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215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1篇、会议论文258篇、专利文献433810篇;相关期刊294种,包括地震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40种,包括第九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等;振动台试验的相关文献由4234位作者贡献,包括吕西林、卢文胜、闫维明等。

振动台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1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25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33810 占比:99.54%

总计:435819篇

振动台试验—发文趋势图

振动台试验

-研究学者

  • 吕西林
  • 卢文胜
  • 闫维明
  • 周福霖
  • 杜修力
  • 周颖
  • 尚守平
  • 刘伟庆
  • 刘文光
  • 黄襄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继奎; 蒋楠; 周传波; 朱斌; 蔡忠伟; 周文斌
    • 摘要: 针对现有爆破振动影响下人体舒适度评价体系中人体主观感受的不确定性,通过振动台模拟爆破振动开展人体振动反应试验,结合人体心电指标,分析爆破振动参数、心电指标以及人体主观感受的量化关系,构建爆破振动影响下人体舒适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竖直方向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振动方向,且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人体主要震感部位有关,主要震感部位从脚部到头部上移时,影响也逐渐增大;随着振动频率和速度的增加,人体心电指标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在竖直方向振动下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水平方向振动下则一直减小,但减小的幅度有限;RMSSD的下降比例与爆破振动参数以及人体主观感受之间存在定量关系,利用三者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可实现爆破振动影响下的人体舒适度定量评价;爆破施工时,可将0.7 cm·s^(-1)的地表竖直方向振动速度和80 Hz的振动频率作为邻近人群密集区域爆破工程的控制阈值.
    • 尚庆学; 韩镝; 孙国良; 汲书强; 左浩朋; 王涛
    • 摘要: 为考察通信机柜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损伤情况,进行了36款通信机柜的振动台试验.根据规范要求采用人工合成地震动作为振动台试验输入.试验结果表明,满足检测标准的机柜有13个,不满足检测标准的有23个,其中有9个机柜在检测中发生倾倒.通信机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抗震性能状况堪忧,可能为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基于试验测得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对机柜加速度放大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合格机柜的顶部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大于合格机柜,中部加速度放大效应基本相当.本文基于36款通信机柜的振动台试验检测结果,建立机柜的地震易损性模型,选取楼面峰值加速度为工程需求参数,以难以修复、丧失使用功能定义通信机柜的损伤状态.结果表明:在楼面峰值加速度达到1.1181 g时,通信机柜即有50%的概率丧失使用功能.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易损性曲线研究结果对比,发现通信机柜尺寸对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较小,但与单向地震激励相比,双向地震输入下机柜更易发生破坏、丧失使用功能.
    • 杨文伟; 卜一凡; 林健康
    • 摘要: 基于沙漠砂的有效利用,提出了一种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通过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的隔震性能,分析了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的工作原理,探讨了不同地震波、垫层厚度、基底压力、垫层含水率等因素对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漠砂基础隔震层能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尤其是应对高烈度地震时效果更加明显;垫层厚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沙漠砂基础隔震垫层的减震效果;上部结构重量增加使沙漠砂垫层减震系数逐渐减小,但是变化程度不明显;而垫层含水率增加会使沙漠砂基础隔震层减震效果由于内部颗粒黏结作用而减小.
    • 徐卫锋; 李彬彬; 刘博; 王社良; 李一凡; 贾亮卫; 赵青云
    • 摘要: 在核电站中:核电设备通过不同的固定条件与结构相连,地震作用时设备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复杂,为分析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并鉴定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考虑不同固定条件的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振动台试验进行了5次运行基准地震和1次安全停堆地震的动力时程激振,以及试验首末2次动力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固定条件会影响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的加速度峰值、反应谱特性和动力放大系数,与设备直接固定于振动台相比,将核电设备悬挂固定于剪力墙再与振动台连接的固定条件,改变了设备反应谱特性,且放大了响应的加速度峰值,具有显著的动力放大效应,使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更为强烈。因此,对此类固定条件的核电设备,在产品设计及安装固定时要充分考虑动力放大效应,以提高设备的抗震韧性。