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体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51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建筑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48188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广东气象、干旱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人体舒适度的相关文献由138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式功、尚可政、马盼等。

人体舒适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 占比:0.74%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48188 占比:99.07%

总计:48641篇

人体舒适度—发文趋势图

人体舒适度

-研究学者

  • 王式功
  • 尚可政
  • 马盼
  • 傅伟聪
  • 张伟
  • 张志薇
  • 李爱群
  • 张志强
  • 朱志鹏
  • 王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继奎; 蒋楠; 周传波; 朱斌; 蔡忠伟; 周文斌
    • 摘要: 针对现有爆破振动影响下人体舒适度评价体系中人体主观感受的不确定性,通过振动台模拟爆破振动开展人体振动反应试验,结合人体心电指标,分析爆破振动参数、心电指标以及人体主观感受的量化关系,构建爆破振动影响下人体舒适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竖直方向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主要振动方向,且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与人体主要震感部位有关,主要震感部位从脚部到头部上移时,影响也逐渐增大;随着振动频率和速度的增加,人体心电指标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在竖直方向振动下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水平方向振动下则一直减小,但减小的幅度有限;RMSSD的下降比例与爆破振动参数以及人体主观感受之间存在定量关系,利用三者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可实现爆破振动影响下的人体舒适度定量评价;爆破施工时,可将0.7 cm·s^(-1)的地表竖直方向振动速度和80 Hz的振动频率作为邻近人群密集区域爆破工程的控制阈值.
    • 贺程程; 邓艳君; 陈正洪
    • 摘要: 利用荆州6个国家气象站1989—2018年的夏季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与经典人体舒适度模式计算及评判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建立荆州夏季人体舒适度模型,确定人体舒适度评判标准,并用湖北近 30 a气象资料对各区域人体舒适度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荆州6市(县)一年中各有3个月的舒适期,松滋还有2个月的较舒适期,松滋气候条件最佳;湖北各区域30 a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月分布均呈"W"型;鄂西南是湖北避暑胜地,松滋是荆州避暑胜地。
    • 王波; 闫晓云; 侯秀娟; 李心愿; 包红光
    • 摘要: 于2020年夏季以晴天、晴转多云为主的10 d,选择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5处不同植被配置及对照点(CK)进行环境指标监测,分析5处监测点及对照点(CK)的人体舒适度、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空气负离子质量浓度及噪音状况,研究各因子日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比较不同监测点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敕勒川公园7:00-10:00人体舒适度为较舒适;总悬浮颗粒物(ta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PM_(10)质量浓度呈现由早到晚波动状态,PM_(2.5)、PM_(1.0)质量浓度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负离子质量浓度呈“V”形变化,风速与温度显著影响空气负离子质量浓度,噪音极显著影响空气负离子质量浓度(P=0.91);噪音日变化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变化趋势,乔草型(S1)处噪音分贝相对较小。敕勒川公园绿地内不同植被配置间人体舒适度、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空气负离子质量浓度及噪音等表现存在差别,乔草型(S1)的夏季环境效应最高,乔木型(S3)最低,夏季影响城市公园不同植被配置环境效应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湿度以及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为主。
    • 张兴毅
    • 摘要: 健康养老服务业是夕阳事业,更是朝阳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当前,全国各地康养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充分发挥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饮食文化厚重的地域优势,延伸养老服务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培植一批适合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助力山西省健康养老产业率先发展。
    • 丁元春; 吴小雨; 范志强; 孔群芳; 陈陈; 杨荣
