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74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3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33728篇;相关期刊386种,包括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教育论丛、教育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2009教育技术昆明高峰论坛等;教育社会学的相关文献由69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康宁、程天君、常亚慧等。

教育社会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3 占比:2.10%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3728 占比:97.84%

总计:34473篇

教育社会学—发文趋势图

教育社会学

-研究学者

  • 吴康宁
  • 程天君
  • 常亚慧
  • 许刘英
  • 厉以贤
  • 张人杰
  • 钱扑
  • 钱民辉
  • 桑志坚
  • 王有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连峰
    • 摘要: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空间具有客观性、结构性和生产性的特征,教育空间对处于其中的师幼个体及其互动行为具有指向性和规定性作用。在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互动时,有两个空间在相互叠加与相互影响,一个是教师与幼儿所处的物理空间,这个是显性的空间;一个是教师与幼儿所处的交互心理空间,这个是隐性空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良性的隐性空间作用更大,其能强化显性空间的优势,弥补显性空间的不足,推动和谐空间的再生成,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适宜的发展环境。
    • 王益彬; 张莉
    • 摘要: 就业内卷化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个体出现自我价值取向繁复且无效益、沿袭过往多数做法而无革新的"路径惰性"情况,主要表现为教育价值取向游离、就业再生产路径收束、路径依赖产生和职业生涯目标模糊等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发展中阶层流动的成本、社会就业标准的反制、高等教育的自我保存属性作用以及教育资料的过密化。消解就业内卷化需要再定位教育价值,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内在变革因素增强,实现从生涯目的出发获得切实有利的价值实现与发展。
    • 史晖
    • 摘要: 1引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在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史上,围绕研究对象这一学科构成要素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以涂尔干等为代表的“社会化过程说”,强调“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1]。二是“相互关系说”,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某种联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社会其他制度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2]。
    • 金光发
    • 摘要: “双减”政策颁布实施后,成了家长们的热议话题,也引发了部分父母的焦虑。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功利主义、冲突主义的视角剖析了“双减”之下父母焦虑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对“双减”认识走入误区几点做法。
    • 马惠娣; 郄艺
    • 摘要: 留守与流动儿童普遍面临由户籍制度和阶层固化等因素造成的就学难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自由流动受限、社会红利分配失衡等结构性因素,对其在心智、情智和学智方面的全面发展构成挑战,反映出我国在推进农村现代化与教育均衡化进程中的阻碍,对促进城市与乡村文化机理融合互补的忽视,以及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不足。这不仅构成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之困的根源,也折射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总体挑战。从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结构、城乡差异、阶层流动、教育伦理等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探究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困境的成因及后果。
    • 王德胜; 马和民
    • 摘要: 教育社会学是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科学化追求中对学科的人文性有所忽视,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特点加以补充论证。具体来说,教育社会学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是一种蕴涵着客观性、开放性、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事实;第二,基于人、教育与社会三者之间整体、动态的关系取向,教育社会学重视教育与社会的互相“发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第三,饱含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的教育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转型有待教育社会学返回历史深入挖掘。由此构成了一条基于文化传统创新、彰显文化自觉和自信、建构具有本土特色和世界意识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可能进路。
    • 李赐平; 刘玲
    • 摘要: “双减”政策的出台预示着义务教育将会出现全新变化和重大变革,要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落实,实现“减负提质”,教师是关键环节。由于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关键性特点,加之“双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丛”日益复杂。本文从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激励政策、家校社协同育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寻求可能的转换路径,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王子云; 盛玉昌; 盛一心
    • 摘要: “佛系”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制约作用。“佛系”文化是青少年群体对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集体自我放纵的一种应对方法。在“佛系”文化的背景下,青少年很容易在生活中逐渐消沉,曾经的理想也被抛在脑后。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饱满的热情来面对生活,追逐理想。避免让“佛系”文化侵蚀自己的人生,让青少年群体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价值,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都应该做一个积极的人,有用的人。基于此,该文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来探讨青少年的佛系文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谭林林
    •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是一个长期受关注却难以完全被解决的社会难题。依据社会失范理论分析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可归结为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具体表现为受亚文化影响、学校及家庭教育偏颇、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和传统观念及价值评价的困囿四方面原因。基于此提出对策:(一)国家与社会层面:建构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拓展多层次人才培养途径;(二)学校与家庭层面:落实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而形成社会合力,以教育矫正代替刑事处罚,共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 朱德全; 曹渡帆
    • 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情感转向为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情感”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阐释。围绕“情感”这一维度,教育研究者从实践层面分析了教育中的社会流动、仪式互动与个体身心体验等特定情境中的教育与情感问题。教育研究者通过对情感因素的考量,为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思路。我们必须认识到“情感”作为教育研究本体论、认知论与方法论的重要性,有必要把情感视为教育研究中的关注问题、解释话语与方法范式,进而昭示情感之于教育研究的独特意义和权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研究的情感转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