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1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134980篇;相关期刊453种,包括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第十五次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年会、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相关文献由4804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安梅、仲人前、朱传武等。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1 占比:0.87%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34980 占比:99.08%

总计:136230篇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发文趋势图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研究学者

  • 邓安梅
  • 仲人前
  • 朱传武
  • 李明
  • 王健
  • 王海燕
  • 刘阳
  • 李幼姬
  • 王芳
  • 黄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华; 孙英伦; 李斌; 霍楠楠; 辛明霞; 王寒
    •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重度肢体缺血性疾病(NO-CLI)。通过确立无应答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疗效评估,以期为自体PBMNCs移植治疗NO-CLI患者的疗效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40例自体PBMNCs移植治疗NO-CLI患者的信息,统计患者的基线数据、移植物信息和术后6个月的治疗效果,最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后36例符合入组标准,其中30例NO-CLI患者行自体PBMNCs移植治疗效果良好,6例术后效果不佳最终行截肢手术。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吸烟、复吸烟、性别、肢体坏疽或感染、动脉闭塞平面、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_(2))、炎症反应、糖尿病均是影响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cPO_(2)是影响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影响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因素较多。其中对自体PBMNCs移植术治疗NO-CLI疗效的预测性评判采用TcPO_(2)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杨威; 袁普卫; 杜龙龙; 韩清民
    • 摘要: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中老年女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与正常人(N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基因表达谱差异,探索血液中OA的诊疗靶点。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48556数据集。用R语言筛选出OA和NC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基因集合富集分析(GSEA)获取目的基因子集;通过DAVID对其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Mcode和centiscape插件进行模块分析,Cytohubba筛选出关键基因。结果GSEA分析及P.adjust0.2筛选出292个目的基因,其中上调81个,下调211个,对其进行GO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NIK/NF-κB的调节”、“单核细胞增殖”、“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TNF介导的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的调控”、“MAP激酶活性的调节”和“自噬的调节”等生物功能上;KEGG主要富集在以下4条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利用PPI网络及相关插件筛选出MAPK1、I L10、PTGS2、IL18、GSK3B、NFKBIA、TNFRSF1A、EGR1八个核心基因与OA炎症和细胞凋亡高度相关。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OA和NC的PBMCs基因表达差异集中在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使其成为OA的诊疗靶点。
    • 吴波; 陈林; 何平林; 叶鑫; 吴建军; 陈果; 刁建军; 张汉超; 陈亮
    • 摘要: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gardiquimod刺激肾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肾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肾癌细胞共同培养,使用TLR7激动剂刺激肾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将TLR7激动剂激活的PBMCs转染shRNA(lnc-DC/STAT3)和shRNA(lnc-THRIL)并分为4组:对照组、TLR7激动剂组、shRNA lncDC组和shRNA lnc-THRIL组。应用Real-time PCR检测lnc-DC和lnc-THRIL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P21、P27表达量;Cr释放实验检测PBMCs抗肿瘤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TLR7激动剂刺激PBMCs组中lnc-DC的mRNA水平表达量明显增高,shRNA lnc-DC组lnc-DC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shRNA lnc-THRIL组lnc-THRIL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抗肿瘤相关指标分子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TLR7组中肾癌细胞的P27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而P21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LR7激动剂+shRNA lnc-DC组P27蛋白表达量与TLR7组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R7激动剂+shRNA lnc-THRIL组较TLR7激动剂组的P21和P27表达量均有降低;TLR7激动剂3个实验组中STAT3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STAT3在TLR7激动剂+shRNA lnc-DC组中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s对肾癌细胞的杀伤率在TLR7激动剂+shRNA lnc-DC组较另外两实验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7激动剂经lnc-DC/STAT3而非lnc-THRIL途径刺激肾癌患者PBMCs增强抗肿瘤作用,pSTAT3表达量与抗肿瘤增殖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P27周期调节蛋白表达导致肾癌细胞周期停滞。
    • 朱国华; 杜美蓉; 鹿欣(审校)
    • 摘要: 葡萄胎来源的滋养细胞和正常妊娠来源的滋养细胞均起源于胚胎的外胚层,受到父系印迹基因的调控。正常妊娠来源的妊娠早期滋养细胞可通过表达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以及诱导免疫细胞的抑制表型等多种机制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以保护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然而,目前对葡萄胎免疫学改变的了解仍有限。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胎来源的滋养细胞与母胎界面局部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是影响其清宫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葡萄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免疫状态与葡萄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反映了患者免疫系统对葡萄胎持续妊娠作出的适应性改变。为探讨葡萄胎上述免疫学特点,就近年关于葡萄胎母胎界面免疫细胞组成及其PBMC免疫状态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郑卫萍
    • 摘要: 应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进行过继性细胞治疗以促进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能性仍在积极探索中。其中,特定移植背景和治疗方案对Treg生成的影响尚不明确。美国学者分别选取肝移植手术前及术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使用贝拉西普(belatacept)体外共刺激阻断,以比较不同来源细胞是否适于制备Treg。
    • 牟大超; 吴沙沙; 周轶
