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体

心体

心体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专利文献540625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湖湘论坛等; 心体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国荣、张小琴、张渊等。

心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40625 占比:99.95%

总计:540899篇

心体—发文趋势图

心体

-研究学者

  • 杨国荣
  • 张小琴
  • 张渊
  • 王秀江
  • 张元国
  • 张新国
  • 李冰
  • 李景林
  • 杨汝清
  • 江海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凯
    • 摘要: 儒家有性善论的传统,人们普遍相信能够积善成德,成贤成圣。但刘宗周受晚明动荡时局和心学发展的双重影响,采取了一条以改过为主的工夫进路,重视“过”的产生与发展。在刘宗周看来,心体超越善恶,但在现实转化的过程中依旧有产生妄的可能,由妄到过到恶,如果不能改过将在歧路上越走越远。而在改过的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始终存在,对这个过程的辨明使“改过”与“致知”相联系,改过说与认识论得以相贯通。
    • 张振
    • 摘要: 王阳明深受朱子格物思想的影响,加之他的不懈探索与功夫实践,使得格物思想较朱子更进一层,具体体现在:朱子以“至”字来训释“格”字,而阳明更侧重“至”字中兼有的“正”的含义;“物”是“意”所指向的对象,意念所在即是“物”。故此,王阳明格物的对象即是心体所感应的万物,此万物可以是客观的物,也可以是主观的物。格物合起来理解就是“正意念之不正”使之归于心体之正。正意念是需要功夫的,通过格物功夫达致心体的流行无碍,这便臻至了万物一体的境界,方是尽心尽性之学。
    • 马寄; 方玲琴
    • 摘要: 宋明理学的核心是本然“心体”的探析及发明本然“心体”的工夫法门。宋明理学工夫发展趋势是从“静中用功”转向“动”“静”相贯,其内在逻辑是对本然“心体”的不同认知。周敦颐工夫法门为“主静”,这源于他对本然“心体”的无欲的理解。这奠定了宋明理学工夫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朱熹将“心体”划分为“未发”“已发”。基于此,他倡导“动”“静”交互用功。王阳明由龙场悟道而跻入圣域,其最初工夫法门是“静中用功”。后来,他认识到“静”中用功工夫有流入“空虚”之弊,于是转而主张“动”中用功,并于这一工夫视域下实现其思想的第二次飞跃-“致良知”。明儒殿军刘宗周的工夫法门是“动”“静”相贯。这源于他对本然“心体”的理解。
    • 张再林
    • 摘要: 身体之"无"是牟宗三以"存有论"为机枢而多面展开的复杂思想体系出场的耗费与代价,也是我们重新解读牟宗三存有论之谜的潜隐线索.厘清"存在"与"存有"的关系构成了解谜的准备工作,以此出发,可以将牟宗三的存有论困难表述为:由"存在"朝向"存有"的断裂式"逆觉体证"运动并不构成与心体向下之直贯相对应的上升之路.这即意味着牟宗三的存有论并不涵着一个其所允诺的上升与下降互逆循环的"圆",如此,心体性体之"一本义"不能如实圆成,而其"德福一致"之圆亦终为半论.然而,牟宗三心体"呈现"之中的裂隙恰恰规定着"心体"向"身体"的"折返",身体以其触与被触、看与被看、能感与被感的混然性昭示了心体所要求的真正存有论意义上的"圆",即以身体呈现义为根枢所表明的心与物、人与世界之间互逆循环的一体关系.在以身体为呈现焦点的存在论中,牟氏理论中身体的"空场"不再是"无",而是一个相对于直接显现的"不现",这一"不现"也即存在论意义上的"能现",即,使"心体"之显现成为"现前"的"不现"之整体;由此,亦可以说,"身体"乃是"心体"这一"现前"所允诺的其他面相和可能,两者在分解意义上的回环交织能够为我们开显出具有更加丰富宽广内涵的中国世代文化.
    • 韩先虎
    • 摘要: 如何体认天理是宋明儒学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宋明心性论儒学工夫论困境的根源所在,这一问题在晚明集中表现在陈献章"静坐体认天理"和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分歧,产生这一分歧的原因乃是宋明儒学对心体和天理的理解出现了断裂.王阳明通过"致良知"弥合了这一断裂,从而消解了体认天理的问题,体现了阳明思想的超越性和综合性.然而阳明后学却将体认天理的问题重新提出,这是对阳明学说的一种倒退,最终也导致了心学乃至整个心性论儒学的瓦解.
    • 张新国
    • 摘要: 宋明理学家所说的心体、心之体和心之本体概念,指的主要不是存有论意义上的实体,而是人心的本来体段、本有状态.在其实质上,指向人的伦理行动的先验根源;在其功能上,它为人的生活世界的展开提供价值法则和意义担保.统观陆王心学的体系,在体用思想上,应当说都是体用兼举的,两个体用论的具体意义也是有差别的.陆九渊以好善恶恶、好仁恶不仁即传统儒家的“好恶”观念来诠释“心之用”的思想,对后来王阳明用良知之“是非”即先验性的道德判断来推进儒家“好恶”思想,进而建构其即体即用的心学学说有直接影响.
    • 王觅泉
    • 摘要: 阳明有言:"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此中蕴含一种本体—工夫悖论:未曾"合着本体",不能真正做工夫;而不做工夫,则又永不能"识本体"。这一悖论是贯穿阳明后学开展的重要线索。王龙溪和聂双江追求"合着本体的是工夫",但是他们提供的"合本体"方案都成问题。钱绪山追求"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但是如何方为"识本体"并不易确认。本体—工夫悖论的症结在本体,它不能离经验太近,否则不成其为本体,也不能离经验太远,否则流于玄虚,阳明后学正是在这种两难中挣扎。黄宗羲"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之论是化解本体—工夫悖论的出路。心性的本体化并不能提供实质性的解释和论证效力,反而可能导致独断、神秘和狂妄,应当立足经验性的人性与人心及工夫实践去理解性体与心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