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11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供了人类20%的热量和蛋白质,占全球粮食贸易量的20%,对保障人类营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到2050年,如果现有土地面积不变,满足人类需求小麦产量每年需提高1.0-2.3%(Petersburg,2010),发展中国家小麦产量需增加60%,而与此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增加又可能使产量减少20-30%(Rosegrant,2010),土壤质量退化、水资源短缺、病虫害发展将严重限制产量增长与稳定。如何提高小麦产量、减少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产品营养,是当前国际小麦育种和栽培科学研究的共同方向。全球小麦育种计划提出的未来育种重点是:(1)高而稳定的产量潜力;(2)持久抗病性;(3)水分利用效率与干旱忍耐性;(4)耐热性;(5)适宜的产品品质;(6)提高籽粒Zn和Fe含量;(7)适应保护性耕作。国际小麦栽培界正在加强保护性农作和综合的作物管理研究。本文简介几个研究热点。
  •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小麦品种灌浆特性的年份、地点及基因型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四川盆地10个不同基因型,三个不同地点,两年的年际变化对小麦的灌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1)小麦籽粒灌浆参数(除粒重)效应大小为:年份>地点>基因型;互作效应基因型×年份>基因型×地点>基因型×地点×年份>地点×年份.(2)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S”型变化.与2011-2012年相比,2010-2011年籽粒灌浆速率较高,且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较早.(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份小麦品种分为2大类,川麦42、川育23和川麦56的粒重大、灌浆速率高、灌浆时间长.粒重主要受最大灌浆速率的影响(R2=0.88**),其次受灌浆时间的影响。(4)籽粒灌浆阶段特征,均以灌浆缓增期时间最长(15-17天),灌浆速率及贡献率则以快增期最大.
  • 摘要: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是影响旱地小麦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旱地小麦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深翻耕蓄水技术、深松耕蓄水技术以及四早三多等传统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以及受到国内外重视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同时对覆盖保墒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全面分析了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 摘要:在鲁中丘陵旱地,于2009-2010和2010-2011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大田条件下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0、90 kg·hm-2、120 kg·hm-2、150 kg·hm-2、180 kg·hm-2和210 kg· hm-2),研究了施氮量对旱地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旱地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提供新途径,为提高旱地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大田试验于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提前深松对0-300cm(每20cm为一土层)土壤蓄水量、花后脯氨酸积累、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可提高播前0-3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尤其可提高60-160cm土层;可提高开花期低、中氮条件下0-3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降低了花后旗叶和籽粒脯氨酸含量、灌浆中期旗叶GS活性、旗叶GDH活性、灌浆中期籽粒GDH活性;降低了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蛋白质含量,可增加球蛋白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谷蛋白含量。开花期40-160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与籽粒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籽粒脯氨酸含量与旗叶GS、GDH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旗叶GDH活性的相关性略高.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蛋白质含量均与籽粒脯氨酸的相关性略高,与旗叶GDH活性的相关性略高.结果还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20-2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均表现为降低趋势.增加施氮量,可增加灌浆初期旗叶和籽粒脯氨酸含量、旗叶和籽粒GS活性,可增加灌浆中期旗叶和籽粒GDH活性可增加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蛋白质产量,而谷醇比以中氮处理最高.且施氮量对深松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形成特性的调控性较大.可见,水分主要影响籽粒中的脯氨酸含量,而干旱时脯氨酸的合成与旗叶中GDH关系更为密切,且旱地小麦休闲期提前深松配套施氮量为150 kg·hm-2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及对品质有较大影响的谷醇比.
  • 摘要:在AquaCrop作物模型数据库组建基础上,应用该模型对东北春小麦冠层生长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正常年景的春麦模拟效果更好;除2010年呼玛地区模拟值低于实测值外,其余年份和地点的模拟值均高于实测值,IoA在0.726-0.995之间,模拟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较为理想.
  • 摘要:以强筋春小麦克丰10号为材料,通过两个密度梯度、两个氮肥施用方式、五个磷肥水平对其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筛选适应东北强筋春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方面,氮肥的适量后移使产量提高,而磷肥随着施入量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从600株m-2增加到650株m-2时产量下降,但三因素综合分析情况下,氮肥纯N60kg hm-2基肥+三叶期追施纯N7.5kg hm-2、磷肥60kg hm-2、密度650株m-2处理产量最大.品质方面,650株m-2密度时蛋白质、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弱化度、延伸性较高,600株m-2密度时湿面筋、抗延阻力、面积较高;氮肥后移时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弱化度相应提高,氮肥一次性施入蛋白质、湿面筋、形成时间、抗延阻力、面积增加,对评价值和延伸性影响不大.蛋白质和稳定时间随着磷肥梯度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下降, P2O560kg hm-2时最高;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优质又高产的栽培方式为A2B5C2,A1B4C1,即:氮肥纯N60kg hm-2基肥+三叶期追施纯N67.5kg hm-2、磷肥P2O590kg hm-2、密度650株m-2,一次性施入纯N67.560kg hm-2、磷肥P2O575kg hm-2、密度600株m-2.
  • 摘要:通过土钻取根法和生长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滴施供应水平下小麦根冠生长与物质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滴灌麦田减少滴灌水量和施氮量,小麦根重下降,冠部生长量减少,产量下降.水分亏缺灌溉时(2400m3·hm-2),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指数在扬花期增加,在灌浆期下降过快,造成叶片生长严重受阻,不利于穗重的增加。适宜水分(3600 m3·hm-2)能保持灌浆期较高的根重、根长和根系直径,促进冠部协调生长;缺氮显著降低扬花期的茎干物质积累和灌浆期的根长与根系面积,不利于后期根系吸收功能的延长和发挥,冠部早衰严重.施氮水平过高(尿素450kg·hm-2)易引起冠层生长旺盛,穗性状下降,经济系数降低.水、氮对小麦根冠生长和产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协同补偿效应,并以根系性状的“以氮调水”效应较大,冠部的“以水调氮”效应较大,故生产中应保证扬花期较高的氮素供应水平、灌浆期应保持土壤适宜水分.通过数学分析提出了高产水、氮滴施量和产量构成指标.
