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含量特征

含量特征

含量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6368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物探与化探、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西部林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含量特征的相关文献由37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超、孙亚乔、李军等。

含量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6368 占比:99.91%

总计:106466篇

含量特征—发文趋势图

含量特征

-研究学者

  • 刘超
  • 孙亚乔
  • 李军
  • 杨胜科
  • 段磊
  • 钱会
  • 万新南
  • 任一平
  • 何蓉
  • 刘世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勇; 王安婷; 袁国礼; 李欢; 黄丹
    • 摘要: 土壤,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环境介质,承担了较高多环芳烃(PAHs)的环境负荷,开展土壤PAHs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可以为污染风险防控、环保政策制定提供支撑。为研究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土壤环境中PAHs的含量、组成及来源,本文在北京市主城区进行了大范围采样,同时针对工业区、农业种植区、水源保护区及居民区等不同功能区进行了分区采样,共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459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16种PAHs单体含量。结果表明:主城区3个分区(东南—中心—西北)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153.7μg/kg、333.2μg/kg和142.9μg/kg。工业区3个分区(东南工厂、首钢工业、大台煤矿)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1006.9μg/kg、1379.4μg/kg及146.8μg/kg。水源保护区2个分区(怀柔、密云)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86.4μg/kg和154.5μg/kg。农业种植区4个分区(昌平、平谷、房山、通州)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109.0μg/kg、118.3μg/kg、106.8μg/kg及94.2μg/kg。居民区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为131.1μg/kg。与前人关于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对比,北京市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北京市近年来燃煤使用量下降及天然气使用量增加有关。不同功能区PAHs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业区重环和中环PAHs占比高,而水源保护区、农业种植区以及居民区的轻环占比总体上高于工业区,这是由于不同功能区PAHs的来源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主城区PAHs的主要来源是尾气排放以及石油储存运输过程中泄漏,贡献率分别为81.46%和18.54%;工业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有煤炭燃烧以及尾气排放,贡献率分别为62.65%和37.35%;居民区PAHs的主要来源由尾气排放源和天然气燃烧源组成,贡献率分别为53.30%和46.70%。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交通管制,继续缩减煤炭在北京地区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是减少PAHs排放和污染的有效途径。
    • 李金金; 王丹; 唐玉琴; 谷文超; 周浓; 石汝杰
    • 摘要: 目的:为分析评价不同种源和规格对浙贝母中矿质元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测定了浙贝母中23种矿质元素,运用多重比较和因子分析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结果:12种矿质元素含量在4个种源地浙贝母中差异显著(P1)。结论:不同种源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江苏南通种源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种源规格越大,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越高;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与硼和钼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今后浙贝母引种栽培时,可优先引种江苏南通种源。同时,在浙贝母的栽培过程中,注意微量必需营养元素硼和钼的施用。
    • 刘文超; 刘曦; 温思寒
    • 摘要: 通过对武陟研究区农田土壤和河流底泥中As、Cd、Cu、Ni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特征,对农田土壤与支流1和支流2底泥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的积累效应最明显,As、Ni的积累效应次之,Cu的积累效应不明显;As和Cd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支流1和支流2附近,Ni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靠近支流1的养殖场附近,Cu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支流1附近。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为8.70,属于重污染程度;Cu和Ni所引起的污染处于清洁水平;As含量处于警戒水平;Cd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率97%。农田中Cd与As之间存在同源污染,底泥中的Cd和As也有同源性;农田土壤的Cd、As与底泥中对应重金属的关联性最明显;土壤重金属Cu和Ni与支流1底泥有关联性、Ni还受养殖场的影响。
    • 张欣昕; 张福金; 刘广华; 张尧; 孙林; 莎娜; 郭志刚
    • 摘要: 为了探明进口和国产苜蓿总体矿质差异,以国产和进口苜蓿为对象,采用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干草中磷、钾和锌等1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干草中矿质元素种类丰富而含量变异较大,平均含量最高的是K元素,其次是Ca>Mg>Na>P,Al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11种微量元素。Cu、K、Mg、Al、K、Ca两两元素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Ca、Cu、Mg、K、Zn、Co和Na是苜蓿干草的主要特征矿质元素,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4.90%。进口苜蓿中K、Ca、Mg、Cu含量显著高于国产苜蓿,而国产苜蓿中Na和Co含量显著高于进口苜蓿。针对国产苜蓿营养缺乏,应在选种和肥料管理中重视增施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合理利用苜蓿草产品。
