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传统

大传统

大传统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0114篇;相关期刊339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社会科学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第四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等;大传统的相关文献由391位作者贡献,包括叶舒宪、孙伯筠、王岩等。

大传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4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0114 占比:99.52%

总计:90550篇

大传统—发文趋势图

大传统

-研究学者

  • 叶舒宪
  • 孙伯筠
  • 王岩
  • 张楠
  • 公维军
  • 刘吉涛
  • 吴福林
  • 孙凤娟
  • 张付东
  • 戴庆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建升
    • 摘要: 《盘古之斧》对中华文明礼器中最为核心的斧钺意象展开文化原型溯源,并将其追溯到了人类之初的实用工具石斧,体现了长时段的文化聚焦特征。在中华文明礼器体系中,斧钺经历了石斧、玉钺、青铜斧钺等材质变化,但天钺神话信仰却根深蒂固,成为万年斧钺文化不变的原初文化编码,在不同材质的斧钺意象中得到传承。在纷繁的斧钺现象中,作者揭示出玉钺与石钺、玉钺与青铜钺之间的深浅颜色关系,通过考古出土大数据统计,认为斧钺礼器体系中存在二元结构的深层文化编码。
    • 苏永前
    • 摘要: 历史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近年来分别倡导的"大历史"与"大传统"理念,均将目光投向人类文明的早期,纵深考察人类文明的发生学与动力学因素,其中所呈现的综合性与跨学科趋势超越了传统史学与文学研究相对狭小的疆域。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术旨趣的不同,二者的具体诉求与相关实践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前者姿态更为激进,其理论谱系除历史学、人类学还涉及宇宙学、生命科学、生态学等众多领域;后者因崛起较晚相关理论仍在探索中,因而对"大传统"的讨论尚限于考古学范围。尽管如此,后者对于大、小传统概念的革新与改造,显示出理论接受过程中的本土反思与知识创新。
    • 斯竹林
    • 摘要: 梁祝结尾的“同冢”母题在大传统写本与小传统写本的互动中不断重构。“同冢”母题蕴藏着“死亡-重生”原型,该原型决定了“同冢”母题的核心结构:新娘祝英台在死亡后重生。作为交流体系中的基本要素,该结构跨越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界限,在不同梁祝写本中流传。同时,“同冢”母题由围绕核心结构的无数变体构成,其重心从大传统写本中的“义妇冢”转为小传统写本中的“死后化生”,这一变化体现出大传统与小传统对“重生”的不同理解。
    • 傅守祥; 袁丹
    • 摘要: 相比后汉三国时期的同档精英诸葛亮,明朝初年的帝师王佐刘基的民间评价与思想流传却远不够好。刘基文化上承永嘉学派而下汇明儒子集,明启历代精英而暗合浙东乡贤,其核心与精髓在于“变”,同时强调“变”的“定力”“分寸”与“战略”。在新时代奋进第二个百年之际,传承与接续710年的刘基文化,应该有意识地将刘基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融入当代“温州人精神”与“温商文化”中,以提升后者的思想厚度和战略层次。当前,亟须从“大传统”与“小传统”并进角度,推动其从文成-青田地域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东亚儒文化圈和世界汉学圈,因此,刘基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跨媒介传播的全方位展开。在媒介传播多元化、电子化的时代,包括视觉文化传播在内的跨媒介传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范藻
    • 摘要: “玉”有审美价值已是毋庸置疑,而远古玉崇拜形成的史前“玉”文化所包含的美学,尤其是生命美学的意义,还有待于我们思考。玉本身的质色光盈、质体细腻、质料纯净和质地坚硬的美,给原始人带来晶莹炫目的视觉美感、温润可人的触觉美感、高洁忠贞的直觉美感和永世恒久的幻觉美感。“玉”不但促使“因审美而生命”,而且促进“因生命而审美”,所包含的生命美学揭示了人类生命的超越意义:超越实用而欣赏形式、超越快感而进入美感、超越死亡而走向信仰。
    • 杨玲
    • 摘要: 蔺相如是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个经典形象,可是周秦典籍却不见这个人物。《史记》之外,汉代典籍也只有六条相关文献,且非常简略。“完璧归赵”“渑池抗秦”是司马迁塑造蔺相如智勇形象的两个重要情节,但《史记》之外的周秦汉典籍或无记,或偶然有记,却与本传出入明显乃至矛盾。唐后学人对“完璧归赵”“渑池抗秦”多质疑、批评,由此影响到蔺相如其人其事的可信度和价值意义,也使这一经典形象的生成成为一个需要再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借助文化大传统、小传统理论分析可知:司马迁运用属于小传统的民间口传文献完成了对蔺相如的构建,这一过程再次证明了《史记》的“实录”精神,也体现了大传统、小传统的交流融通。
    • 胡景博
    • 摘要: "大、小传统"两个层面的贯通交流,较为明显的体现在中国宫廷宴飨乐舞与民间乐舞的联系中。文章以清代宫廷宴飨乐舞为分析对象,通过梳理其构成情况,试图找到其所含乐舞的民间样态,并在"大、小传统"的理论框架下,阐释二者的对应关系、存在差异以及沟通方式。
    • 李珣
    • 摘要: 大理白族的历史是神话的历史,在这之中龙神话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拥有一套庞大且完整的形象体系,其中,白族龙神话主要采用白、黑、红或黄、绿、粉及其演变色来塑造各种龙形象.多色龙的形成和白族的历史、宗教有密切的联系,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结合来看多色龙的划分,反映了白族民众对善恶、人神关系以及事物发展的看法,折射出白族民众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同时,大小传统的融合使多色龙神话得以源远流长.
    • 叶舒宪
    • 摘要: 《文化大传统与中国早期文论精神》彰显文学人类学近十多年来尝试的中国文化理论诉求和知识创新.这体现为文化还原效应,即"由小到大";以及文化反观效应,即"由大观小".前者指突破文献史学观的局限而进入到无文字的史前文化世界,重新确认文化源流现象;后者指从文化大传统新知识出发,重新审视后起的文字和文献知识所带来的认知启悟效果.对"道体"和"道心"的溯源,即为此例.
    • 李平菊
    • 摘要: 就总体而言,农村火葬实践的客观结果离国家"移风易俗"的预定目标相去甚远.这其中政策本身的漏洞和执行体制的缺陷固然是重要原因,而如何看待传统丧葬习俗上国家理性视角与农民理性视角的截然对立,才是更深层根源.基于经济理性,国家视土葬为"浪费""迷信"的"陋俗",而基于文化—价值理性,农民则视土葬为"划算""合理"的"礼俗".因此,对于多数农民而言,内心一直无法认同和接受火化"新规",但是他们又难以复兴土葬"旧俗",结果农民的丧葬活动似乎"无所适从",只得"各行其是".这就使得火葬实践在国家层面和农民层面都陷入某种"困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