心停跳缺血40 min,分别按以下方案续灌:I/R组:灌注KH液60 min;IPO组:先复灌K-H液10s、停灌10s,循环6次,再续灌K-H液58min.记录各组平衡末和续灌末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DEP)、以及最大dp/dt等指标的变化,并收集大鼠心肌组织供线粒体提取用.2、差速离心及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大鼠心肌线粒体,并利用透射电镜方法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进行纯度与完整性鉴定.3、提取心肌线粒体蛋白质,采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对蛋白质进行分离,染色、凝胶扫描后获得2-DE图像,利用PDQuest8.0软件分析各组蛋白质表达的差异.选取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并将各蛋白点挖取、酶解、采用MALDI-TOF-MS鉴定,获得相关差异蛋白质谱图;4、利用Western blot验证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趋势,以判断2-DE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平衡末各组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续灌末Nor组和IPO组心功能明显优于Con组(P<0.05);2、应用Nycoderz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的大鼠心室肌线粒体,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证实该法能在不影响线粒体结构和完整性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了线粒体的富集度及纯度.3、对各组线粒体蛋白进行2-DE,获得聚焦良好、相似性高及显色清晰的2-DE图谱,每张胶上检测出495±23个蛋白质斑点;PDQuest 8.0软件分析获得3个差异蛋白,将蛋白点行胶内酶解、MALDI-TOF-MS分析,均成功鉴定;4、Nor组与Con组比较发现:SSP5805(SDHA,Succinate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flavoprotein subunit, mitochondrial precursor;琥珀酸脱氢酶—黄素蛋白)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on组与IPO组比较发现:SSP1507(NDUFV1,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flavoprotein 1;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1)及SSP2706 (DLDH,dihydrolipoyl dehydrogenase,mitochondrial precursor;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表达升高.5、差异蛋白NDUFV1和DLDH行Western blot验证的结果显示:在IPO组中NDUFV1和DLDH的表达高于Con组(P<0.05),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变化与2-D结果一致.结论:1.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缺血心肌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2.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上调NADH脱氢酶黄素蛋白1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的表达,以此来维系线粒体呼吸链的稳定和三羧酸循环的正常进行,促进有氧代谢,保持心功能稳定.3.应用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对心肌线粒体起到很好的富集效果.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肺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对犬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来探讨CPB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用健康杂种犬1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6)和缺血预处理组(Y组,n=6).两组动物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5 mg·kg-1)麻醉固定后行气管插管,股动、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开胸后分离左、右肺动脉并建立犬体外循环模型.C组在左肺行缺血再灌注,Y组在阻断左肺动脉前进行肺缺血预处理.于体外循环管道建立后转机前(T1)、阻断左肺动脉前(T2)停机时(T3)、停机后2h(T4)取肺组织及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开放左肺动脉行再灌注2.5h后,左肺及右肺肺功能变化比例的计算.取肺组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AQP1蛋白质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实验结束前分别对左右肺灌注5%的小牛血清蛋白检查肺水通透性.结果:(1)呼吸功能参数变化:两组体外循环前T1时点P(A-a)02、RI和OI无明显变化(P>0.05).组内比较:与T1时点比较,两组T3、T4时点P(A-a) O2和RI逐渐升高,OI逐渐降低(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组T3、T4时点P(A-a)、O2和RI明显低于对照组,OI则相反(P<0.05).(2)犬肺组织AQP1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两组犬体外循环前肺组织AQP1蛋白质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CPB后各时间点较CPB前AQP1蛋白质表达量逐渐下降(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组T3、T4时点AQP1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肺泡液体清除率:停机2h后,与对照组比较,预处理组肺泡液体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肺湿质量/干质量比测定:两组犬阻断左肺动脉前T1、T2时点肺组织肺湿/干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与T1时点比较,两组T3、T4时点湿/干比逐渐上升(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组T3、T4时点湿/干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肺功能变化比例:左肺动脉再灌注2.5小时后与基础值比较.组间比较:预处理组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及呼吸指数的恶化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左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及呼吸指数的恶化程度较对照组右肺明显增高(P<0.05).(6)肺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及病理评分:光镜学结果:两组实验犬CPB前肺组织结构清晰,肺泡腔内未见填充物、间隔无明显增宽;CPB后,肺泡毛细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增加,肺泡腔见水肿液;T3、T4时点肺组织结紊乱,肺泡壁部分断裂、间隔逐渐增宽、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局部肺泡腔塌陷,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见大量水肿液及红细胞.病理切片评分:两组犬阻断左肺动脉前T1、T2时点肺组织病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与T1时点比较,两组T3、T4时点病理评分逐渐增高(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预处理组T3、T4时点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缺血预处理可降低CPB犬呼吸指数,提高其氧合指数、肺的动态顺应性.改善犬的肺功能,减轻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犬CPB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 CPB导致肺损伤时,肺AQP1表达下降;缺血预处理可使肺AQP1表达增加,提高肺泡液体清除率,AQP1可能参与了CPB肺损伤机制.
