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1年天津市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2011年天津市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2011年天津市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2-03-16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会检验分会

会议文集:2011年天津市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临床研究的基本过程,阐述了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提出撰写文章各部分的先后次序,为突破论文撰写的瓶颈,笔者建议是尽早构思,先写起来,然后认真耐心地多次修改。
  •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并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比例的变化.rn 方法:采用近交系成年雄性BN、LEW大鼠,改良"二袖套"法建立肝移植模型31例.术前随机分为3组:排斥组(LEW→BN,n=9),耐受组(BN→LEW,n=11),同基因组(BN→BN,n=11).存活的受体分别于术后5d、10d、30d取外周血,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由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比例.并于相应时间点每组随机各处死2只,取肝脏标本观察病理学变化.每组选取5例来观察生存期,存活>100d时各处死2只,取肝脏标本.rn 结果:中位生存期:排斥组14d,耐受组112d,同基因组129 d.耐受组与同基因组术后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术后7d,排斥组肝脏病理Banff评分Ⅲ级.肝移植早期,排斥组和自发耐受组的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例均增加,术后10d耐受组CD4+CD25+Treg比例明显高于同基因组(P<0.01).术后30d,耐受组CD4+CD25+Treg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rn 结论:BN与LEW大鼠组合可建立稳定可靠的急性排斥模型与自发耐受模型.CD4+CD25+Treg可能参与自发免疫耐受的形成.
  • 摘要:目的:为了解12种704例恶性肿瘤早期贫血表现、发生率、病因及发病机制.rn 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及骨髓血细胞形态学、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便潜血、尿镜检、潜血试验等进行观察和分析.rn 结果:704例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贫血发生率为577/704例(81.96%),骨转移为2/27例(7.4%)、便潜血阳性率为213/285例(74.74%)、缺铁性贫血为311/704例(44.18%)、巨幼细胞性贫血197/704例(27.98%)、正色素性贫血为142/704例(20.74%)、类红白血病反应性贫血为36/704例(5.11%)、骨髓病理贫血为2/27例(7.40%)、再生不良性贫血为16/704例(2.27%).出血发生率为526/704例(74.72%).rn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多以贫血为首发表现,失血为其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及骨髓病态造血、红细胞无效生成是继发因素.中老年人出现缺铁性贫血,尤伴有便潜血阳性、尿镜检红细胞阳性者,应高度怀疑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要进一步检查贫血原因,以防延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电泳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SDS-PAGE)电泳,对71例肾病患儿24h尿液样本进行分析,选取其中42例同时使用生化仪检测白蛋白、转铁蛋白的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计算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通过电泳扫描结果如下:71例中有15例为生理性蛋白尿(21.1%),44例为肾小球性蛋白尿(62%),12例为混合性蛋白尿(16.9%);白蛋白、转铁蛋白的电泳结果与生化结果相比,较为相符.结论:非浓缩尿蛋白电泳法敏感性较好、快捷方便,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很有价值.
  •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6(TRPC6)在肾癌细胞系以及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其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TRPC6在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中的作用.rn 方法: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肾癌细胞系1932,ACHN中TRPC6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肾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中TRPC6蛋白水平的表达,利用siRNA,MTT,细胞周期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基因沉默TRPC6后HGF诱导的ACHN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rn 结果:TRPC6在肾癌细株1932及ACHN中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其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随着Fuhrman分级的升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断TRPC6通道可以抑制ACHN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并能够下调由HGF诱导的ACHN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并将细胞阻滞在G2期.rn 结论:TRPC6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肾癌分级相关,并在HGF诱导的细胞增殖与迁移中起重要作用.提示TRPC6通道蛋白作为治疗肾癌一个新的靶分子的可能性,为研究治疗肾癌的抗癌药物和临床新方法提供重要线索.
  • 摘要:构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二者联合培养对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应用蛋白微阵列筛查BEAS-2B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单独培养、联合培养12h后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应用ELISA方法定量测量上述不同培养体系不同培养时间(2h,6h,12h,18h)IL-8浓度,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上述不同培养体系培养12h后BEAS-2B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中IL-8基因表达.各体系经12h培养后上清液中IL-8有不同程度升高,BEAS-2B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上清液中IL-8浓度显著高于两种细胞单独培养所分泌IL-8之和,联合培养后BEAS-2B细胞中IL-8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研究结果证明嗜中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联合培养可上调BEAS-2B细胞中IL-8基因表达和显著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浓度.