    • 摘要: 通过对比分析安庆市莲湖公园内小乔-草地、乔木-灌木-草地、大乔木、灌木-草地、乔木-灌木以及纯草地6种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绿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人体环境舒适度的差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安庆市莲湖公园春季绿地植物群落的增湿降温作用以及各植物群落局部小气候与人体环境舒适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提高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 陈家硕; 荣立苹; 高玉福; 钱东霞; 马艾冰; 黄昭翰; 吴冰晨
    • 摘要: 选择6处不同的遮荫环境(4处为植物遮荫环境,2处为建筑遮荫环境),通过实地监测样地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等数据,揭示不同遮荫环境对温湿效应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8:00-18:00各样地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温湿指数(THI)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其最高或最低值出现在12:00或14:00。6种遮荫环境下,遮荫度越高,样地内空气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但建筑遮荫环境的相对湿度显著低于植物遮荫环境,而下垫面类型或植被种类的差异对THI没有明显影响。6处样地日间平均THI由大到小为稀树草地(26.1±0.09)、疏林草地(25.8±0.07)、铺装场地(25.2±0.06)、草坪(25.1±0.06)、阔叶林(24.6±0.05)、针叶林(24.5±0.05),THI越高,人体越不舒适,表明夏季气温偏高引起了人体的不舒适,但是与其他环境相比,遮荫度较高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可明显改善人体的舒适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遮荫度与THI、空气温度之间具有极强负相关性(-1.0人体舒适度。
    • 吴珩; 范伶俐; 陈璐瑶; 欧阳思琪; 李欣烨; 吴丽琴; 黄港珍; 刘心怡; 沈俊炎
    • 摘要: 校园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为研究不同下垫面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选取三种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开展夏季小气候观测与数值模拟。利用Origin、SPSS和ENVI-me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校园现有的绿化和建筑布局下,风对小气候的影响较大;夏季无降水时,通风条件差的少遮荫草地温度高、湿度低,舒适感较差。(2)合理密植高大的绿化林,可以有效降低夏季地面温度。(3)ENVI-met模型在热带稳定变化的天气条件下模拟效果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校园内区域小气候特征,其模拟结果可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和师生出行提供科学依据。
    • 林卉娇; 马红云; 张弥
    • 摘要: 基于ERA5-HEAT再分析资料中的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将我国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长江、华南、华北、西北、东北、北疆、南疆和西部地区。分析了1980—2019年我国夏季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并初步解释了UTCI变化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我国夏季UTCI呈不断增加趋势,其中西北地区增速最快(平均增率为0.053°C/a),且西部、西北和南疆地区夜间UTCI相较白天增加更明显,主要表现为这些地区的UTCI最小值增率分别较其最大值增率偏高了112%、34%和33%。随着UTCI的上升,我国大部分地区(西部除外)的热不舒适天数及发生热不舒适持续事件的频次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增率最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分别为1.7 d/(10 a)和2.4次/(10 a)。从气候影响因子的分析发现,我国夏季UTCI增加的原因是气温、露点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增加以及风速的减少。其中,气温是UTCI增加的主要气候因子,平均贡献率为49%;辐射是大部分地区(西部和华南除外)的第二大因子,而其他因子对UTCI的贡献率主要与各地区的变率大小有关。
    • 王利珍; 缪嘉晨; 乔正珺
    • 摘要: 以公共交通为向导开发(TOD)的商业综合体因其复杂特征容易造成室外风环境的局部恶化,但是,绿化能够改善室外风环境。采用CFD模拟方法和LES湍流模型,结合上海市风环境特征,以上海市某TOD商业综合体为例,研究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满足人行高度处风速<5 m/s和儿童活动区域风速<2 m/s的目标,依据种植树木前后的数值模拟对比,对综合体周围无绿化和现有绿化方案进行分析,并根据树木特性及对TOD商业综合体周围风环境的影响提出更为合理的绿化布局,以此满足室外行人和儿童活动区域的舒适度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速过大的区域,树木阻风作用好,在冬季,项目地块内风环境最大风速下降约1 m/s,可为利用绿化树木阻风的室外风环境绿化改进提供参考。
    • 邵静; 高祥斌
    • 摘要: 春季以济南森林公园内广场为对照点,分别在9个专类园区内随机选取1个监测点,进行了定时定点的监测。测定了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空气负离子浓度等小气候环境因子,并计算了人体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春季植物群落有降温、增湿、降低风速、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作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在舒适范围(DI:58~75)内;郁闭度高的春花园、夏木园、万竹园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均值达710个/cm^(3)以上,是春季市民游玩的好去处,此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城市森林公园植物群落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