  • 摘要:目的:建立体外循环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6只健康杂种犬阻断左肺动脉,终止左肺血供及通气,造成左肺缺血,并循体外循环60min后开放左肺动脉,恢复左肺血供及通气形成再灌注损伤,左肺再灌注2.5h后结束实验,右肺全程维持血供及通气.于CPB前(T1)、阻断左肺动脉并循60min(T2)、再灌注2.5h(T3)三个时间点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评分,对比肺动态顺应性(CD)、氧和指数(OI)、呼吸指数(RI)变化比例.结果:①病理学变化:CPB后左、右肺组织见大量炎性细胞侵润,肺泡间隔增宽,肺泡壁断裂甚至坏死;左肺病理改变较右肺严重.②病理切片评分:CPB后左、右肺病理评分逐渐升高;T1时点左、右肺组织评分无差异,T2、T3时点左肺评分明显高于右肺.③CD、OI、RI变化比例.CPB后CD、OI明显下降,RI明显升高;左肺CD、OI下降程度、RI升高程度较右肺明显.结论: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能全面地模拟临床心脏手术过程,对CPB肺保护相关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缺血后处理(IPO)对体外循环(CPB)犬肺的保护作用及水通道蛋白1(AQP1)在其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两组(n=6),左肺缺血再灌注组(C组)、左肺缺血后处理组(H组).两组动物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5mg·kg-1),麻醉后气管插双腔支气管导管、固定,股动、静脉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开胸并建立犬体外循环.C组犬左肺行缺血再灌注,H组犬左肺行缺血再灌注后行缺血后处理.于CPB前(T1)、阻断左肺动脉前(T2)、开放左肺动脉前(T3)及停机后2h(T4)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AQP1蛋白质表达情况,并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除T2时间点,其余时间点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动态肺顺应性(Cd)及左、右肺功能的变化比例(FC).实验结束时测左、右肺肺泡液体清除率(FAC).结果:(1)呼吸功能参数变化:阻断左肺动脉前,C组两侧肺及H组左肺P(A-a)O2、RI、OI和Cd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阻断左肺动脉后,C组右肺随着时间的延长P(A-a)O2和RI逐渐升高,而Cd和OI逐渐降低,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机后2h,C组及H组左肺,P(A-a)O2和RI明显高于阻断左肺动脉前,Cd和OI呈现相反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停机后2h,C组犬左肺同时点P(A-a)O2和RI明显高于C组右肺和H组左肺,Cd和OI呈相反变化(P<0.05).(2)肺组织AQP1表达的变化:阻断左肺动脉前,C组两侧肺及H组左肺肺组织AQP1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阻断左肺动脉后,随时间的延长各组AQP1表达量较阻断前逐渐下降(P<0.05).组间比较:阻断左肺动脉后,C组左肺同时点AQP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C组右肺;停机后2h,C组左肺同时点AQP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C组右肺和H组左肺(P<0.05).分组与时间点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3)肺组织光镜下病理改变及病理评分:光镜学结果.CPB前,C组两侧肺及H组左肺肺组织结构清晰,肺泡间隔无明显增宽,肺泡腔未见填充物.阻断左肺动脉前,各组犬肺组织结构较清晰,肺泡间隔增宽,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开放左肺动脉前,C组右肺组织结构清晰,但肺泡腔内出现少量水肿液及较多炎性细胞浸润;C组及H组左肺组织结构均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见大量水肿液.停机后2h,C组右肺组织结构较清晰,肺泡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见大量水肿液;C组左肺损伤最严重,肺组织结构紊乱,肺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内见大量水肿液,大量肺泡壁断裂,肺泡腔塌陷,大量红细胞漏出;H组左肺组织结构紊乱,部分肺泡腔塌陷及肺泡壁断裂,肺泡腔见大量红细胞和炎性细胞.病理切片评分:CPB前,C组两侧肺及H组左肺肺组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CPB后,各时点较CPB前评分逐渐升高(P<0.05).组间比较:阻断左肺动脉后,C组左肺同时点病理评分明显高于C组右肺,停机后2h,C组左肺同时点病理评分明显高于C组右肺和H组左肺(P<0.05).(4)肺组织湿干重比(W/D)的变化:阻断左肺动脉前,C组犬两侧肺及H组犬左肺W/D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阻断左肺动脉后,各组各时点与阻断前相比,W/D逐渐升高(P<0.05).组间比较:阻断左肺动脉后,C组左肺同时点W/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右肺,停机后2h,C组左肺同时点W/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右肺和H组左肺(P<0.05).分组与时间点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5)肺泡液体清除率(AFC)变化:C组左肺AFC明显低于C组右肺和H组左肺(P<0.05).结论:(1)犬CPB肺损伤与肺AQP1表达下降有关,AQP1可能参与了CPB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2)IPO可上调犬肺AQP1的表达,减轻犬CPB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犬的肺功能,对犬CPB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肺单核细胞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以及调控机制;研究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对改变肺炎性反应(LIR)进程,减轻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1.健康SD雄性大鼠3%戊巴比妥麻醉后提取肺泡灌洗液中单核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F4/80,激光共聚焦观察单核细胞.同样方法细胞培养2h后,按不同的处理方式将细胞随机分为6组(每组n=10):N组(none),LPS组(脂多糖LPS 100ug/ml),0.05V组(VEGF 0.05ng/ml),5V组(VEGF5ng/ml),LPS+0.05V组(LPS 100ug/ml+VEGF 0.05ng/ml),LPS+5V组(LPS 100ug/ml+VEGF 5ng/ml),处理24小时后,取上清液ELISA测定TNF-α;取细胞测定IL-6/IL-8/TNF-α/IL-4/IL-10/VEGF-R1 mRNA表达;取细胞Western Blot测定VEGF-R1的表达.同样方法提取单核细胞,培养后将细胞随机分为3组:N(none)组,LPS组(100ug/ml),TNF-a组(500ug/ml),细胞免疫荧光染色VEGF-R1,激光共聚焦观察VEGF-R1的表达以及确定单核细胞被激活.2.健康SPF级C57雄性小鼠3%戊巴比妥麻醉后提取肺泡灌洗液中单核细胞,细胞培养2h后,按不同的处理方式将细胞随机分为6组(每组n=12):N组(none),LPS组(LPS 100ug/ml),VEGF组(VEGF 5ng/ml),Blockade组(VEGF-R1 Blocker 8ug/ml),LPS+Blockade组(LPS 100ug/ml+VEGF-R1 Blocker 8ug/ml),LPS+Blockade+VEGF组(LPS 100ug/ml+VEGF-R1 Blocker 8ug/ml+VEGF 5ng/ml),处理24小时后,取细胞测定IL-6/TNF-a/IL-4/IL-10 mRNA表达.结果:(1)大鼠肺单核细胞染色:确定了单核细胞的纯化.(2)不同浓度VEGF刺激大鼠肺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含量:LPS组与N组比较TNF-α,IL-6,IL-8,IL-10 mRNA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LPS+5V组的TNF-α mRNA含量明显高于LPS组(P<0.05);与LPS+0.05V组比较,LPS+5V组的TNF-α 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5V组IL-10/TNF-α比率降低(P<0.05);与LPS+0.05V组比较,LPS+5V组IL-10/TNF-α比率也降低(P<0.05).与N组比较,其余各组IL-10/IL-6比率均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LPS+5V组IL-10/IL-6比率降低(P<0.05);与LPS+0.05V组比较,LPS+5V组IL-10/IL-6比率同样也降低(P<0.05).(3)不同浓度VEGF刺激大鼠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pg/ml):与N组、0.05V组、5V组分别比较,LPS组的TNF-α含量(pg/ml)均显著升高(P<0.05).(4)不同刺激下肺单核细胞VEGFR1的表达:大鼠肺单核细胞表面丰富表达VEGF-R1.当LPS刺激时,肺单核细胞被激活,胞体呈梭形或椭圆形,胞膜不规则,边缘有毛刺,毛刺呈放射状紧紧贴壁,胞浆有空泡,胞核形态不一,LPS能够导致VEGF-R1显著上调.(5)大鼠肺单核细胞VEGF-R1蛋白的表达:LPS组和N组比较,VEGF-R1的蛋白表达增加,VEGF-R1光密度/GAPDH升高(P<0.05).(6)大鼠肺单核细胞VEGF-R1与TNF-α表达的关系:VEGF-R1与TNF-α呈正相关,而VEGF-R1与IL-4呈负相关,VEGF-R1与IL-10也呈负相关.(7)阻断VEGF-R1后小鼠肺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含量:与N组比较,LPS组TNF-a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LPS+Block组TNF-a mRNA的表达与LPS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LPS+Block+V组与LPS+Block组比较,TNF-a mRNA的表达又进一步升高(P<0.001);LPS组与N组比较IL-6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LPS+Block+V组与LPS+Block组比较,IL-6 mRNA的表达又进一步升高(P<0.05).LPS组与N组比较,IL-10/TNF-a比率明显降低(P<0.05);LPS+Block组与LPS组比较,IL-10/TNF-a比率明显升高(P<0.05);LPS组与N组比较,IL-10/IL-6比率明显降低(P<0.001);LPS+Block组与LPS组比较,IL-10/IL-6比率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LPS可以激活肺单核细胞产生炎性反应,而高浓度的VEGF可以通过VEGF-R1介导上调LPS导致的这种炎性反应,从而在LIR中起到了促炎的作用,阻断VEGF-R1,可以抑制这种由LPS导致的炎性反应.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异氟醚对老年大鼠血浆S100蛋白、脑海马体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影响,探讨异氟醚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其相关性.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A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B组(阳性对照组)予纯氧吸入30min,C组(异氟醚组,分为C1、C2、C3、C4四个亚组,即异氟醚吸入30min苏醒后2h、1d、3d、7d组)予2%国产异氟醚吸入30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浆S100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海马Aβ、Tau蛋白的表达.结果:C组血浆S100含量与A组相比呈下降趋势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Aβ蛋白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u蛋白表达CA1区C1组与B组比较增加(P<0.05);C3组与C1组比较减少(P<0.05).CA3区Tau蛋白表达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异氟醚吸入麻醉30min对老年大鼠血浆S100蛋白、海马Aβ蛋白、Tau蛋白无明显影响.