  • 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15在肝细胞肝癌(HCC)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5例肿瘤患者、65例良性疾病以及60例正常人血清中CCL15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CCL15水平与肝癌患者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有无转移以及治疗前后有关.结论:提示CCL15可能是反映HCC发生发展、转移、侵袭潜力及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 摘要:目的:使用PCR遗传谱分型和fimH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天津地区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特点.rn 方法:收集116株大肠埃希菌(包括3株参考株),标本分别来自患者的尿液,痰液和其他部位.分别使用两步三重PCR和普通PCR技术对细菌的遗传谱系和fimH基因进行扩增.对fimH基因阳性株中的50株和3株参考菌分别使用DNAMAN6.0.3.93对fimH基因的SNP进行分析,MEGA4对fimH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CLUSTALW和CLC生物软件对其树状结构进行分析.大肠埃希菌K-12被用来作为参考菌株进行比较.rn 结果:对比大肠埃希菌的遗传谱系,发现25%(28/113)的菌株属于A组,15%(17/113)的菌株属于B1组,14%(16/113)的菌株属于B2组,46%(52/113)的菌株属于D组.在113株菌株中有75% (85/113)的菌株fimH基因阳性,对其中的50株进行SNP分析,显示在57个多态位点中有60个SNPs被发现.在尿路致病大肠埃希菌中的氨基酸变异和静默SNP比其他肠外致病大肠埃希菌更常见.具有相同氨基酸变异的尿路致病大肠埃希菌其遗传谱系组别大部分也相同.rn 结论:这种结合方法用于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速度快,价格低廉,并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的特点.可以收集更多的大肠埃希菌的数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大肠埃希菌菌株的流行病学特点.
  • 摘要: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在血液学检查时出现的一种共同表现,可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极易误诊.为了解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在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总结我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343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象及病因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资料表明,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造血系统疾病,占68.5%,其中骨髓增生活跃者占68.9%,骨髓减低者占31.1%。主要病因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部分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引起。非造血系统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占31.5%,主要病因包括:肝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和结缔组织病。原发病经治疗得到控制后,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症状可明显改善,多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这类患者骨髓象以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占77.8%,骨髓检查多表现为反应性骨髓象;少数患者可见异常细胞成分,如恶性肿瘤骨髓侵犯等。
  • 摘要:临床检验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不完全独立的技术学科,具有实践性强、临床知识涉及面广的专业特点.随着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形式也应发生根本性改变.按照我院各岗位职责的管理要求,检验科中级人员带教下级人员并达到相应的要求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完成带教工作并按相关要求规范、完善带教人员及被带教人员工作档案,现将检验科带教工作过程及经验体会进行总结.
  • 摘要:血液流变学检测主要为中老年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如所用仪器不同,校准物不同,校准规范化程度不一,标本的采集方法等,这些都可造成同一患者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大甚至同一患者同一医院多次结果的相关性相差较大.因此,对血液流变学检测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就显得很重要。血液流变仪操作标准化要求高,科学性很强,需要从人员、仪器质量、理论知识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维持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行依据。保养方面,必须严格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保养,才能仪器的长期稳定性。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标准化及规范化工作目前仍在研究和完善中。
  • 摘要: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硬皮病、炎性肌病、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症、风湿多肌痛、脂膜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系统性及坏死性血管炎等。而用于临床诊断的自身抗体检测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磷脂抗体、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HLAB27)等。
  • 摘要:本文想就如何按规范要求做方法学验证及基本的验证方法谈点意见。文章介绍了方法学验证的规范要求,阐述了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等主要性能参数的验证方法。
  • 摘要:近十年来,脂肪细胞的分泌和代谢调节功能备受关注.抵抗素(resistin)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脂肪分泌因子,又称为脂肪组织特异分泌因子(adipocyte secreted factor,ADSF)或炎症区域家族(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s,FIZZ)-3.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炎性反应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被认为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硬化、炎症过程及肿瘤的发生有关.