  • 摘要:本文对新疆滴灌小麦的应用情况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滴灌小麦栽培技术具有节水、增产、省工、增效的优点,在新疆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小麦滴灌栽培研究落后于生产,滴灌小麦栽培技术和节水、增产机理研究不系统,技术尚需进一步优化,为适应不同地区的栽培条件,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面积,发挥节水、增产潜力提供参考。
  • 摘要:为了给扬麦16种植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组合,于2009-2010年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湾头试验基地进行播期和密度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条件下扬麦16的产量及其构成状况。结果表明,播期与籽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且11月3日的播期处理籽粒产量最高.播期与穗数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每穗粒数相关性不显著。在4个不同播期条件下,10月20日~11月3日播期范围内均以150万/hm2的密度籽粒产量最高;11月10日迟播条件下籽粒产量随密度增加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300万/hm2密度时籽粒产量最高.密度对产量结构亦有极显著的调节效应,与每穗粒数极显著负相关.根据各播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分析,扬麦1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关键:最适宜播期为11月3日,最适宜密度为150万/hm2,施氮量240kg/hm2,氮肥运筹比例5∶1∶4,氮、磷、钾配比1∶0.5∶0.5有利于实现扬麦16高产高效.
  • 摘要:通过大量小麦品种的不同灌水试验,将小麦品种对水分的反应分为高敏感型、中敏感型、低敏感型三类品种,并明确了不同小麦品种随灌水变化而产量变化的规律,为生产上不同区域选择抗旱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为给抗旱节水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在节水灌溉和常规充分灌溉条件下,对20个北方春麦区主栽品种的形态及生理指标、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了系统测定和分析,并比较了相关抗旱节水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条件下,多数品种的产量和WUE都表现一般,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5个经济产量和WUE都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以抗旱指数评价,宁春41号、龙麦32号和农鉴7号抗旱性优于对照永良4号,而巴优2号和农鉴1号表现不及永良4号;以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评价,5个品种的节水性能均优于永良4号.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与经济产量、WUE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抗旱指数及其修订式与经济产量、WUE的相关不显著,产量-水分高效利用指数结合抗旱指数是筛选抗旱节水春小麦品种的有效方法。抗旱、节水、高产春小麦品种的共同特征是株高较高,上部节间长且株高构成指数较大;叶型中等,叶片高光效;根系发达,分布合理;贮藏物质高转运等。宁春41号是兼具抗旱、节水、高产潜力的春小麦品种,适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引进推广.
  • 摘要:为小麦科研与生产中氮高效利用的品种选育和栽培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进行氮效率筛选和类型划分,比较分析了不施氮(N0)、施纯氮180kg.hm-2(N180)、360kg.hm-2(N360)三种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成熟期的产量、氮素积累量、氮效率和氮响应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之间、相同基因型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氮积累总量、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与N0相比,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籽粒N积累量、氮素积累总量均显著提高,大多数品种的收获指数表现为施氮处理大于不施氮处理,但多数小麦品种的氮素收获指数却随施氮水平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N0=0.9440**,rN180=0.9193**,rN360=0.9811**),氮效率与氮素积累量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N0=0.9440**,rN180=0.9193**,rN360=0.9824**).以氮效率和氮响应度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基因型划分为高效弱响应、高效强响应、低效弱响应和低效强响应等4种类型.由此说明,在现代高产小麦的育种过程中,高肥育种结合监测低肥水平下的表现,在一定范围内对小麦氮高效和氮强响应型的遗传选择可以同时获得.
  • 摘要:为了探讨小麦白粉病叶片快速光曲线变化特征以及两种选取(AOI)模式间异质性,在小麦白粉病试验区,基于荧光成像系统开展荧光诱导参数和快速光曲线测定与拟合.结果表明,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随叶片病害等级加重呈下降趋势,以矩形模式的rTR相对较低,其中,rETR下降主要受吸光系数Abs的降低影响。快速光曲线拟合参数中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初始斜率、光抑制参数和半饱和光强随病害等级的加重呈下降趋势,两种选取模式间拟合参数的异质性反映了叶片荧光特征的“临界状态”,重度(80%)病害叶片不仅对光的捕获能力较低,对强光的忍耐性也偏低,极易造成光抑制.利用快速光曲线的斜率方程可以直观地反映rETR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动态变化过程。
  • 摘要: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陕西咸阳旱地小麦一般亩产200 kg左右。近几年,通过集成优良品种、合理耕作、科学管理、配方施肥、调整底肥追肥比例等高产配套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市旱地小麦的产量。1.研究示范效果 长武县在枣园镇创建1个万亩示范片,面积10487亩,在枣园镇牛王村和枣园村创建2个百亩核心攻关田,面积分别为114亩和126亩,经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现场实产验收,万亩旱地示范片平均亩产498.06 kg,亩产值796.9元,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602.77 kg,亩产值964.4元,分别创全省万亩旱地小麦示范片和百亩核心攻关田高产纪录。本文介绍了技术应用条件与主要技术措施。
  • 摘要: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是以小麦自身生长发育规律为依据,以均匀种植理论为指导,研制了小麦无垄均匀种植联合耕播机,实现了耕地、施肥和均匀播种一体化.可在秸秆还田一遍的情况下,一次作业同时完成撒肥、匀种、旋耕、镇压、筑埂等5项作业,减少了秸秆还田与旋耕作业各1次,耕播同步,减少了播种与专门的镇压程序,共可减少拖拉机进地4次.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小麦苗株全田覆盖,充分地利用了全部农田资源,在简化栽培、省工省事的前提下,亩产可增小麦10%以上,每亩节约成本30-50元;不仅可大幅度增产节本,而且节水、节能效果突出,对抑草、抗倒、抗干热风效果也较为明显.研究表明,本项技术,不但在高产地块,在中产低产地块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 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我国北方小麦生产常遇高温、低温和干旱威胁,灾情频发,严重影响小麦安全生长和高产稳产。为了寻找小麦抗逆增产的有效技术措施,本项研究以内蒙古永业集团生产的腐殖酸类植物营养调节液"生命素"为试材,在正常与逆境胁迫两种条件下,考察研究生命素对小麦生长、产量形成及抗逆性的影响效应,检测其对干旱、高温等逆境的抗灾减灾效果,在明确其大田应用效应基础上,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
  • 摘要:中国是一个13亿大口的发展中国家,小麦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最重要口粮品种,而且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在我国素有"夏粮丰则全年丰"的说法,可见小麦在全年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河南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全省小麦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贡献均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小麦产量直接决定着全国小麦供需总量平衡。在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日益强化和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的要求,科学分析河南小麦的增产潜力及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河南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技术对策措施,对确保我国小麦总量平衡和安全有效供给,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 摘要:小麦是天津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介绍天津市小麦生产的现状,指出了小麦生产在引种和栽培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今后小麦生产提出了技术对策.