    • 刘超; 杜国强; 吴正; 夏飞强
    • 摘要: 以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为研究对象,在宁国市全域共24个调查点位采集送检干、湿沉降物样品96件,开展大气干湿沉降物元素含量特征、通量及分布特征研究,分析大气干湿沉降物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评价大气干湿沉降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主要以矿物相形式存在或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然后通过大气沉降等途径持续地输入到地表环境中,对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造成一定的持久负面影响;宁国市大气中As、Cd、Cr、Hg、Pb这5种重金属元素年沉降通量密度与全国年沉降通量密度相比,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通量受工业生产影响较大;根据大气干湿沉降环境地球化学评价结果,宁国市大气干湿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均为一等,表明宁国市大气环境质量很好,对土壤影响较小。
    • 曹臻; 李军; 邴海健; 王静; 郑芊
    • 摘要: 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腐殖质层土壤污染物含量普遍高于表层土壤,其中有机氯农药在腐殖质层和表层土壤中总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 527 pg·g^(-1)和9720 pg·g^(-1),DDTs是森林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北方地区森林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当地农药施用和工业活动的影响,并且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控制着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大部分森林土壤都有新的DDTs输入,并且DDTs主要来源于工业滴滴涕和三氯杀螨醇,而氯丹和硫丹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
    • 刘超; 侯克斌; 黄俊; 汪琪; 陈富荣; 杜国强
    • 摘要: 以安徽桐城市大沙河流域粮食主产区具有土壤富锌潜力的区域开展调查研究,总面积96.12 km2,共506个采样点,采集0~20 cm表层土壤,对区域内土壤锌元素含量特征、分布特征展开研究,以耕地为基础进行富锌土壤评价,并探讨富锌土壤成因。研究发现区内土壤锌平均含量达89.3 mg/kg,在安庆市及省内处较高含量水平;区内富锌土壤资源丰富,面积达34.49 km2,占区内耕地面积的62.73%;发现区内富锌土壤成因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推测富锌土壤物源主要来自于上游山区。
    • 崔政武; 王洋; 于锐; 王佳宁
    • 摘要: 畜禽粪便的农田施用可引起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累积,并通过生物链传递,影响人群健康。以吉林省7家大型养猪场周边长期施用猪粪的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和玉米籽粒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以阐明猪粪农田施用对土壤质量及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Cr、Cu、Hg、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30、0.128、31.21、28.15、0.021、19.60、26.00和71.76 mg·kg^(-1),As、Cd、Cu、Pb和Zn等平均含量高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价表明,土壤Cu和As处于轻-中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水平处于安全等级。玉米籽粒中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0.164、0.036、0.698、2.196、0.0038、0.357、0.295和25.23 mg·kg^(-1),Pb、Ni和As含量不同程度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不同重金属在玉米籽粒中的富集能力具有较大差异,Zn富集程度最高,Pb富集程度最低。不同重金属对成人的健康风险较小,As对儿童的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成人和儿童的综合健康风险均大于1,表明长期施用猪粪的玉米具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 吉德娟; 张得芳; 王占林; 樊光辉; 于倩
    • 摘要: 为明确有机栽培模式下枸杞营养成分含量特征,测定39份枸杞果实样品的常规指标含量、氨基酸含量及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并对氨基酸进行组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栽培下枸杞果实常规指标中灰分含量为3.7 g/100 g,水分含量为2.86 g/100 g,干物质为97.14%,粗纤维为6.14%,百粒重为21.74 g,粒度为247.36粒;果实中检测出16种氨基酸,脯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含量最少,蛋氨酸变异程度最大,缬氨酸最为稳定;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增香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20.90%、56.09%、18.45%、72.99%;16种氨基酸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5.19%。其他营养物质中甜菜碱含量为1.31%,β-胡萝卜素为11.05 mg/g,脂肪为0.38 g/100 g,蛋白质为13.23 g/100 g,枸杞多糖为6.23%,总糖为29.05 g/100 g,总黄酮为0.32%。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模式下大部分氨基酸及β-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显著提高,总黄酮、总糖和甜菜碱的含量有所下降。
    • 魏泽权; 陈云明; 郭宇; 刘永坤; 钟启稳; 龙宣霖
    • 摘要: 为了解研究区镉(Cd)元素在农用地土壤中的含量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农作物的影响,让公众充分了解Cd污染土壤的原理,理性认识土壤与农作物中Cd含量的关系,强化土壤保护意识,同时为该区的土壤污染治理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研究区1∶5万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海量样品测试数据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土壤中Cd含量整体属高背景值区,存在一定土壤污染风险;土壤中Cd元素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风化,交通运输、一般工矿企业生产对其影响不大,但铝厂生产可能是农用地土壤Cd的另一来源;Cd高含量集中分布于成土母岩为二叠系及石炭系的土壤;农作物中辣椒和玉米存在一定的Cd污染安全风险,水稻和高梁受到Cd污染的安全风险较小;水稻、玉米、辣椒的Cd含量与其根系土Cd含量的相关性不大,高梁Cd含量与其根系土Cd含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