  •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生师比低,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以PBL为导向,对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药理学》与《麻醉药理学》进行课程整合,探索构建和实施合分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 摘要:本文对1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STORZ MP 100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仪(ESW)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方法,也没有服用相关药物.一年后患者腰背部疼痛僵直症状明显好转,双侧骶髂关节面骨异常信号范围缩小.
  • 摘要:目的:通过大鼠去松果体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的影响及外源性给予褪黑素预防PHN效果的研究,探讨松果体功能衰退对PHN发生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n=10).a组:手术去松果体接种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b组:手术去松果体接种灭活HSV-1;c组:假手术接种HSV-1;d组:假手术接种灭活HSV-1;e组:手术去松果体接种HSV-1,每天外源性注射褪黑素;f组:去松果体接种灭活HSV-1,每天注射褪黑素.病毒接种部位在左下肢胫骨前皮下,褪黑素用量120mg·kg-1·d-1于8am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大鼠背部皮损变化情况,分别于接种前(T0)和接种后1d(T1)、5d(T2)、10d(T3)、20d(T4)、30d(T5)进行机械痛觉反应评分.T5时经测试0.6gVonFrey纤维机械痛觉反应评分≥0.5或4.0gVonFrey纤维机械痛觉反应评分≥1.17的大鼠视为产生了PHN,计算各组PHN发生率;并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大鼠相应背根神经节中的HSV-1 DNA.结果:1.皮损情况:a、c、e组大鼠在接种后4~6天出现皮损,7~9天达到高峰,后逐渐恢复,b、d、f组大鼠背部皮肤无变化;2.机械痛觉反应评分:a、c、e组在T1~5时点升高(P<0.05),显著高于b、d、f组(P<0.05);3.PHN发生率:c组、e组明显低于a组(40%、40% vs 90%)(P<0.05);4.大鼠背根神经节中HSV-1 DNA检测:a、c、e组呈阳性,b、d、f组呈阴性.结论:大鼠去松果体可增加HSV-1感染后PHN的发生率,外源性褪黑素干预可有效预防PHN,推测松果体褪黑素分泌功能衰退可能是PHN的病理机制之一.
  • 摘要:本文对1例骶尾部巨大脊索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重点讨论了围手术期的麻醉操作技术及麻醉前后的护理工作,旨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CpG ODN107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其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测定不同样本中的药物浓度,用DAS3.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小鼠单次静脉注射三个剂量(2.5、5、10 mg/kg)CpG ODN 107后,经DAS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结果表明CpG ODN107在小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静脉注射的三室模型;统计矩法计算得到平均滞留时间MRT(0-t)分别为48.37、58.94、54.19 min; CL分别为0.013、0.012、0.013 L/min/kg;梯形法计算得到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85974.8,412136.3和732853.5ng/mL*min;采用超滤法分别测定了CpG ODN107与人、小鼠血浆以及人血浆白蛋白(HAS)的蛋白结合率,CpG ODN 107与各种属来源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高(>96%).CpG ODN107与HAS的结合率>90%,说明在人血浆中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小鼠5 mg/kg尾静脉注射CpG ODN 107后,主要分布在肝、肾和脾组织.CpG ODN107按在给药0→24h的AUC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肾>脾>肌肉>心>肺>睾丸>肠>脑.在脑组织中未检测到CpG ODN107;静脉给药24h内,CpG ODN107在小鼠尿和粪中总共排泄的全长序列的量占总给药量的2.70%,尿和粪分别为1.79%,0.91%.结论:首次报道了CpG ODN 107在小鼠中药代动力学研究,其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血管外给药三房模型,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主要分布于肝、肾和脾组织,在尿,粪便中以原型药和链缩短的寡核苷酸的形式排泄.
  • 摘要:本文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指引,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得三本学生的成绩逐年提高,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与一本学生基本无差异.对麻醉药理学专业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班级学生,采用同一套试题进行考试,教师阅卷采用流水操作,最后将所有学生每道题的得分录入试卷分析系统,对试卷命题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儿茶素与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这两种化合物具有抗菌增敏作用的最佳配伍剂量,在这个剂量下,对MRSA临床分离株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二倍稀释法观察C、ECG和几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独对MRSA WHO-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棋盘法测定C和ECG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对MRSA WHO-2菌株和45株MRSA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生物传感器测定PBP2a蛋白和C、ECg的亲和力;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法观察C和ECG单独及联合后对柔红霉素在MRSA WHO-2菌株菌体聚集的影响;以RT-PCR方法观察C和ECG单独及联合对外排泵基因表达的影响;建立亚致死剂量脓毒症模型小鼠,用菌落计数的方法观察C和ECg联合后对脓毒症模型小鼠外周血内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C和ECg单独没有抗菌增敏作用,CE(128μg/mlC和16μg/ml ECg)可以显著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的作用,而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CE可以增加柔红霉素在细菌菌体内的聚集,降低外排泵norA,norC,abcA基因水平的表达;更重要的是,CE可以降低亚致死剂量脓毒症模型小鼠外周血内细菌数量.结论:CE可以在体外内增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药物在细菌菌体内的聚集,降低外排泵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牛磺酸(Taurine,Tau)对利多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NS)组,Tau低剂量(0.5g/kg)组,Tau中剂量(1.0g/kg)组,Tau高剂量(2.0g/kg)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牛磺酸,30分钟后腹腔注射利多卡因(80mg/kg),观察牛磺酸对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的影响.另取24只小鼠,同上分为四组,各组小鼠连续3天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牛磺酸,每天给药一次,于最后一次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利多卡因(80mg/kg),观察牛磺酸对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的影响.结果:牛磺酸一次给药和三次给药均显著延长了利多卡因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并且缩短了小鼠惊厥持续时间.结论:牛磺酸可以减轻利多卡因的致惊厥作用.
