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慢性化

慢性化

慢性化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9415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现代临床医学、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次全国流行病学大会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等;慢性化的相关文献由41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士敬、王占英、邹正升等。

慢性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9415 占比:99.97%

总计:569593篇

慢性化—发文趋势图

慢性化

-研究学者

  • 刘士敬
  • 王占英
  • 邹正升
  • 冯福民
  • 刘殿武
  • 周钢桥
  • 唐向贤
  • 孙芳芳
  • 宋玉国
  • 岳亚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Qian C; Fan YX; Zong LJ; 刘风雨(译)
    • 摘要: 慢性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欠佳。南京医科大学刘文涛教授团队前期工作发现,预防性给予K_(ATP)的开放剂(克罗卡林)可以缓解慢性疼痛。该研究从神经炎症的角度,进一步解析K_(ATP)的开放剂预防术后疼痛慢性化的机制。主要结果:(1)在小鼠脊髓背角,K_(ATP)的亚基Kir6.1与小胶质细胞存在明显共定位,与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有少量共定位。(2)在足底术后切口痛的小鼠,脊髓背角K_(ATP)的亚基Kir6.1含量在术后3天明显降低,至术后7天逐步恢复。(3)鞘内给予K_(ATP)的开放剂克罗卡林,降低c-fos和CGRP等疼痛标志物的表达,并且缓解手术切口引起的机械痛敏。
    • 邱剑光
    • 摘要: [视频简介]包膜内局限肿瘤有机会通过标准根治手术获愈。随着分子医学的进步,一部分未能手术治愈的包膜内局限肿瘤和难以通过根治手术治愈的包膜外肿瘤,在以分子医学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下,肿瘤得以控制而慢性化,从而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因为控制性治疗通常无法最终治愈肿瘤。在带瘤长期存活的过程中,肿瘤的逐步进展,即扩散、复发和转移,终将侵及周边区域成为局部晚期肿瘤或转移性肿瘤。消化、泌尿、生殖、淋巴、血管、体壁在腹盆腔内呈层叠状排列,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腹膜后软组织肿瘤的局部进展终将侵及泌尿系统、淋巴血管系统和体壁,从而成为泌尿外科相关病例。
    • 许文涛; 景婧; 王睿林; 柏兆方; 郭玉明; 张帆; 王伽伯; 牛明; 邹正升; 肖小河
    • 摘要: 目的 评价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慢性化的不同临床表型及其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研究条件的1656例DILI住院患者,重点评价286例DILI慢性化病例的临床表型及其特征.结果 286例DILI慢性化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92,中位年龄为49.03岁.根据肝功能动态变化和病情发展,DILI的慢性化可分为迁延不愈型(n=159,55.6%)、反复发作型(n=31,10.8%)、缓慢恢复型(n=27,9.4%)、首次发现即为肝硬化型(n=69,24.1%).204例有详细用药信息,97.7%首次发病为肝硬化型DILI为2种及以上药物所致,其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15).首次发病为肝硬化型与迁延不愈型较其他类型相比,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水平更高,预后更差(P<0.05).结论 可将DILI慢性化过程分为4种类型,其中迁延不愈型为其主要临床表型,而首次发病为肝硬化型预后更差,临床上应予以高度关注.
    • 卓海燕; 范金海; 林云娇; 何兰兰; 范鉴慧; 柴一红; 郑丽青; 姚履枫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急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2020年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住院并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242例,并随访至其发病后半年。收集其基本信息、基础疾病、可疑药物、慢性肝病、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RUCAM评分、按受损靶细胞类型进行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分级。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占比最高(76例,31.4%),抗结核药物次之(54例,22.3%),抗肿瘤药物(32例13.2%)。与慢性药物肝损伤组相比,是否合并慢性肝病,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组合并慢性肝病共8例(4.4%),而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合并慢性肝病共8例(13.33%),经差异性检验,χ^(2)=5.838,P=0.016。