抗震试验前后,核电设备功能运行正常,结构完整性好,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 吴巧云; 刘梓良; 闫慧超; 何宛澄; 朱宏平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分段隔震结构与相邻结构连接耗能的新型混合被动控制体系。与单一的减隔震体系相比,这种新体系将隔震与阻尼器耗能结合在一起,对不同频域地震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振动台试验输入不同频域的地震动,研究了分段隔震结构中间隔震层位置变化对隔震效果的影响。最后将有限元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长周期地震波对隔震结构的位移、加速度的影响相较于其他频域地震动更为显著,会使隔震支座超限的可能性增大;中间隔震层位于结构竖向靠中部位置时结构整体动力响应最小;混合被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解决高层减隔震结构目前所存在的位移超限、结构整体倾覆等问题,对不同频域地震波激励下的结构响应均有更为优越的控制效果。
    • 梁秋河; 汪大洋; 周云; 李钧睿; 柯小波; 凌海媚; 丁超
    • 摘要: 以广州某地铁上盖120m高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测试和其有限元分析,系统对比分析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加速度响应、竖向频谱响应和振动控制效果,探讨了频率相似常数输入差异的对竖向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台试验测试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吻合度,模型的竖向加速度沿楼层高度方向表现出放大的传播规律;非振动控制和振动控制模型在竖向第一阶频率处都出现了竖向共振放大响应,振动控制模型通过降低结构竖向第一阶频率和改变结构竖向动力特性,可有效减小地铁振动波核心频段40~70Hz范围的竖向振动,能减小上部结构约30%的竖向加速度响应,且呈现楼层越高减振效果越明显的趋势。振动台试验测试结果较按频率相似常数输入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偏大,试验结果不会低估结构竖向振动响应,基于实测地铁振动波输入的振动台试验测试结果能反映结构竖向振动传播规律。
    • 郑力畅; 齐行军; 庄建; 许国山; 李东军
    • 摘要: 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支吊架理应保障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和管道系统均具备良好的服役性能。因此,对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性能进行检测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典型地下室抗震支吊架为对象开展了顺管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多工况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支吊架的位移和加速度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抗震支吊架显著降低了管道位移,减振率最高可达到96%,但对于加速度响应的抑制作用较小。易损性分析表明:采用成品支吊架时,管道系统在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会发生严重损伤,而采用抗震支吊架的管道系统能够保全其功能。
    • 孟宪政; 卢智成; 刘振林; 林森; 孙宇晗
    • 摘要: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硬管母线连接的特高压复合外套电气设备的地震效应,依据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方法进行了硬管母线连接的1 000 kV复合外套避雷器和互感器组成的互连结构体系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及标准时程波地震试验,测定了设备的自振频率以及关键部位的应变、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互连结构体系沿管母轴线方向的耦合效应强于垂直管母轴线方向;输入目标峰值加速度越大,互连结构体系的非线性特性越明显;沿管母轴线方向的地震波激励引起的扭转振动中互感器设备的地震响应较为显著;采用减震设计可以显著减小设备的地震响应;支架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明显大于支架应变响应动力放大系数,兼顾电气设备抗震性能评估及支架结构设计的经济性,采用1.4倍的支架应变响应作为支架动力放大系数较为合理,且具有较好的包络性。
    • 王国波; 王垚; 孙富学; 郑年文
    • 摘要: 本文设计独立基础框架和整体箱型基础框架结构模型,基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基础类型与地震动特性对场地土以及结构自身地震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地表结构的存在总体上是放大了地表加速度响应,放大最大幅度达到了40%,影响范围可达3倍的结构跨度,且具有一定埋深的箱型基础的影响大于浅埋独立基础。由于土体对独立基础的约束相对较弱,导致独立基础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响应总体上大于箱型基础的;独立基础结构模型可能发生摇摆运动导致结构基础竖向响应的频谱特性含有较多的高频成分。另外,地震动特性对结构响应也较显著,其中脉冲地震动NR波的影响最为显著。
    • 汪大洋; 梁秋河; 周云; 李钧睿; 柯小波; 凌海媚; 丁超
    • 摘要: 以广州某地铁上盖120m高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该项目存在上盖结构影响地铁隧道下沉问题和地铁振动影响住户舒适性的问题,对地铁运行引起的地表和地下15m深度的竖向振动源进行了实测,分析了地铁运行引起的该场地类别振源激励的频谱特征。针对上盖结构地铁运行激励,提出了桩周减振降阻层、桩顶基础底板下部设置减振褥垫层及其上部橡胶支座竖向振动控制层三级振动衰减技术方案。设计制作了考虑有、无振动控制层的无桩基础、0.5m桩基础、1.0m桩基础6组1∶30缩尺比弹性振动台试验模型,同步建立了相应的缩尺结构和原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振动台试验白噪声测试、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弹性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有效性,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