  • 摘要:目的:在HepG2细胞中研究CYP3A4*1G对人CYP3A4启动子转录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增强子和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在HepG2细胞中分析一系列携带CYP3A4*1GG或ADNA片段(内含子10全长1587bp、外显子10与内含子10交界处181bp和287bp)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①CYP3A4*1G 1587 bpG对CYP3A4启动子的转录增强作用和增强程度具有位置和方向依赖性,而1587 bp A对CYP3A4启动子的转录增强作用和增强程度与位置和方向均无关.②1587bpG或A均显示启动子活性,且后者的启动子活性强于前者及CYP3A4启动子的活性.③SV 40增强子对1587 bp G或A均具有明显的转录增强作用,但其对1587 bp A的转录增强程度明显低于1587bp G.④287 bp G或A、181bpG或A均显著抑制CYP3A4启动子活性,且287 bp G与A或181 bpG与A之间对CYP3A4启动子活性的抑制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同条件下1587 bp G对CYP3A4启动子转录活性无影响,而1587 bp A具有明显的转录增强作用.结论:在HepG2细胞中,CYP3A4*1G在内含子10全长中是具有独特的等位基因依赖性的增强子和启动子;SV40增强子对该内含子启动子的增强程度具有等位基因依赖性;CYP3A4*1G位点附近存在CYP3A4启动子的抑制元件或CYP3A4启动子和CYP3A4*1G增强子的抑制元件(绝缘子).
  • 摘要:本文探讨了脑区神经元GAMMA波的振荡机制和受体机制,并分析了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对gamma波形成的影响,为揭示神经元与记忆、感觉等信号对应关系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血缺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缺血/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Nrf2-ARE通路在缺血/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ON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不同浓度的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组(0.84、1.68、2.52 mmol/L;EI1、EI2、E13组)、脂肪乳组(FAT组),每组8只.各组灌注方案:NOR组:平衡灌注Kerbs-Henseleit缓冲液(K-H液)20 min后,续灌100 min;CON组:平衡灌注20 min,灌注4℃ST.Thomas停跳液,全心缺血40 min,复灌K-H液60min;IPO组:平衡灌注20 min,全心缺血40min,再灌注前给予6次间隔有氧灌注10 s全心缺血10 s,续灌58 min;EI组:平衡灌注20 min,缺血40 min,再灌注前给予含不同浓度乳化异氟醚的K-H液2 min,续灌58 min;FAT组:平衡灌注20 min,缺血40 min,再灌注前给予含脂肪乳的K-H液2 min,续灌58 min.记录各组平衡末及灌注末的左室发展压(LVDP)、心率(HR)、左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dp/dtmax等心功能各指标的变化,并收集灌注末左室心肌组织.2.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线粒体Flameng评分情况.3.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灌注末各组心肌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NQ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核因子相关因子-2(Nr2)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质表达的情况.结果:1.心功能指标:平衡末各组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续灌末,NOR组、IPO组、EI各浓度组及FAT组心功能显著优于CON组(P<0.05),其中IPO组和EI2组心功能明显优于EI1组、EI3组和FAT组,IPO组和EI2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在HR和+dp/dtmax方面:EI1组、EI3组和FAT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LVEDP:IPO组和EI2组明显低于EI1组、EI3和FAT组(P<0.05),其中EI1组和EI3组低于F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线粒体Flameng评分.2.1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NOR组超微结构形态基本正常;CON组超微结构损伤最严重;IPO组和EI2组优于EI1组、EI3和FAT组,EI1组和EI3组优于FAT组.2.2线粒体Flameng评分:与NOR组相比,其余各组分数显著升高(P<0.05),IPO组和EI2组分数明显低于EI1和EI3组(P<0.05),EI1和EI3组低于FAT组(P<0.05),FAT组分数较CON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HO-1、NQO1、SOD1及Nrf2 mRNA表达量:与NOR组相比,其它各组HO-1、NQO1、SOD1及Nrf2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其余各组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IPO和EI2组在各组基因mRNA表达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O-1及SOD1基因表达量在IPO及EI2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其中HO-1基因mRNA表达量在EI1组和EI3组高于FAT组(P<0.05),EI1组和EI3组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OD1基因mRNA表达量在EI1组、EI3组及FAT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QO1和Nrf2基因mRNA表达量在IPO组及EI2、EI3组显著高于EI1、FAT组(P<0.05);IPO组及EI2、EI3组三组之间无差异(P>0.05);EI1组和FAT组之间无差异(P>0.05).4.HO-1、NQO1、SOD1及Nrf2蛋白表达量:与NOR组相比,其它各组HO-1、NQO1、SOD1及Nrf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HO-1和Nrf2蛋白表达量在IPO和EI2组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EI1、EI3及FAT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CON组(P<0.05),且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OD1蛋白表达量在IPO和EI2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EI1和EI3组又明显高于CON组和FAT组(P<0.05),EI1和EI3组之间及CON组和FA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QO1蛋白表达量在IPO组和EI各浓度药物后处理组显著高于CON组和FAT组(P<0.05),IPO组和EI各浓度药物后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缺血、乳化异氟醚、脂肪乳后处理均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缺血、不同浓度乳化异氟醚较脂肪乳后处理具有更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中,乳化异氟醚(1.68 mmol/L)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与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相当,优于乳化异氟醚其余浓度组.2.缺血、不同浓度乳化异氟醚、脂肪乳后处理均可上调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和二相解毒酶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激活Nrf2-ARE通路可能是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清TNF-α、IL-6及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犬24只,体重12~14k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C组(对照组)、S组(休克组)、E1组(依托咪酯10ug·kg-1·min-1持续输注)、E2组(依托咪酯20ug· kg-1·min-1持续输注).四组犬在2.5%异戊巴比妥钠(25mg/kg)基础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右侧股动脉、股静脉及左侧股动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MAP、CVP、HR、BIS、SPO2、PETCO2,全身肝素化(肝素钠3mg/kg).C组不作任何处理;S组、E1组和E2组在气管插管后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MAP维持在40~50mmHg,E1组和E2组在犬休克同时分别持续输注依托咪酯10μg·kg-1·min-1和20μg·kg-1·min-1维持1小时,然后回输血液进行复苏,观察2小时.各组每30分钟追加一次维库溴铵(0.05mg/kg),麻醉深度(BIS)维持在40~60之间.观察并记录休克前(T0)、休克后1小时(T1)、复苏后1小时(T2)、复苏后2小时(T3)的MAP、CVP、HR、BIS、SPO2、PETCO2,并抽取相应时点静脉血进行离心,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的含量.结果:C组各时点犬血清TNF-α、IL-6、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E1组、E2组在T1时点血清TNF-α、IL-6含量升高(P<0.05),IL-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S组比较,E1组各时点TNF-α、IL-6及IL-10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E2组在T1时点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下降(P<0.05),IL-10含量稍降低(P<0.05).C组各时点犬MAP、CVP、HR无明显变化(P<0.05);S组、E1组、E2组在T1时点MAP、CVP显著降低(P<0.05),HR升高(P<0.05);与S组比较,E2组在T1时点MAP降低(P<0.05),HR升高(P<0.05).结论: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有抑制作用,20μg·kg-1·min-1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TNF-α、IL-6、IL-10抑制作用更明显;10μg·kg-1·min-1依托咪酯持续输注对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有抑制作用,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推测在严密的监测下可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术中麻醉维持.