  • 摘要:河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耕地总资源9498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8852万亩.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2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5%),总产595.2亿斤,居全国第七位.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已连续8年实现增产。但是,从总体看,河北省粮食生产基础条件依然薄弱,抗灾减灾能力还不够强,科技水平还不够高,种粮比较效益还比较低.在全球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河北省粮食生产形势,提出建设“渤海粮仓”的意义。
  • 摘要:综合论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对策.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和利用环境.分析了农业生产中主要隐性灾害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农业隐性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探讨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指出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大,涉及的范围广,常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最终都会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益.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或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 摘要: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逆境,研究拔节期-4℃低温胁迫对小麦主茎14C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4℃胁迫18h-24h,小麦植株表现出叶片受冻、全枯甚至大部分茎蘖冻死的3-5级冻害。胁迫24h,4级和5级冻害比例分别达到49.75%和39.12%,低温胁迫致穗数和每穗粒数较常温处理显著下降,减产率达66.18%-72.78%.常温对照处理,在成熟期主茎光合产物85.91%仍保留于主茎中,分配给其他分蘖的比例不到15%.-4℃胁迫18h-24h,因主茎和分蘖Ⅰ受冻,保留于主茎中的光合产物显著下降为66.33%-54.01%,但分配给能成穗的分蘖Ⅱ、Ⅲ以及新生分蘖的比例较常温对照处理显著上升,表明受冻植株主茎光合产物首先向最能成穗的分蘖转运.
  • 摘要:为提升四川盆地弱光照生态区小麦产量潜力,基于2005~2012年系列控制性试验和农民高产跟踪田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限制小麦高产的关键因子及实现超高产(9 t·hm-2以上)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随产量水平的提升而下降(y=-0.151x+1.453,R2=0.329,p<0.05),9t·hm-2以上时穗粒数和千粒重成为产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籽粒产量普遍与生物产量、收获指数、生物生产率、籽粒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最高苗、分蘖力和成穗率的相关程度则因试验不同而存在极大差异。籽粒产量与群体干重、叶面积指数等群体指标的相关程度,开花期>拔节期>苗期.高产田在分蘖、拔节期的群体干重与中高产田相当甚至略低,但到了开花期,高产田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中高产田,且个体质量也更高,着重反映在单茎绿叶数、旗叶SPAD值、单茎叶面积等指标上。根据上述结果和四川盆地生态条件,提出了在弱光照生态条件下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技术途径、阶段指标和关键技术.
  • 摘要:以河北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2004年以来,在该区域的进行小麦超高产(9000 kg·hm-2)典型创建的基础上,通过对超高产麦田的追踪建档和设置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超高产小麦的品种类型和产量结构、超高产冬小麦的群体性状及其共性特征、超高产冬小麦的个体形态和生理性状特点,以及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磷、钾、硫、锰、锌、铜、硼等8种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等无机营养特性。研究明确了实现小麦玉米两茬均衡超高产的接茬方式及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播种期、密度和种植形式、水肥运筹技术,对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综合栽培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海河平原冬小麦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技术体系体现在河北省的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及培训内容中,作为小麦生产的技术支撑,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作用。
  • 摘要:通过在稻茬进行扬麦20密肥调控建立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超高产(9000kg/hm2)群体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群体明显扩大了拔节期至开花期、开花期、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分别达104kg/hm2、197kg/hm2、234kg/hm2以上。群体开花期叶片、茎鞘、穗及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积累量分别达89kg/hm2、74kg/hm2、32kg/hm2和177kg/hm2以上才有利于实现超高产。群体花后叶片、茎鞘及颖壳+穗轴氮素的转运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的转运量分别达65kg/hm2、53kg/hm2、16kg/hm2以上才有利于实现超高产。超高产群体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在2.9-3.0,氮素利用效率在32.9-34.5,氮收获指数在0.73-0.77.
  • 摘要:本研究田间试验与水培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的氮素和硫素水平,探讨了不同类型冬小麦氮、硫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差异,不同小麦品种氮、硫积累特性与子粒品质的关系,高氮条件下硫氮互作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氮、硫吸收利用的影响,硫和硫加树脂包膜尿素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 摘要:为明确超高产栽培条件下(≥9000 kg·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点,2004-2006年冬小麦生长季通过田间取样,分器官测定氮含量,研究了超高产冬小麦氮素吸收、积累与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在产量水平9000 kg·hm-2左右条件下,小麦全生育期各器官的含氮量为0.22%~3.55%(干重).生育前期叶片氮含量与积累量最高,生育后期籽粒氮含量与积累量最高.小麦全生育期氮的总积累量为232.48~285.18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吸收氮2.63~3.13 kg.小麦吸收的氮出苗到孕穗期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多数品种在50%以上。成熟期氮在籽粒中的分配率最高,各品种均在80%以上。氮在小麦体内的重复利用率很高,成熟期籽粒中积累的氮有68.02%~73.31%为营养器官所贡献.氮吸收效率为0.89~1.09 kg·kg-1,氮肥生产效率为33.53~36.93 kg·kg-1.出苗到起身期是冬小麦氮营养临界期,拔节到孕穗期是小麦氮吸收的重要时期,灌浆期是小麦氮吸收的关键期.根据氮的这些吸收积累特点,氮肥应以底肥和拔节肥为主,以促进小麦生长和对氮的吸收.
