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札

信札

信札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5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书法、篆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0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收藏.拍卖、文献、收藏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等;信札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文君、朱万章、周国利等。

信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0 占比:99.6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8%

总计:522篇

信札—发文趋势图

信札

-研究学者

  • 李文君
  • 朱万章
  • 周国利
  • 苏晨
  • 张岱年
  • 朱贻庭
  • 张人凤(整理)
  • 方继孝
  • 葛金根
  • 于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文君
    • 摘要: 故宫博物院藏有潘曾玮致吴大澂信札十一通,此前从未对外发布。从时间上看,信札主要作于同治五年(1866)前后;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灾民赈济、《正学编》校勘、请吴氏代笔等;从文献价值上看,对研究同治初年苏州的社会慈善救助机制、士绅的日常交游、补充《吴愙斋年谱》中吴大澂早年事迹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 袁洪权
    •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信函卷》内收录十一月廿五日巴金致陈荒煤信札一通,此信曾列入《巴金全集》第二十三卷内,确定信札写作时间为“1981年11月25日”。依据文献涉及的周边材料和巴金、陈荒煤信札往还交往细节发现:此信的时间认定有误,真正的写作时间应该是“1980年11月25日”。信札看似涉及的是《丽尼散文选集》出版的过程,但它的背后,还牵涉到巴金和陈荒煤在新时期文学对接五四新文学的框架下如何纪念逝去友人郭安仁的情感纽带和精神文脉,亦涉及1976年后的转型时期里特殊的人事关系和巴金、陈荒煤、王西彦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建构背后的某种努力。
    • 张伯存; 赵凤珠
    • 摘要: 新发现的高晓声十二通信札是研究高晓声创作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借助有关资料及其创作情况对这批信札作了释读,并简要评价了其创作得失。
    • 朱万章
    • 摘要: 吴大澂和张之洞都是晚清名臣,两人均喜好诗文和金石书画,且是儿女亲家。现藏广东省博物馆的三通未见刊布的信札勾稽出两人交游之轨迹,据此可略窥其基于同僚、亲家和同好基础上的交谊,并可由此洞悉晚清时期士大夫的政治生态与文化因缘。
    • 李文君
    • 摘要: 故宫博物院藏有左宗棠致潘祖荫信札6通,此前未引起学界关注。这些信札,作于光绪四年至六年(1878—1880)之间,反映出作为封疆大吏的左宗棠与京城士大夫代表的潘祖荫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形。这些信札对研究晚清西北边务,对丰富完善《左宗棠全集》的内容,均有一定的价值。
    • 李文君
    • 摘要: 近期发现的吴大澂致韩惠洵、韩学伊父子的14通信札,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从发信地点看,由西安、吉林,再到开封、苏州、长沙,这些信札差不多涵盖了吴大澂的整个收藏生涯;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金石古物代购与鉴赏交流,部分涉及为韩氏父子举荐差事;从价值上看,除吴大澂书法的艺术价值之外,这些信札对研究晚清古物的流通、对补充《吴愙斋年谱》等,都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龙贤周; 刘佳乐; 肖云; 曹世伟; 夏永亮
    • 摘要: 曾国藩最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他在风云岁月中,始终不离文墨,讲究书写规范,追求笔墨神采,题写了较多富有时代气息而不失书法意蕴的佳作,兼有“书法家”之名。曾国藩的书法常见形式多为正式书写的对联,其日常的书写是当下研究中空缺的一块。本文以曾国藩写给李榕的信札为例,通过分析曾国藩信札的书写时间,归纳其书学思想,通过分析书法风格的表现特征来论证曾国藩日常书写在书学思想上的体现。
    • 范琪
    • 摘要: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藏有一封王懿荣写给张允勷的草书信札,信札内容是王懿荣与张允勷初次见面后托张允勷代为购买书画。王懿荣广为人知,张允勷是清代收藏名家,但其生平在文献中记录甚少。文章从这封信札入手,尽可能搜集张允勷其人其事相关资料,向读者介绍王懿荣与张允勷这一段收藏界的佳话,并对民间文献类文物的收集进行探讨。
    • 王大安
    • 摘要: 王静芝①致刘廼中②信札汉宽学长道兄足下:海天悬隔四十年,乍展惠书,真不啻从天而降。鸾笺绵绵,缕叙佳况。文采缛丽,情意绸缪。感激欣抃,如何、如何……。弟自渡海客台,初仗笔耕,继以教学。叨辅大之荫,竟主持辅大国文系及研究所二十余年。謭学陋识,俯仰愧悚,日夕勤奋,庶不误人。惜多历年所,浅薄仍旧,良可叹!且岁月不居,今已垂垂老矣。日接翰墨,辄思曩昔。吾兄篆刻今留案上,元师书画深藏箧中。
    • 李文君
    • 摘要: 新发现的翁同龢致范梁10通信札,主要作于同治及光绪初年。信札内容涉及二人的日常交往,翁氏托范梁为自己及亲戚请托等事宜。这些信札,是晚清京官与外官交往的典型例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对研究晚清的官场生态,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