  • 摘要:目的:观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循环EPC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浆VEGF和G-CSF的关系,旨在弄清楚CPB刺激EPCs动员的机制.方法: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年病人173例,分别于切皮前(T1)、术后4小时(T2)和术后20小时(T3)三个时间点取外周动脉血4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CD34+CD309+)、早期EPCs(CD34+CD133+CD309+)的数量,同时用ELISA测定血浆VEGF和G-CSF水平,分析三个时间点的变化情况.为证实外周血中EPCs的存在,取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EPCs细胞集落并用免疫组化鉴定.结果:(1)EPCs和早期EPCs水平在T2、T3时间点均低于T1时间点(P<0.01);(2)T2时间点血浆VEGF水平低于T1时间点,T3时间点高于T2时间点仍略低于T1时间点(T147.2(0-586)pg/ml、T24.7(0-306.9)pg/ml、T343.5(0-666.9)pg/ml,P<0.01),血浆G-CSF水平在T1、T2、T3时间点逐渐升高(T16.9(0-643.5)pg/ml、T229.8(0-1444)pg/ml、T341.6(0-693.7)pg/ml,与T1比较P<0.01);(3)在T1时间点血浆VEGF水平与EPCs、早期EPCs的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在T2、T3时间点血浆G-CSF水平与EPCs、早期EPCs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CPB前后EPC的变化情况与血浆VEGF和G-CSF水平的变化情况仍具有相关性(P<0.05);(4)CPB时间与T2、T3时间点血浆VEG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G-CS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能培养出EPCs细胞集落.结论: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成年病人术后循环EPCs水平降低;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循环EPCs水平的调节:血浆VEGF可能主要参与术前机体循环EPCs水平的调节,而G-CSF则可能主要参与术后机体循环EPCs水平的调节.
  • 摘要:本文对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全麻插双腔管下,行右侧胸腔镜探查术,术后拔管期间出现支气管破裂现象,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以及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无效.针对双腔支气管插管的特点,分析了气管破裂的原因,并提出了插管时减少气管、支气管损伤应遵行的原则,旨在提高治疗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长链脂肪乳(LCT)及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18~50岁,ASA为Ⅰ~Ⅱ级,体重指数18.5~22.9,随机分为两大组,每大组30例,分别为丙泊酚LCT组(L组)和丙泊酚MCT/LCT组(M组).每一大组随机分为3小组,每组10例,分别输注丙泊酚LCT剂量4、6、8mg·kg-1·h-1为L4、L6、L8组;丙泊酚MCT/LCT剂量4、6、8mg·kg-1·h-1为M4、M6、M8组.根据麻醉深度监护仪调节麻醉深度,分别在气管插管后输注丙泊酚之前(T1)、维持输注丙泊酚2小时后(T2)两个时点抽取静脉血,分别采用己糖激酶法,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糖(Glu)、胰岛素(IN),并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六组胰岛素、血糖、IRI均为T2均高于T1;除L4组和M4组T1和T2心率统计学无差异外,其余四组的T2均低于T1;六组平均动脉压、ISI均为T2低于T1.L组与M组两个时点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组三组内T2表现为胰岛素、血糖、心率、平均动脉压和IRI与剂量呈负相关,而ISI与剂量呈正相关.M组三组内T2表现为胰岛素、血糖、心率、平均动脉压和IRI与剂量呈负相关,而ISI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丙泊酚LCT与MCT/LCT对糖代谢的影响无差别,两种剂型丙泊酚对胰岛素抵抗的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且呈正相关.
  • 摘要:本文对一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出现呛咳,采取吸痰拔管,期间反复出现室颤,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病情得到稳定.在分析拔管期间心脏骤停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临床经验.
  • 摘要: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粘连松解术后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与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冻结肩的疗效差异.方法:糖尿病冻结肩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臂从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行冲击波治疗组;B组为臂从神经阻滞下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后行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VAS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1周、1月、3月VAS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B组,治疗后6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行肩关粘连松解术后冲击波治疗与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糖尿病冻结肩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冲击波治疗组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神经阻滞治疗组.
  •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下一手指清创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急诊一手指清创手术90例患者,术中分别给予瑞芬太尼0.4μg.kg-1.min-1(A组)、0.3μg.kg-1,min-1(B组)、0.2μg.kg-1.min-1(C组).观察麻醉过程中MAP和HR不同时刻情况,记录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三组麻醉诱导后MAP下降(P<0.05);C组、B组的切皮即刻MAP均较置入喉罩时升高(P<0.05);但在切皮即刻B组MAP低于C组(P<0.05).C组体动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A组(P<0.05);A组苏醒时间高于B组、C组(P<0.05).结论:B组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下一手指清创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中血压波动小,术中体动少,且苏醒快.
  • 摘要: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镇痛疗效观察.方法: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镇痛镇静药下择期上肢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年龄18-60岁,体重50-75kg,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靶控输注瑞芬太尼(R组)与静注舒芬太尼(S组).R组用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cpt0.5-1.5ng/ml)和静注咪达唑仑0.03mg/kg,T组用静注舒芬太尼负荷量0.1-0.15ug/kg和静注咪达唑仑0.03mg/kg,术中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靶控浓度与追加舒芬太尼1/4-1/2剂量,两组均每1个半小时追加咪达唑仑0.03mg/kg静注,使患者VSA(视觉模拟评分)达0-4分,术中记录低氧血症、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并由一人作VAS测定术中疼痛程度.结果:R组与S组比较,两组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痛效果较S组理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镇痛效果理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摘要:麻醉药的目的是使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疾病的治疗.本文研究了五类麻醉药和两种麻醉方式对肾功能的影响,并介绍了麻醉药的使用方法.发现大多数麻醉药对肾脏是安全的,对肾功能影响也是间接的,很多可以通过代偿恢复正常,联合使用麻醉药可以减轻各自的副作用.
  •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患者神经外科术后皮下自控镇痛(PCA)的效果、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90例神经外科行脊柱手术的患儿,年龄1~7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舒芬太尼1.Sug/kg+盐酸托烷司琼0.2mg/kg;Ⅱ组:舒芬太尼2.0ug/kg+盐酸托烷司琼0.2mg/kg;Ⅲ组:舒芬太尼2.5ug/kg十盐酸托烷司琼0.2mg/kg.术后2h、8h、12h、24h、36h、48h观察患儿乳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饱和度,进行镇痛和镇静评分、记录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所有时间点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饱和度、镇痛评分、按压次数均无明显差异;但Ⅳ组患者在36h、48h的镇静评分高于Ⅱ、Ⅲ组,有显著差异;3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分25%、20%、28%,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Ⅲ组患者嗜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组.多汗的发生率分别为12%、10%、2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舒芬太尼1.5~2.5ug/kg用于小儿脊柱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但随着剂量的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之增加.1.5~2.0ug/kg的舒芬太尼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更高.