  • 摘要:为探讨宽幅带播种植方式对小麦冠层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大面积推广的矮抗5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宽幅带播(幅宽8cm)种植方式下不同行距15cm (KF15)、20cm (KF20)和25cm (KF25)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冠层开度、光截获、冠层温度、湿度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比较,宽幅带播群体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光截获量和相对湿度较高,而冠层温度较低,穗数显著增加,产量提高(4.09~14.23%).KF20处理的小麦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叶倾角较大,群体受光态势良好,群体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产量三因素协调,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KF25处理的群体透光率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但由于小麦群体相对较小,农田漏光严重,光截获最低;KF15处理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但由于群体相对较大,群体基部透光率较小,小麦群体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出明显的劣势;最终均导致了小麦籽粒产量的降低.可见,宽幅带播种植条件下,20cm行距有利于塑造合理冠层结构,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 摘要:华北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该区持续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不足.年降水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小麦生长季节多风少雨,耗水量大,高产麦田需水量的70-80%依靠灌溉补充.常规高产田,小麦一生中通常要灌水4-5次,总灌水量3000m3/hm2左右。rn 许多地区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这不仅加剧水资源紧张,而且在大量灌溉下麦收后腾出的土壤库容小,容纳不下夏季多余的降水,造成汛期水分径流和渗漏损失,也引起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对地下水的污染.小麦生产不高产不行,高产不节水不行,节水与高产的统一意义重大.为解决水资源不足和小麦高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吴桥(地属海河平原黑龙港流域中部,土壤为冲积型盐化潮土,耕层有机质0.8%~1.2%,全N 0.08%~0.1%,速效磷15~22 mg/kg,速效钾40~80 mg/kg;地下水7~9m,小麦季降水多年平均120mm)研究建立了"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体系",并大面积推广应用,节水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技术原理,简述了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生理基础与主要技术。
  • 摘要:试验于2010~2011年、2011~2012年小麦生长季节在大田中进行,2年降水量分别为55.7 mm和73.6 mm.试验采用大田跟踪对比调查方式,研究了春季水分管理对冬小麦耗水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各处理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410.37~458.10 mm,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为16.40~21.04 kg hm2 mml.其中以2012年灌水总量为240mm,总耗水量为420.90 mm的拔节期灌水处理获得的产量最高,达到8856.10 kg hm-2,且灌水利用效率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冬小麦耗水量随灌水次与产量的增加有增大趋势.各处理播种到起身期和拔节到成熟期是小麦耗水量较大的时期.与春季晚灌水处理相比,早灌水提高了小麦营养器官开花前贮存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转量、运转率及其对籽粒重量的贡献率,降低了开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以上结论可为指导小麦春季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为精确了解冬小麦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耗水特征,2009年在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基地,采用称重蒸渗仪系统,研究了两个播期(早播和晚播)及四个小麦品种(京冬12、京9428、农大211和农大189)的耗水特点,比较不同播期对小麦耗水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播的年前耗水量和总的耗水量(蒸散量)显著(P<0.05)高于晚播,2月、5月和6月的耗水量显著低于晚播,其中,品种间5月和6月耗水量有显著差异,其它时期和总的耗水量无显著性差异。播期和品种对小麦籽粒产量均有显著性影响:早播产量高于晚播,农大189产量最高.早播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晚播处理,但无显著性差异;品种对其有显著性影响,农大189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小麦的口耗水具有前少后多的特点,耗水速率高峰在13:00 -14:00点(1-2 mm/h),12:00点以后的耗水量占日耗水量的56%-72%之间.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协调节水与高产的矛盾应选择适宜播期,且应选择较早发快长、熟期早落黄好、后期节水型的品种(如农大189);减少一日中下午的耗水量并提高下午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挖掘节水潜力的重要思路.
  • 摘要:为了探讨实现冬小麦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途径,为制定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和中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5”为试验材料,根据品种特性分别设置4个种植密度,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运转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总积累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籽粒氮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氮含量下降,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升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泰农18”的氮素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山农15”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总积累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泰农18”和“山农15”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270万苗·hm-2和345万苗·hm-2.
  • 摘要:为探讨冬小麦的高产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本试验以小麦新品种普冰994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水平下,在0-15cm的土层范围内,施肥处理土壤含水量较对照CK高,以密度为225×104/hm2时最为显著。在100-200cm的土层范围内,各施肥处理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对照CK,以315×104/hm2密度水平下最为明显.当密度为315×104/hm2,施肥量(N 225kg/hm2,P150kg/hm2,K 150kg/hm2)时,其处理组合的穗粒数和产量均为最大,分为44.92粒/穗、9873kg/hm2,并具有较高的成穗数和千粒重.由此可见:在同一密度水平下,较不施肥处理,适当的增加施肥量有助于提高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同时可以明显提高植株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可显著增加冬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315×104/hm2和施肥量(N 225kg/hm2,P 150kg/hm2,K 150kg/hm2)为最佳处理组合.
  • 摘要:提高小麦对环境中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是目前节氮增效栽培的环节.本试验研究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水平小麦品种(系)植株吸氮能力差异特征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其植株氮素的吸收、生产和运转能力亦存在着显著的类型间差异,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上升,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上升,而NHI变化不规则,但不同品质类型品种间均存在植株含氮率和积累量、NHI高或低的基因型;单位籽粒产量吸氮量随籽粒蛋白质含量上升而增加,蛋白质含量在11.5%以下,每生产百克籽粒产量吸氮量为2.2~2.6g,蛋白质含量在1 1.5%至14.0%之间,每生产百克籽粒产量吸氮量为2.5~2.9g,蛋白质含量在14.0%以上,每生产百克籽粒产量吸氮量为3.0~3.2g,蛋白质含量在15.0%以上,每生产百克籽粒产量吸氮量为3.4~3.6g.在不同品质类型间均存在氮素吸收能力强或弱的小麦品种,可以从中选择出既符合专用小麦品质要求、又符合节氮增效、减轻氮肥污染要求的小麦品种或亲本.
  • 摘要: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 kg·ha-1和240 kg·ha-1条件下,各设底追肥比例为1∶1 (N1秆N4)、1∶2(N2和N5)、0∶1(N3和N6)3个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处理N2、N5和N6均较优,其中处理N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损失率。试验还表明,随底施和追施氮量增加,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下移层次加深;随小麦的生育进程,土壤残留的肥料氮不断下移.成熟期,底肥氮在0~40、40~100和100~200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占总底肥氮残留量的38%~49%、40%~51%和0%~22%;处理N4、N5的追肥氮淋洗至140~160 cm土层,N3、N6分别至160~180 cm和180~200cm土层.在小麦全生育期,处理N2的底施和追施肥料氮均未淋洗至100~200 cm土层.在本试验中,施氮168kg·ha-1、底追肥比例为1∶2的处理N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损失率最小,且未淋洗至100~200 cm土层,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 摘要: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面粉色泽的调控效应,明确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与面粉色泽间的关系,在河南郑州进行了2年不同氮肥水平定点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2年表现一致.郑麦366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为225 kg/hm2,而矮抗58为150~225 kg/hm2.蛋白质各组分随施氮量增加的变幅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随施氮量增加2品种面粉色泽亮度(L*值)降低,红度(a*值)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面粉色泽亮度(L*值)与蛋白质含量和醇溶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红度(a*值)与蛋白质含量及各蛋白质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黄度(b*值)仅与球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施氮量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而改变面粉色泽,但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年度间表现存在差异。
  • 摘要:在我国北方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小麦增产规律,选择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青麦6号为试验材料,对五种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冬小麦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和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不还田处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比秸秆还田处理高;秸秆还田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比不还田处理高,差异显著。秸秆还田处理减缓了光合午休现象,使小麦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产量以深松最高,分别比对照和深耕高18.04%和6.83%.深松的叶绿素含量略低于免耕,差异不显著,担较大的光合速率增加了深松处理的千粒重和穗粒数,从而提高了产量。试验研究显示深松为该地区较适宜的耕作方式,研究结果为地区保护性耕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为阐明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品质及赤霉病发生的影响,对2008-2012年度连续4年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小麦产量及构成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荧光参数、籽粒品质及赤霉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产量构成中穗粒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千粒重易受环境的影响;秸秆还田对Fm'、Fo'、Fv'影响显著,施氮量及其与秸秆还田互作对荧光参数影响均不显著;秸秆还田可降低小麦籽粒品质,但与不还田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施氮处理对籽粒品质影响极显著,增加施氮量可降低籽粒容重,提高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小麦病穗率及病情指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均比秸秆不还田处理高,但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 摘要:针对农民小麦播种后灌蒙头水现象,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矮抗58为供试材料,结合耕作方式研究了灌蒙头水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浇底墒水条件下,蒙头水对水分利用、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大,耕作方式效应较小.与不灌蒙头水相比,灌蒙头水处理增加了拔节之前耗水量和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分别增加38.15%和15.35%;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31.18%.但灌蒙头水显著提高成穗数和穗粒数,使籽粒产量增加20%左右.因此,播种期墒情不足时应适当补充蒙头水以确保产量,在底墒较好时应免浇蒙头水以减少水分消耗.
