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支气管源性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74362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解剖与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等;支气管源性囊肿的相关文献由61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庆斌、荚培辉、罗猛等。

支气管源性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74362 占比:99.97%

总计:574535篇

支气管源性囊肿—发文趋势图

支气管源性囊肿

-研究学者

  • 张庆斌
  • 荚培辉
  • 罗猛
  • 何玲
  • 刘华
  • 刘强
  • 刘慧莉
  • 刘永生
  • 刘菊仙
  • 孟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菲菲; 卢勇; 陈锐; 周申康
    • 摘要: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治认识。方法对1例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病例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预后良好。结论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临床上较为罕见,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 张传德; 印隆林; 孙菊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及MRI表现,以期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影像学资料,并分析总结其影像表现特点。80例患者中42例行CT增强扫描,32例行CT平扫,3例行MRI平扫,3例同时行CT增强扫描与MRI平扫。结果80例支气管源性囊肿中,72例为含液囊肿,5例为含气囊肿,3例为含气、液囊肿。其中位于纵隔者57例,肺内14例,异位9例。病灶呈类圆形、条形或分叶形。11例病灶囊壁可见点状、条状钙化。行CT增强扫描12例囊壁有轻度强化;行MRI平扫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结论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病灶无明显强化、囊壁钙化灶及磁共振T2WI呈明显高信号等影像表现,对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罗玲
    • 摘要: 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ogenic cyst,BC)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病变。最常见部位为肺内、纵隔,发生于颅内的比较罕见。本文回顾分析一例左额部的支气管源性囊肿,意在开阔视野及加强认知,可作为颅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20余d,下蹲后起身站立症状更为明显,持续十多分钟后可自行缓解。神经系统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正常。CT平扫示左侧额叶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欠清,平均CT值约37 HU,周围可见片状低密度水肿带(图1)。
    • 刘其河; 杨焱; 文倩倩; 蔡庆勇
    • 摘要: 支气管源性囊肿为一种先天性病变,发生于膈肌罕见。该文报道1例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被误诊为肺囊肿的患者。其为46岁女性,因行胸部CT检查发现胸腔内肿块入院,结合MRI结果,术前诊断为右下肺囊肿,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胸腔镜下切除囊肿,术中发现囊肿发生于膈肌,与右下肺组织分界清晰,最终病理诊断为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情况良好。
    • 刘波; 陈从波; 姚启盛; 黄力; 李昊; 孙鑫波; 朱瑞娟
    • 摘要: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先天性呼吸系统胚芽发育异常所致的囊性肿物,多位于纵膈及肺实质内,异位于膈肌及腹膜后的支气管源性囊肿罕见[1]。现将我院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探讨如下。病例1,女,12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区包块6年余”入院,曾多次复查提示包块逐渐增大。无明显腰腹部疼痛、腹部肿块等阳性症状及体征。
    • 王颖; 吴栋; 李峰
    • 摘要: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一种极少见的先天性前肠发育畸形疾病,是由于胚胎时期呼吸系统发育障碍引起的一种囊性肿物,此病发病率较低,多数发生在肺实质及纵隔,发生在胸腔以外其他部位的极其罕见。笔者介绍1例成人贲门异位支气管源性囊肿并进行文献回顾。
    • 蓝静敏; 齐庆; 尹嘉文; 熊婧琳; 朱显忠; 史毓杰
    • 摘要: 报告成人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患者男,22岁,左颈部皮疹3年。皮肤科检查:左颈部皮肤见一约0.2 cm×0.2 cm大小的淡红色丘疹,边界清楚,中间可见破口,未见明显液体流出。皮肤镜检查:非偏振光下淡红色背景,可见湿润性破损口;偏振光下淡红色背景,镜下见中央破损口,外周红白色无结构区,绕以扩张的分支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层见一角囊肿及一腺腔,腺腔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见个别粘液细胞。腺腔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真皮上方表皮呈息肉样突起,表皮鳞状上皮组织局部与复层柱状上皮组织相移行。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外科手术切除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 徐树林; 胡玲丽; 沈金丹; 范光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纵隔型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8例MBC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4例,仅行CT平扫1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MRI平扫1例;余12例均行CT增强扫描.18例影像学检查囊肿大小不一,均为单发,以类圆形、椭圆形为主;2例为水样密度型,16例为软组织密度型;17例CT增强扫描示8例未强化,4例为轻度均匀强化,3例为中度均匀强化,1例为轻中度强化,1例为囊内未强化而囊壁强化.1例行MRI检查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18例术前确诊3例,误诊15例,误诊率83.33%;位于前纵隔者误诊为胸腺瘤6例,淋巴结增大和良性病变各2例,胸腺囊肿1例;中纵隔者报告为良性病变1例;后纵隔者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管瘤和良性病变各1例;误诊时间2个月~1年.18例均于胸腔镜下行囊肿切除术,皆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MBC,术后均予常规治疗.随访1~6个月,18例皆无复发,预后较好.结论 MBC具有一定影像特征,CT是其首选检查方法,增强CT检查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MRI是其补充检查手段,但确诊需依赖术后病理检查.MBC术前误诊可能与发病率较低、接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扫描方案不完善及囊肿成分复杂等有关.
    • 彭金榜; 何必立; 叶丽萍; 毛鑫礼; 虞义建; 杨威; 王俊; 张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食管重复囊肿(EDC)的策略和并发症.方法 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STER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EDC的11例住院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CT表现、内镜下表现、术后疗效、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学表现等.结果 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年龄为13~67 岁,平均年龄为(43.0±18.2)岁.1例表现为进食哽噎感,1例嗳气,4例上腹部胀痛,余5例无特异性症状.11例患者胃镜下病灶均表现为食管腔内半球形或丘状、表面光滑的黏膜下肿物,触之质地较软;超声内镜下均表现为位于食管固有肌层、边界清楚的低回声团块.CT 检查示9例患者有纵隔内类圆形、低密度囊性肿物,其中7例轻度强化,囊肿最大径为1.5~4.4 cm,平均最大径为(2.8±0.8)cm,多数(7例)患者病灶最大径为2~3 cm;另2例患者CT检查仅表现为食管壁略增厚.5例EDC 发生于食管下段水平纵隔内.11例患者均行STER治疗,手术过程顺利,其中6例单纯行STER完整切除囊肿,5例行STER+残余囊壁氩气刀烧灼术.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为先天性食管囊肿,5例为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1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42 个月(12~86个月).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病灶局部复发、恶变、转移;1例复发,再次行STER+残余囊壁氩气刀烧灼术治愈.11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食管瘘、纵隔感染、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STER治疗EDC微创、安全、有效,可作为EDC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陈涛; 穆华; 贾娟娟; 刘一平; 谭广
    • 摘要: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GBCs)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存在难度,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GBCs治疗方法: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黏膜下切除术仅试用于小体积腔内型GBCs,腔外型GBCs解剖位置深,体积较大,且极易附着于大血管上,首选腹腔镜手术切除.笔者介绍1例胃小弯支气管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