  •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全身麻醉对学龄儿童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差异.方法:将70例小儿骨科择期手术患儿按序贯法分为三组:Ⅰ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n=30);Ⅱ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n=20):Ⅲ组为全程吸入麻醉组(n=20);对所有患儿术前1d、术后第1d、3d及7d分别进行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评分,术后总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为认知功能下降,判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术中记录每个患儿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补液量及拔管时间;术毕观察患儿麻醉相关并发症,有无恶心、呕吐及烦躁等.所有患儿术前予以盐酸戊乙奎醚0.1mg/kg,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ug/kg,阿曲库铵0.5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行机械通气,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12~30bpm,氧流量1~2L/min;全凭静脉麻醉组予以中/长链丙泊酚8~12mg/kg/h、瑞芬太尼6ug/kg/h维持,静吸复合麻醉组予以中/长链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6ug/kg/h、七氟烷0.8MAC(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肺泡最低有效浓度)维持,全程吸入麻醉组予以瑞芬太尼6ug/kg/h、七氟烷1.2MAC维持;每组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1ug/kg静脉推注,按照手术进度适时停药.结果:70例患儿全部完成随访.(1)各麻醉组POCD发生率比较,术后第1d,静脉组POCD发生了5例,POCD发生率为16.7%(5/30);静吸组POCD发生率2例,POCD发生率为10.0%(2/20);吸入组POCD发生率了3例,POCD发生率为15.0%(3/20);静脉组与吸入组POC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与静脉组、吸入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d,静脉组仍有1例患儿发生POCD,发生率为3.3%(1/30),而静吸组与吸入组无POCD患儿发生,各麻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麻醉组组间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术前1d及术后第1、3、7d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麻醉组组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术后1d与术前1d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麻醉组术后第3、7d与术前1d和术后1d比较,认知功能评分呈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麻醉组术后第3d、第7d认知功能评分趋于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麻醉组组间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评分比较,术前1d与术后第1、3、7d的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全凭静脉麻醉组、静吸复合麻醉组与全程吸入麻醉组记忆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麻醉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评分组内比较,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第3、7d与术前1d定向力评分比较呈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术后第1、3、7d与术前1d记忆力评分比较呈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静脉组术后第3、7d与术前1d和术后1d注意力及计算力评分比较呈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吸入麻醉组第3、7d与术后第1d回忆力评分比较呈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麻醉组语言能力术前1d、术后第1、3、7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麻醉组围术期变量比较,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凭静脉组与全程吸入麻醉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吸入麻醉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及烦躁3例(15%)与全凭静脉麻醉组1例(3.3%)及静吸复合麻醉组1例(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全身麻醉后可能引起学龄儿童不同程度的POCD,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短期内均能自行恢复,影响时程3d左右.(2)全程七氟烷吸入麻醉不增加患儿POCD的发生率,而静-吸复合麻醉POCD的发生率较全程七氟烷吸入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相对较低.(3)全程七氟烷麻醉时患儿恶心、呕吐及烦躁发生率较高,而静-吸复合麻醉时恶心、呕吐及烦躁的发生率相对较低.(4)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可能与定向力、回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相关,大部分患儿记忆力、语言能力未受影响.
  • 摘要:目的:观察脊髓PKA/CREB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发展过程.方法:采用大鼠胫骨上端注射Walker 256细胞(1×105)建立骨癌痛的模型.Western blot检测骨癌痛大鼠在造模后第6,9,15d,脊髓背角PKAca和p-CREB表达的变化.造模后第9d的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H-89(PKA抑制剂)及forskolin(PKA激动剂),观察其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学及脊髓背角PKAca和p-CRE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骨癌痛大鼠造模后第6,9,15d,脊髓背角PKAca和p-CREB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地上调.造模后第9d的骨癌痛大鼠,鞘内注射H-89可明显缓解骨癌痛及减少脊髓背角PKAca和p-CREB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被预先鞘内注射forskolin所取消.结论:脊髓PKA/CRE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骨癌痛的发展过程.
  • 摘要:目的:观察PMA慢性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各亚型PKCs表达的变化.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1)按照剂量分为空白对照组、0.25‰DMSO组和1、5、10μM PMA组,处理4h,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亚型PKCs蛋白表达;(2)按照时间分为空白对照组、0.25‰DMSO组和1、4、24小时PMA组,处理组各加入PMA10μM,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亚型PKCs蛋白表达.结果:PMA1、5和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4小时使PKCδ表达抑制,剂量35μM时,抑制达到显著(P<0.01).PMA 10μM分别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1、4和24小时抑制PKCδ的表达,4小时的药物孵育使PKCδ的表达明显抑制(P<0.01),孵育24小时使PKCδ的抑制进一步加深,与孵育4小时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PMA1、5和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4小时不影响PKCα的表达(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A 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1、4和24小时,24小时的药物孵育使PKCα的表达明显抑制(P<0.05).PMA1、5和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4小时,剂量1和5μM不影响PKCε的表达,剂量10μM显著抑制PKCε的表达(P<0.01).PMA 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1、4和24小时均可显著抑制PKCε的表达(P<0.01),1、4和24小时的药物孵育对PKCε表达的抑制程度没有显著差异.PMA1、5和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4小时抑制PKCθ的表达,剂量≥5μM时有显著意义(P<0.01),PMA5和10μM对PKCθ表达的抑制程度没有明显差异.PMA 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1、4和24小时抑制PKCθ的表达,4和24小时的药物孵育有显著意义(P<0.01),但二者之间对PKCθ表达的抑制程度没有明显差异.PMA 1、5和10μM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1、4和24小时不影响PKCζ的表达(P>0.05).结论:PMA慢性处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抑制传统型PKCα和新型PKCδ、ε、θ的表达,而对非典型PKCζ没有影响.
  • 摘要:在分析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受体激活方式,以及Phasic抑制与Tonic抑制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全身麻醉药对Phasic抑制和Tonic抑制的影响,为各种全麻药物在GABA受体上的作用靶点进行精确的定位,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持.