  • 摘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持绿型小麦品种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济麦20为材料,研究了花后喷施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对小麦旗叶花后衰老生理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降低旗叶内源玉米素(ZR)含量,但提高其内源生长素(IAA)含量和赤霉素(GA)含量,降低了花后28-35天ABA含量。6-BA处理提高旗叶ZR含量和灌浆前期IAA含量,但降低济麦20花后21-35天ABA含量。外源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旗叶花后7-28天叶绿素含量,提高花后28天可溶性蛋白含量。外源ABA和6-BA显著提高了汶农6号7-21天SOD活性,ABA对汶农6号POD、CAT活性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显著提高了济麦20花后7-28天POD活性,而6-BA提高了两品种7-28天POD、CAT活性。外源ABA和6-BA处理降低了旗叶花后28-35天MDA含量。同时,ABA和6-BA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籽粒千粒重和产量,穗数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ABA和6-BA处理后,改变了内源激素水平,延缓叶绿素降解,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旗叶衰老,最终提高了籽粒干粒重和产量。
  •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设12cm、15cm、12.5 cm+12.5 cm+20 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重心高度基本上以15 cm等行距的最低,12 cm等行距的最高.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单位长度干重、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则有相反趋势.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的小麦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机械强度有所增加,抗倒伏指数显著增大.作为评判小麦抗倒性关键指标的抗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茎秆机械强度、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节间粗度和秆壁厚度呈不显著正相关.因此,15 cm等行距种植配合起身拔节期多效唑化控,有利于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增加抗倒性能。
  • 摘要:2008~2010连续两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进行了作物生长调节剂及复配其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及多效唑矮和壮素复配(P+C)3个化控处理,并以清水为对照(CK).试验结果表明,P+C显著降低了小麦茎秆基部节间长度和重心高度,增加了基2节间充实度和机械强度,提高基部节间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及C/N,茎秆抗倒指数(CLRI)明显增加;茎秆抗倒性能大小表现为P+C>PP333>CCC>CK.P+C、PP333和CCC显著增加穗粒数,较CK两年平均值增产5.86%、5.24%和2.71%;且P+C和PP333显著增加同株第2、3穗的穗重,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 摘要:于2010-2012年两个生长季在安徽科技学院教学基地,以矮抗58和烟农1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下不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小麦茎秆形态特征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显著降低了供试两个小麦的株高和各个节间的长度以及植株的重心高度,增加了各个节间的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及节间充实度,提高了小麦的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从而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性能;不同多效唑处理对于提高小麦抗倒伏性能的效果表现均为倒五叶处理>倒四叶处理>倒三叶处理>对照;多效唑处理对节间长度的缩短效果表现为越靠近地面的节间,其节间长度占总长度的比例缩短的效果越明显,即喷施多效唑后,对基部节间的控长效果大于中上部节间.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秆的抗倒伏能力下降,但多效唑提高抗倒伏能力的效果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高密度下多效唑的抗倒伏能力更强.
  • 摘要: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近地层O3浓度升高对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产生危害,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且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近地层臭氧浓度今后还将进一步升高,预计2050年地表臭氧浓度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25%,2100年将增加40%~60%。为评价大气03浓度增高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课题组于2006-2012年度应用FACE研究平台,设计03浓度增高50%(E-03)和白然浓度(A-03)两处理,采用烟农19、扬麦16,嘉兴002,扬麦15和扬辐麦2号等5个品种,研究了开放式大气03浓度增高对不同基因烈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
  • 摘要:以半冬性小麦济南17和冬性小麦山农8355为材料,低温胁迫条件下,对其不同茎蘖功能叶和叶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功能叶各项指标的抗冻系数作为衡量抗冻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其抗冻性进行综合评价。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起身拔节期不同茎蘖功能叶和叶鞘中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上升,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不同程度地上升或下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济南17不同茎蘖分为3类:主茎、一级分蘖Ⅰ、Ⅱ属强抗冻蘖组;一级分蘖Ⅲ、Ⅳ、二级分蘖Ⅰ-p属中度抗冻蘖组;二级分蘖Ⅱ -p属弱抗冻蘖组;将山农8355不同茎蘖分为3类:主茎、一级分蘖Ⅰ、Ⅱ、Ⅲ属强抗冻蘖组;一级分蘖Ⅳ、二级分蘖Ⅰ-p属中度抗冻蘖组;二级分蘖Ⅱ-p属弱抗冻蘖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抗冻存在茎蘖差异性,且低位蘖较高位蘖抗冻.
