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巴金

巴金

巴金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1186种,包括巴金研究、文学教育、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的发掘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等;巴金的相关文献由2119位作者贡献,包括巴金、周立民、赵兰英等。

巴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54 占比:99.7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0.10%

总计:3063篇

巴金—发文趋势图

巴金

-研究学者

  • 巴金
  • 周立民
  • 赵兰英
  • 贾玉民
  • 李辉
  • 纪申
  • 陈思和
  • 石健
  • 丹晨
  • 明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詹艺
    • 摘要: 《憩园》中有两个迥然不同的“作家”形象,即“造物主”型的“作家”与悲悯型的“作家”,二者之间的裂隙使叙事者“我”开始了对作家心态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憩园》中“写作”及“故事”概念的审视,讨论创作过程带来的共情与隔阂、行动力的获得与失效、“人”与“人物”等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向了“作家”的困境与悲悯的悖论。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叙事者和作家一并抵达了某种边界,它不再是一种终极性的解答,而是一种思想限度的修辞,一种未完成的中间态,而巴金也在困境与反思中成为历史长流中真正的“人”。
    • 陆敏秋
    • 摘要: 理解巴金20世纪40年代的写作,引入无政府主义特别是伦理学的思想脉络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它不仅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巴金文学创作中的结构性矛盾和情感机制,更有助于在新的层面上审视《寒夜》艺术与思想的独特性。巴金的无政府主义理想落地于日常生活伦理后,其在《寒夜》中以伦理学视角观测并剖露战时人际关系与社会困境,以重复、循环与延宕的写作手法在文学世界中试炼其伦理学理想的限度,留下了幽微且痛苦的思考痕迹,亦展现了巴金试图超越这一视野之局限的观测、分析与反思的力度。与此同时,《寒夜》也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召唤模式等方面生成了特有的美学品格。
    • 刘师师
    • 摘要: 巴金“爱情的三部曲”长篇系列小说刻画了诸多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五四”知识青年形象。巴金对革命主体现代人格的思考与建构贯穿三部曲创作。革命的抒情核心鼓舞和召唤了无数青年加入革命事业。
    • 秦雅萌
    • 摘要: 巴金的抗战小说以关怀“小人小事”为重要特征。在辗转于重庆、桂林、贵阳等战时后方城市期间,巴金深切体验了日军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并以“火”为核心意象,寄托了对战争暴力与国族命运的思索。结合抗战时期巴金在后方城市的生活体验与写作实践,分析巴金在这一时期关注“小人小事”的伦理内涵,从书信体小说、复杂的写作者姿态等层面阐发“小人小事”在沟通战争现实与小说叙事方面的意义,探讨作为安那其主义者的巴金与作为作家的巴金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
    • 袁洪权
    •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信函卷》内收录十一月廿五日巴金致陈荒煤信札一通,此信曾列入《巴金全集》第二十三卷内,确定信札写作时间为“1981年11月25日”。依据文献涉及的周边材料和巴金、陈荒煤信札往还交往细节发现:此信的时间认定有误,真正的写作时间应该是“1980年11月25日”。信札看似涉及的是《丽尼散文选集》出版的过程,但它的背后,还牵涉到巴金和陈荒煤在新时期文学对接五四新文学的框架下如何纪念逝去友人郭安仁的情感纽带和精神文脉,亦涉及1976年后的转型时期里特殊的人事关系和巴金、陈荒煤、王西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背后的某种努力。
    • 王云超
    • 摘要: 巴金爱书,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家里,无论是卧室、客厅、厕所还是阳台,都装着书。解放前期,巴金一家生活拮据,但他省吃俭用还是要买书。一天,妻子忍不住对他说:“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但巴金仍然坚持:“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不吃饭也要买书的巴金,读书的方法也很奇特,因为他能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读书。巴金住院的时候,每天午睡和量体温的间歇,都会坐在小沙发上。虽然人在休息,但是脑子却不想休息,所以他就在脑海中回忆自己读过的书。眼前虽无书本,读起来却同样美妙。
    • 赵焕亭
    • 摘要: 陈丹晨的《巴金全传》充分展示了巴金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过程,揭示了巴金纯真、执着、正直、善良的品格,是理解和认识一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重要传记著作。陈丹晨在对《巴金全传》的书写中无意识地显示了自己执着、耿直的个性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使他走进了巴金的心灵深处,写出了真实的巴金。透过《巴金全传》,可以看到传记作者陈丹晨与传主巴金心灵上的共鸣,他们在精神气质上非常接近,都是执着寻找理想的追“梦”人。
    • 莫之军
    • 摘要: 记得巴金老人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过:"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如果借用巴金老人之语,来形容我和《财政监督》杂志的关系,确实如此。在《财政监督》创刊二十余年的时光里,细细回顾我所收获到的情谊,让我至今感动难忘。进入新千年不久,作为同行,我就闻知一份与我厅《湖北财税》类似的财经刊物即将创刊。
    • 冉玲
    • 摘要: 巴金的小说《家》以凝练的笔触塑造了觉慧、觉新、高老太爷、鸣凤等人物形象,丰富了现代文学人物的画廊。
    • 石健
    • 摘要: 巴金在小说集《小人小事》中,自觉地尝试以多变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有效地改变了以往直抒胸臆过于直白的弊病。叙事者“我”或者以人物作为代言者,或者与人物自我指涉,或者采取抒情独白的方式,并与其他人物形成了复杂的对话关系,使文本产生了张力十足的复调叙事特征,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小人小事》对于巴金小说创作渐趋深沉内敛,实现自我在艺术上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