  • 摘要:氯胺酮(ketamine)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尤其在小儿麻醉中更为常见.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氯胺酮的抗抑郁机制,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摘要:为在临床更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维库溴铵,本文着重从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两方面,对影响维库溴铵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因素作一综述,并研究了维库溴铵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给药剂量和时间提供依据,旨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摘要:本文阐释了手性结构的概念,介绍了手性结构对映体药物旋光性的产生机制,并指出了不同手性结构药物在体内会引起不同的药效,对于麻醉药物的使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吗啡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pharmaco-EEG,QP 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36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6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 kg-1)、LD组(吗啡0.5 mg·kg-1)、MD组(吗啡1 mg· kg-1)、HD组(吗啡2 mg· kg-1)、N组(纳洛酮200μg·kg-1)和NAM组(纳洛酮200 μg·kg-1+吗啡2 m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计算静脉给药前后β1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N组、LD组和MD组中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HD组中β1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部分脑区1~20min内增加(P<0.05,P<0.01),且与吗啡剂量呈正相关(r=0.403~0.705,P<0.05,P<0.01);NAM组中给吗啡前后β1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部分脑区低于HD组(P<0.05).结论:吗啡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1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逆转这一现象,表明吗啡在大脑皮质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提示β1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吗啡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β2频段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42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7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kg-1)、LD组(吗啡0.5 mg·kg-1)、MD组(吗啡1 mg·kg-1)、HD组(吗啡2mg·kg-1)、N组(纳洛酮200μg·kg-1)、NSM组(生理盐水1ml·kg-1+吗啡2 mg·kg-1)和NAM组(纳洛酮200 μg·kg-1+吗啡2 m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分析兔在iv药物前后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N组和LD组中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MD组和HD组中β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部分脑区30s~5min内增加(P<0.05,P<0.01),此改变在30s~5min内与吗啡剂量呈正相关(r=0.407~0.694,P<0.01);NAM组中给吗啡前后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部分脑区低于NSM组(P<0.05).结论:吗啡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之,表明吗啡在大脑皮层作用部位广泛,阿片受体介导了这一作用,提示β2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镇痛程度的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uantitative pharmaco-EEG,QPEEG)δ和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成年家兔按体重、性别随机分组,每组6只.静脉给药,NS组、I组(脂肪乳1ml·kg-1)、LD组(依托咪酯0.25 mg·kg-1)、MD组(依托咪酯0.5mg·kg-1)和HD组(依托咪酯1 mg·kg-1).应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分别记录给药前30s,给药后30s、1、2、3、5、10min兔左、右脑额、顶、枕和颞8个脑区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分析兔在给药前后δ频段和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比较,NS组、I组中δ和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LD组中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8个脑区增加,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8个脑区减小,但仅部分脑区、部分时间有统计学意义;MD组和HD组中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8个脑区增加(P<0.05,P<0.01),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8个脑区减小(P<0.05,P<0.01).这些变化与依托咪酯的剂量呈相关性(P<0.05,P<0.01).结论:依托咪酯在大脑皮质作用部位广泛;依托咪酯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减少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δ和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监测依托咪酯麻醉深度的指标.
  • 摘要:目的:验证七氟烷预处理诱导远期神经保护效应,研究急性期激活的Nrf2-AREs信号通路在该效应中的作用,探寻激活该信号通路的上游机制.方法:使用小鼠tMCAO模型以证实七氟烷预处具有远期相神经保护作用;western、免疫荧光观察预处理后Nrf2表达、核转位情况;探究七氟烷能否激活Nrf2下游AREs;观察七氟烷对Nrf2的调控与抑制其负性因子Keap实现的关系.Nrf2基因敲除验证Nrf2缺失逆转七氟烷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结果:(1)七氟烷预处理诱导远期相神经保护作用:再灌后1天、3天及7天,预处理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学评分:假手术组未有改变,预处理组评分在1天、3天及7天均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P<0.05),TTC染色:7天时预处理组脑梗死容积率小于对照组(P<0.05);(2)预处理上调Nrf2表达峰值,启动Nrf2核转位:westem及免疫荧光显示预处理组Nrf2水平高于单纯缺血组(P<0.05),核浆分离western-blot显示,8h预处理组Nrf2细胞核转位增加(P<0.05),共聚焦荧光定位表明预处理组Nrf2与半暗带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存在核定位共标,且强度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3)预处理上调缺血后抗氧化酶表达及活性:七氟烷预处理后Nrf2下游AREs包括MnSOD、Trx、NQO1表达增加,抗氧化酶CAT、T-AOC及TSOD活性增加,而Nrf2下游Gpx91表达未有变化.(4)七氟烷预处理通过Keap1依赖途径调控Nrf2:western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七氟烷预处理下调Keap1表达水平(P<0.05 vs.con).(5)Nrf2基因敲除逆转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与WT组相比,Nrf2-/-小鼠梗死容积率更大,神经行为学损伤更重,而七氟烷预处理无法减少Nrf2-/-小鼠脑梗死容积率,改善神经行为学评分.TUNLE染色显示,Nrf2-/-组预处理组与单纯缺血组阳性细胞计数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七氟烷预处理通过下调缺血再灌注后Keap1表达,解离Nrf2,启动Nrf2核转位,激活下游抗氧化系统,诱导远期缺血耐受.
  • 摘要:目的:借助膜片钳系统来研究依托咪酯麻醉对大鼠丘脑皮层网络GABAA受体的作用.方法:制备SD大鼠(鼠龄10-14天)脑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突触后电流.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灌流配制的人工脑脊液,实验组灌流不同浓度(3μM、6μM和12μM)的依托咪酯.使用不同的受体阻断剂,在不同的钳制电压下记录丘脑VPM核和皮层S1区sPSC、sIPSCs、mIPSCs.结果:1.临床浓度依托咪酯对S1区和VPM核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s)的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均不明显,但延长其衰减时间.2.临床浓度依托咪酯对S1区和VPM核微型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频率影响不明显,但增大其振幅,延长其衰减时间.3.未阻断GABAA受体时,临床浓度依托咪酯可明显抑制自发突触后电流(sPSC)的频率和振幅;阻断GABAA受体后,依托咪酯对其频率和振幅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1.依托咪酯对丘脑皮层网络的抑制效应主要由GABAA受体介导.2.临床浓度依托咪酯主要参与突触后GABAA受体调节,不影响突触前GABA的释放.3.临床浓度依托咪酯可能阻断了皮层丘脑网络神经冲动的传递,使大脑整合功能丧失,从而诱导意识消失.