  • 摘要:为探索缓解小麦花后高温伤害的技术途径并阐明其生理生化机制,本试验选用两个小麦品种即济麦22和山农16,采用三种氮肥施用方案即氮肥全作基肥(T0)、1/2基肥1/2拔节期追肥(T1)、1/2基肥1/2孕穗期追肥(T2),于花后14-20天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施用方案条件下花后高温与小麦旗叶叶绿素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hl/Car)、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变化的关系。不同氮肥施用方案间比较可见,孕穗期追肥使叶绿素a/b值增大,Chl/Car值减小,通过改善小麦旗叶的热耗散光保护机制增强小麦叶片的抗氧化能力;孕穗期追肥提高小麦灌浆前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减缓高温胁迫对SOD、CAT、P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从而减缓高温伤害。不同品种间比较可见,济麦22 SOD活性受高温胁迫影响较小,而山农16 SOD活性因高温胁迫显著降低,高温胁迫使济麦22灌浆后期MDA含量显著下降,使山农16灌浆后期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后期较高的SOD活性是减缓高温伤害的生理基础.研究表明,氮肥追肥后移至孕穗期能减缓花后高温对小麦的伤害。
  • 摘要:在遮阴条件下对小麦的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遮阴强度的加大,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则随着遮阴强度的加大显著增大(p<0.05).采用Logistic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对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遮阴处理后降低的主要是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渐增期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和缓增期灌浆速率,而对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渐增持续期、快增持续期和缓增持续期影响较小.根据不同灌浆时段参数与最大理论千粒重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度越快,籽粒积累的干物质越多,粒重就越大.因此,在遮阴条件下小麦籽粒重量的增加应更多的关注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速度。
  • 摘要:为揭示超高产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动态特征,集多个栽培试验测定数据,按照籽粒产量<9000kg hm-2(高产),>9000 kg hm2(超高产)的产量水平,对其分蘖消长、小花分化与成粒、干物质积累等产量形成过程分别采用Richards-Gaussian联合方程、分段曲线、线性、以及Richards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高产田高峰期出现较超高产滞后,且峰值下降幅度较大,最终成穗数低于超高产群体;与一般高产田相比,超高产群体生物量在拔节后显著较高,其中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15500-16800kg hm-2的群体才能达超高产;超高产总小花数明显高于一般高产田的小花数,而且小花退化较为缓慢,最终可孕花数量较高,表明小花退化缓慢和可孕花败育较少是超高产小麦结实率高的重要基础;超高产群体花后籽粒干重增长方程特征参数终极生长量、平均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率及缓增期平均速率分别达10767.42kg·hm-2、227.74kg·d-1·hm-2、555.06 kg·d-1·hm-2、473.8kg·d-1·hm-2,比高产群体分别提高了30%、9.1%、35%、47%,是其最终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高的保证。
  • 摘要:为明确超高产(9000 kg·hm-2左右)冬小麦的钾营养特点,为确定钾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2004-2006年度分别种植4个品种,各生育时期在田间取植株样品,分器官测定钾的含量。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不同器官中钾(K2O,下同)的含量为0.21%~3.84%(干重).各器官都是在形成初期或早期含钾量最高,以后直到成熟期都在不同程度下降.各生育时期含钾量最高的器官随生长中心转移而更替.在所有器官中,开花前叶片中钾的积累量最高,其中拔节前钾在叶片中的分配率达50%或以上;开花后茎秆中钾的积累量最高,成熟期钾在茎秆中的分配率达35.6%~45.3%.同一年份不同品种各器官的含钾量及全生育期钾的总积累量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不显著。小麦植株对钾的总积累量在开花期达到最高值181.7~230.7 kg·hm-2,每生产100 kg籽粒需吸收钾2.0~2.6 kg,钾生产效率为35.36~55.58 kg·kg-1.小麦对钾的吸收以生育中期(起身至开花)最高,前期(出苗至起身)次之,后期(开花至成熟)为负值。根据本研究的施钾量和籽粒产量,在小麦玉米两作秸秆还田基础上,9000 kg·hm-2左右超高产小麦的钾肥施用量应在K2O 90 kg·hm-2左右.
  • 摘要:冬小麦是华北地区主要的灌溉作物,华北地区的资源性缺水是限制冬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能够适度的调整冬小麦的生育期进程,促进干物质的分配和转移,进而影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调亏灌溉是冬小麦节水农业中的重要策略.本文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在冬小麦调亏灌溉方面开展的研究.针对冬小麦耗、需水以及该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冬小麦调亏灌溉指标、冬小麦生育进程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以及建立的相应的灌溉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明.针对不同目标的灌溉制度的推广应用,实现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节水的目的。
  • 摘要:于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种植高产强筋小麦济麦20和高产中筋小麦泰山23,设不灌水(W0)、灌3水(播种前、拔节期和开花期,w1)、4水(播种前、冬前期、拔节期和开花期,w2)和5水(播种前、冬前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W3)处理,每次灌水量均为60 mm.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196.1 mm.研究了灌水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和籽粒产量与品质及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摘要:于2009-2010和2010-2011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小孟史家王子村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田田面坡度为2.09‰.以高产小麦济麦22为材料研究不同畦长对小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小麦生长季设置10、20、40和60m4个畦田长度,各处理均在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水;2010-2011年小麦生长季设置10、20、40、60、80和100 m 6个畦田长度,由于开花期降水较多,只灌拔节水.灌水时改口成数为90%,即当水流前锋到达畦长长度的90%位置时停止灌水.
  • 摘要:以烟农19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多项式、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供氮方式对花后受渍冬小麦灌浆期籽粒体积与干重变化过程,研究了不同供氮方式对花后受渍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受渍冬小麦籽粒体积减小21.7%, 灌浆速率降低16.0%,灌浆时期缩短8.5%,千粒重降低23.5%,穗粒数减少7.3%,产量降低29.1%,对穗数无显著影响。相对于供氮方式N1(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10∶0∶0),氮肥后移处理N2(7∶3∶0)、N3(5∶5∶0)、N4(3∶5∶2)小麦籽粒体积分别增加12.8%、20.5%、25.2%,灌浆速率分别提高5.7%、12.7%、17.1%,灌浆历期分别延长4.5%、8.2%、11.4%,千粒重分别增加9.7%、21.1%、28.1%,穗粒数分别增加7.9%、1 2.3%,15.2%,产量分别提高15.6%、29.9%、40.4%,而穗数分别降低2.7%、4.4%、4.8%.试验中各灌浆参数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关联度高低为缓增期速率R3>快增期速率R2>最大灌浆速率Rm>平均灌浆速率R>渐增期速率R1>渐增期T1>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时间Tm>灌浆持续天数T>缓增期T3≥快增期T2,表明花后渍水逆境对灌浆速率的影响大于对灌浆历期的影响,氮肥后移主要通过提高小麦中后期灌浆速率缓解渍水逆境胁迫.从小麦高产栽培氮肥运筹技术和防渍害氮肥营养补偿技术综合考虑,N4处理可提高花后受渍小麦灌浆速率,延长其灌浆时期,减轻渍害对粒重的不良影响。
  • 摘要:选用小麦品种济麦20和泰农18,采用池栽补灌淹水方法,研究开花期及灌浆期3d、6d、9d、12d淹水 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淹水期间光合降低,淹水后光合性能有所恢复.灌浆前淹水提高了灌浆 中后期光合性能,但以后光合性能迅速降低.除淹水3d外,两时期6d-12d淹水均引起籽粒产量降低.产量降低 的主导因素是粒数的减少,其次是粒重的降低.
  • 摘要:为探索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的优化种植管理模式,于2009-2011年在河南省温县高产区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当前农民习惯管理模式(FM)和调整模式(AM1)、调整模式(AM2),研究了不同种植管理模式下麦田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及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管理模式条件下,土壤水分随土壤层次加深呈增加的趋势,而土壤硝态氮含量呈相反的趋势,与农民种植管理模式相比,调整模式条件下,冬前和返青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较低,拔节期以后较高,迎合了拔节后小麦对水分消耗过多的需求;由于传统种植管理模式施氮量较大、且全部底施,在越冬和返青期不同土壤层次硝态氮含量均高于调整模式,而后者采用底施和拔节期并重的施氮方式在拔节和开花期各层次硝态氮含量较高,可以满足小麦穗花发育和籽粒灌浆对氮素的需求.与常规种植管理模式相比,调整模式1由于降低了水分灌溉量,深耕耙耱又减少了表层水分蒸发,满足了小麦生育后期对水分和氮营养的需求,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11.7%(2009年)、5.15%(2010年),且水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均得到提高.研究表明,该模式可作为当前河南小麦生产的种植管理模式.