慢性药物性肝损伤GGT水平(t=2.503),低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组(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合并慢性肝病基础(OR=3.318,95%CI:1.125-9.788),GGT(OR=0.998,95%CI:0.996-1.000)可能为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中药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慢性肝病基础和谷氨酰转肽酶是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有慢性肝病基础的药物性肝损伤更易为慢性化,因此,有慢性肝病基础在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更谨慎,临床需要对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药物性肝损伤应该高度重视,早期干预,减少或是阻止药物性肝损伤慢性化可能。
    • 无; 米卫东; 张铁铮; 葛衡江; 鲁开智; 张利东
    • 摘要: 疼痛是战创伤救治早期就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尽早进行镇痛干预, 有效缓解疼痛, 对保持战斗力、减轻伤病员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避免急性疼痛慢性化、促进康复均有重要意义。本共识在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战创伤麻醉指南(2017)》基础上, 对战创伤疼痛的伤情评估、处理原则、治疗药物和技术应用等进行了必要更新和详细阐述, 以用于指导战时及和平时期急性创伤疼痛的全流程管理与救治[1]。
    • 王皓缘; 孙莹茹; 王贺波
    •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由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所致的原发性头痛,根据每月头痛发作的天数等特点,可分为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后者全球患病率约为2%,对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发作性偏头痛.部分慢性偏头痛是由发作性偏头痛转化而来,但其慢性转化机制目前不完全明确,本文主要从感受阈值降低、周围敏化、中枢敏化、皮质兴奋性异常、疼痛调控网络异常、分子机制等方面对偏头痛慢性化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偏头痛早期干预、临床治疗以及缓解偏头痛慢性化进程提供研究方向.
    • 陈琦琪; 陆慧慧; 孙芳芳; 张璐; 路遥
    • 摘要: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尚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和监测指标,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肝衰竭,部分患者血清学指标持续异常而发展为慢性DILI.现对DILI慢性化相关预测指标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DILI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 叶超群
    • 摘要: 颈背痛是办公室一族的常见疾病之一,研究显示,50%~70%的成人一生中发生过颈背痛,办公室人群颈背痛的发生率高达95%。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青少年颈背痛的发生率也在逐步升高。在颈背痛中,70%者为非特异性颈背痛,非特异性颈背痛是指既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又无法明确病因的颈背痛,主要原因包括颈背部肌肉的劳损、肌筋膜炎、椎小关节紊乱等,常在较长时间固定姿势(如低头、伏案)、受凉、异常活动、异常受力后发生,表现为颈背局部酸、胀、钝痛或刺痛,无力或发沉;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反复发作,易导致疼痛慢性化,伴发头痛、上肢牵涉痛以及颈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 卫璐戈; 邹正升; 肖小河; 王伽伯; 王肖辉; 牛明; 刘晓熠; 涂灿; 周元园; 胡黄婉茵; 张雅铭; 李会芳
    •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约有15%~20%可进展为慢性化,进而较快发展为肝硬化,临床预后差.因此,筛选发现非侵入性诊断生物标志物对早期发现慢性DILI肝硬化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慢性DILI无肝硬化组(34例)与慢性DILI肝硬化组(15例)在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慢性DILI肝硬化组区别于未肝硬化组的特征差异代谢物35个.经代谢物鉴定及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慢性DILI肝硬化组较无肝硬化组血清中胆汁酸、糖类代谢等代谢通路水平上调,溶血卵磷脂代谢水平下调,这些变化反映出肝硬化阶段肝脏的胆汁酸、脂质合成分解等功能性损伤更严重.进一步从差异代谢物中筛选到具有区分诊断能力的生物标志物5个: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 (18:1 (9Z))、肌酸(creatine)、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和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6.其中磷脂酰胆碱与lysoPC (18:1 (9Z))的峰面积比值具有更好的区分诊断效果,ROC曲线下面积达0.867,且比值法有利于降低样本处理与检测仪器等系统误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