  • 摘要:目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VPM和S1区桶状皮层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电流的影响,探讨其确切的突触前和突触后作用机制,进而为阐明全身麻醉药物致意识消失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支持,为研发作用靶点更明确、副作用更少的理想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出生后11天-19天SD大鼠,断头取脑,制备含有目的脑区(丘脑VPM或大脑皮层S1区)的脑片,厚度为300μm.全细胞模式下记录sEPSCs和mEPSCs.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30μM、100μM、300μM、1000μM)作用下两脑区神经元sEPSCs和mEPSCs频率和幅度的变化.结果:1.在S1区,不同浓度氯胺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神经元sEPSCs的频率和幅度(P<0.01);不同浓度氯胺酮不明显影响神经元mEPSCs的频率(P>0.05),但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神经元mEPSCs的幅度(P<0.05).2.在VPM核,氯胺酮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神经元sEPSC的幅度(P<0.01),但只在300μM和1000μM两个高浓度下表现出对神经元sEPSCs频率的抑制作用(P<0.01).各浓度氯胺酮对神经元mEPSCs频率均无明显作用(P>0.05),但只在3001μM和1000μM两个高浓度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神经元mEPSCs幅度(P<0.05).结论:1.氯胺酮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丘脑VPM核、皮层S1区神经元间兴奋性突触传递.2.氯胺酮可能同时影响S1区神经元突触前膜内谷氨酸囊泡的释放和突触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对谷氨酸的敏感性.3.氯胺酮对丘脑VPM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可能是其抑制突触后谷氨酸受体的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异氟醚(宁芬)对成年大鼠S100、Tau、Aβ的变化规律,旨在评估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N=6×6组),10周龄,体重250-2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即空气组)、阳性对照组(O2组,即氧气组)、麻醉组(T1、T2、T3、T4四个亚组,即异氟醚吸入30min苏醒后2h、1d、7d、14d组).于苏醒后各时点,(1)取眼眶血检测血浆S100蛋白含量;(2)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1、CA3区Tau、Aβ的表达.结果:与A、T3组比较,T2组S100蛋白增加(P<0.05),与O2、T1、T4比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A组比较,T2组海马CA1区Tau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增加(P<0.05),CA3区Tau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T2组比较,T1组CA3区Aβ蛋白阳性反应平均光密度增加(P<0.05),与T4、O2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大鼠吸入异氟醚后导致S100、Tau、Aβ改变可能与短期学习记忆改变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抒纳)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麻醉苏醒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60例常规全麻神经外科介入手术随机分成纳美芬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丙泊酚、罗库溴铵、芬太尼、七氟醚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纳美芬治疗组为手术结束后即刻静脉注射纳美芬0.25μg/kg,5min后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可再次追加,累积剂量小于1μg/kg.对照组手术结束后不使用纳美芬拮抗阿片药物.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意识觉醒恢复时间、患者清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恢复期呛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及住院时间.结果:一般资料如年龄,基础生命体征,手术时间及芬太尼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盐酸纳美芬治疗组在苏醒期生命体征更平稳,意识觉醒恢复时间缩短(P<0.05),患者清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呛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使用纳美芬拮抗阿片药物能有效提高患者苏醒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预后.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成分和特点,重点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F-κB、炎性细胞因子等方面,讨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免疫调节功能发挥的作用,对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机体功能提供参考.
  • 摘要:镇静催眠药物能消除烦躁、恢复平静情绪,大多药物还兼有遗忘及强化麻醉的作用,是临床麻醉常用辅助用药,广泛用于麻醉前给药、静脉复合麻醉以及局部麻醉.本文对丝叶唐松草乙醇提取物、花生茎叶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杜仲雄花水提取物、蛇床子生药、无花果叶提取物、苦荞醇提取物等天然镇静催眠药物进行了研究.认为许多中药及中药的不同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用,为中药安神作用提供物质基础,为寻找与研制新的镇静催眠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观察洛贝林对恩氟烷麻醉小鼠的催醒效果.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恩氟烷+生理盐水组(A组)、恩氟烷+洛贝林1mg/kg组(B组)、恩氟烷+洛贝林3mg/kg (C组)、恩氟烷+洛贝林5mg/kg组(D组)、恩氟烷+洛贝林10mg/kg组(E组)、恩氟烷+洛贝林15mg/kg组(F组);观察不同剂量的洛贝林对恩氟烷麻醉小鼠麻醉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均对小鼠有催醒作用(P<0.05),其中D组的催醒效果最明显(P<0.01),而E、F组催醒效果不明显(P>0.05),B、C、D、E、F组中小鼠麻醉持续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适浓度的洛贝林对恩氟烷麻醉小鼠有催醒作用,未发现洛贝林对小鼠的催醒作用存在剂量的依赖性.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多沙唑嗪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方法,并研究多沙唑嗪对映体在体内和体外的手性转化情况.方法:色谱条件:卵黏蛋白手性色谱柱,柱温30℃;荧光检测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55 nm、385 nm;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5:85 v/v,buffer为20 m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pH 5.32)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内标为哌唑嗪.体外研究:将分别加入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的大鼠血浆于37℃水浴温育2天、5天、10天后测定;体内研究:SD大鼠连续口服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溶液1个月,于最后一次给药8h后腹主动脉取血备用.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各相邻色谱峰间分离度均大于1.5,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多沙唑嗪对映体及内标物的测定.多沙唑嗪两种对映体检测浓度在4~2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左旋多沙唑嗪的回归方程为Y1=0.7986C1+0.0118(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3.6%;右旋多沙唑嗪的回归方程为Y2=0.8025C1+0.0046(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4.3%.多沙唑嗪对映体与大鼠血浆在37℃水浴温育后,直到第10天在大鼠血浆中仍未检测到明显的另一对映体的出现,说明在37℃水浴温育后多沙唑嗪对映体没有发生明显的手性转化;大鼠连续口服左旋或右旋多沙唑嗪1个月,其血浆中未检测到明显的另一对映体的出现,说明给大鼠连续口服一个月的左旋或右旋多沙唑嗪溶液,在其血浆中也未观察到手性转化现象.结论:本文成功地用手性固定相(CSP)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测定了SD大鼠血浆中多沙唑嗪对映体的浓度.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多沙唑嗪对映体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研究,为多沙唑嗪对映体血药浓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为多沙唑嗪对映体的体内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体内、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多沙唑嗪对映体不易发生相互转化.
  • 摘要:目的:分析食物对消旋多沙唑嗪单次灌胃给药后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分析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和消旋多沙唑嗪连续12周灌胃给药时,3个药物末次给药后产生最大降压效果时(药后8小时)血药浓度的差异.方法:手性色谱条件:卵黏蛋白手性色谱柱,柱温30℃;荧光检测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55 nm、385 nm;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5:85 v/v,buffer为20 m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pH 5.3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内标为哌唑嗪.非手性色谱条件:AgilentC 18色谱柱,柱温30℃;荧光检测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55 nm、385 nm;甲醇-磷酸盐缓冲液(52:48v/v,buffer为20 mmol·L-1的磷酸盐缓冲液,pH 3.18).单次给予消旋多沙唑嗪(8mg/kg)前及给药后0.5h、1h、2h、4h、6h、8h、12h取血测定血药浓度;连续给予3个药物12周,末次给药后8小时取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禁食大鼠灌胃给予消旋多沙唑嗪后0.5h,血药浓度迅速升高,给药后1h达峰值,给药后2h时仍维持在较高的浓度;之后,血药浓度明显降低.非禁食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同剂量的药物后,0.5至2h的血药浓度略低于禁食组大鼠,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禁食组与非禁食组大鼠给予消旋多沙唑嗪后8h时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25.35+72.6 ng/mL和125.799±33.7 ng/mL.连续12周灌胃给药时,末次灌胃给予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以及消旋多沙唑嗪后8h时,左旋多沙唑嗪与消旋多沙唑嗪的血药浓度显著低于右旋多沙唑嗪(P<0.05或P<0.01);而且左旋多沙唑嗪血药浓度与右旋多沙唑嗪血药浓度的比值为0.1.将消旋多沙唑嗪12周灌胃给药大鼠的血浆药物进一步进行手性分离检测后发现,左旋多沙唑嗪的浓度与右旋多沙唑嗪的浓度比值为0.12.结论:左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及消旋多沙唑嗪连续12周给药时,末次给药产生最大降压效应时的血药浓度为左旋多沙唑嗪<<消旋多沙唑嗪<右旋多沙唑嗪.食物对灌胃给予消旋多沙唑嗪的药-时曲线无显著影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