  • 摘要:抗旱节水和水分高效利用是黄淮麦区小麦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本试验于2009-2010年在自动控制干旱棚内水泥池里模拟进行,足墒播种的前提下拔节之后完全控制降雨并于拔节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进行不同补充灌水处理,研究小麦生育中后期不同补充灌水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光合特性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着补充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充分灌溉和75%灌溉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它们与25%灌水和不灌水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75%灌溉量在扬花期和灌浆中期旗叶光合速率(Pn)都最高,在灌浆初期稍低于充分灌溉,但二者差异并不显著,而75%和充分灌溉的处理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灌水量越大对花后小麦旗叶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影响越大,75%和充分灌溉的处理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75%和充分灌溉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75%灌溉量处理旗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小麦成产三要素更协调,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在足墒播种和返青前具有较好土壤墒情条件下,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3次补充灌水以每次562.5 m3·hm-2灌溉量的处理光合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佳,说明合理的灌水量可以实现高产和水分高效的协调一致.
  • 摘要:研究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生选6号小麦茎蘖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和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移,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MDA含量上升的变化特征;随孕穗肥施用比例提高,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下降速率变缓、MDA含量上升速率减缓,延缓植株衰老.小麦花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MDA含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本试验条件下,在基本苗150万/ha、施氮量270kg/hm2水平上,采用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3∶1∶3∶3的方式,有利于延缓花后剑叶衰老,提高千粒重和产量,产量可达8000kg/ hm2以上,是其良种繁育可采用的氮肥运筹方式;基肥:分蘖肥:拔节肥施用比例为7∶1∶2的方式利于稳定实现优质高产。
  •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的耕作技术,在旱作大田条件下,设置深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四种耕作方式,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孕穗后旗叶光合色素、净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能提高冬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Chla/Chlb比值和Chl/Car比值,有利于改善小麦光合能力.旗叶净光合速率整个籽粒灌浆期深松覆盖最高,免耕覆盖次之,灌浆中期和后期的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在12:00后亦明显高于传统耕作和深耕.产量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分别比传统耕作提高了10.22%和9.26%.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能延缓小麦灌浆后期的衰老,提高旗叶光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尤其是深松覆盖效果明显.
  • 摘要:为提高稻草还田条件下小麦机播质量和产量,2009~2011年度,在成都平原稻茬麦区开展了机播条件下稻草机械粉碎方式及还田量的比较试验。试验设置两种稻草粉碎方式(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粉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粉碎)、4种秸秆还田量(0、4、8、12 t·hm-2).结果表明,稻草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粉碎,下茬小麦的播种深度、种子有效覆盖比例以及出苗均匀度均高于全喂入式处理,各生育阶段群体质量也优于全喂入式,产量增加11.1%.稻草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粉碎条件下,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播种深度、出苗率及出苗均匀度呈下降趋势,但秸秆还田处理在出苗后群体扩大迅速,各生育阶段群体质量均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且随还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终产量增加2.2%~11.0%.综合以上结果,稻草采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粉碎更利于提高小麦机播质量和产量,在目前产量水平下,可实施稻草全量还田.
  • 摘要:综述了不同覆膜材料、覆膜时期、覆膜方式、生育期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温度效应,为旱地地膜覆盖技术增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在土壤温度效应方面的研究方向。
  • 摘要:本试验于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对植株氮素吸收和运转分配、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覆盖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覆盖可显著提高各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可提高花前植株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贡献率,可显著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量及其所占的比例,而显著降低了叶片、茎秆残留量及其所占的比例、颖壳+穗轴氮素残留量所占的比例,最终,显著增加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结果还表明:若前茬小麦收获后15d深翻覆盖有利于促进拔节期前氮素吸收,若前茬小麦收获后45d深翻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有利于促进开花期前氮素吸收,采用液态地膜覆盖有利于促进孕穗期前氮素吸收.前茬小麦收获后45d深翻覆盖较15d可显著提高越冬期、孕穗期、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可显著提高各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强度、花前氮素转移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及其所占的比例,可提高氮素吸收效率、氮收获指数、氮素生产效率,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且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总之,休闲期等雨深翻覆盖有利于植株氮素积累,促进植株贮存氮素向籽粒中运转,促进籽粒蛋白质形成.
  •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休闲期深翻对旱地小麦全年0-300cm土壤水分、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及深翻后覆盖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前茬小麦收获后45d深翻覆盖较15d可显著提高全年播前至孕穗期100-300cm土壤蓄水量,且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穗数、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蛋白质产量、谷醇比;可显著提高麦谷蛋白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且均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结果还表明,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与播前0-300cm土壤蓄水量呈正相关,与开花期0-300cm土壤蓄水量呈负相关;且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与深层水分关系密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适当推迟深翻时间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改善旱地小麦品质且深翻后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更好。
  • 摘要:本文研究了休闲期不同时间深翻覆盖对土壤水分、花后脯氨酸与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翻覆盖可提高播前0-3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从而促进根系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增加作物耗水,致使降低了开花期土壤蓄水量,且等雨后深翻并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明显.休闲期深翻覆盖可提高花后旗叶脯氨酸含量、花后5-20d籽粒脯氨酸含量、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酰胺脱氢酶(GDH)活性,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籽粒蛋白质产量,以等雨后深翻并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最高.且等雨后深翻采用渗水地膜覆盖对灌浆前期旗叶和籽粒脯氨酸含量、旗叶GS和GDH活性均有较大调控性。结果还表明:开花期深层土壤蓄水量与旗叶和籽粒脯氮酸含量关系密切,且与旗叶脯氮酸含量相关性较大.花后旗叶脯氮酸含量与旗叶GDH活性相关显著,而籽粒脯氨酸含量与旗叶GS活性相关显著。说明,开花期土壤干旱可促进旗叶和籽粒脯氨酸积累,从而影响花后旗叶GS和GDH活性,有利于籽粒蛋白质积累,提高籽粒蛋白质品质.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等雨深翻后覆盖有利于提高底墒,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以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明显.