  • 摘要:目的:应用血栓前体蛋白(TPP)动态监测冠脉搭桥(CABG)术后血栓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支持.rn 方法:33例行冠脉搭桥病例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3、7天及20例对照者准确采集静脉血标本4.7ml,用日本Sysmex-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5项参数—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Sysmex公司配套试剂;应用日本Sysmex CA-550凝血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bg),Siemens公司配套试剂;血栓前体蛋白(TPP)及D-二聚体(D-dimer)用ELISA方法测定,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Inc产品.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rn 结果:术前病例组患者D-dimer及TPP明显升高;与其它参数相比,术后TPP与PLT的变化趋势一致,变化幅度大,在术后第7天持续升高至新水平;术后各期TPP与D-dimer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TPP、D-dimer是血栓病变的危险因子,并通过ROC曲线显示TPP对诊断CABG术后血栓病变有较高的价值;用COX回归分析9例重新入院不良事件各指标,TPP对术后不良事件无预示作用,术后1天的MPV和术后3天的PDW成为患者不良事件的预示指标.rn 结论:本文的实验研究支持TPP成为CABG术后血栓病变的危险因素,TPP在诊断CABG术后各阶段血栓形成,发展的趋势及指导临床用药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目的:miRNAs(miRNAs)是一类小分子RNA,参与转录后调控.前期研究结果显示hsa-miR-491-3p在肺癌和肾癌组织中高表达,目前鲜见其功能研究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肿瘤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rn 方法:合成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和随机对照序列,转染NCI-H446、SMMC-7721、MCF-7细胞.每种细胞分4组:空白对照组(组1)、空白转染组(组2)、随机对照组(组3)、反义寡核苷酸组(组4).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反义核酸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rn 结果:转染反义寡核苷酸后三种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且最佳作用浓度均为0.5μmol/L.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NCI-H446细胞各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1.4±2.51)%、(11.27±1.75)%、(11.33±1.17)%、(7.00±1.40)%;SMMC-7721细胞各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67±1.42)%、(8.67±1.51)%、(8.60±1.11)%、(5.40±1.31)%;MCF-7细胞各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00±0.80)%、(5.87±1.40)%、(5.80±0.60)%、(3.67±0.64)%.三种细胞均显示组4与其余各组相比,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rn 结论:以hsa-miR-491-3p为靶标的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协同刺激分子PD-1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rn 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36名活动期PBC患者,30名非活动期PBC患者,20名肝癌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D-1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水平.rn 结果:(1)活动期PBC患者PBMC中PD-1mRNA表达水平及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非活动期PBC组,肝癌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2)活化后,活动期PBC患者CD4+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BC组,肝癌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PBC患者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活动期PBC组,肝癌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3)活化后,活动期PBC患者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含量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BC组,肝癌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rn 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活动期PBC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为研究PBC的发生发展和阐明PBC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试验资料.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基因3型和4型HEV能跨物种传播,而基因1型和2型HEV不能跨物种的传播的影响因素.rn 方法:根据不同基因型HEV宿主选择的不同,将从GenBank上下载的87株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HEV参考株,分为两类(H类和Z类,H类包含基因1型和2型病毒株,Z类包含基因3型和4型病毒株).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寻找可疑的导致两类HEV病毒株间宿主选择差异或致病性差异的核苷酸或氨基酸突变位点.rn 结果:本研究在两组病毒株间共发现了25个可疑的决定不同基因型HEV宿主选择性差异的核苷酸或/和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ORF1区16个,ORF2区有7个,ORF3区有1个,5'和3'UTR区各1个;特别是5'UTR区的G11A/C、E2s蛋白决定簇区的T511S及ORF3区的E78D可能是最重要的宿主选择性差异决定子.rn 结论:25个特异性核苷酸或氨基酸突变位点的发现为研究和认识不同基因型HEV宿主选择性和致病性差异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新的视角.
