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书信

书信

书信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33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50篇;相关期刊1502种,包括书摘、青少年日记、鲁迅研究月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等;书信的相关文献由3129位作者贡献,包括伊瓦什凯维奇、韩逸、佚名等。

书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26 占比:95.5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50 占比:4.44%

总计:3378篇

书信—发文趋势图

书信

-研究学者

  • 伊瓦什凯维奇
  • 韩逸
  • 佚名
  • 张宇
  • 钱仁康
  • 许寒山
  • 三毛
  • 刘文军
  • 吴永平
  • 张端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柯柯;
    • 摘要: 假如时光倒流,没有了微信、QQ,手机、电话也不复存在,该如何与思念的人保持联系?对于古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率是——写信。手中那一封封信,字里行间饱含情意,在望穿秋水的等待中酝酿着思念。让我们短暂地脱离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看看古人在书信间传递的绵绵情思吧!
    • 徐鸿雁
    • 摘要: 零零后的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电脑、网络、手机都是一路伴随的,他们对信息社会--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的此在”--的一切都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本节课,针对信息社会的发展,笔者将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尝试采用书信方式进行教学。
    • 杨天雪
    • 摘要: 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存有一封大乘法王贡噶扎西向萨迦寺僧众转述明成祖赐大乘法王诏书的书信手稿,汉文史料未见记载。文章在既往研究基础上,通过校勘、翻译和考证手稿内容,提出并研究了三个问题。第一,关于明成祖与大乘法王的关系。明成祖对大乘法王非常认可和重视,大乘法王和萨迦寺僧众对明成祖的统治也给予高度认同,双方的认可与认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直接上溯到元朝,体现了明朝在治藏策略上对元朝的承继和超越。第二,关于明成祖是否信奉藏传佛教。大乘法王认知下的明成祖信奉和修行藏传佛教,这与汉文史料记载相左,这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第三,关于收回萨迦大殿。该手稿披露了大乘法王向明成祖请求收回萨迦大殿,以及收回后如何管理萨迦大殿等关键历史信息,表明了大乘法王对收回萨迦大殿作出的艰辛努力,体现了明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高度重视和有效治理。
    • 段宇晖
    • 摘要: 19世纪来华美国传教士的风景记述展现了身处孤绝状态下的传教士对特定自然景观的凝视。面对眼前的荒野景致,传教士所追求和寻觅的是自我情感的认同以及阐释异域自然资源的权力。但是他们的情感认同需要在超绝的地理空间中才能得以体验,其过程和效果是对中国人文景观的疏离与排斥。而就异域自然资源所作的阐释则表明他们也是以自己的认知系统来定义中国的自然景观的。
    • 肖丽秀
    • 摘要: 传统的中国父母一般都不善于在子女面前表露自己的爱意。但书信却是很好的媒介,能为父母们架起传递爱意的桥梁,甚至成为一种无声的教育方式。本期《百味》栏目分享两则有关父母与书信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重回"那些写信的年代",再次感受父爱母爱的温存.
    • 程妹芳; 郑礼炬
    • 摘要: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简称《黄漳浦集》)系清代道光年间闽人陈寿祺所刻,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陈寿祺称收集黄道周的文集费数十年苦心,“搜罗已极完备”,但是《黄漳浦集》尚有遗漏,近年辑考屡有所得。从其好友张燮《张燮集》之《群玉楼集》中发现黄道周、张燮之间书信往返较多,其中附有黄道周书信十八章,现对黄道周归养漳浦期间的十一章书信进行疏证,确定这批书信的作年,纠正《黄漳浦集》编集之误。
    • 陈祎祈
    • 摘要: 诸葛亮的《诫子书》、纪晓岚的《家书·寄内子》、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迁的《训俭示康》、苏轼的《与侄千字书》....这些书信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维系着人间美好真诚的情感,也成为教育后人的生动教材。三年来,我因着班主任工作,有幸与书信这种传统又富有温情的沟通方式结下深厚情缘。
    • 李松荣
    • 摘要: 张裕钊、吴汝纶是后期桐城派的杰出代表,文章收集爬梳张裕钊、吴汝纶的交往书信和诗文,借助这些原始文献将二人的交往过程分为初识曾幕、再晤金陵、保冀深交、津门诀别四个阶段。张吴二人定交超过26年,又相继执掌莲池书院将近20年,在频繁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相近的文学、学术、教育思想。考定二人的交游脉络及交流过程中的共同关注点,对于我们了解近代士人的交游方式和理清后期桐城派在北方的传衍,都有重要意义。
    • 任树杨; 焦时雨
    • 摘要: 从艺术的终极目标去探究塞尚的艺术思想,会发现它与中国画论存在某些共通之处。通过对塞尚与友人之间书信的分析,笔者发现,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塞尚把自然提到承载真理的高度,这与中国画论中的“山水以形媚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塞尚注重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古代大师之作,无独有偶。
    • 孙景怡; 胡金秋; 刘海英
    • 摘要: 民国时期,外国文学大量涌入,对中国文学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济慈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的译介与影响不可忽视。文章通过挖掘民国时期济慈书信翻译等史料,发现其时的济慈书信译者多选择翻译济慈情书,并将济慈的早亡归咎于芳妮。济慈及其书信的译介与传播赋予中国现代文学家创作的灵感,也丰富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内容。将民国时期济慈书信译介与传播的特点与当下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加深对时代变迁的认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