    • 摘要: 目的探讨3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离方法对后续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比较PBMC冻存前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方法2019年5月,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人类疾病和免疫治疗研究室6位体检健康的工作人员为受试对象,采集每位受试者外周血15 mL,平均分为3份,分别采用Ficoll离心法、羟乙基淀粉(HES)沉降法和HES+Ficoll法分离PBMC。显微镜下观察3种方法分离所得PBMC的形态,并采用细胞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分离所得PBMC于冻存前和冻存6个月后行流式细胞术分析,计算PBMC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淋巴细胞中活细胞(FVS780荧光强度小于102为活细胞)所占比例(细胞存活率)和活细胞中CD4^(+)T细胞数与CD8^(+)T细胞数的比值(CD4^(+)T/CD8^(+)T)。结果3种分离方法得到的PBMC形态均一致。与其他2种分离方法相比,HES沉降法分离得到的PBMC除淋巴细胞外还有部分红细胞。HES沉降法所得PBMC数量显著多于Ficoll离心法与HES+Ficoll法(P0.05);HES沉降法得到的PBMC中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Ficoll离心法和HES+Ficoll法(P0.05);Ficoll离心法、HES沉降法与Ficoll+HES法得到的存活细胞中CD4^(+)T/CD8^(+)T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分离得到的PBMC冻存后淋巴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冻存前(P0.05)。结论HES沉降法分离得到的PBMC纯度(混有少量红细胞)不如其他2种方法,但其操作更为简便。且无论是冻存前的PBMC还是冻存6个月后的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3种方法分离得到的PBMC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因此,HES沉降法适用于抗凝全血的PBMC分离提取。
    • 卢金兰; 王丽丽; 卢哲
    • 摘要: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7(SIRT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就诊的10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3年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71)和死亡组(n=33)。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SIRT7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SIRT7判断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预后的效能。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治疗后SIRT7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治疗前和治疗后SIRT7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SIRT7水平判断HCC患者预后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治疗前SIRT7水平及治疗前后SIRT7水平的差值(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和治疗后SIRT7是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索拉非尼和利卡汀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有关。
    • 韩爽; 陈宇; 张伟丽
    • 摘要: 目的探究miR-216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来源的巨噬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人PBMCs,诱导建立M1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记物。进一步,将miR-216a模拟物转染至M2型巨噬细胞,检测M2型巨噬细胞特异标记物及炎性因子基因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216a后,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16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降低,而抗炎细胞因子TGF-β和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miR-216a可促进人PBMCs衍生的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 张荣耀; 李娜; 李慧; 张露璐; 万楚成
    • 摘要: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32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AML患者83例,选择同期行骨髓标本检验的非白血病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32表达。所有患者采用地西他滨+高山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化疗,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ML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3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核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32相对表达量及首次治疗情况进行回归模型,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miR-132低表达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miR-132高表达患者(P<0.05)。根据患者随访情况,将随访总体生存时间(OS)超过12个月作为预后良好组,OS不足12个月作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miR-132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32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75。结论老年A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32表达异常升高,且miR-132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指标之一。
    • 张倩倩; 谢亚龙; 汪峰; 罗颖; 陈松; 张伟杰; 昌盛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和功能对于评估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发生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方法将95例肾移植受者纳入前瞻性观察队列研究,根据术后的免疫状态分为稳定组(77例)和感染组(1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流式细胞检测。比较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绝对值的动态变化,通过检测干扰素(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分析两组受者淋巴细胞亚群功能,评估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功能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对病毒感染的预测和诊断价值。结果在病毒感染时,感染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绝对值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术后2个月时,感染组的CD4^(+)T细胞、NK细胞绝对值均低于稳定组;在术后6个月时,感染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绝对值均低于稳定组(均为P<0.05)。在病毒感染时,感染组的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尤以IFN-γ^(+)CD8^(+)T细胞比例降低最为显著;在术后2个月,感染组的IFN-γ^(+)CD8^(+)T细胞、IFN-γ^(+)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在术后6个月,感染组的IFN-γ^(+)CD4^(+)T细胞、IFN-γ^(+)CD8^(+)T细胞比例均高于稳定组(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个月时,IFN-γ^(+)CD8^(+)T细胞和IFN-γ^(+)NK细胞比例的升高与病毒感染风险增加均相关(均为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联合其IFN-γ分泌功能对于免疫状态低下的受者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用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P<0.05)。结论动态监测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和功能的变化对病毒感染的预测、诊断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