  • 摘要:本文采用大田试验于2011-2012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旱地小麦休闲期“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的深翻模式和深松模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全膜覆土穴播、膜际条播、沟播、宽幅精播、条播五种播种方式对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明确旱地小麦休闲期“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最适配套播种方式,为旱地小麦蓄水、保墒、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可提高底墒,可显著提高从越冬期到抽穗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可显著增加群体分蘖,可显著增加穗长、可育小穗数,显著减少不育小穗数,可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最终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且以深松模式效果较好。休闲期采用“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全膜覆土穴播和膜际条播较其它播种方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可增加群体分蘖,培育出冬前壮苗,可提高穗数及穗粒数,从而提高了产量。结果还表明,休闲期采用深翻模式,全膜覆土穴播或膜际条播方式较其它播种方式均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两种播种方式间差异不显著;休闲期采用深松模式,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土穴播最高.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或膜际条播方式均可高效利用休闲期及生育期降水,优化产量构成,获得高产、高效.
  •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从前茬小麦收获后15d或45d进行深翻及深翻后采取渗水地膜、液态地膜覆盖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小麦收获后45d深翻较15d可显著提高播前120-3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还表明:休闲期深翻覆盖可提高播前0-30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可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均以渗水地膜覆盖效果较好。此外,休闲期深翻时间影响了拔节至开花期、开花至熟期0-300cm土壤水分减少率的变化趋势,休闲期深翻后覆盖影响了播种至拔节期0-300cm土壤水分减少率的变化趋势,0-60em、120-300cm土壤水分减少率以播种至拔节期最高,60-120cm以拔节至开花期最高,0-300cm均以开花至成熟期最低,且覆盖对播种至拔节期、拔节至开花期有较好的调控效应.总之,旱地小麦休闲期适当推迟深翻时间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达到“伏雨春用”目的,深翻后覆盖有较好的调控效应,且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效果更好。
  • 摘要:为了给超高产春小麦克旱16号大面积种植生产提供合理密度指导,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处理对克旱1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单株和群体旗叶面积、旗叶干物质积累、籽粒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以850万株/hm2处理最高,其与750万株/hm2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与950万株/hm2处理差异不显著。单株旗叶面积、籽粒干重、单株干物质积累依次为:850万株/hm2>750万株/hm2>950万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差异主要在花后21-28天.同时通过试验可知克旱16号产量提高主要依靠有效穗数增加获得高产,其最适宜密度为850万株/hm2.
  • 摘要:为了探明施氮水平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茎伤流强度及穗粒重的影响,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基部及颈伤流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的基部伤流显著大于颈伤流,而豫麦49-198二者相差较小;且兰考矮早8颈伤流强度和基部伤流强度显著高于豫麦49-198;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茎伤流强度,且矮早8的增幅大于豫麦49-198.兰考矮早8的穗粒重显著高于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198,且两者均表现为在N2(180 kg·hm-2)水平下,穗粒重最高.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两种小麦品种流的强度,从而增加穗粒重,且增施氮肥对大穗型小麦品种流强度增加幅度大于多穗型小麦品种.
  • 摘要:根据农业部2011年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种植业)项目立项指南要求,笔者承担的小麦宽幅精播与化学调控技术示范项目,开展在大田自然环境下,采用拌种、叶面喷施的方式,从植株生态和产量形成的角度,研究矮苗壮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为大田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长期实践证明,通过品种区试、审定不但可以鉴定和筛选优良品种,明确品种的生产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加快优良农作物品种在适宜地区推广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限制不良品种的乱引、乱推,避免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小麦品种区试、审定选拔了一大批优良品种,为小麦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促进了我国小麦产业的发展。本文对农作物品种区试审定制度进行介绍,简述了国家小麦品种区试概况及区试审定的组织情况。
  • 摘要:安徽江淮小麦生态区位于我国北纬33度地区,主要包括淮北、沿淮旱茬麦(2300万亩)及沿淮、江淮稻茬麦(1200万亩)两大麦区。近年长江以南沿江地区因油菜面积减少,扩种稻茬小麦约200多万亩。本文介绍了安徽江淮生态区小麦产量现状,分析了安徽江淮小麦生态区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 摘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作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成果,长期以来为国际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证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增产潜力大、目标性状改良快、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显著特点,是国际公认的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首选途径。作为世界第一大作物的小麦,至今尚未实现杂交种的大面积应用,未来的推广应用将同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一样,具有同等或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杂交小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重大突破。
  • 摘要:本试验选用了不同基因型小麦(春性品种扬麦18,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半冬性品种烟农19),研究了分蘖期和拔节期不同程度低温对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10℃低温处理后,烟农19的净光合速率(Pn)、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PS 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极显著高于扬麦18和郑麦9023 (P<0.01),其气孔导度(Gs)显著高于扬麦18和郑麦9023 (P<0.05);郑麦9023的Gs、Fv/Fm和NPQ极显著高于扬麦18,其Ci极显著高于烟农19,其qP显著高于扬麦18;扬麦18的Ci极显著高于烟农19,扬麦18的F0极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拔节期0℃低温处理后,烟农19的Pn、Gs和qP极显著高于扬麦18和郑麦9023,其Fv/Fm显著高于扬麦18和郑麦9023,其NPQ和ETR显著高于扬麦18;郑麦9023的Pn、Gs、Fv /Fm极显著高于扬麦18,其qP显著高于扬麦18;扬麦18的Ci和F0极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分蘖期和拔节期低温胁迫下,半冬性品种烟农19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次之,春性品种扬麦18最低.
  • 摘要: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法,设置不遮光(T0)、开花后1~10 d遮光(T1)、开花后11~20 d遮光(T2)和开花后21~30 d遮光(T3)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15N尿素作底肥+普通尿素作追肥和普通尿素作底肥+15N尿素作追肥两个15N示踪的微区,研究灌浆期弱光条件下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分配、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不同阶段遮光均不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转运,品种间表现一致,呈T0>T3>T2>T1规律;小麦植株吸收的氮素68.0%~71.39%来自土壤氮,对追施氮的吸收量大于底施氮,灌浆期遮光增加了土壤氮索在营养器官的分配比例,不利于营养器官中土壤氮素向籽粒中的转运;各处理籽粒产量、肥料氮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表现为T0>T3>T2>T1.相同处理条件下,济麦22籽粒产量和对肥料的利用大于山农8355.小麦灌浆期阶段性遮光降低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和籽粒产量,以灌浆前期遮光影响最大,中期次之,后期最小;相同遮光条件下济麦22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较高.
  • 摘要:“十一五”期间,粮食作物在我国整个作物种植结构中的比例保持在67%以上,2010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为68. 4%,其中小麦的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为22.08%。小麦播种面积在粮食作物中的排名已持续位列第三。本文介绍了小麦产需现状,并对当前形势与小麦生产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促进小麦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与技术路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