  • 摘要:目的:尿液白细胞根据形态学识别中,细胞的合理切割是识别的基础,提高有效切割技术将有利于准确分析尿液白细胞.rn 方法:(1)选择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患者各60例,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液常规检测.(2)尿液细胞进行复合染色,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形态学特点,专家鉴定细胞类型.(3)选择合理染色方法和条件染色,有形识别系统对白细胞进行切割和膨胀处理.rn 结果:(1)尿液常规检查在尿蛋白和白细胞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的两组。(2)尿液细胞复合染色效果良好,发现白细胞、尾形上皮细胞、吞噬细胞等至少3种类型细胞。(3)细胞有形识别系统处理,计算细胞切割率达到100%。rn 结论:设计复合染色对于两组患者尿液白细胞处理,均有利于依据白细胞影像灰度进行有效切割,但标记细胞还原信号需要进一步调整。
  • 摘要:纹带棒状杆菌在临床标本中比较罕见,尤其是在脑脊液中.近日在一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该菌,现进行报道。患者入院时体温高,最高达39℃,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正常,神志模糊,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右侧肢体偏瘫,双侧巴氏征(+),头颅CT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血常规:白细胞:14.8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91%.临床行腰穿取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发现纹带棒状杆菌,予以去甲万古霉素进行鞘内注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
  • 摘要:检验医师培养属新生事物,国内、外尚无相关参考可言,而且我国病理医师培养和职责也与国外不符,对于检验的沟通、交流,也确实需要检验专科医师。通过系统培训,需要检验科具备一些善于与临床沟通,同时具备全面扎实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的人员。如何有效的培养这样一些人员,建立专业平台,明确培养方向和职责,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为有中国特色的检验医师培养和与国际接轨的有机结合。应该注意到,即使国外最为权威的期刊和专家,也承认检测项目的价值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从15%升至60%以上,而作为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自身抗体检测,更是这一作用的良好体现。由于其多因素、复杂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混合性,使其更加依赖于检验结果的参照,特别是在早期诊断和干预性治疗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在卫生部有关检验专科医师培训职责,目标及管理的文件中要求,对检验医师培训分为二个阶段。其中一阶段包括14个月临床科室和检验22个月轮转过程,而在二阶段则提出更高要求。其核心是具备咨询和投诉处理能力及查房和院内组织疑难会诊能力训练,并更加强调了结合临床的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文件要求经过一、二阶段,应达到6个方面核心职业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用检验医学知识为临床提供服务和咨询能力、沟通能力等。
  •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自身抗体已经成为全身自身免疫风湿性疾病(SRDS)诊断的公认的生物标记物,并且是一些疾病诊断中重要的工具,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症.但是最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各种实验方法局限性的认识,使得以抗核抗体(ANA)作为全身性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筛选检测变得不太适宜.鉴于这个挑战,专家建议,实验室人员有责任知道试验方法的利弊,并告知临床医生,以便于更好的应用ANA这项指标.美国底特律亨利.福特卫生系统病理学和实验室医学副主席,John L.Carey医学博士说:“许多初级保健医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和ANA作为筛查测试的缺陷认识还不完善。这有一个问题,一个很大的错误性问题,一部分正常人测得ANA结果出现与临床不相关的阳性。这对于风湿病学家还能够很好的鉴别出来,但那些全科医生并不知道这些。那些没有系统性风湿性疾病的病人,当出现检测ANA为阳性时,就使得ANA阳性结果的临床预测价值受到严重质疑。这些临床医生根本就鉴别不出来,这就需要实验室去纠正临床医生对与临床症候无相关性阳性结果的解释”。
  • 摘要:1987年华尔街日报的头条"使用筛查仪处理巴士涂片的打折工厂大量出现",这一报道像一把钥匙打开了CLIA'88和整个实验室管理的大门.最开始CLIA最核心的问题是细胞学技术人员的工作量负荷极限—8小时工作日内不超过100张涂片.随着半自动细胞学筛查仪器的出现,工作量的限制被打破。7月27日食品药品监督局作出了关于CMS怎样正确计算半自动仪器处理涂片的工作量的说明,阐明了细胞学工作量负荷极限这一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这也使得很多实验室感到欣慰。美国病理医师学会(CAP)细胞病理学委员会主席Ann Moriarty说到:"CMS所做的基本上是为了人们对细胞学工作量负荷极限这一问题产生误解”。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