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延误诊治

延误诊治

延误诊治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351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中国保健、西藏医药杂志、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庆祝建国60周年中医药名家高层论坛、中国铁道学会全国铁路第三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男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等;延误诊治的相关文献由584位作者贡献,包括万世勇、付海英、周华蓉等。

延误诊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18.7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351 占比:81.09%

总计:1666篇

延误诊治—发文趋势图

延误诊治

-研究学者

  • 万世勇
  • 付海英
  • 周华蓉
  • 姜民浩
  • 宋永达
  • 张凤
  • 朱正书
  • 李斌
  • 林乐江
  • 段国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秀慧; 徐伟伟
    • 摘要: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LYH)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颅内占位引起的症状,如头痛、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状,恶心、呕吐、表情淡漠、性腺功能减退、乏力;垂体后叶功能低下症状,尿崩症表现。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少见,易延误诊治,临床中我们遇到腹痛伴低钠患者需警惕该疾病。
    • 郭旭光
    • 摘要: 生活中有的老年人走路没劲了或腿痛了,就休息一会儿,感觉好点了再走路。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人老了,腿脚不方便。有些人会选择去看骨科或神经科,可是也没效果。其实,当老人出现间歇性跛行或走路常没劲,可能是血管堵塞了,应该考虑看外周血管科。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在老年人中,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据统计患病率约15%。很多患者把外周血管病引起的腿部症状当成是老年慢性病,最终延误诊治良机。
    • 潘有贵; 何怡婧; 苏俊辉; 潘丽珍; 管强; 靳令经
    • 摘要: 目的 调查国内医生对特发性肌张力障碍的认知现状,从医务人员角度分析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延误诊治的相关因素,探讨影响医生规范、持续开展针对性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 选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通过中国肌张力障碍联盟、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毒素分会成员单位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随机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生的基本情况、诊治特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经验、对相关诊疗规范及区域专科设置的了解情况、开展肉毒毒素治疗过程中遭遇的困难等.通过线上匿名方式填写,数据导入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建库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11份,来自可能诊治过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医生.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来自三级医院,60.1%的医生为神经内科医生,其中43.7%的医生专攻运动障碍病亚专业.参与调查的所有医生几乎都诊治过特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其中最常诊治的肌张力障碍类型是眼睑痉挛,有75.2%的医生正在开展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诊疗工作.区域设置运动障碍专科对于医生了解肌张力障碍诊疗规范(P<0.001)及肉毒毒素注射技术(P<0.05)具有显著影响.25.1%的医生因"未经培训、技术有难度"难以初次开展肉毒毒素治疗,影响医生持续开展肉毒毒素治疗的主要因素为收费低廉、药占比高.结论 国内医生对特发性肌张力障碍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设置运动障碍专科可显著提高当地医生对肌张力障碍诊疗规范及肉毒毒素的了解程度,技术瓶颈、收费低廉、药占比高等是限制医生无法规律开展肉毒毒素治疗的主要原因.
    • 郑红梅(整理); 许彬
    • 摘要: cqvip:围绝经期乱出血,属正常现象,过两天就好了;绝经后“月经”再次来访,是“重返青春倒开花”“上火了,累了,养养就行”……生活中,有许多女性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放松了警惕,再加上宫颈癌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不明显,与围绝经期的症状相似,极易被医生、患者忽视,出现误诊、漏诊,错过了最佳诊治时机。因此,围绝经期妇女出现月经异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让一些错误认识延误诊治,损害健康。
    • 姜栩恒; 周杰; 李沙沙; 刘安平; 尹玲; 张天喜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最终确定诊断甲亢危象患者的回顾分析,拟增强急救医师对甲状危象临床表现的认识,以期达到提高急诊甲亢危象的诊断能力,避免延误患者诊治.方法:近5年我院出院确定诊断甲亢危象患者10例,根据其就诊主要症状及体征、初诊及急救措施,入院相关科室确诊、治疗及预后;分析甲亢危象急诊常见延误诊断因素.结果:甲亢危象患者10例,既往甲亢病史8例,否认甲亢2例.急诊考虑诊断入院6例,入院后确定诊断4例,急诊漏诊率为40%.意识障碍首诊5例,其中3例伴抽搐发作;发热,心悸,乏力首诊3例;腹泻,呕吐消化道症状为主2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4例签字出院,随访均出院后死亡,其余5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甲亢危象急诊抢救室少见,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预后差,疾病形式多样化、复杂、急诊容易漏诊,误诊;急诊抢救室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应注意甲亢危象的可能.
    • 叶沐
    • 摘要: 陈翔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迅速上升的趋势,以女性患者居多。甲状腺癌的症状不太明显,即使到了中晚期,不少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仍然表现正常,因此很容易延误诊治。想要及时发现甲状腺癌症状,一定要抓住这些"蛛丝马迹"!1.颈部肿物随着体检人群的增加,通过甲状腺触诊及超声检查发现的甲状腺癌越来越多。即无症状的甲状腺癌.
    • 摘要: 编辑同志:请问普通的肠镜检查痛不痛?医院的无痛肠镜是怎么回事?效果如何? 河南焦XX
    • 周明荣
    • 摘要: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临床危重急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危.文章对兴义亲民医院2016年收治的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介绍,分析延误诊断原因,总结该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检查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认知,能够尽早对该病进行明确诊断,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 夏燕
    • 摘要: 目的:探究多发性创伤延误诊治与医疗诉讼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发生的多发性创伤相关医疗纠纷案卷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引起多发性创伤延误诊治的原因,以及各原因引起医疗纠纷的诉讼情况.结果:在我院发生的20起多发性创伤相关医疗投诉案例中有10起患方直接诉讼至法院,其中4起患者车祸或高处坠落伤抢救无效死亡,被连带诉讼至法院;3起因漏诊起诉;1起因抢救不及时起诉;1起因病情估计不足起诉;1起因病情告知不全起诉.表明多发性创伤延误诊治后的医疗诉讼发生主要与医生的抢救规范性、及时性和医院的态度密切相关.结论:多发性创伤延误诊治发生后,若医院采取积极的措施会降低医疗诉讼的发生,值得各医院深思和参考.
    • 许俊
    • 摘要: 过敏性休克虽然在临床上不常见,但却又是一种异常凶险的急症。尤其是很多不典型的病例难以在早期识别出来,故发病时如果抢救不及时或者用药不规范,很容易延误诊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